本書是一位在反右運動中蒙難的理工科知識分子李揚鑒的回憶錄,它不僅是個人苦難和奮斗經歷的寶貴記錄,也是科學社會學研究的鮮活標本。書中記述了一位在人生舞臺上扮演過多種角色的人物,在監(jiān)獄和研究室“兩個世界文明發(fā)源地”萌發(fā)的令世人震撼的人生感悟和驚世駭俗的科學創(chuàng)新,以及他在追求獨立人格、獨立思考、理性、創(chuàng)造、極限與和諧艱辛道路上的種種磨難及其堅韌不拔精神。李揚鑒先生的人生經歷,或許可為求解這道難題提供多方面的啟示。 本書簡介: 本書記述了一位在人生舞臺上扮演過革命者、囚徒和學者的特立獨行者,在監(jiān)獄和研究室“兩個世界文明發(fā)源地”萌發(fā)的令世人震撼的人生感悟和驚世駭俗的科學創(chuàng)新,以及他在追求獨立人格、獨立思考、理性、創(chuàng)造、極限與和諧艱辛道路上的種種磨難及其堅韌不拔精神。 作者簡介: 李揚鑒,1934年出生于廣東揭西,解放前夕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翻(今共青團),1955年畢業(yè)于東北工學院(今東北大學),隨后分配到地質隊當技術員。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身陷圖周長達22年之久。在勞改礦山期間,他發(fā)現了許多新的地質構造現象,萌生了不少與傳統(tǒng)觀點不同的 目錄: 李揚鑒先生是一位在反右運動中蒙難的理工科知識分子。此前,同時蒙難者寫作長篇回憶錄的多為作家、記者、社會人文學者和律師,理上科學者較為少見。因而這本書不僅是個人苦難和奮斗經歷的寶貴記錄,也是科學社會學研究的鮮活標本。故鄉(xiāng) 1934年4月16日,我出生于廣東省普寧縣新寨村(今屬揭西縣棉湖鎮(zhèn))一個工商業(yè)兼地主的大家庭,潮汕(潮州和汕頭的統(tǒng)稱)人氏。 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的潮汕地區(qū),在唐代韓愈因諫迎佛骨事被貶來潮州任刺史時期,還是一片荒僻之地。后來中原戰(zhàn)亂頻仍,眾多先民為了躲避兵火之災,遂不辭辛勞,紛紛南遷。李氏也是在南宋時經閩入粵的。于是潮汕地區(qū)才漸漸繁榮起來,潮汕人也由此擁有移民特有的刻苦耐勞和積極進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到了清朝后期,海上交通興盛,潮汕地區(qū)人口稠密,地少人多,先民又勇于開拓進取,故許多人便漂洋過海,出外謀生,F在潮汕人遍布于世界各地,在海內外各有1000多萬人。當年這些赤手空拳外出闖蕩的游子,由于具有艱苦奮斗和團結互助精神,后來多已發(fā)跡,不少人還成為當地受人敬重的實業(yè)界巨子。團結奮進的潮人精神,早已蜚聲海內外。 棉湖位于榕江南河中游,建寨于宋代,已有千年的歷史。由于地理條件優(yōu)越,到了明清時期,它已經發(fā)展成為粵東地區(qū)經濟比較發(fā)達的重鎮(zhèn)。那里盛產甘蔗,用它榨制的紅糖,大規(guī)模遠銷京、津、滬、蘇、杭一帶,出口量為當時全省之最。其中赤砂糖最負盛名。 商業(yè)社會培養(yǎng)了強烈的競爭意識和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從前我們那里只對教師和醫(yī)生才稱先生,其他職業(yè)的人,無論是高官或巨賈,一概不能以先生稱呼,由此可見一斑。 棉湖歷史悠久,文化發(fā)達,人才輩出。清代揭陽縣中進士者十余人,棉湖(原屬揭陽縣)就占4人。其中歷官至度支部右丞的曾習經,為人正直,能力超群,辦事認真,文才出眾,被梁啟超譽為“有清易代之際第一完人”,F代更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前副院長、著名經濟學家許滌新等一大批在各自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學者、專家。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為了打倒盤踞在粵東的軍閥陳炯明,廣東革命政府進行第一次東征。由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率領的學生軍教導團1000多人,于1925年3月13日,在棉湖大功山與陳炯明干將林虎1萬余眾的部隊遭遇。學生軍以一當十,英勇無比。他們從清晨一直戰(zhàn)斗到傍晚。之后側出援兵,擊潰了十倍于自己的敵人,殲敵3000多,取得了第一次東征最關鍵的偉大勝利,為國民革命軍北伐奠定了基礎,并在棉湖人民心頭播下了革命的種子。 由于棉湖有著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傳統(tǒng),文物古跡眾多,廣東省人民政府于1996年6月5日發(fā)文批準該鎮(zhèn)為第二批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新寨村位于棉湖鎮(zhèn)東北部,現有人口3000多。