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讀史閱世六十年


作者:何炳棣     整理日期:2015-11-05 11:42:38

1:作者何炳棣先生堪為文科諾貝爾獎級的學者。
  2:這是一部內容詳盡的個人成功史,書中傳遞了艱忍自強的奮斗精神和永不停息的學術追求。
  3:作者憑借驚人的記憶力,復原三四十年代清華和西南聯(lián)大的人情故事,還原大師誕生的現場。
  4:此書由中華書局獲大陸**授權。因書中提到的近現代學術名家不勝枚舉,為方便讀者,特編制人名索引附于書后。書中插入若干珍貴照片,多為首次披露。
  5:何炳棣先生著作將全部由中華書局陸續(xù)出版,《讀史閱世六十年》為其中的**本。
  《讀史閱世六十年》是何炳棣先生的自傳,他把自己一生求學和治學的經歷“原原本本、坦誠無忌、不亢不卑地憶述出來”,既是他個人“讀史閱世”的學思歷程,也是一個大時代的縮影,豐富翔實,啟人深思,堪為現代學人自傳的杰作。
  《讀史閱世六十年》完成于2003年,2004年2月由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2005年7月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大陸簡體字版。2011年,應何炳棣先生要求,此書的大陸簡體字版轉由中華書局出版。
  《讀史閱世六十年》初版面世之后,何炳棣先生曾一再表示,還有不少治學的經驗和檢討可以補充到書中,還可以增加一些珍藏的照片,要找時間增訂,可惜一直未能如愿。
  本次出版,增加了何炳棣先生多幅珍貴歷史照片。正文部分除更正少量手民之誤外,一仍其舊。因書中提到了眾多現代學人,為方便讀者查檢,經何炳棣先生同意,我們特別編制了“人名索引”,附于卷末。
  封面所選照片,是何炳棣先生2008年5月在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舉辦的小型座談會上拍攝的,是何先生近年照片中*滿意的一張。在這次會上,九十一歲的何炳棣先生細述自己**的研究成果,侃侃而談,時過午后,工作人員提醒何先生注意午餐時間,何先生慨然說道:“是學問重要還是吃飯重要!”
  2012年6月7日,何炳棣先生在美國去世,享年九十五歲。
  謹以此書,紀念這位真性情的真學者!蹲x史閱世六十年》是何炳棣先生的回憶錄,其中附有私人信札和學術評估密件,詳述過去六十多年“讀史閱世”的心得體會,反映出早期前輩留學海外的青年知識分子探求學問、開拓思想、融合中西文化的學思歷程,也是近現代教育史、學術史輝煌的一頁,實有傳世意義。何炳棣先生不幸于2012年6月7日去世,本書為特別制作的紀念版,以紀念這位真性情的真學者。
  作者簡介:
  何炳棣先生,1917年出生,浙江金華人。1938年清華大學畢業(yè),任職西南聯(lián)大。1944年與楊振寧同期考取了清華第六屆留美公費生,1952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先后任職于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等校。
  何炳棣先生在中國史研究領域成就斐然。其著作《明清社會史論》、《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中國會館史論》、《黃土與中國農業(yè)的起源》、《中國歷代土地數字考實》、《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等著作,影響廣泛。
  何炳棣先生1966年被選為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79年被選為美國藝文及科學院院士,1997年獲評中國社會科學院名譽高級研究員。是西方中國學界公認的中堅人物。
  目錄:
  序言
  上篇國內之部
  第一章家世與父教
  專憶1何家的兩根砥柱
  附錄家族與社會流動論要
  第二章天津私立第一小學
  專憶2少年時代的朱英誕
  第三章南開中學
  專憶3愛國紀錄的創(chuàng)造者
  第四章一年插曲:山東大學
  第五章清華大學(上)
  1.考試與入學
  2.“發(fā)現”自己,磨煉意志
  3.培養(yǎng)自修習慣
  4.30年代的清華歷史系序言
  上篇國內之部
  第一章家世與父教
  專憶1何家的兩根砥柱
  附錄家族與社會流動論要
  第二章天津私立第一小學
  專憶2少年時代的朱英誕
  第三章南開中學
  專憶3愛國紀錄的創(chuàng)造者
  第四章一年插曲:山東大學
  第五章清華大學(上)
  1.考試與入學
  2.“發(fā)現”自己,磨煉意志
  3.培養(yǎng)自修習慣
  4.30年代的清華歷史系
  第六章清華大學(中)
  學運史料的幾點考證
  第七章清華大學(下)
  “天堂”與“精神”
  專憶4雷海宗先師
  第八章兩年徬徨:光華與燕京
  第九章西南聯(lián)大(上)
  1.留美初試失敗
  2.“盡人事”
  3.再“盡人事”
  4.否不單臨
  5.東山再起
  附錄1留學考試的英文水平
  附錄2第四屆中英庚款英文試題
  第十章西南聯(lián)大(下)
  1.建校史略
  2.聯(lián)大社群
  3.學風(上):人文社科
  4.學風(下):理工
  5.個人生活漫憶
  第十一章師友叢憶
  1.鄭天挺
