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你不知道的漢朝:劉邦開國


作者:令狐馬     整理日期:2015-11-04 14:05:51

這是一部全面、真實又好看的漢代歷史作品。關(guān)于漢代歷史,有的作品全面,也算好看,卻不真實,里面有許多編造的故事和情節(jié),與其說是歷史,不如說是小說,其中的錯誤隨處可見。有的作品雖尊重了史實,寫得卻不出彩,平淡而無波瀾,讀起來味同嚼蠟。比較常見的是關(guān)于劉邦、項羽和漢武帝階段的作品,但它們往往割斷歷史,所以讀者看不到歷史的連貫性,閱讀時感覺挺熱鬧,而對于那段歷史仍舊一頭霧水。本叢書內(nèi)容真實,故事連貫,品讀人物視角新穎,內(nèi)容有一定深度,值得一讀。作者繪制了多幅地圖,方便讀者了解戰(zhàn)場態(tài)勢。內(nèi)容簡介
  《你不知道的漢朝:劉邦開國》是一部全面、真實又好看的漢代歷史普及讀物。公元前209年,沛縣人響應(yīng)陳勝起義,那里人才濟濟,可*后為何讓劉邦這么個小小亭長當(dāng)了領(lǐng)袖呢?劉邦這個首領(lǐng),為何叫作“沛公”呢?
  陳勝在大澤鄉(xiāng)起義之后,兵分多路攻打秦國,陳勝的起義軍曾一度逼近秦朝國都咸陽,可他為何很快就失敗了呢?陳勝的失敗,有哪些原因?
  項羽的叔叔項梁死后,項羽被奪了兵權(quán),成了光桿司令,那么他是怎樣在后來號令天下的呢?
  鴻門宴上,項羽為何不殺劉邦?項羽把劉邦封到漢中,有何深意?
  楚漢戰(zhàn)爭時,韓信都做了什么?他的功勞究竟有多大?韓信和項羽是那個時代*杰出的兩位軍事家,他們之間的對陣,是何種情形呢?
  項羽的軍事才能究竟如何?他為何敗給劉邦?
  劉邦建立的漢朝,是怎樣一個國家?劉邦當(dāng)上皇帝之后,有多少人想造他的反?他被匈奴單于包圍了七天七夜,*后是如何逃出的?
  這個劉邦,是怎樣一個人?
  作者簡介:
  令狐馬,本名趙勇,陜西漢中人,碩士,現(xiàn)就職于西北工業(yè)大學(xué)。喜歡歷史、文學(xué)、哲學(xué)。其作品有哲學(xué)的思辨、文學(xué)的細(xì)膩、歷史的嚴(yán)謹(jǐn)和理科生的邏輯。其講述歷史,以“真實”和“好看”為準(zhǔn)則。其所追求,乃不辜負(fù)讀者。
  目錄:
  自序|你不知道的漢朝
  第一部分|秦失其鹿
  1.劉邦之謎
  2.劉邦微時
  3.逃亡之路
  4.陳勝起義
  5.沛縣起義
  6.大秦帝國
  7.我是沛公
  8.牛刀初試
  9.天兵天將
  10.各自為政
  11.陳勝之死
  12.項梁起兵
  13.發(fā)展壯大自序|你不知道的漢朝
  第一部分|秦失其鹿
  1.劉邦之謎
  2.劉邦微時
  3.逃亡之路
  4.陳勝起義
  5.沛縣起義
  6.大秦帝國
  7.我是沛公
  8.牛刀初試
  9.天兵天將
  10.各自為政
  11.陳勝之死
  12.項梁起兵
  13.發(fā)展壯大
  14.項梁出招
  15.亡秦必楚
  16.張良復(fù)國
  17.二雄相斗(1)
  18.二雄相斗(2)
  19.你死我活(1)
  20.你死我活(2)
  21.勢力重組
  22.懷王訂約
  23.巨鹿之困
  24.救趙之人
  25.楚國上將
  26.龍?zhí)痘⒀?br/>  27.破釜沉舟
  28.初遇彭越
  29.酈氏兄弟
  30.掃蕩南陽
  31.一決雌雄
  32.指鹿為馬
  33.短命王朝
  34.約法三章
  35.新安坑降
  第二部分|楚漢相爭
  1.深夜密報
  2.深入虎穴
  3.全身而退
  4.沐猴而冠
  5.十八諸侯
  6.反他娘的(1)
  7.反他娘的(2)
  8.漢王拜將
  9.一將難求
  10.指點江山
  11.劉邦之反
  12.取舍艱難
  13.穩(wěn)扎穩(wěn)打
  14.陳平至漢
  15.洛陽大哭
  16.一觸即發(fā)
  17.一觸即潰
  18.**之作
  19.下邑畫謀
  20.盜嫂受金
  21.魏豹叛漢
  22.韓信北伐(1)
  23.韓信北伐(2)
  24.欲揚先抑
  25.越俎代庖
  26.議和風(fēng)波
  27.躺著中槍
  28.**謀士
  29.摧枯拉朽
  30.兵權(quán)易主
  31.救火隊員
  32.罵也能贏
  33.分一杯羹
  34.單挑漢營
  35.十大罪狀
  36.義帝之死
  37.韓信伐齊
  38.胯下之辱
  39.用水將軍
  40.代理齊王
  41.楚河漢界
  42.固陵之戰(zhàn)
  43.天才對陣
  44.霸王別姬
  45.烏江自刎
  46.戰(zhàn)后總結(jié)
  47.項羽之?dāng)。?)