原來是李氏的宗族圍寨,四周有四五米高的厚實的防御性圍墻,東西南北各開一個寨門。村里街巷縱橫有序,圍墻外有溪河環(huán)繞。這是潮汕地區(qū)一種典型的圍寨格局。圍寨,是在當時動蕩的嚴酷的生存環(huán)境中,為了集體抵御外來的掠奪、殺戮和便于寨內居民生產生活互助而建的一種建筑。潮汕人世代相傳的強大凝聚力,就與這種圍寨建筑文化的熏陶有關。同宗族的人住在同一個寨內,有著共同的祖先、祖業(yè)和供奉祖先牌位的祠堂,關起寨門,便儼然是一家人。 “文化大革命”期間,圍墻被拆除,溪河也被填平,F今“寨”存“圍”亡,昔日圍寨格局已面目全非。 清代乾隆末年至嘉慶初年,在村外東門溪庵前潭畔,修建了一座風景秀麗的李氏花園。這是當年李氏子弟學文習武之學堂,俗稱武館。該館培養(yǎng)具有文韜武略的經天緯地之人才,故命名為經緯學校。在學校的正門上,題寫有門聯“養(yǎng)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綜述了辦學的宏偉宗旨和做人應有的高尚情操。后來學校改為小學,我的小學時代多半時間便是在這里度過的。 我家住在寨中央一座全村規(guī)模最大的大院里。該院俗稱大厝內,為“四馬拖車”建筑,三廳二花巷,后有花園。院內大小房間三四十間,四角各有一口水井。這是潮汕鄉(xiāng)村傳統(tǒng)住宅中比較雄偉的一種建筑。原來大院里還聚居著其他十多戶遠房親戚。 這種宅院建筑與圍寨建筑一樣,也是為了集體防衛(wèi),為了同姓同宗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一起。隨著私有經濟的興起,個性意識的抬頭,人們開始追求獨立生活、獨立發(fā)展。于是原來集體主義的、不適應現今生產生活方式的大宅院,就漸漸被冷落被淘汰了。近20多年來,許多人家先后遷出了大宅院,到寨外更大的更自由的空間另立門戶,另謀發(fā)展了。昔日熙熙攘攘的大厝內,現在已經人去房空,冷冷清清。 雙重性格 我的父輩有五兄弟兩姐妹。到我懂事的時候,這個大家庭已經有30來人了。那時祖父也還健在。每餐吃飯,大家擠在一個大廳里,大人用大餐桌,小孩用小餐桌,熱鬧異常。土改后,大家庭解體,各房頭過各自的日子。祖父也在這時過世。原來的家庭成員,現在大部分仍在家鄉(xiāng),但也有不少人散居國內外各地,人口已經增加了兩倍。 生父排行老二,我是他的第三個兒子。出生時大伯膝下只有一個女兒,無男孩,我便被過繼給長房,成為他們的掌上明珠。雖然幾年后長房自己也先后生了一女一男,但對我的溺愛依然未減。我是從小被抱過來養(yǎng)大的,與長房的感情比與二房還深,稱養(yǎng)父養(yǎng)母為阿伯(父親)阿姆(母親),稱生父生母為二叔二嬸,所以在我性格形成過程中,養(yǎng)母的影響起著決定性作用。 在封建的大家庭里,長子長孫享有一些特權。養(yǎng)母是長房大姆,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自然處于支配地位;加之她脾氣暴躁,又善于操持家務,故盡管有的嬸母背后對她頗有微詞,但當面還是俯首帖耳,不敢說個“不”字。我是這個大家庭的長房長孫,又得到有權有勢的養(yǎng)母過分寵愛,在家里自然過著比別人優(yōu)裕的生活,也自幼養(yǎng)成了唯我獨尊的心理。 當時家里早、中餐吃稀飯,晚餐吃干飯。這種兩稀一干的飯食,那時比起周圍老百姓過著吃了上餐愁下餐,長年以紅薯充饑的日子,已經算是殷實人家的優(yōu)裕生活了?墒俏也幌矚g吃稀飯,故每天中午家里又單獨給我撈干飯吃。 吃飯時,自家種的蔬菜可以隨便吃,花錢買的豆腐、魚、肉這些好一點的菜肴,每個孩子卻只能分到一小碟。養(yǎng)母掌握著好菜的分配權,每次分菜,我總比別人多一兩倍,令兄弟姐妹們羨慕不已。家里母雞下的蛋,也經常成為我的囊中物。由于養(yǎng)母的偏愛和精心照料,我的身體從小便長得非常健壯,為自己日后在長期的逆境中經受住磨難打下了良好的體質基礎。所以盡管我對養(yǎng)母在家里那種頤指氣使的作風不以為然,但對她老人家給予自己的關愛,讓我日后在落難期間身體沒有徹底垮掉懷著深深的感激之情。 在養(yǎng)母的袒護下,小時我在家里為人也很霸道。記得有一次我與二房的二兄揚訓打乒乓球,老是輸,便惱羞成怒把他的一件新褂子剪破。還有一次,是在棉湖第一小學念三年級的時候。那天下著雨,我不肯戴斗笠上學,嫌它俗氣,怕被同學譏笑為鄉(xiāng)巴佬,要求家里管錢財的四叔給買把廉價的油紙傘。他不答應,我就不肯去上學。雙方相持不下,陷入了僵局。這時已經快到上課的時間了,我便勃然大怒,操起門后一根扁擔,把家里存放餐具的大立柜捅了個窟窿。雖然我這一生從此再沒有因為發(fā)脾氣破壞過任何東西,但從這些事可以看出,當時我是多么任性,多么膽大妄為了。 P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