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共和中的帝制:民國六年,中國社會的兩難選擇


作者:張鳴     整理日期:2014-04-06 22:00:23

本書以1917年張勛復(fù)辟前后的中國社會為主要關(guān)注點,以嚴(yán)謹(jǐn)?shù)膽B(tài)度,探討了此一時期政壇的狀況,包括是否對德宣戰(zhàn),如何受到國際社會的影響,張勛復(fù)辟前后軍人集團、文人集團的反應(yīng)等史實,讀來既有趣味又兼具學(xué)術(shù)性。在此基礎(chǔ)上,張鳴老師在行文中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nèi)绾卧谥贫炔唤∪臈l件下,推進社會的進步?執(zhí)政者在面對不完善的游戲規(guī)則時,盡力彌補制度的漏洞與采取厚黑的手段,哪一種更能實現(xiàn)其執(zhí)政理念?
  作者簡介:
  張鳴,浙江上虞人,長于北大荒。出生趕上鳴放,故曰:鳴。竇文濤評道:一出生就是右派。年幼時最大的理想是做圖書管理員,好每天有書看。及長,幻想當(dāng)作家,變成文學(xué)青年。一輩子養(yǎng)過豬,做過獸醫(yī),大學(xué)學(xué)的是農(nóng)業(yè)機械,最后誤打誤撞,成了大學(xué)教歷史的老師,眾人眼中的學(xué)者。一生坎坷無數(shù),碰壁無數(shù),頭撞南墻不回頭,不是墻破,就是我亡。由幼及長,從黑板報算起,寫過的文字無數(shù),黑板報都擦了,小說都燒了,所謂的學(xué)術(shù)文字和隨筆評論,留下來的比較多,有些變成鉛字,好像有十幾本了,均遺憾多多。年過五十,沒有長進,再活五十年也許能好些。
  目錄:
  寫在前面的話/001
第一章從府院之爭說起_001
后袁世凱時代,天下,還是北洋的/002
半總統(tǒng)制的制度陷阱/007
“鳳雛”徐樹錚/011
契約精神的喪失/016
第二章對德宣戰(zhàn)的糾葛_025
站哪邊,真是個問題/026
絕交而不參戰(zhàn)的民意/031
本是生就矮人,實難暴成長漢/035
第三章督軍團政治_045
督軍團的緣起/046寫在前面的話/001
  第一章從府院之爭說起_001
  后袁世凱時代,天下,還是北洋的/002
  半總統(tǒng)制的制度陷阱/007
  “鳳雛”徐樹錚/011
  契約精神的喪失/016
  第二章對德宣戰(zhàn)的糾葛_025
  站哪邊,真是個問題/026
  絕交而不參戰(zhàn)的民意/031
  本是生就矮人,實難暴成長漢/035
  第三章督軍團政治_045
  督軍團的緣起/046
  反過來叫,聲音照樣大/049
  總理可以請辭,總統(tǒng)不能罷免/053
  不給段祺瑞面子,也就是不給北洋系面子/056
  第四章復(fù)辟煙云_061
  士紳政治下的晚清/062
  復(fù)辟三巨頭/068
  第五章張勛來了_079
  空頭督軍的簡歷/080
  治兵者張勛/084
  第六章徐州辮子兵_093
  當(dāng)兵是吃糧,為匪也是吃糧/094
  忠誠、倔強、強悍、土/098
  第七章張勛小影_109
  農(nóng)民企業(yè)家的范兒/110
  仗義、念舊、冬烘、顢頇/114
  第八章徐州會議_121
  一個武人干政的聚會/122
  政壇鬧“瘟疫”,能指望的,居然是個蹩腳“大夫”/129
  第九章在火爐上被烘烤的黎元洪_139
  大富大貴的老實人之相/140
  這個家到底誰當(dāng)/143
  不得不犯的錯誤/149
  第十章復(fù)辟進行時_159
  都是兩邊押寶,兩邊不放錢/160