  48.項羽之?dāng)。?)
  49.項羽之?dāng)。?)
  第三部分|高祖治國
  1.大漢天子
  2.都城問題
  3.人狗理論
  4.雍齒封侯
  5.關(guān)于燕王
  6.至賢之人
  7.楚王韓信(1)
  8.楚王韓信(2)
  9.恥與噲伍
  10.韓王北遷
  11.草原之王(1)
  12.草原之王(2)
  13.循循善誘
  14.秘計出逃
  15.箕踞謾罵
  16.刺殺劉邦
  17.太子危機
  18.結(jié)巴周昌
  19.陳豨之反
  20.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21.悲劇韓信
  22.剿滅陳豨
  23.太尉周勃
  24.梁王之死(1)
  25.梁王之死(2)
  26.黥布之反
  27.商量對策
  28.兩軍決戰(zhàn)
  29.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
  30.蕭相國
  31.保衛(wèi)太子(1)
  32.保衛(wèi)太子(2)
  33.燕王之反
  34.出師未遂
  35.病危遺言
  36.漢高祖
  本冊所述15年歷史大事件
  主要參考文獻 前言自序|你不知道的漢朝
  這是一部講述漢朝的書,本冊《你不知道的漢朝:劉邦開國》,講的是漢高祖劉邦開創(chuàng)基業(yè)的故事。
  可能,你不屑于看它,因為你已經(jīng)知道許多關(guān)于這段歷史的知識了。比如,你知道劉邦起兵之前是個沒有名字的窮痞子(或許你還知道他叫劉季),項羽是一個只會喊打喊殺的莽夫,范增是那個時代數(shù)一數(shù)二的謀臣,劉邦和項羽都是文盲,因為有句詩說“劉項原來不讀書”;還有,你知道劉邦曾“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奪取了三秦大地;你知道韓信足智多謀,用“十面埋伏”之計打敗了項羽;你還知道在鴻門宴上,頻頻默然的項羽和那個為劉邦擋劍的項伯蠢得像豬;你甚至知道一些陰謀,比如韓信是冤死的。
  雖然你知道這些,但如果你對漢朝感興趣,那么還是有必要再看看此書。原因之一是,上面所列舉的“漢代知識”都有問題。原因之二就是,這本書里面講的許多內(nèi)容,可自序|你不知道的漢朝
  這是一部講述漢朝的書,本冊《你不知道的漢朝:劉邦開國》,講的是漢高祖劉邦開創(chuàng)基業(yè)的故事。
  可能,你不屑于看它,因為你已經(jīng)知道許多關(guān)于這段歷史的知識了。比如,你知道劉邦起兵之前是個沒有名字的窮痞子(或許你還知道他叫劉季),項羽是一個只會喊打喊殺的莽夫,范增是那個時代數(shù)一數(shù)二的謀臣,劉邦和項羽都是文盲,因為有句詩說“劉項原來不讀書”;還有,你知道劉邦曾“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奪取了三秦大地;你知道韓信足智多謀,用“十面埋伏”之計打敗了項羽;你還知道在鴻門宴上,頻頻默然的項羽和那個為劉邦擋劍的項伯蠢得像豬;你甚至知道一些陰謀,比如韓信是冤死的。
  雖然你知道這些,但如果你對漢朝感興趣,那么還是有必要再看看此書。原因之一是,上面所列舉的“漢代知識”都有問題。原因之二就是,這本書里面講的許多內(nèi)容,可能你從來都沒有聽到過。
  比如,在劉邦那個年代,一年的**個月,不是一月,而是十月;你知道劉邦時代有個戰(zhàn)無不勝的將軍韓信,但其實劉邦手下有兩個韓信,而且都是將軍;你看過電視劇,知道那時候的人所謂的“坐”都是“跪”,但你也許不知,他們選擇跪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當(dāng)時的人不穿褲子,或者即便穿了褲子,褲子也沒有襠,所以如果他們像我們現(xiàn)在一樣坐起來,就會亮出寶貝;你知道中國歷史上有一個三國時代,但倘若當(dāng)年韓信點個頭,就會提前四百年上演一場“三國演義”;你知道項羽曾指揮了一場非常著名的戰(zhàn)役——巨鹿之戰(zhàn),那一戰(zhàn),他破釜沉舟,以五萬之眾擊敗了四十萬秦軍,扭轉(zhuǎn)乾坤,為秦王朝敲響了喪鐘,可是在戰(zhàn)爭開始前,局勢是那么不利于項羽,項羽為何要執(zhí)意出擊呢?五萬對陣四十萬,這夠厲害了,但項羽還有比這威猛的時候:劉邦曾率領(lǐng)五十六萬大軍攻入項羽的國都彭城,結(jié)果項羽用三萬軍隊就把劉邦打得丟盔棄甲,要不是老天爺幫忙,劉邦就會被項羽俘虜。
  韓信和項羽,是那個時代*杰出的兩位軍事家,他們的戰(zhàn)法風(fēng)格迥異,一個至柔至陰,如武當(dāng)太極;一個剛猛無儔,如降龍十八掌。他們之間的對陣,情況會是如何呢?
