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聲主編的《那些黨國大佬們》內(nèi)容提要:抗戰(zhàn)期間及日寇投降之際,蔣介石趁著中國在反法西斯陣線中地位增強的機會,曾先后三次爭取收回香港。只可惜那時的中國,是大國而不是強國。公理難敵強權(quán),蔣介石的香港回歸夢難圓……《那些黨國大佬們》是一本國民黨重要人物介紹的書籍。 目錄: 蔣介石三次未圓香港夢陸茂清宋子文與蔣介石的恩怨糾葛——從《時代》周刊讀民國李輝陳誠與蔣氏父子王豐楊永泰:蔣介石身邊的“諸葛亮”左玉河蔣介石首任侍衛(wèi)長王世和王豐蔣經(jīng)國晚年的決策性失誤竇應(yīng)泰蔣氏父子研制原子彈秘辛王豐“黨國大佬”如何被邊緣化——胡漢民的悲劇黃波“老師爺”吳稚暉左玉河朱家驊:洋博士是把“雙刃劍”左玉河張學(xué)良為何釋放蔣介石——西安事變的另一種敘述李輝張學(xué)良身邊的“前共產(chǎn)黨人”散木張學(xué)良終老異國之謎竇應(yīng)泰她為什么不回家——宋美齡晚年故居前的思索盛禹九誰遣東風(fēng)誤一生——硬派角色陳璧君王開林百戰(zhàn)將軍薛岳王豐陳布雷“悔之晚矣”傅國涌“布衣將軍”傅作義郝在今杜月笙、蔣經(jīng)國上海大斗法蘇智良戰(zhàn)場上與銀幕上的張靈甫徐世平徐樹錚:現(xiàn)實中的“荊生”?——兼談五四新文化運動王彬彬“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陸茂清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時不過半月,日軍從英國人手中奪取了香港,香港進入了“日治”時期。美英與日本進入了戰(zhàn)爭狀態(tài)。國民政府發(fā)布《宣戰(zhàn)訓(xùn)令》,公開宣布:所有一切條約、約定、合同,凡涉及中日、中德、中意間之關(guān)系者,一律廢止。近代以來,東西方列強強加給中國多個不平等條約,而今政府公開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得到各界一致?lián)碜o,在全國掀起了廢約熱潮。這不僅指中國與日、德、意之間,還包括中美、中英之間的所有不平等條約。1942年3~4月間,在美國訪問的中國外交部部長宋子文和第一夫人宋美齡,向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表示,希望盡早廢除先前強加于中國的舊約,另簽平等互利的新約。時中國已與美英建立了反法西斯的盟國關(guān)系,又與美、英、蘇領(lǐng)銜簽署了《聯(lián)合國家宣言》,國際地位大大提高;又因為堅持抗日六個年頭的中國軍民緊緊拖住了百萬日軍,顯示了無盡偉力,而在今后的對日作戰(zhàn)中,這支主力軍不可或缺。為了鼓勵中國一如既往對日作戰(zhàn),發(fā)揮巨大戰(zhàn)略價值,羅斯福決意廢除歷史上的不平等條約,放棄在華特權(quán)。羅斯福把美國政府的意向通報給了英國,英國首相丘吉爾表示附和。1942年10月9日,美英兩國同時通知中國,準(zhǔn)備馬上就廢約問題與中國談判。次日下午4時,蔣介石在重慶舉行的雙十國慶節(jié)紀念大會上宣布了這一喜訊。他在日記中寫道:“此為總理革命以來畢生奮斗最大之目標(biāo),而今競得由我親手達成,心中快慰,實為平生唯一之幸事!”中國與美英廢除舊約簽訂新約的談判展開,無論在朝在野都以為,隨著中英間不平等條約的廢除,只等打敗日本,香港就可以回歸祖國懷抱了。然而事與愿違,與美國的談判頗為順利,中英之間的談判卻在香港問題上陷入困境。英國首席代表、駐華大使薛穆根據(jù)首相丘吉爾與外交大臣艾登的指令,在向中國政府遞交的《備忘錄》中,對歸還香港只字未提,且公開聲稱:英國在香港問題上決不會發(fā)生絲毫動搖與妥協(xié)。英國首相丘吉爾更說:“我當(dāng)國王的首席大臣,并非為了主持清算大英帝國,決不會放棄大英帝國的任何一塊土地!笔Y介石顧慮到英國的態(tài)度,作出了讓步,只要求先行廢止1898年訂立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即歸還九龍租借地,至于被割占的香港本島及尖沙咀一線,且待以后另行談判收回。但英國連九龍租借地也不愿歸還,借口是租借的期限為99年,期限未到。其遠東司司長克拉克更有“理由”:“租借地在對香港的經(jīng)濟上和戰(zhàn)略上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必須堅決抵制中國的這一建議。毫無疑問。中國的計劃是要把我們一步一步地擠出香港!敝袊樹h相對,但英方也抱強硬態(tài)度,艾登甚至揚言,即使因此而談判破裂也在所不惜。蔣介石再次讓步,放棄在新約中載人收回九龍租借地的條文,但要求英方聲明,承諾在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歸還的意愿。英國政府又拒絕了,內(nèi)閣會議決議同意丘吉爾與艾登的主張:不能接受中國要英國作出戰(zhàn)后承諾的要求。中英之間的談判至此進入死胡同。蔣介石左右為難:要么談判告吹,要么簽約而不提收回九龍租借地。宋子文與駐英大使顧維鈞、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長王寵惠建議:新約是英國人送上門來的厚禮,先收下了再說,不能錯過。中國政府可在簽訂新約的同時,公開聲明要求英國在戰(zhàn)后歸還香港。蔣介石躊躇再三,最終接受了這一建議,他在12月31目的日記中有載:“對英外交,頗費心神,以九龍交還問題,英堅持不愿在新約內(nèi)同時解決……待我簽字以后,另用書面對彼說明,交還九龍問題仍作保留,以待將來繼續(xù)談判,為日后交涉之根據(jù)!1943年1月11日,《中英新約》在重慶正式簽訂。簽約后宋子文向英國代表薛穆遞交了一份照會,單方面聲明對九龍租借地問題保留日后討論之權(quán)。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