  2.錢端升
  3.陳體強
  4.張奚若附:羅應榮
  5.潘光旦
  6.聞一多
  7.孫毓棠
  8.丁則良
  9.馮友蘭
  下篇海外之部
  第十二章紐約和哥大(上)
  第十三章紐約和哥大(下)
  第十四章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上)
  第十五章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中)
  第十六章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下)
  第十七章芝加哥大學(上)
  第十八章芝加哥大學(中)
  第十九章芝加哥大學(下)
  第二十章老驥伏櫪:先秦思想攻堅
  卷后語
  人名索引余英時:何炳棣“才大如!薄
  楊振寧:《讀史閱世六十年》是一本自傳,也是一個大時代的縮影;是一位雄心萬丈的學者的成功史,也是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艱忍負重的記錄。這是一本有分量的書,因為著者是有大成就的近代歷史學者,也因為這位學者在書中無保留地講了真心話。第十章西南聯(lián)大(下)
  1.建校史略
  眾所周知,抗戰(zhàn)期間的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是由北大、清華、南開三校組成的。其中北大資格最老,但聯(lián)大的重心是清華。這是由于清華一向經費充足而有保障,學校辦事認真,高瞻遠矚,早在1934年已開始籌劃在南方內地省份預設據點。于是自1935年起即在長沙岳麓山下興建校舍,即將珍貴儀器圖書分運四川及長沙。蘆溝橋事變前一日梅貽琦梅貽琦校長奉召參加廬山會議期間,即與北大校長蔣夢麟蔣夢麟、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張伯苓商討平津淪陷后的計劃,并聯(lián)袂往長沙參觀清華預建的校舍。隨即同意成立國立長沙臨時大學以收容行將南下的三校教師學生。就經費、校舍、儀器、圖書言,清華無形中自始即成為三校的重心。1因戰(zhàn)火彌漫,1938年1月教育部和學校當局已決定將長沙臨時大學正式改名為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2一俟臨時大學學期結束,學校即準備遷至昆明。是年11月初在昆明報到的學生,計清華631人、北大342人、南開147人;教師計清華73人、北大55人、南開20人。此外尚有北大及清華聯(lián)合招考所取新生及他校借讀者共學生1452人。31趙賡飏,《梅貽琦傳稿》(臺北:邦信文化資訊公司,1989),頁55。
  2鄭嗣仁,“鄭天挺與北京大學”,《鄭天挺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73。
  3趙賡飏,《梅貽琦傳稿》,頁56。
  聯(lián)大三常委中,張伯苓張伯苓原是梅貽琦梅貽琦的老師,蔣夢麟蔣夢麟長北大之前曾任教育部部長。張不久即被任為國民參政會議長,經常駐重慶;蔣夢麟蔣夢麟應邀擔任國際紅十字會中國負責人,亦不愿經常處理校務。于是唯有資歷較“淺”的梅貽琦梅貽琦不避勞怨承荷艱巨。八年抗戰(zhàn),三校合作,弦歌不輟,培育英材,飲譽寰宇,永垂史冊。但聯(lián)大草創(chuàng)伊始之際,三校教職員以至學生間亦未嘗沒有實際的摩擦。南開、清華之間自始即密切合作,因為南開行政及教學方面領導人物多是兩校共同栽培出來的,自梅貽琦梅貽琦以降大體都是如此。最初較嚴重的是北大與清華之間的摩擦,主要是由于北大資格最老,而在聯(lián)大實力不敵清華,畛域之見最突顯于暫時設在蒙自的文法學院。錢穆錢穆(賓四賓四)先生留下生動的回憶:一日,北大校長蔣夢麟蔣夢麟自昆明來,入夜,北大師生集會歡迎,有學生來余室邀余出席,兩邀皆婉拒。嗣念室中枯坐無聊,乃始去。諸教授方連續(xù)登臺竟言聯(lián)大種種不公平。其時南開校長張伯苓張伯苓及北大校長均留重慶,唯清華校長梅貽琦梅貽琦常川駐昆明。所派各學院院長、各學系主任,皆有偏。如文學院長常由清華馮芝生馮芝生連任,何不輪及北大,如湯錫予湯錫予(用彤用彤),豈不堪當一上選。其他率如此,列舉不已。一時師生群議分校,爭主獨立。余聞之,不禁起坐發(fā)言。主席請余登臺。余言:“此乃何時,他日勝利還歸,豈不各校仍自獨立。今乃在蒙自爭獨立,不知夢麟夢麟校長返重慶將從何發(fā)言!庇嘌灾链,夢麟夢麟校長即起立言:“今夕錢先生一番話已成定論,可弗在此題上爭議,當另商他事!比簾o言,不久會亦散。1我1939年秋始抵昆明,因工作限于教先修班西洋通史,與三校同仁接觸面不廣,只能略略看出三校事務人員關系不甚和睦,尤以南開一向奉校長如家長的老職員們不免有受“排擠”之感;而遠遠不能從表面上發(fā)現像錢穆錢穆追憶中所述,北大文法科教師們門戶之見竟如此之深。
  1《西南聯(lián)大在蒙自》(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頁53。 遲遲于1991年(鄭天挺鄭天挺先生去世后十年)讀了“鄭天挺鄭天挺自傳”(刊于《鄭天挺鄭天挺學記》,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1),再加反思,才相信我當時直覺性的揣測是正確的:1940年2月北大秘書長及歷史系教授鄭天挺鄭天挺,在多方再三敦促之下,允繼沈履沈履(清華秘書長、聯(lián)大首任總務長)為聯(lián)大總務長,是保證三校合作到底的主要人事因素。除了鄭先生學術文章和行政才干俱孚眾望之外,我將在師友叢憶專章之中,首先涉及他在處理人際關系上過人的智慧、正直、厚道和幽默。