  其實,劉邦打敗項羽之后,**次聽聞群臣讓他當(dāng)皇帝,他是拒絕的;劉邦的軍隊,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仁慈,他們也經(jīng)常屠城,甚至有人聽說被劉邦圍城了,想也不想就準(zhǔn)備自殺;劉邦動不動就會罵人,有一次他看不慣一個儒生,就奪過人家的帽子,當(dāng)眾往帽子里撒尿(那畫面太美,不敢想象);劉邦把罵人的技藝玩到了極致,他不但罵得有特色,還曾用罵人的方式,奪走了項羽一座非常重要的城池;劉邦有妙手空空的本領(lǐng),他曾兩次在韓信的手上偷走兵權(quán),弄得韓信欲哭無淚;劉邦還是設(shè)計師,親自設(shè)計過一款帽子;劉邦有一個謀士,長得像女人;他還有個謀士,曾明確在劉邦面前表示“我就是貪污受賄了,你能咋地?”結(jié)果劉邦沒能把他怎樣,還愈發(fā)器重他;還有,劉邦去世時的年齡多大,至今都是個謎。
  這是一部通俗歷史作品,但它不僅僅重新講述了這段歷史,也不僅是為了告訴人們多少冷知識,它還對一些重要的歷史人物進行了品評,如陳勝、項羽、劉邦、韓信等,對一些歷史事件做了辨析,如義帝之死、韓信是否謀反、陳平是否和嫂子通奸、范增能力如何等。我力求在保證品質(zhì)的情況下**限度地擴大讀者范圍,讓研究生學(xué)歷的人不覺得淺薄,也不讓中學(xué)生讀起來感到晦澀。
  有許多通俗歷史作品,為了增加吸引力,不惜編造故事,讓讀者誤以為那是史書上的真實事件;為了搞笑,便丑化、嘲笑歷史人物,把那些失敗者、悲劇者刻畫得像頭豬;還有的作品,只要發(fā)現(xiàn)哪個男人和女人之間有了感情,就一定要給這兩人安排一場“床戲”,讀者讀完后還以為古代史官會寫黃段子。如此寫史,被他們標(biāo)榜為“幽默”“通俗”“輕松”。如果誰只是想了解這種“歷史”,那么對不起,這些東西在我的書里全都沒有。
  我沒有編造故事,書中所講的事件,都能找到出處;我沒有嘲笑任何歷史人物,在我看來,那些悲劇的人,只不過犯了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可能犯的錯誤,我們不該嘲笑,而應(yīng)反思:如果是自己該怎樣才能避免那些錯誤;我也從來沒有在書中憑空編造讓人激情燃燒的段子。我認(rèn)為,歷史可以被輕松地講述,但輕松講述不代表可以不敬畏歷史;講述歷史可以通俗,但不能庸俗;可以幽默,但不必嘩眾取寵。
  也許有人會懷疑,你的書里面沒有編故事,又沒有搞笑和激情的段子,這怎么能好看、吸引讀者呢?
  不否認(rèn),有許多書都沒能把好看和真實結(jié)合起來。有些書說自己嚴(yán)謹(jǐn),一讀才發(fā)現(xiàn)那根本就是歷史教科書,還不如自己去看那些繁體豎排的史書。有的書說自己好讀,可要么里面的內(nèi)容真真假假,害得讀者把作者想象的東西誤以為真;要么就到處充斥著毫無營養(yǎng)的心靈雞湯、低級的搞笑,還有一事無成者坐在書房里想出來的成功之道,那種書買回去都不好意思往顯眼處擺。
  把歷史寫得好看有很多種方式,好看和真實并不沖突。比如在這部書里,它沒有像其他書一樣把全書分成若干章,因為真實的歷史非常復(fù)雜且非常連貫,不同的事件之間相互聯(lián)系,我不會為了一個本不存在的“章”,就破壞歷史的連貫性。本書只是為了方便閱讀,才設(shè)置了小節(jié)。為了讓讀者更好地了解戰(zhàn)爭態(tài)勢,我繪制了戰(zhàn)爭草圖,雖然圖有些簡陋,但對于了解戰(zhàn)場態(tài)勢已經(jīng)足夠了。其實,讀者根本不用懷疑這部書在保證了真實過后是否好看,因為你能把這篇序言讀到這里,就有理由相信書中內(nèi)容是吸引人的。
  這一冊書,我自2013年4月30日寫下**個字,到寫下這篇序言,已經(jīng)過去了兩年多的時間。這兩年多以來,我至少把它完完整整地修改了八次。即便如此,它肯定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但我能夠保證,它是一部真誠、嚴(yán)謹(jǐn)、實事求是的作品。在寫作的過程中,我一直恪守一個信條:在我的能力范圍內(nèi),對讀者負(fù)責(zé)。
  我非常感謝中國青年出版社的王欽仁編輯,是他接納了這部作品,讓我有了繼續(xù)寫下去的動力。在編輯的過程中,他給我提出了許多中肯的建議,這些都對我有著很大幫助。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關(guān)于這本書的介紹就寫到這里了,我相信如果你翻開它,它會講出一個“你不知道的漢朝”。
  令狐馬
  2015年6月正說漢朝那些事兒
  劉邦vs.項羽項羽vs.韓信韓信vs.劉邦
  怎樣的驚心動魄!怎樣的恩怨情仇!