  盡換五色旗,升起黃龍旗/165
  復(fù)辟后的政治安排/169
  第十一章討逆,討逆_185
  段祺瑞運籌討逆/186
  捍衛(wèi)共和的文膽——梁啟超/192
  北洋系眾生相/194
  第十二章游戲戰(zhàn)爭_209
  幾萬軍隊參與戰(zhàn)爭,傷亡二十五人/210
  不是真的恨張勛/221
  第十三章復(fù)辟后事_231
  躲的人以后還要出來,大家還都要見面的/232
  總統(tǒng)換人,未必是好事/237
  第十四章關(guān)于復(fù)辟,說不完的話題_251
  共和的各種藥方/252
  草根、遺老、武夫,都已不如精英對社會的影響/258
  帝制消失了,但帝制的幽靈沒有消失/266
  第十五章復(fù)辟戲里列強那只看不見的手_275
  日本的政策和對華影響/276
  歐美列強的陰影/283
  附錄_291
  特別的遺老/292
  并不尷尬的殉節(jié)問題/294
  “辮帥”的人緣/299
  倪嗣沖的規(guī)矩/303
  哦,空軍也來了/306
  后袁世凱時代,天下,還是北洋的
  張勛復(fù)辟,實際上是洪憲帝制的一種延續(xù),也是后袁世凱時代政治的一場突變。突變之所以發(fā)生,直接的刺激和誘因,就是府院之爭。
  府即總統(tǒng)府,院則國務(wù)院,或者說總理府。所謂府院之爭,從權(quán)力斗爭的角度而言,就是總統(tǒng)黎元洪和總理段祺瑞之間的爭斗。政治就是打架,王朝政治,暗斗多,兩人恨得死死的,但見了面,堆得一臉的笑,掉下來能砸到腳面。朝堂之上,打不起來,也不能打,上面有個皇上呢。較勁,只能在私底下。倆人,或者幾伙人斗來斗去,下手,都是借著皇上打人,隔空發(fā)力。民國了,政治斗爭至少在一個場合可以公開化了,吵架拌嘴可以在議會里來,姑嫂勃谿的范兒,可以再現(xiàn)于大庭廣眾之中。晚清的咨議局開會,還只是吵吵嚷嚷,而民國的國會里,動輒拳腳相加,墨盒亂飛。墨盒是石頭的,飛起來危險很大。后來工作人員干脆把國會議員面前的墨盒固定了,免得傷人。袁世凱活著的時候,政治還有一個中心,袁世凱死后,總統(tǒng)、總理、國會,誰都想做老大,但誰也不是老大。政治斗爭依舊,但發(fā)力方式,卻有了本質(zhì)的變化。讓人感覺,雖說斗得激烈,但愈發(fā)沒了章法。
  一般來講,政治斗爭,是要憑實力說話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間是斗不起來的。段祺瑞是北洋之虎,而黎元洪,充其量只是一只住到了中南海里的貓。段祺瑞是袁世凱之后,當(dāng)之無愧的北洋領(lǐng)袖,多數(shù)的北洋舊人,無論有勢力無勢力,都服他。用周作人的話來說,“府方的謀臣便只是掉筆頭的幾個文官,院方的黨羽卻都是帶槍的丘八”[1]。但是,后袁時代的情勢,卻造就了這場紛爭。
  北洋三杰龍、虎、狗,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王士珍雖說是北洋之龍,卻只是一個事務(wù)性人才,老實,能辦事,但于政治沒想法,也無所求。馮國璋倒是員戰(zhàn)將,至少,按教科書打仗,沒有問題。辛亥革命的時候,被派去鎮(zhèn)壓武昌起義,在兵力不敵革命軍、海軍又倒戈的情況下,居然將武漢三鎮(zhèn)連克兩城,剩下一個武昌,也是指日可下,僅僅是因為袁世凱不想打了,才罷戰(zhàn)休兵。但對此,前線指揮的他,卻怎么也想不通。沒辦法,袁世凱只好用段祺瑞把他換了下來。只有段祺瑞,要風(fēng)有風(fēng),要雨有雨,跟他的主公心領(lǐng)神會,話都不用說明,點到即止,一點就透。段祺瑞一介武夫,居然南北議和也能插上一腳,插得還恰如其分。雖然說,革命后的政權(quán)之果落到袁世凱的手中,有情勢上的必然,但如果沒有段祺瑞出色的配合,這個過程未必會如此順當(dāng)。正因為如此,擁段的人們,稱段的功業(yè)為三造共和,第一造,就是辛亥這段的表演。
