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二十世紀中國這場“漫長的革命”,會發(fā)現(xiàn)它具有復雜的歷史性格,它始終無法用幾個歷史概念就能夠完全洞穿或籠罩,隱含在其內的極為復雜的歷史信息和政治能量造成的余波至今蕩漾。 而就二十世紀中國革命的閱讀、研究與記憶而言,仍舊有太多歷史真相有待澄清,有太多意識形態(tài)式的觀點有待辨析,更有太多被扭曲的歷史記憶有待矯正。二十世紀中國革命,構成了當下中國這個世俗社會的“內在的他者”。 《東方歷史評論04》以二十世紀中國革命為專題,收入對國內著名歷史學者楊奎松、王奇生、青年學者周濂、唐小兵以及海外著名漢學家裴宜理的訪談,探討漫長的革命世紀對中國的影響。影像欄目收錄的是當代伊朗攝影藝術家施林?奈莎談自身經(jīng)歷和創(chuàng)作的自述和訪談,并選取了她的8幅精彩的人物攝影。隨筆欄目收入談法國當代著名學者皮埃爾?馬南的治學歷程和思想變化、柬埔寨的現(xiàn)代歷史、臺灣青年流行音樂歷史及未來走向等幾篇文章,書評欄目則重點評介了著名社會學家埃利亞斯的代表作《文明的進程》、新近出版的玻利瓦爾傳記等。 作者簡介: 許知遠,現(xiàn)為《商業(yè)周刊/中文版》執(zhí)行主編。他是單向街圖書館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曾任《經(jīng)濟觀察報》主筆。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wǎng)專欄作家,曾出版《那些憂傷的年輕人》、《中國紀事》、《我要成為世界的一部分》、《納斯達克的一代》。 綠茶:本名方緒曉,曾任人民網(wǎng)讀書頻道主編、《新京報書評周刊》統(tǒng)籌編輯、《文史參考》雜志主編。 目錄: 革命之子 撰文:羅伯特?基爾德翻譯:尤學圣 二十世紀中國革命的回顧與反思 唐小兵對話王奇生 革命的前奏 周濂對話楊奎松 數(shù)字媒體與阿拉伯之春 撰文:菲利普?霍華德穆扎米?侯賽因翻譯:方可成 革命尋思錄 林賢治 歷史的情感淵源對話裴宜理 采訪、撰文:方 《列王紀》:兩難的困境 口述:施林?奈沙整理:王薇 柬埔寨的詛咒:混亂之地的現(xiàn)代史革命之子 撰文:羅伯特?基爾德翻譯:尤學圣 二十世紀中國革命的回顧與反思 唐小兵對話王奇生 革命的前奏 周濂對話楊奎松 數(shù)字媒體與阿拉伯之春 撰文:菲利普?霍華德穆扎米?侯賽因翻譯:方可成 革命尋思錄 林賢治 歷史的情感淵源對話裴宜理 采訪、撰文:方 《列王紀》:兩難的困境 口述:施林?奈沙整理:王薇 柬埔寨的詛咒:混亂之地的現(xiàn)代史 撰文:喬爾?布林克利翻譯:王瑋琦 皮埃爾?馬南的政治審視 崇明 網(wǎng)絡革命浪潮中的臺灣社會運動 何明修 唱自己的歌 張鐵志 蔣何以邀毛,毛何以應邀? 楊天石 冰湖上的騎士 西閃 玻利瓦爾的棘手遺產(chǎn) 撰文:伊蘭?斯塔文斯翻譯:朱麗娟 伊朗的“星星之火” 撰文:亞當?沙茨翻譯:孫微 當代中國的民族主義 沈旭暉 政見書情 吳瑤 二十世紀中國革命的回顧與反思 唐小兵對話王奇生 1944年1月7日,延安作家蕭軍在日記中寫道:“路上想著共產(chǎn)黨對我這些可憐的辦法貧乏我,為難我感情是悲痛的,但我對他們并無怨恨,更不存在任何幻想。只是盡自己最大的力量,掙扎著生活,在這荒涼的鄉(xiāng)村里度過這兩年,在臨行時只要他們不用任何可恥的手段阻止我,就好了。我完全以被處苦役的心情來度過這日子,只當是被剝奪了自由,被流配這山村,隨便它多少時日罷,我將忍耐著,無論他們用出什么辦法來軟或硬我的意志是不可屈的,方向是不可變的。我相信,我決不會為任何可羞恥的暴力而低頭甚至剝奪我的生命! 