  軍事地圖展現(xiàn)戰(zhàn)場態(tài)勢
  全面真實好看深度第二部分楚漢相爭
  1.深夜密報
  其實曹無傷的話很簡單,他說:“將軍你不知道,沛公那家伙野心太大了,他準(zhǔn)備在關(guān)中稱王,還讓子嬰當(dāng)丞相,想把天下的奇珍異寶都據(jù)為己有哇!”
  項羽怒道:“什么?他這么不識趣,當(dāng)真以為先入了關(guān)就由得他?”
  使者不住地點頭。
  于是,項羽立即下達(dá)了一道命令:“全軍集合,今晚會餐,明天早上,攻打劉季!”
  當(dāng)是之時,項羽在鴻門,傭兵四十萬,號稱一百萬。而劉邦呢?只有十萬,和項羽相比差得太遠(yuǎn),即便他對外宣稱的是自己有二十萬!
  說實話,即使把兩方的兵力調(diào)過來,讓他拿著四十萬,項羽拿十萬,就憑項羽的才能,劉邦也不是對手。
  不過,我們有理由認(rèn)為這是項羽在未經(jīng)斟酌的情況下下達(dá)的命令,因為要和一個擁有十多萬軍隊的人打仗,怎能不定好作戰(zhàn)計劃呢?
  既然是一時沖動,那么當(dāng)他怒火消退之后,就很可能又發(fā)一道撤軍命令的。
  不過從目前來看似乎沒這種可能。
  因為緊接著范增來了,范增給項羽又下了一劑猛藥,項羽不但沒有熄火的樣子,火苗子反而越竄越高了!
  范增對項羽說:“以前劉季是個貪財好色之徒,而這一次他入關(guān)后居然坐懷不亂,金銀酒色絲毫不動,我看他的志向不小哩!而且,我找人夜觀天象,發(fā)現(xiàn)他頭上有一股氣,有五個顏色,我看那就是天子之氣。這家伙不得了,所以趁現(xiàn)在有能力,快把他殺了吧!”
  曹無傷和范增每人放了一把火,這火勢足以將劉邦燒成焦炭。
  不過,這股看似不會熄掉的火終究還是滅了,只因一個叫項伯的人。
  正是這個項伯,他改變了歷史,改變了項羽和劉邦。
  ***
  在介紹張良的時候,我曾說張良在下邳隱姓埋名時遇到了殺人犯項伯,張良救了項伯,兩人結(jié)成了深厚的友誼。
  項伯的身份很不一般,他是項羽的季父,用今天的話說,是四叔。由于和項羽是至親關(guān)系,因而官居高位,被封為左尹。
  按情理來說,項羽要攻打劉邦了,項伯自然得站在侄子這邊。
  但很多事情都不能按情理來,比如項伯這一次的思維就很獨特——
  張良此刻還在劉邦的軍中,那么我攻打劉邦的時候,張良也在被打之列。
  項羽的實力遠(yuǎn)勝劉邦,所以劉邦必敗無疑,亂軍之中張良很可能被殺死。
  張良曾救過我的性命,所以張良有恩于我。
  綜上所述,我很可能殺死自己的恩人。
  如果做了這種事,我還算個人嗎?
  項伯認(rèn)為,如果這么干了,自己就不是人,是禽獸,是王八蛋。
  所以項伯*終決定:項羽的話要聽,而張良也必須救。
  想到項羽的大軍明早就要出發(fā),項伯發(fā)現(xiàn),要救張良就只有今天一個晚上的時間。
  項伯在營帳里踱來踱去,想了好半天,終于才想出了一個萬全之策——他打算把項羽攻打劉邦的消息告訴張良,讓張良逃走,然后自己再回來幫項羽打劉邦。
  項伯到了劉邦的軍營,來到張良處(應(yīng)該是偷偷摸過去的)。對他說:“項羽明天要攻打沛公了,沛公必敗,你快離開,不要跟他一起把命送了!保ㄎ銖木闼酪病#
  項伯原以為,張良聽了自己的報信就會跟自己一起跑掉,哪知張良卻說:“我奉韓王的命令送沛公入關(guān),如今他危在旦夕,我豈能置之不理?我要是逃走就太不夠義氣了,我要把這件事告訴他。”
  說完,張良扔下項伯,奔向劉邦的營房,然后將這件事全盤托出,聽得劉邦大吃一驚,茫然失措。
  看到劉邦滿頭大汗的樣子,張良問道:“是誰讓你去防守函谷關(guān)的?”
  劉邦只得乖乖把他和鯫生做的白日夢講出來。
  于是張良問道:“你覺得你打得過項羽嗎?”
  劉邦沉默良久,說:“我本來就比不上啊,可現(xiàn)在該咋辦嘛!”(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
  “我想,你還是先見見項伯,他是項羽的季父,他的話對項羽有一定影響,你就抓住這個機會跟他表示自己**忠誠于項羽,**不敢在關(guān)中稱王,讓項伯連夜回去把話轉(zhuǎn)告給項羽!
  劉邦不敢相信項伯能化險為夷靠得住事,于是問道:“你怎會和項伯這么深的交情?”