  此外,具有威望的北大法學院院長周炳琳周炳琳和實際領導南開的理學院院長楊石先楊石先及不久即長聯(lián)大師范學院的黃鈺生黃鈺生(子堅子堅)皆能處處顧全大局,自始至終促進三校合作,保證聯(lián)大長期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都是功不可泯的。
  2.聯(lián)大社群
  北大、清華、南開雖各有特色,要而言之,三校皆以學術自由、議事依照民主原則與程序聞名全國。戰(zhàn)時的西南聯(lián)大把三校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更向前推進了一大步。聯(lián)大與戰(zhàn)前三校最大的不同是地理環(huán)境的巨大改變和生活空間的驟然緊縮。按:工業(yè)革命以前傳統(tǒng)中國和西方的城市面積,因缺乏動力的交通工具都不可能很大。即以公元1300年左右英國首都倫敦而言,城區(qū)的總面積不過是330英畝,即半方英里零10英畝,尚不足一方公里;其他一般城市市區(qū)之小可以想見。1日常活動的范圍取決于
  160年代我曾對我國中古都會設計發(fā)生興趣,發(fā)現北魏洛陽及唐代長安城垣面積之大為人類史上所僅見;拙文序論中曾涉及西歐及近東歷史名城面積。請參閱何炳棣,“北魏洛陽城郭規(guī)劃”,《慶祝李濟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臺北《清華學報》編輯部,1965);及Ping?tiHo,“Lo?yang,A,D.495—534:AStudyofPhysicalandSocio?EconomicPlanningofaMetropolitanArea”,HarvardJournalofAsiaticStudies,Val.26:1965—1966,pp.52—101,特別是頁51—52。
  為本章讀者參考,北平清華大學原來校園面積為960華畝,約合160英畝,略不足公元1300年倫敦的1/4;抗戰(zhàn)前清華面積擴充到1200市畝。我們當時日;顒臃秶蟾挪怀^清華園原來面積之半。關于抗戰(zhàn)前清華校區(qū)面積,可參考趙賡飏同書頁112。數字不包括后來劃歸清華的5000余畝圓明園故址土地。 每人兩條腿的速度與耐力。戰(zhàn)時的廣義聯(lián)大區(qū)域當然更是如此。
  聯(lián)大教職員、家屬和學生主要都集中在昆明舊城的西北一隅:東起北門街、青云街,西迄大西門,而傾斜橫貫東西的文林街是日常生活的大動脈。街上商店、飯館、茶館、書店林立。街南坡巷尤多,人口密集,府甬道晨間菜市供應充足。清華辦事處所在的西倉坡地點最為適中而又寬敞。與西城垣北端平行的鳳翥街,茶館更為集中,黃弱電光之下夜夜客滿,彌補了圖書館座位的嚴重不足。根據目前所能得到的“最佳”的英文昆明舊城示意圖而“重溫舊夢”,我相信當時“聯(lián)大人”的日常活動半徑不會超過25或30分鐘的步行。生活空間如此急劇的緊縮是造成聯(lián)大高度“我群”意識的有利因素。
  當然,我們不應該過分簡化事實。實際上,生活空間緊縮之中有擴散:自始聯(lián)大工學院(原清華工學院加南開的化工)就安置在昆明東南城角外拓東路迤西等會館;清華理工農方面的幾個研究所設在北郊的大普集,國情普查研究所設在呈貢;北大文科研究所設在北郊龍頭村。由于日本瘋狂的空襲,不少教授都在郊外(尤其是東郊)安家,平時住鄉(xiāng)下,有課才進城。另外應該指出的是,在遷到西南的最初兩年里,教授們的經濟狀況仍是相當優(yōu)裕,住處也先選北門街(美國領事館所在)、翠湖東路(英國總領事館所在)這類考究的“邊緣”地帶。教授和學生在生活方式上還是有顯著的不同,在后者心目中教授仍是高不可攀的。1但是,從1941和1942年起,持續(xù)的惡性通貨膨脹,逐漸使一貫為民主自由奮斗的聯(lián)大,變成一個幾乎沒有“身份架子”、相當“平等”、風雨同舟、互相關懷的高知社群。2
  1抗戰(zhàn)前大學教授與學生間的“鴻溝”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南京中央大學:“那樣的學風,教授高高在上,除了上課,學生與老師沒有接談的機會。”見盧月化,“英國文學三杰之一:樓光來老師”,《中外雜志》(臺北,第6卷第5期,1969),頁6。所謂的“三杰”另有中大的張歆海和清華的吳宓。
  2已刊清華及聯(lián)大史料中頗不乏教職員及家屬生活日艱的文件。1942年冬“昆明教授家庭最低生活費的估計”是按照當時昆明物價指數所估、最不夸張的估計。教授薪給已遠不及戰(zhàn)前每月50元的購買力。其結論:“過去教授家庭生活的維持,一面靠典賣衣物,一面則減低營養(yǎng)和停止子女教育;現在典賣已盡,有許多家庭實有無法維持生活的情勢!保邸肚迦A大學史料選編》第三卷(下),頁336] 達到這種精神意境的高知社群是我國近現代史上的佳話,也是永恒的悵惘,因為它確似一朵曇花,隨著戰(zhàn)后三校的復員和新中國的誕生而永逝不復現了。3.學風(上):人文社科