  當(dāng)然,就后袁時代而言,段祺瑞更搶眼的表現(xiàn),是反對袁世凱帝制自為。在袁世凱,他是嚴(yán)修一類的諍友;在北洋團體,則是有先見之明的高人;在反袁者看來,則是擁護共和的倒戈者。這樣對帝制不合作的姿態(tài),在洪憲帝制期間北洋團體一片趨炎附勢的三跪九叩中,特別難能可貴。再加上但凡北洋系統(tǒng)的軍校,包括保定軍校,段祺瑞都做過總辦(校長),幾乎所有的北洋將領(lǐng),名義上都是他的學(xué)生。這樣的人脈,加上這樣的威望,由他來繼承北洋的遺產(chǎn),的確是眾望所歸。這其實也是袁世凱的意思,袁取消帝制后,就把段祺瑞請了出來,鄭重道歉,委以重任。很快就讓段祺瑞取代了徐世昌,取消了不倫不類的政事堂和國務(wù)卿,讓段做了總理。臨終,又托以后事。其實,由于段祺瑞反對帝制,袁段二人芥蒂不小,在段祺瑞稱病不出期間,據(jù)段的仆人回憶,袁世凱送來的參湯什么的,都沒有人敢喝,只能倒掉。原來親如姐妹的于夫人(袁的正妻)和張夫人(段的妻子),也沒了來往。[2]最終把大事相托,還是看在段祺瑞的能耐上。從這點看,袁世凱確有知人之明。
  我們知道,盡管西南討袁,袁世凱也真的就因此而翹辮子了,但如果老袁的命硬一點兒,就是不死,賴在總統(tǒng)的位置上,日子不好過是肯定的,但西南方面也奈何他不得。因為天下,還是北洋的。北洋將領(lǐng)中有人也反了,但那是由于帝制,由于地方反袁勢力的壓力。致袁命的“二陳湯”(四川陳宧,陜西陳樹藩,湖南湯薌銘),至少有兩味藥,是迫不得已。依當(dāng)時的情勢,只要袁世凱不死,硬賴,還是能賴下去的。袁世凱一死,換上帝制期間表現(xiàn)不錯的段祺瑞,西南方面,可以接受。連孫中山都一個勁兒夸他,說他“劂工甚偉”[3]。而在擁戴他的北洋人看來,共和再次重生,就是段公之力,所謂再造共和是也。不僅挽救了共和,而且挽救了北洋。
  再看黎元洪,在晚清官場,黎元洪位不過一個小旅長(協(xié)統(tǒng)),而段祺瑞則是江北提督,進而北洋軍統(tǒng)(軍長)。如果不是革命黨人群龍無首,強拉他做了革命后的鄂軍政府都督,黎元洪充其量也就是個沒了兵的將軍。在袁世凱的天下,欲求復(fù)出都難。但是,人說命相好的黎元洪,就是因緣際會,成了首義元勛,然后,做了副總統(tǒng)。底兒潮,資歷淺,在重資歷的官場政界,被人看輕,沒有辦法。但如果后來表現(xiàn)不俗,也未必不能服人?上,在袁世凱時代,做了副總統(tǒng)的黎元洪,顯然不是黎元洪的文膽所謂的“位備儲貳”,多少有點像袁世凱華貴的囚徒。來北京之初,袁世凱把黎元洪安置在中南海的瀛臺,這個戊戌政變后囚禁光緒的小島,第二次鎖了一位政要。如果說,二次革命之前,黎元洪這個副總統(tǒng),還有湖北這個地盤、若干隸屬他的軍隊,那么,一旦進了北京,就只能唱虎落平陽了。只是,他又并不是一只虎。
  不是虎的黎元洪,在袁世凱的猜忌中,得以自存。搬到東廠胡同之后,黎元洪已經(jīng)成了一個擺設(shè)。但是這個擺設(shè),在洪憲帝制之時,卻犯了一回倔,死活不肯接受袁世凱封他的武義親王的爵位。就連年終,袁世凱給他送禮,紅帖上有“賞武義親王”字樣,都拒而不受。過了一日,袁世凱去掉了他給黎元洪的頭銜,改用“姻愚弟袁世凱”名義(袁和黎是兒女親家),黎元洪方才收下。[4]這遲來的倔強,給黎元洪帶來一些好名聲,但對他的實力卻沒有任何影響。西南軍閥不是他的人,北洋系也對他不信任。依法統(tǒng)繼承總統(tǒng)職位的黎元洪,依舊是個無權(quán)無用的老實人。從某種意義上說,正因為他是老實人,而非梟雄,北洋系才能容他“登大位”,而西南方面也才能接受他。