  張良也沒時間跟他講述自己和項伯的淵源了,只說了句:“他以前殺了人,我救過他!”(臣活之。)
  劉邦聽到這話,又問項伯多大,張良說項伯比自己還大幾歲,于是劉邦就決定把項伯當(dāng)哥,讓張良把項伯請進來。
  項伯接到邀請就去了。
  項伯一進劉邦的營帳,劉邦就起身迎接,又是端酒,又是祈福,說了一大籮筐的廢話來夸贊項伯,然后做出忍辱負(fù)重的樣子,對項伯發(fā)誓道:“我攻入咸陽之后,秋毫不犯。我封住倉庫和宮殿,管理好人民,就是為了迎接項將軍。至于在函谷關(guān)發(fā)生的事,純屬誤會,我駐兵在那兒,是為了阻止有圖謀不軌之意的歹徒出入,維持治安啊。我日夜都在盼望著將軍來,怎么敢跟將軍作對呢?哥哥呀,你回去可千萬要轉(zhuǎn)告將軍,我是絕不敢背叛他的!
  這當(dāng)然是鬼話,其余的不說,就說在函谷關(guān),兩軍猛猛地打了一架(戰(zhàn)斗時間應(yīng)該不短),這會是誤會?要是誤會他為何不在英布還未攻下函谷關(guān)之前立即收手?即便來不及,等函谷關(guān)被破之后,函谷關(guān)和鴻門有那么遠(yuǎn)的距離,他怎么就不派人或者親自去歡迎項羽呢?這說明在開戰(zhàn)之前劉邦還沒有摸清項羽的底,他以為項羽不足為懼的。
  函谷關(guān)那么明顯的事情,絕不是誤會二字可以解釋,可就憑劉邦這樣一番聲淚俱下的鬼話,項伯居然信了,而且還深深地信了。
  在項伯和劉邦接觸的這么短短一段時間里,劉邦說盡了好話,還甘愿和項伯結(jié)為親家。
  項伯離開劉邦的時候,特意囑咐劉邦:要想活命,明早就來見項羽!
  劉邦只有答應(yīng)。
  2.深入虎穴
  項伯走了,劉邦很忐忑,很焦慮。
  單單讓項伯回去跟項羽說自己忠誠,項伯會說嗎?即便項伯說了,項羽會聽嗎?
  這些劉邦都不知道。不過,不論上面兩個問題的答案是什么,劉邦面前都只有兩條路可走:**條,相信項伯,相信他的誠實,相信他的能力;第二條,不見項羽,和項羽血戰(zhàn)一場,不過這很可能意味著死。
  算了,還是去吧,去給項羽謝罪,求他給自己一條活路吧。**條路雖然兇險,可至少還有活命的機會,第二條路卻毫無疑問會死。
  劉邦知道,此次深入鴻門有著相當(dāng)大的風(fēng)險,這是他的軍師謀臣們誰都預(yù)料不到的,因為項羽很可能在一怒之下殺了他。如果他被殺了,他將失去一切,他臨死前也一定會后悔自己沒有對項羽拼死一搏了。
  這一晚,劉邦在軍帳里躊躇不安,一直在想著送什么禮,說什么話,有危急情況了怎么辦……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zhuǎn)眼就到了早上,劉邦望了眼軍營,轉(zhuǎn)身就走了。
  他不可能真的只一個人去,要知道,當(dāng)時乃秦末亂世,盜賊蜂起,要是一個人前往,在路上被毛賊捉去殺了那就虧死了,所以他帶了一百多個隨從。這一百多人里面,包括張良和樊噲。
  其實,到目前為止,情況對劉邦還不算太糟糕。因為他來到鴻門之后,項羽至少給了他說話的機會。
  這都多虧了項伯。
  頭一天夜里,項伯回去后,將劉邦的話傳達(dá)給項羽。他做完這些,又發(fā)揮道:“要不是沛公先攻破函谷關(guān),滅了關(guān)中兵,你此刻怎能入關(guān)?人家是有功的,殺死功臣,這是不義的行為,你不但不能打他,還應(yīng)好好招待他!”(《史記》說:“于是項伯復(fù)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此記載不可信。其一,此時不當(dāng)稱項羽為項王;其二,項伯通敵,這么嚴(yán)重的事情他是**不敢“報項王”的,“報”了,不但會增加項羽對劉邦的憤恨,說不準(zhǔn)還會使項羽對項伯產(chǎn)生不滿。)
  當(dāng)時,項羽聽完項伯的話,那股被曹無傷和范增燃起的大火頓時就被這股水給澆滅了。
  劉邦到了鴻門,抓住這一機會,立即說了一段十分重要的話。
  劉邦說:“臣和將軍一起帶兵討伐秦國,將軍在黃河北邊作戰(zhàn),臣在黃河南邊作戰(zhàn)。就連我自己也沒想到居然能先將軍一步入關(guān)滅秦,更沒想到我們會在這里見面呀?墒牵谶@個本該把酒言歡的時刻,居然有小人惡意中傷,在將軍面前亂嚼舌根,破壞咱們之間的感情,讓將軍對我產(chǎn)生了誤會!”(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得復(fù)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
  這番看上去并不神奇的話,卻產(chǎn)生了十分神奇的效果。
  因為它把項羽聽得羞愧難當(dāng),瞬間覺得先前要攻打劉邦是十分愚蠢的決定,甚至還為自己當(dāng)時的決定感到羞恥。
  于是,為了推卸責(zé)任,為了表明他前面做的那些事情都不是出自本意,他說了一句讓人大駭?shù)脑挘骸斑@都是你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要不是他,我何以至此!”