  一般而言,有幸的是學風上聯(lián)大能吸取三校之長而去其短。自五四時期起北大即以“兼容并包”樹立優(yōu)良學術風氣,而失之于對學生生活及課業(yè)完全采取放任政策。清華及南開對學生的紀律比北大嚴格得多,所以聯(lián)大學生通常都不得不用功。至于早期北大“兼容并包”的傳統(tǒng),聯(lián)大不但承繼,而且加以發(fā)揚光大!拔母铩焙,馮友蘭馮友蘭對五四時期北大的“兼容并包”有極深刻第一性的追憶和解說:……在十年大動亂的時候,這[“兼容并包”]也是一個批判的對象。所謂“兼容并包”,在一個過渡時期,可能是為舊的東西保留地盤,也可能是為新的東西開辟道路。蔡元培蔡元培的“兼容并包”在當時是為新的東西開辟道路的。因為他的“兼容并包”,固然是為辜鴻銘辜鴻銘、劉師培劉師培之類反動人物保留了點地盤,但更多的是為陳獨秀陳獨秀、李大釗李大釗等革命人物開辟道路。毛澤東毛澤東、鄧中夏鄧中夏、李立三李立三等也是順著這條道路進入北大的,在他們的領導下,革命的道路越來越寬闊,革命的力量越來越壯大,終于導致了五四運動的高潮。1我認為聯(lián)大的“兼容并包”具有新舊二義。舊義就是五四以降北大的“新舊兼容”。三校人才濟濟,以中國通史為例,前后即有四家:錢穆錢穆、雷海宗雷海宗、吳晗吳晗、孫毓棠孫毓棠。四人見解俱有不同,而錢、雷觀點及治學方法最為懸殊。新義就是“中西并包”,這個新學風在聯(lián)大歷史系中表現得最顯著,可以溯源到30年代的清華。蔣廷黻蔣廷黻主持清華歷史系六年之中1馮友蘭,《三松堂自序》(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4),頁325—326。 (1929—1935),堅信只有先體會西洋史學分析、綜合、觀點、理論的種種長處,國史研究和寫作才有望能提升到世界先進水平。聯(lián)大歷史系國史及西洋史課程之豐富均衡,1事實上可認為是戰(zhàn)前清華歷史系課程設計的延伸。聯(lián)大哲學方面,“中西并包”的學風也很顯著,內中北大的貢獻可觀。
  人文社科方面,聯(lián)大與戰(zhàn)前大學另一不同之點是知識傳授方式和渠道的多樣化。雖然就大多數學生而言,知識的傳播主要仍是靠教授的演講和經常閱讀參考書,但戰(zhàn)時的物質環(huán)境與學術氣候有利于師生間較頻繁的接觸。更重要的是師徒“私”相授受式研究所的建立,北大的貢獻尤足稱道。1939年夏北大決定恢復文科研究所,傅斯年傅斯年任所長,主持實際所務的副所長鄭天挺鄭天挺留下彌足珍貴的回憶:北大文科研究所設在昆明北郊龍泉鎮(zhèn)(俗稱龍頭村)外寶臺山響應寺,距城二十余里?歼x全國各大學畢業(yè)生入學,由所按月發(fā)給助學金,在所寄宿用膳,可以節(jié)省日常生活自己照顧之勞。所中借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和清華圖書館圖書,益以各導師自藏,公開陳列架上,可以任意取讀。研究科目分哲學、史學、文學、語言四部分,可以各就意之所近,深入探研,無所限制。
  研究生各有專師,可以互相啟沃。王明王明、任繼愈任繼愈、魏明經魏明經從湯用彤湯用彤教授;閻文儒閻文儒從向達向達教授;王永興王永興、汪篯汪篯從陳寅恪陳寅恪教授(我亦在其中);李埏李埏、楊志玖楊志玖、程溯洛程溯洛從姚從吾姚從吾教授;王玉哲王玉哲、王達津王達津、殷煥先殷煥先從唐蘭唐蘭教授;王利器王利器、王叔岷王叔岷、李孝定李孝定從傅斯年傅斯年教授;陰法魯陰法魯、逯欽立逯欽立、董庶董庶從羅庸羅庸教授;馬學良馬學良、劉念和劉念和、周法高周法高、高華年高華年從羅常培羅常培教授。其后,史語所遷四川李莊,也有幾位(任繼愈任繼愈、馬學良馬學良、劉念和劉念和、李孝定李孝定)相隨,就學于李方桂李方桂、丁聲樹丁聲樹、董作賓董作賓諸教授。
  1迄今最佳聯(lián)大校史是JohnIsrael,Lianda:AChineseUniversityinWarandRevolution(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98),pp.146—153,對聯(lián)大歷史系的詳介頗富史料價值,對雷海宗講課的精彩有生動的描述。
  寶臺山外各村鎮(zhèn),有不少聯(lián)大教授寄寓,研究生還可以隨時請益。清華文科研究所在司家營,北平研究院歷史研究所在落索坡,都相距不遠,切磋有人。附近還有金殿、黑龍?zhí)吨T名勝,可以游賞。每當敵機盤旋,轟炸頻作,山中的讀書作業(yè)從未間斷。這里確是個安靜治學的好地方。英國學者李約瑟李約瑟(JosephNeedhamJosephNeedham)、休士休士(E.R.HughesE.R.Hughes)到昆明都曾在所下榻。1由于聯(lián)大課業(yè)活動有其極端自由擴散的一面,我當時對北大文科研究所只略有所知,對后來在文、史、哲、語言、?狈矫孀咳挥谐傻倪@批研究生,除李埏李埏、汪篯汪篯、王永興王永興外,連姓名都不知道;對清華同級本來主修中國文學的王永興王永興,遲遲于1937年11月在長沙臨時大學因旁聽陳寅恪陳寅恪師的課,才改主修為歷史,也是半世紀后才發(fā)現的。2這種隔閡固然是戰(zhàn)時生活狀況所造成,主要還是由于他們和我走的是兩條很不相同的治學道路。
  總之,西南聯(lián)大人文方面所表現的研究自由和治學途徑的多樣是永遠值得我們憧憬的。4.學風(下):理工
  數理方面,聯(lián)大教授陣容之堅強遠非當時國內一般學人所能深悉。根據最近與林家翹林家翹學長三度電話長談,30年代清華物理系最難能可貴之處,是已經明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物理研究主流和取向;而且系中如吳正之吳正之、趙忠堯趙忠堯等做出的成績,確與他們相關諾貝爾獲獎人的研究成果非常接近。3楊振寧楊振寧在聯(lián)大本科及清華研究院所受的訓練有極高的史料