這是在香港剛剛出版的蕭軍《延安日記(19401945)》的一個片段,卻濃縮著中國共產(chǎn)革命中的巨大情感能量,尤其是那些具有個人英雄主義情結更不用說自由主義情懷的文化人在這場革命中的心情與命運,這部日記,與早些年出版的《父母昨日書李銳、范元甄通信集》(李南央編注)、《延安四年》(沈霞),以及大量已出版的有關革命年代的回憶錄、口述史等,構成一個新的觀察中國共產(chǎn)革命的視角,即一個更加私人性、情感性的角度,從而激蕩起更多學者、讀者重新考察中國革命的興趣。 阿倫特曾經(jīng)在《過去與未來之間》這部隨筆集中說過:除非經(jīng)由記憶之路,人類不能達到縱深。而就二十世紀中國革命的閱讀、研究與記憶而言,仍舊有太多歷史真相有待澄清,有太多意識形態(tài)式的觀點有待辨析,更有太多被扭曲的歷史記憶有待矯正。從這個角度而言,革命從來就不是博物館里過去式的遺產(chǎn),革命曾經(jīng)構成執(zhí)政黨統(tǒng)治的合法性來源,而如今,革命年代的遺產(chǎn)正在被重新激活,來賦予當下的政治治理以道義資源與統(tǒng)治技藝。對于左派來說,那是二十世紀最激動人心的一場浪漫主義冒險和成功的暴動;對于自由派來說,那是借由革命的名義,從一個威權主義的專制轉入極權主義的歷史悲。欢鴮τ诠诺渑蓙碚f,二十世紀的中國革命全面摧毀了中國傳統(tǒng)的熟人社會、溫情與儒家式治理結構。因此,在這關乎二十世紀中國革命的記憶場域,已經(jīng)發(fā)生過并且一直未曾斷絕基于不同認知、經(jīng)驗與立場的爭論甚至爭斗。二十世紀中國革命,構成了當下中國這個世俗社會的“內在的他者”。 毫無疑問,今天回頭來審視二十世紀中國這場“漫長的革命”,會發(fā)現(xiàn)它具有復雜的歷史性格,它始終無法用幾個歷史概念就能夠完全洞穿或籠罩,隱含在其內的極為復雜的歷史信息和政治能量造成的余波至今蕩漾。大體而言,二十世紀中國革命在時間的延續(xù)上構成了一個“三部曲”,即辛亥革命、國民革命和共產(chǎn)革命,雖然領導革命的政治力量和革命自身的階級基礎大為相異,革命的目標和意識形態(tài)也有差別,但這些革命之間仍舊存在一些歷史的相似性,比如對暴力的迷信、對傳統(tǒng)的否定等。尤其就共產(chǎn)革命來說,它在所展現(xiàn)的歷史過程中呈現(xiàn)出更為復雜的動力和結構,它有其神圣性的一面,這些我們在早期革命者那里看到的更多,如在惲代英的日記、李大釗的政論、張聞天的文學作品、瞿秋白的《多余的話》乃至陳獨秀的性格等中間,都可以找到蛛絲馬跡。這場革命絕非無厘頭的起義,更不是傳統(tǒng)社會的秘密政黨政治可以概括,也不單單是對蘇俄革命的一次克隆和變異。共產(chǎn)革命因其對社會平等、人類自由、無階級無祖國社會等崇高目標的追尋,展現(xiàn)出了一種新的歷史圖景和社會想象;而它對于弱者、底層、無助者乃至一切被壓迫者等在道義上的無限支持,又賦予了這場革命更為深刻的道德意識和情感力量;考慮到這是一場由知識分子發(fā)動并以其依托的家庭、家族、階層為造翻對象的革命,我們就能更深刻地理解這場革命的神圣性與悲劇性。而與此同時,革命卻有著強烈的世俗性格,無論是早期革命的動員過程,還是延安供給體制形成中的等級體系,尤其是建國后的社會主義體制,都深深滲透著按照身份、資歷、立場、歷史等進行資源分配的原則。對共產(chǎn)主義社會的想象,也同樣彌漫著世俗化的色彩,世俗欲望的刺激與運用,其實也同樣構成了革命動員的發(fā)動機之一。這就是二十世紀中國革命的吊詭,它的意識形態(tài)與政治實踐之間,表面上似乎互相撕裂,但其實互為奧援,這無疑形成了一座對所有革命參與者構成精神劫難的煉獄。最初的革命真誠性,真的完全淪落為在政治斗爭中迅速長成的、以革命名義自我正名的虛偽性甚至表演性?我們應該如何認知二十世紀中國革命參與者的道德狀況與心靈體驗?此外,革命與傳統(tǒng)、革命與暴力、革命與意識形態(tài)等議題,都是值得反復去探索的史學命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