  范增聽到這話,估計早都瞇起眼深吸氣把頭邁向別處了。
  ——豬啊,豬啊,你他媽還是不是人吶,那邊好不容易有個臥底,你就這樣賣了哇!真是不怕狼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在范增氣得鼻孔朝天而劉邦對曹無傷恨得咬牙切齒的時候,項羽正笑呵呵地指揮手下人準(zhǔn)備酒席,說要和這位昔日的戰(zhàn)友、今日之功臣好好痛飲一番。
  ***
  宴席開始了,項羽作為東道主,把劉邦當(dāng)好朋友一樣對待。項羽喝了酒之后,更加的豪氣沖天,談天下、談英雄、談理想,劉邦不住地恭維項羽,把項羽聽得跟吃了蜜一樣。
  這宴會蠻融洽的嘛!
  但如果劉邦就這么脫離了危險,那么這場流傳千古的鴻門宴豈不是浪得虛名?它還有什么值得后人稱道的呢?
  事實上,劉邦真正的危險現(xiàn)在才開始!
  因為,項羽的危險雖已解除,可范增卻虎視眈眈。
  在宴席上,范增看到項羽歡快得像個孩子,都快氣死了。
  于是,范增開始給項羽使眼色,同時把身上的玉玦舉了起來讓項羽看。
  玦者,決也!范增的意思很明顯:快點下決心殺了劉邦!
  然而,項羽看到范增頻頻舉起的手,卻“默然不應(yīng)”。
  看來,項羽并非下不了決心,而是根本就沒有殺意。既然如此,范增就是把手舉麻了又有什么用呢?他對劉邦還有什么威脅呢?
  范增當(dāng)然不會再傻乎乎地、賊眉鼠眼地在宴會上把玉玦一舉一放還生怕劉邦看到,老頭子現(xiàn)在站起身來,走出宴會廳了。
  沒有人知道他要干嘛,可能他是出去上廁所,又或者剛才把手舉麻了,要出去活動筋骨。
  但范增出去后沒有直奔茅房,也沒有活動,他只是找了個人,一個會舞劍的人。讓這個人到宴會廳里來活動活動。
  這個人,名叫項莊。
  項莊的任務(wù),就是去宴會廳敬酒,敬完酒之后要求舞劍給大伙助興。
  然后在舞劍的時候刺死劉邦!
  范增的計劃進行得十分順利。
  現(xiàn)在,項莊敬完了酒,舞劍的要求也得到了項羽的批準(zhǔn)。
  劍已出鞘,項莊開始起舞。
  舞著舞著,劍鋒忽然一轉(zhuǎn),直刺劉邦,劉邦危在旦夕。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人馬上擋了過來,項莊一見到這個人就立馬收回了劍,差點來了個踉蹌。
  這個來為劉邦擋劍的人就是項伯。
  項伯和項莊一個刺一個擋,倆人舞了好幾個回合,氣得項莊真想把項伯趕出去,不住的用眼神示意項伯,你來搗什么亂?
  項伯對項莊的示意毫不在乎,假裝什么都不懂,專心舞劍。
  現(xiàn)在,除了項羽一個人在安心地欣賞舞劍,其他三個人都緊張得恨不得大叫起來。
  因為其他幾個人都很清楚,雖然出現(xiàn)一個項伯,但再這么下去,只要項伯稍一疏忽,劉邦就會沒命。
  張良知道劉邦快要崩潰,其實他也快了,因為倘若劉邦一死,他們都活不成。
  張良起身走出門外,一面透氣,一面思索。
  這時在門口候著的樊噲看到他了,連忙上前問道:“啥情況?”
  “沛公快死了!”
  “。!”
  張良把項莊在帳內(nèi)“練劍”的事情告訴了樊噲,把樊噲急得滿頭大汗,然后大叫一聲說:“我也進去,要和他同生共死!”
  張良沒有阻擋,反正他也沒轍了,不如讓樊噲進去攪合攪合,看能不能打斷項莊的“獨孤九劍”。
  樊噲要進去,衛(wèi)士阻攔,不讓他進。樊噲拿著盾牌往那衛(wèi)士身上一撞,橫了一眼就往里沖。樊噲已經(jīng)想好了,反正劉邦都快死了,自己也不用怕什么。于是進入劉邦他們喝酒的地方就木頭一樣往那一立,怒目瞪著項羽。
  項羽還在喝酒,忽然見來了這么一丑陋之人,不但不下跪還怒視自己,當(dāng)即提高警惕,直起身子,按住佩劍,冷冷地問:“誰?”
  張良聽到項羽的問話,趕緊躬身向前,道:“報告將軍,此人是沛公的隨車侍衛(wèi),叫樊噲!”
  樊噲如此無禮,獨闖項羽的軍營,按道理是該殺千刀的,可此時此刻居然沒一個人站出來指責(zé)他的過失。這是鴻門宴中的一件怪事。
  項羽倒不在乎,他是個喜歡沖鋒陷陣,拼比勇力的人,見樊噲長得威風(fēng),骨子里還透著一股兇狠的氣質(zhì),他就像看到自己的同類,不由地贊道:“這是個壯士。砣,賜酒!”
  下人送上酒,樊噲拜謝之后,仰起脖子就一飲而盡。項羽見他酒量不錯,便想再看他的食量,于是又道:“給他來一個豬腿!”