然而,人的自我觀照,跟他在別人眼里的形象,永遠都不能合拍的。況且,袁世凱倒臺,北洋系發(fā)蔫,對于黎元洪,輿論上一致看好,西南方面,也表示擁戴。即使一個老實人,在突然之間近乎舉國一致的忽悠中,也會膨脹起來。在他就任總統(tǒng)之前,當(dāng)時的美國駐華公使芮恩施(PaulS.Reinsch)去見他,這個即將上任的總統(tǒng)自信滿滿地宣稱:“我已經(jīng)找到了獲得各派合作的辦法。”甚至談到他要改革國會,至少要瘦身一半。[5]應(yīng)該說,這樣的自信,委實是太滿了。
  段祺瑞跟袁世凱不同,這個懂政治的武人,性子相當(dāng)直率,沒有袁世凱那么多手腕,也沒有袁世凱那么多心機,但卻比袁世凱更加剛愎自用。如果放在袁世凱還活著的時候,大概段祺瑞不會買黎元洪的賬。在現(xiàn)實生活中,倆人實際上也沒有什么交集。他應(yīng)該不會像袁世凱那樣,為了拉攏這個可能的敵人,與之攀兒女親。當(dāng)然,在那個時代,黎段之間,也不會斗起來。但是,洪憲帝制的失敗,讓情勢發(fā)生了變化。袁世凱死了,北洋系也隨之受挫。從廢棄約法,廢置國會,走到稱帝,袁世凱走得太遠了,北洋這個攤子的繼承者,即使沒有舉國一致恢復(fù)民元法統(tǒng)的呼聲,也會考慮改弦易轍。雖然,段祺瑞并不真的相信議會民主體制,但他樂意試試看,畢竟很多西方國家因此而強大了的。美國公使芮恩施記錄下了這位后袁時代第一任總理的話,是這樣的:“我并不期望從恢復(fù)國會中得到很多好處;黨派斗爭和與政府作梗的情況將會層出不窮。但是,至于這種通過清談進行治理的古怪的現(xiàn)代方法,我基本上看不出它有什么優(yōu)點,但我還是愿意讓它得到一種公正的試驗!盵6]即使在后來,受困于府院之爭,督軍們也叫囂要推翻國會之時,段祺瑞依然認為,不能用武力變更國會,這樣做的話,會誘使武人不斷干政,導(dǎo)致共和體制的垮臺。[7]
  后袁世凱時代,幾乎看起來舉國一致的擁戴,讓原來一直投閑置散的黎元洪有了一些底氣,至少,讓他周圍的人,氣粗了不止一分兩分。反過來,很有脾氣的段祺瑞,卻一時間變得很低調(diào)。黎元洪繼任總統(tǒng),段祺瑞受命組閣,提出了內(nèi)閣名單,親自送到總統(tǒng)府,讓黎元洪定奪。黎元洪也就不客氣,提出兩個人——唐紹儀和孫洪伊必須加入,三個人——劉冠雄、章宗祥和曹汝霖必須換掉。當(dāng)時內(nèi)閣一共才九個部,一下子動了五個人,可謂傷筋動骨,但段祺瑞居然也忍了,至少沒有當(dāng)面表示異議。[8]然而在袁世凱時代,段祺瑞卻沒有這樣恭順過,很少親駕總統(tǒng)府不說,做陸軍總長的時候,要用徐樹錚做次長,老袁不高興,說到處都是東洋刀,但段祺瑞還是堅持用了。袁世凱成立陸軍模范團,用袁克定做團長,段祺瑞也持異議,最后逼得袁世凱不得不自己來干。此時,段祺瑞的恭順隨和,顯然是想爭取跟總統(tǒng)處好關(guān)系,開一個好局。此時的段祺瑞,不僅對黎元洪恭順,對恢復(fù)的民元國會也相當(dāng)友好。既然他已經(jīng)打定主意反袁世凱之道而行之,就得先按憲政國家的規(guī)矩辦試試。對此時的段祺瑞來說,袁世凱的教訓(xùn),實在印象深刻。一般來說,一個時代結(jié)束,另一個時代開啟,如果前一個時代的當(dāng)家人失敗了,這個失敗對后來人的觸動必定很大,會自覺不自覺地尋找教訓(xùn),力求避開前代的陷阱。
  





上一本:國史論衡 下一本:氣候改變歷史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共和中的帝制:民國六年,中國社會的兩難選擇的作者是張鳴,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