  1馮爾康、鄭克晟編,《鄭天挺學記》(北京:三聯(lián)書店)“鄭天挺自傳”,頁391。
  2王永興,《陳門問學叢稿》(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前言”。
  3如吳有訓(正之)有關光學的芝加哥大學博士論文刊載于美國國家科學院1923年的Proceedings,不但是當時中國科學家的殊榮,而且反映此論文與業(yè)師ArthurH.Compton之獲1927年的諾貝爾獎金的密切關系。 價值。他大一物理、大二電磁學、大二力學分別是由趙忠堯趙忠堯、吳正之吳正之、周培源周培源講授的——這種教學水平,除美國少數第一流大學以外,實不多見。聯(lián)大數理教學風氣異常認真,學生做習題極為勤奮。教師中尤足稱道者是南開出身、北大專任的吳大猷吳大猷。在戰(zhàn)時圖書設備不足的情況下,他理論物理的論文已能連續(xù)刊載于美國和英國幾種權威物理期刊,實際上已躋身于理論物理先進之列。他是影響楊振寧楊振寧一生研究工作最深的兩位老師之一。在吳指導之下,楊振寧楊振寧1940年完成的聯(lián)大學士論文,已能初步領悟到“群論的美妙和它在物理中應用的深入”,因此開始走向一生主要研究領域之一:對稱原理(應該指出的是群論的入門是靠父親楊武之楊武之先生開導的)。影響他最深的另位老師是清華五級(1933年畢業(yè))中英庚款學成歸國的王竹溪王竹溪教授。在王指導之下,楊振寧楊振寧1942年完成了有關統(tǒng)計力學的聯(lián)大(實是清華)研究院的碩士論文,并從此以統(tǒng)計力學作為長期研究的另一主要領域。1
  從楊振寧楊振寧回憶中不難窺測20世紀中國物理學界“世代”之間的傳承關系,2特別是此一實例中所暗示的課堂之外“面對面”的“師徒關系”。由于師資、學風、學生素質的配合運作,聯(lián)大造就了不少卓越的青年科學家,如清華十級(1938年畢業(yè))的胡寧胡寧和與楊同時的黃昆黃昆、張守廉張守廉及姍姍來遲年18歲的李政道李政道。吳大猷吳大猷回憶:“他(李政道李政道)求知心切,真到了奇怪的程度。有時我有風濕痛,他替我捶背,他幫我做任何家里的瑣事。我無論給他什么難的書和題目,他很快地做完了,又來索更多的。我由他做問題的步驟,很容易發(fā)現他的思想敏捷,大異尋常。”3
  聯(lián)大數學方面師資之卓越足堪與物理媲美。30年代南開和清華就特別注重天才學生的培育。最著名的例子是南開姜立夫姜立夫全力教導陳省陳省1楊振寧,《讀書教學四十年》(香港:三聯(lián)書店,1985),頁114—115。
  2早期亦師亦友式親切學術傳承最生動的陳述是吳大猷對南開大學饒毓泰老師的回憶。饒在為吳請求獎學補助金時曾得到清華葉企孫的聯(lián)合推薦。詳見賴樹明《吳大猷傳》(臺北:希代公司,1992),頁58—62。
  3吳大猷《回憶》(臺北:聯(lián)經出版事業(yè)公司,1977),頁54。 身身及吳大任吳大任,和清華算學系主任熊慶來熊慶來提拔僅僅初中畢業(yè)的華羅庚華羅庚。華在數論方面的卓越成就久為國人所稔知,但很少學人了解回國前的陳省身陳省身業(yè)已受到法國大數學家嘉當嘉當(ElieCartan)的特殊賞識,回國在聯(lián)大執(zhí)教期間(1938—1943)已初步奠定其日后被目為嘉當嘉當承繼人、世紀級數學大師的研究基礎。1更少人知的是聯(lián)大新一代教授中,還有世界第一流的數理統(tǒng)計學家許寶許寶(清華第五級,1933年畢業(yè),庚款赴英,獲倫敦大學哲學博士、劍橋大學科學博士)。陳省身陳省身(1911年生)、許寶許寶和華羅庚華羅庚(兩位都是1909年生),也都是1948年中研院第一屆全體八十一位院士之中最年輕的3位。再加上姜立夫姜立夫老教授,中研院第一屆五位數學院士之中,聯(lián)大已占了四席,可見聯(lián)大數學師資之雄厚。
  在如此雄厚師資及優(yōu)良傳統(tǒng)之下,抗戰(zhàn)前已畢業(yè)于清華及聯(lián)大早期畢業(yè)的數學新秀陸續(xù)脫穎而出。林家翹林家翹(清華九級,1937年畢業(yè)于物理系),就任聯(lián)大助教期間考取中英庚款數學門,二十年后即成為舉世公認的應用數學大師,并為國人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之最早五人之一。清華七級(1935年畢業(yè))已任聯(lián)大數學系講師的徐賢修徐賢修出國后亦顯名于應用數學界。清華十一級(聯(lián)大,1939年畢業(yè))之王憲鐘王憲鐘與十二級(聯(lián)大,1940年畢業(yè))之鐘開萊鐘開萊不久俱在美國做出重要的貢獻。后者與本文作者及楊振寧楊振寧同為第六屆中美庚款公費生,二三十年前已被公認為第一流“或然率”(probability)統(tǒng)計專家。王浩王浩本來主修數學,后又攻哲學,在海外稱雄于數理邏輯界。聯(lián)大數學系為國內造就高素質數學教學及研究人員不勝枚舉。
  化學方面,三校師資及其專長分配均衡。北大曾昭掄曾昭掄、錢思亮錢思亮、孫承諤孫承諤、朱汝華朱汝華等實力視清華有過之無不及。南開楊石先楊石先主授生物化學,其專業(yè)知識、高度責任感及行政才干,受到聯(lián)大普遍的尊敬。聯(lián)大期間三校原有的教員助教或由半資助或由其他途徑出國深造者不少。聯(lián)大畢業(yè)的新秀由庚款考試出國,日后成就以朱汝瑾朱汝瑾、唐敖慶唐敖慶、王瑞王瑞為最1《陳省身文選》(北京:科學出版社,1989),頁21。 著。地質、氣象等方面聯(lián)大所造就之人才亦頗可觀,不能一一列舉。
