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人口與勞動綠皮書》系列的第8本,今年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與往年不同的是本書對如何應對中國正在迎來的“劉易斯轉折點”,是中國經濟學家面臨的重大理論課題和政策挑戰(zhàn)。主要論述了以下兩點:**,如何從經濟增長方式和勞動力市場的變化出發(fā),準確地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階段做出判斷,識別這個轉折點的到來及其中國特色;第二,從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角度,揭示這個轉折所具有的理論含義和政策含義,并給出中國經濟學家的回答。 根據課題組的預測,如果粗略地把勞動年齡人口看作勞動力供給的話,其凈增量不能滿足非農產業(yè)對勞動力需求的情形,將會發(fā)生在2004~2009年間的某一年。接下來,2013年前后,曾經為改革開放期間中國人均gdp高速增長做出1/4以上貢獻的人口撫養(yǎng)比,將停止其長期的下降而轉為提高。大約與此同時,勞動年齡人口的增長率降為零。這種人口結構變化的大趨勢,必然在近些年的勞動力市場上,以我們以往從未見識過的方式表現出來。把這些變化與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相結合,就形成了所謂“劉易斯轉折點”。對于這個著名的轉折點,劉易斯本人沒有親身見到過,當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經歷這個轉折時,發(fā)展經濟學的主流已經拋棄了二元經濟理論分析范例。因此,如何應對中國正在迎來的“劉易斯轉折點”,是中國經濟學家面臨的重大理論課題和政策挑戰(zh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