  豬腿上來了,樊噲一看,居然是生的。
  樊噲這個人,單聽他的名字你會覺得這是個粗鄙不堪的人,但實際上很有頭腦,也看得清局勢。就比方說,剛才他是準(zhǔn)備進來跟項羽拼命的,但項羽給他賜酒的時候他仍然拜謝了,也就是說他在很短時間里看出項羽還沒有和劉邦翻臉,自己不能沖動。
  既然樊噲并非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dá)的人,也就知道這是項羽有意為之的,故意試探他是不是真的不拘小節(jié)配得上壯士的稱號。他必須吞下這支生豬蹄,否則項羽會認(rèn)為他剛剛不給自己行禮是故意的。
  可是,生豬蹄很硬,牙齒沒經(jīng)過鍛煉一般是咬不動的,他不能當(dāng)著項羽的面張牙舞爪地撕咬豬蹄子,因為那個場面一定十分丟人。他要做出這個動作,那就不是往劉邦臉上抹黑,而是抹屎。
  劉邦和張良都不知樊噲將如何處置這塊豬蹄,臉上現(xiàn)出了焦急之色,而項羽和范增則暗暗得意。
  只見樊噲眼珠子一轉(zhuǎn),就搭起了臨時廚房——他將盾牌取下來,扣在地上,把豬蹄子放在盾牌上,然后用身上的佩劍一劍一劍就把豬蹄子切碎吃了。
  項羽見樊噲這么有創(chuàng)意,大為有趣,又問:“還能喝不?”
  這時樊噲不跟他玩了,站起身來,打了個嗝,道:“我死都不怕還害怕喝酒嗎?”
  項羽聽出了樊噲的言外之意,即:還能喝。
  但項羽會錯意了,因為還沒等項羽反應(yīng)過來,樊噲就說:“秦王朝對人民兇狠猶如虎狼,殺人如麻,用*嚴(yán)厲的刑罰來懲罰人民,以至于天下人都背叛他!當(dāng)初,楚懷王和諸位將領(lǐng)立了盟約,說誰先滅秦誰當(dāng)關(guān)中王。如今眾所周知,先攻入關(guān)中的是沛公,可是沛公并沒有自居關(guān)中王,對秦宮室里的東西秋毫不犯,率軍隊退回霸上,一直在迎接項將軍!”
  項羽點點頭,意思是:這些我知道!
  樊噲見項羽沒有反對,又說:“沛公對攻破秦國是立下大功的,將軍不但沒給他絲毫封賞,反而聽信小人的讒言,要誅殺有大功勞之人,這么做恐怕要步秦國的后塵,臣認(rèn)為將軍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項羽聽了樊噲的話,尤其是這話從一個和自己十分相像的壯士嘴中說出,更加相信劉邦是個好人,他默然片刻,道:“你坐吧!”
  3.全身而退
  樊噲在張良身邊坐下了,宴會繼續(xù)。
  樊噲的出現(xiàn),緩解了劉邦的危機。雖然如此,劉邦卻知道這地方不能再待了,誰猜得出范增等會兒又要搞些什么把戲呢?
  劉邦無計可施,內(nèi)心又十分焦急,就對張良樊噲使了個眼色:走,噓噓去。
  兩人會意,跟著出來。
  劉邦說:“我準(zhǔn)備逃跑!”
  樊噲說:“我同意!”
  劉邦說:“可是沒跟項羽告辭,這樣不好吧!”
  樊噲說:“不要顧及這些細(xì)枝末節(jié)了,人家現(xiàn)在是刀子砧板,我們是任人宰割的肉,還告辭什么!”(如今人方為刀俎,我方為魚肉,何辭為?)
  劉邦說:“對!”
  為了讓逃跑悄無聲息,劉邦扔下那些跟他一起來的一百多士兵,只一人騎了馬,讓樊噲夏侯嬰等人步行緊緊跟著他。這伙人悄悄地跑出項羽的軍營,然后避開大路,翻過驪山,終于回到了霸上軍營。
  項羽好心好意地招待他,他居然不辭而別,難道不怕項羽生氣了再打他嗎?
  生氣又如何?生氣了大不了也就是打一仗,那也未必就毫無勝算,總比被殺死在鴻門宴上強得多吧!更何況,劉邦還留了張良墊后,要張良估摸著他已經(jīng)安全到家的時候再進去跟項羽辭行。
  張良依計行事,估計劉邦已經(jīng)回去,才走進“宴會廳”。
  真不知項羽是喝醉了還是怎么,劉邦走了這么久,他居然毫無察覺,從鴻門到霸上,直線距離少說也二三十公里,更何況劉邦后面還有幾個步行的人,走的不是直道,那些人也不是長跑運動員,劉邦要走這么遠(yuǎn)的路,再快也得好幾十分鐘。劉邦說自己出去上廁所,那么長的時間,他就是便秘也該完事了?身椨鸷头对鼍尤欢疾幌觿畛鋈サ臅r間太長,這是鴻門宴中的又一大怪事。
  張良進去后,對項羽說:“沛公酒量低微,剛才一高興就喝大了,不能當(dāng)面向您辭行。雖然如此,他臨走時還特意吩咐我將這塊白璧送給將軍,把這支玉斗獻給亞父!
  項羽問道:“那沛公去哪了?”
  張良說:“沛公見將軍有責(zé)備他的意思,就脫身離去,現(xiàn)在已經(jīng)回到軍中了!