  聯(lián)大工學院,除南開對化工有所貢獻之外,基本上就是抗戰(zhàn)前的清華工學院。清華工學院是梅貽琦梅貽琦長校(1930年底)以后才建立并迅速擴充的。從目前所能獲得相當殘闕的早期中英、中美庚款考試資料,可以看出抗戰(zhàn)前清華工學院畢業(yè)學生錄取的人數遠遠不如交通大學之多?墒,抗戰(zhàn)期間舉行的第五(1940)及第六(1943)兩屆清華留美庚款考試,清華及聯(lián)大畢業(yè)生占總共17工程科門公費生中11名之多。大戰(zhàn)結束后中英庚款和教育部公費考試中情況應大體相同。可見聯(lián)大(清華)工程方面已經是后來居上了。
  總之,聯(lián)大理工方面,尤以數理,最能發(fā)揚光大戰(zhàn)前三校優(yōu)良學風。我多年來和科學界老朋友憶往的積累印象是:當年聯(lián)大在數理知識的傳授上已是非常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了。實證甚多,姑舉其二。(1)1957年楊振寧楊振寧、李政道李政道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是與他們早年所受聯(lián)大的訓練分不開的。(2)首批五位華裔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其中四位都曾是聯(lián)大的教師和學生:陳省身陳省身、林家翹林家翹、楊振寧楊振寧、李政道李政道。另位吳健雄吳健雄是中央大學畢業(yè)的。
  此外,現代科學史中有一數學與物理“殊途同歸”的佳話,也應視為聯(lián)大的光榮。其中內容和經過最好用楊振寧楊振寧自己的話來說明:纖維叢(fibrebundle)理論中的陳氏級(ChernClass)……不但是劃時代的貢獻,也是十分美妙的構思;把一個完整的流形(manifold)切開,再巧妙地接起來,天衣無縫還原形。我在一九七五年懂了此中奧妙以后,真有嘆為觀止之感。
  我是研究物理的,為什么去求了解陳氏級呢?經過是這樣的:近代物理研究自然界的“力”,發(fā)現共有四種:核力、電磁力、弱力和引力。四種力和它們的能(Energy)都是規(guī)范場(GaugeField),這是三十年來的一項基本了解。規(guī)范場的方程式是物理學者從十九世紀的電磁學方程推廣出來的。驚人的地方是這些方程式后來發(fā)現和數學家的纖維叢觀念有密切的關系。一九七四年又發(fā)現了這些方程式與陳氏級的關系。物理學者因而知道有了解陳氏級的必要。至于為什么自然界的各種力都要建筑在幾何學中的纖維叢觀念上始終是不解之謎。陳教授今天在幾何學界的地位已直追歐幾里得(Euclid,公元前300年左右)、高斯(Gauss,1777—1855)、黎曼(Riemann,1826—1866)和嘉當嘉當(E.Cartan,1869—1951)。1聯(lián)大的歷史只有八年,而其數理方面學風之優(yōu)異與成果的卓越是永垂史冊的。5.個人生活漫憶
  誠如第三節(jié)所述,聯(lián)大人文社科方面學風自由,兼容并包。但部門及途徑繁多,反而難有共識。加以戰(zhàn)時物質缺乏,及圖書的搜集亦有困難,一般教師和學生生活都比較散漫。就我個人而言,戰(zhàn)前所擬長期自修計劃根本無法實現。聯(lián)大工作前后六年,一半都消磨在準備兩度留美考試和應付父喪家難之中。如果在廣義的“教育”上還能有點收獲的話,那就只有是真正地行了萬里路和讀了些心理學和英、俄小說。
  那時清華西文的歷史圖書放在聯(lián)大歷史系辦公室,而這個辦公室是在昆明城西北隅外荒冢中的地壇。不知何以內中有一部HavelockEllis(1859—1939)的上下兩冊《性心理研究》(StudiesinthePsychologyofSex)。讀后大開眼界,曾和潘光旦潘光旦先生做過較深入的討論。英文小說開頭先讀簡?奧斯。↗aneAusten,1775—1817)的經典諸作,雖極佩服她對人性觀察的銳敏和描寫技術之高超,但她的小說的對象和背景太“小”,不能引起我持續(xù)的興趣。翻讀英國19世紀著名小說諸家也還覺得不合口味。轉移到19世紀俄國幾位大小說家,興味才越讀越濃,1楊振寧,《讀書教學四十年》,頁100。原文作于1983年。 對陀斯妥耶夫斯基(FyodorDostoevsky,1821—1881)更有觀止之嘆。小說對我最大的作用是大大地豐富了我“間接”的人生“經驗”,使我這一介書生能體會到人間宇宙之大,人類品型之多,性格言行之無奇不有,于是有效地增強我對“人”的了解與“容忍”。
  名義上我在聯(lián)大前后六年,事實上我在昆明只四年零九個月。此期間我未參加任何政治運動,也很少參加別的活動。年前楊振寧楊振寧先生函告,謝泳謝泳《大學舊蹤》書中有涉及我當年的學術活動:……四十年代初,在西南聯(lián)大,有一個學會叫“十一學會”(“十一”二字合起來是一個“士”字),意謂“士子”學會,這個學會是由教授和學生共同組成的,有學歷史的、有學哲學的、有學社會學的,也有少數學自然科學的,其宗旨是士大夫坐而論道,各抒己見。教授有聞一多聞一多、曾昭掄曾昭掄、潘光旦潘光旦等,學生有王瑤王瑤、季鎮(zhèn)淮季鎮(zhèn)淮、何炳棣何炳棣、丁則良丁則良、王佐良王佐良、翁同文翁同文等,由丁則良丁則良和何炳棣何炳棣召集,每兩周聚會一次,輪流一人(教授或學生)作學術報告。教授報告時,學生聽,學生報告時,教授同樣去聽,聽后都要相互討論。正是在這樣的學術環(huán)境中,成長起一批批學者。一位參加者回憶說:“我做畢業(yè)論文時,我的導師張蔭麟張蔭麟先生對我說:‘在學問的總體上,你們青年現在不可能超過我們,但在某一點上,你們已經完全可以超過我們了。’這種學術空氣,回憶起來,真是如坐春風,令人不勝神往!保ɡ钲锢钲铩罢劼(lián)大的選課制及其影響”,《云南文史資料選輯》,第81頁)。像這樣的學會組織,在過去的大學里不是一個兩個,而是許多。這個“十一學會”中的學生參加者如王瑤王瑤、季鎮(zhèn)淮季鎮(zhèn)淮、丁則良丁則良、何炳棣何炳棣、王佐良王佐良、吳征鎰吳征鎰等,后來都成了著名的學者。1
  這段“重建”的小小學術掌故讀后使我非常激動,因為作者用心良苦,不免把我們當時的學術活動過分“理想化”了。首先應該說明的是,1謝泳,《大學舊蹤》(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頁51。 我雖然后來和丁則良丁則良同為“十一學會”的召集人,但該會創(chuàng)建于我離開昆明的期間(1942年2月底至1943年5月中旬),因為我如在,會對丁的會名提議提出意見的,這是由于我雖不得不以新的科舉為晉身階梯,我對傳統(tǒng)“士大夫”階級的行為意識有很大的不滿。十一學會的創(chuàng)建不會早于1942年的春天。上面征引文所述每兩周教授學生輪流主講很可能是初成立后的情形,那時師生兩方都情緒高,手頭有“貨”,不必事先多作準備。但是,如此頻繁而又相當認真的學術講述是很難維持長久的,特別是“學生”們(事實上早已是助教和教員了)肚子里怎能有那么多的現成“貨”。再則現存清華校史檔案中,1942年9月5日梅校長已擬稿函呈教育部“組織第六屆留美公費考試委員會”1,雖然檔案有闕,我猜想至晚1942年初冬,因珍珠港事件而延期的清華第六屆庚款考試即將舉辦的消息已傳遍昆明和西南其他都市,丁則良丁則良等多位必已全副精力準備考試,不暇大力推動“十一學會”的活動了。2我終于1943年5月中旬返抵昆明,8月底考完第六屆庚款考試之后,才能從容地準備在“十一學會”中給一個演講。吳雨僧吳雨僧師的《日記》又供給了最簡確的記錄:“十月二十四日,星期日:……(晚)7—10至T.H赴十一學會,炳棣炳棣講Dostoevsky小說。偕(李賦)寧歸!3記得有些不滿十人的學術談話,常是在王佐良王佐良家里舉行的。這次講談是在清華辦事處,聽眾較多,或許是講題有吸引力,或許丁則良丁則良等事先慫恿朋友來聽,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演講。這次演講和討論居然三個小時才結束,可能是由于我除了從文學批評的觀點講出陀氏的偉大與深刻,特別從《卡拉馬佐夫兄弟》(TheBrothersKaramazov)窺測俄羅斯民族復雜、矛盾、多維的性格,甚至涉及俄國的十月革命。1《清華大學史料選編》第三卷(上),頁239—240。
  2我的推測是根據景洛前后的信。她講明清華留學第六屆考試初訂于1943年3月下旬舉行,第二信言展期至5月下旬,而我5月初才趕到重慶,由葉企孫師始悉考試又延至8月。
  3吳宓,《吳宓日記(1943—1945)》,頁139。
  1944年“十一學會”的活動還是繼續(xù)的,但已絕不是兩周一次、教授“學生”輪流主講,而且教授已很少參加了。我曾講過一個外交史上的題目,19世紀末葉以降,英、美是否合作與世界政局能否穩(wěn)定有密切的關系。1944年“十一學會”里最精彩的一講是北大何鵬毓何鵬毓的“明代內閣”。他運用史料之熟練,分析內廷宦官與內閣首輔關系之細致生動,遠勝戰(zhàn)前吳晗吳晗明史課中的演講。聯(lián)大后期鄭天挺鄭天挺先生明清史課與何鵬毓何鵬毓合開、最后全部由何一人開,是有充分道理的。何體胖、善烹飪。我出國前他曾請景洛景洛和我吃飯,事先半笑半嘆地告我,為了做好一碗酸辣湯,他晨間特別買了“十滴麻油”,可見當時(1945年夏)通貨膨脹的嚴重了。他是國民黨員,我一直未能探悉他在新中國的命運,更不知他是否有機會發(fā)揮明史的專長了。
  盡管征引文中所述的是多少加以“理想化”過的“十一學會”,但文章開頭所講1949年以前大學師生關系很中肯要,值得我們反思:舊大學里教授和學生的關系不同于今日,那是一種比較單純的以學術為紐帶的關系。舊大學里的師生之間重趣味重性情,而輕利害,當然這只是個一般的說法。師生之間關系融洽,除了彼此道德水準外,還與大學里的自由空氣有關!c1949年以后中國大陸和流亡臺、港、海外人文社科方面先后世代的學人相比,“舊大學”確是“重趣味重性情而輕利害”、“道德水準”較高,沒有魚目混珠、自欺欺人、互相吹捧、樹立利益集團等不良風氣。一般生活當然不限于讀書治學?箲(zhàn)期間最幸運的是住在昆明。昆明位于北緯25°,而海拔5700尺,所以氣候得天獨厚,昆明真不愧“春城”的美譽。夏日與南京、南昌、武漢、重慶等“火爐”比,昆明真是天堂了。我個人特別受到春城氣候的“恩惠”。在日機瘋狂轟炸的情況下,我患了可怕的斑疹傷寒。我只能專雇一輛驢車逃到東北郊崗頭村,被鎖在小山坳一間茅屋里靜躺七天,按時由景洛景洛(她那時在南菁中學教書)開門送飲食,第八天便能搭驢車回昆明了。據醫(yī)生說,如果是在重慶等地得了此病,就會非常嚴重,只有在春城才能無藥自愈。
  衣食住行,食最基本,而一般回憶聯(lián)大之作僅著重通貨膨脹、營養(yǎng)不足方面,很少提到昆明吃的文化的。我沒有忘記景洛景洛在鄉(xiāng)下工作時,我吃聯(lián)大教職員包飯的“緊張”:像我、葛庭燧葛庭燧、牛滿江牛滿江、卓勵卓勵等彪形大漢,1每人都盡先吞下壓得滿滿的一大碗干飯,然后再狼吞虎咽那幾道所謂的菜;我也沒有忘記逃警報回來,只能聊以兩小碗,總共不過四五兩純面條的湯面充饑。但是,任何事都需要決心,如有決心,五六年之中總還有傾囊去嘗一兩次“新”的機會。因此,我反而要專向“美”的方面回憶了。
  今夏(編者按:指2000年)在臺北中研院和在昆明長大的著名經濟史家李伯重李伯重(云大李埏李埏教授哲嗣,現為北京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教授)談到昆明的常食和特食,很驚訝,他居然有很多東西都不知道。我本以為講吃太瑣碎,但從和他談話中感覺到我所想談的,可能具有些微社會文化史料價值;此刻不講,真會逐漸湮沒無聞了。先就云南特產而言,菌類中的雞早已屢見于明清筆記,名貴非我輩戰(zhàn)時所能常享,而且說實話,并不是像傳統(tǒng)文人仕宦說得那樣特別美味。滇中菜蔬之美當以“豌豆尖”(即今日海外華人城俗稱的“大豆苗”)與蠶豆。蠶豆在西方從其意大利名,叫作Favabean,是高級意大利及法國式餐館中配菜珍品,成本很高。六七美元的蠶豆莢也還剝不出一滿盤蠶豆粒,而且內中部分已經淡綠和微黃不嫩了。豌豆和蠶豆一般鮮嫩季節(jié)甚短,而在昆明鮮嫩季節(jié)可以長到八九個月。更妙在晨間上市的全是已經去殼的蠶豆粒,價錢不貴。50年代遍翻美東諸館所藏中國方志,發(fā)現明代江南志書之中已數見“云南豆”,可見云南的豆類自古即很有名。1葛庭燧對物理及金屬學卓然有成,后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因病延期于1937年畢業(yè)于清華,戰(zhàn)時為聯(lián)大物理系教員。牛滿江,生物學家,時為北大教員,不久即離聯(lián)大,后被選為臺灣中研院院士。卓勵當時是北大物理系教員。
  我祖籍是金華,食品中最足自豪的當然是金華火腿了。但我必須承認如果光吃火腿片的話,宣威腿或許要勝過金華腿,尤其是昆明綏靖路東月樓的“鍋烏魚”(純憑拼音而不知原來“烏魚”是哪兩個字)。這道連李伯重李伯重先生已經不知的名菜,事實上是取宣腿最精嫩的部分切成薄片之后,裹以粉漿,像北方軟炸里脊那樣炸成的,但至今屢求仍不得其解,何以叫作“烏魚”。另一美食是“過橋米線”,以正義路三牌坊一家飯館為最有名。它基本上是一大碗滾燙的雞、肉(有無火腿已無法追測)湯,食者以盤中已經切好的生雞、生豬、生魚等薄片放進熱湯一泡,即可取出調味入口,原理和涮羊肉相同,就是不用火鍋而是用滾湯。米線或面條當然都是先煮到略熟的;鹜仍嘛、五香和玫瑰大頭菜也是以三牌樓一帶專店的最為有名。
  昆明甜食業(yè)相當發(fā)達,據說是與吸鴉片有關。文林街上就有一家甜食店,“燉牛奶”很有名。難得的是雞蛋和牛奶打得非常均勻,絕不像“甩果”那樣乳蛋分離,并且很講究地用冰糖煮。1939年底前我以助教的薪給還吃得起這個高級補品。
  最平常的食物要算面、米線和餌了。我嫌后二者無黏性,經常吃面。昆明的面條近似廣東的伊府面,比較寬條。一般先將大量的面條煮到六七成熟即取出晾在大竹盤上,稍涂些油以防黏著。我總點“燜雞”面,至今也不知道“燜雞”是哪兩個字。事實是以蒜和醬油煮好的瘦豬肉丁,湯咸而鮮,味精很多,而面條幾乎歷歷可數。大概由于常吃“燜雞”面,而昆明本地人又沒有吃大餅、油條、包子、餃子的習慣,所以我時常覺得肚子空空。即使景洛景洛回到聯(lián)大工作,我們晚飯后還是常走過小西門內武成路,去五華山東邊的一家專賣煮羊肉的回民店補充營養(yǎng)。這家店鋪每夜燈光四射,大鐵鍋里滿滿滾滾乳白色的湯和其中發(fā)出的羊肉香味,使你至少非點一碗“羊肉拐骨”過過癮不可。偶爾有老人點“一碗燈籠”,夏間我考李伯重李伯重“燈籠”是什么,他說完全不懂!盁艋\”是羊眼睛,要好幾只羊才能供應一碗“燈籠”,所以不是隨時都有的。如果中國烹飪詞典未曾收進的話,應該收進,這才是昆明第一“特”食呢。
  隨著美國“飛虎”空軍大隊和其他陸戰(zhàn)及情報部隊來到昆明及其郊區(qū),隨著跑仰光的暴發(fā)戶和游資的集中,昆明生活的兩極化日益顯著!靶赂弧备F極奢侈,教授及薪水階級生活越來越艱難。吃的方面開始多樣化,昆明東南城外南屏街一帶已有下江餐館出現了,以全家福為最有名。它的招牌菜是炒鱔糊、燒肥腸、蝦子冬筍等。沿街攤上賣美國香煙和美國罐頭食品,以五磅裝的牛油最受歡迎,價錢比奶酪(cheese)高。真行家如雷海宗雷海宗師買后者,因既價格較廉又富營養(yǎng)。可是高知之中懂吃喜吃奶酪者甚少,而肉、蛋價格逐月飛升?偟膩碇v,通貨膨脹不斷惡化之中,聯(lián)大師生一般營養(yǎng)成為嚴重問題。
  美軍既集聚昆明四郊,美國新拍五彩電影供應源源不絕。南屏電影院裝修擴充之后,夜夜客滿。彩色長篇《白雪公主》因爭先購票擠出人命。造成連演售票空前紀錄的是約翰?斯特勞斯(JohannStrauss,1825—1899,其所編制大量華爾茲舞曲風靡19世紀歐洲)的TheGreatWaltz(《翠堤春曉》)。聯(lián)大“窮學生”竟有連看七八場之多者。一時聯(lián)大社區(qū)大街小巷隨處都可聽見低吟、高哼、哨吹“藍色的多瑙河”、“維也納林中故事”者。據說不少昆明土著中學生亦不乏效顰者。
  就是在昆明曠古未有的世變之中,我于1945年秋飛往印度,候船去美國留學了。





上一本:老照片 下一本:找尋真實的蔣介石:還原13個歷史真相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讀史閱世六十年的作者是何炳棣,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