  項羽拿過白璧,放在座位上發(fā)呆。而就在此時,大廳上忽然響聲大作。
  原來,收了玉斗的范增越想越有氣,就將那玉斗扔地下,然后拔出佩劍給擊碎了。
  弄完這些還不算,范增又破口大罵:“哎呀,真是沒法和你們這些家伙共謀大事了。我看將來奪取將軍天下的,肯定是沛公,我們這些人都要成為他的俘虜!”(哎,豎子不足與謀,奪將軍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范增罵完,鴻門宴到此結(jié)束。
  雖然,爭論卻沒有結(jié)束,**的問題就是:項羽為何會放過劉邦?
  這個問題歷來都眾說紛紜。對此,我的看法如下:
  **,項羽沒有殺劉邦的理由。不管怎么說,劉邦是功臣,按照滅秦的功勞大小而論,劉邦坐上第二把交椅是當(dāng)之無愧的。這么重要一個人,你如果沒有一個上得了臺面的理由,僅因為他“志不小”和頭頂有“天子氣”就將其殺害,所有的功臣恐怕都要惴惴不安起來——劉邦立下那么大的功勞都會被殺,他要哪天也看我“志不小”,我豈不是活不成?別說項羽沒理由殺害劉邦,后來劉邦找了充足的理由去殺害功臣,都被人罵了幾千年。你說說,那劉邦是能隨便殺的?你哪怕捏造個“劉邦謀反”,“劉邦圖謀不軌”也還好,可項羽他們偏偏沒有捏造,這種情況下,怎么能殺呢?
  第二,項羽在心中已經(jīng)認(rèn)定:劉邦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愿意聽命自己。項羽得出這個結(jié)論,有以下依據(jù):**,他的親叔叔項伯跟他拍胸脯說過;第二,樊噲這個看上去不會騙人的人也跟他說過,甚至還為此責(zé)備了他;第三,劉邦甘愿冒死到鴻門來拜見自己,這足以說明劉邦心中沒有鬼,是忠于自己的;第四,劉邦入關(guān)后確實沒有把關(guān)中當(dāng)自己的家,沒有當(dāng)王的跡象。這四件事情交織在一起,有*親的親人,有和自己意氣相投的壯士,有劉邦的實際表現(xiàn),殺了他就真的無緣無故,要被人唾罵了。
  第三,項羽看不到劉邦對自己的威脅。從當(dāng)前來看,劉邦和他相比軍力太弱,他實在想不出這家伙以后能翻起什么驚濤駭浪,即便劉邦以后會胡作非為,要滅他也是分分鐘的事。且在鴻門宴上處死劉邦,是一種極其卑鄙、極其無恥的行為。一個人,尤其是自以為光明磊落之人,在自以為可以用正大光明的手段達(dá)到目的的時候,很少會采用為人所不齒的手段。項羽能搞死劉邦是毋庸置疑的,既然如此,他這個貴族出身的人,又怎會使用如此卑劣的方式去除掉自己的敵人呢?
  第四,項羽和劉邦以前是戰(zhàn)友,他們一起并肩作戰(zhàn)了好幾個月,尤其當(dāng)項梁死后,他們同仇敵愾,心連心,一路上相互照應(yīng)才順利回到彭城。長期的交往,他們之間產(chǎn)生了戰(zhàn)友之情,而這種感情是劉邦和范增之間沒有的,且根據(jù)劉邦后來的說法,他們共同作戰(zhàn)之時還結(jié)成了兄弟。再者,據(jù)我推測,劉邦和項羽在一起時,應(yīng)該經(jīng)常說些項羽愛聽的好話,而項羽這輩子*愛的就是夸自己的話,所以項羽對劉邦存有好感。
  第五,項羽不善識人。從項羽以后的表現(xiàn)看,項羽是個不善于用人的人,他往往把具有真正才學(xué)的人放在一邊乘涼而把沒用的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造成這個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看不出誰有才能誰沒才能,更看不出誰能幫助他平定天下。而恰恰劉邦又是個極會隱藏的人,如此,一個會隱藏,一個不識人,于是項羽對劉邦有了這樣一個評價:胸?zé)o大志,庸俗懦弱,糟老頭子一個,不懂風(fēng)情也不浪漫。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宴會上所有人都看出來這一點,可項羽居然跟傻子一樣專心地觀看舞劍,于是后人大都說項羽天真好騙,蠢笨如豬。
  我看不盡然。
  項羽本身就是學(xué)劍的人,他就是再傻,也絕不會看不出項莊刺向劉邦的寶劍是要干啥,更不會分不清舞劍和殺人的區(qū)別。項羽安心地觀看項莊舞劍項伯遮擋,只因他內(nèi)心里矛盾,不知到底是否該殺了劉邦。范增的話不無道理,可劉邦的表現(xiàn)也很誠懇。
  搖擺的項羽,并沒有決意要保護劉邦,所以他允許了刺殺劉邦的項莊一直舞劍至樊噲的到來,他也沒有下定殺死劉邦的決心,于是允許項伯拼命地庇佑劉邦。對項羽而言,劉邦死了,他有失有得,劉邦活著,他也有失有得,他短時間內(nèi)不能權(quán)衡這兩種選擇的利弊,于是他只有欣賞舞劍,不管這事,至于劉邦的死活,就聽天由命,看他的造化了。
  所以,項羽絕不像某些人說的那樣,是鴻門宴上*傻*笨的人,他即將是號令天下的君王,不能不對如何處置劉邦這個有功有過的人猶豫再三。
  司馬遷對樊噲的表現(xiàn)有很高的評價,他說:“是日微樊噲奔入營譙讓項羽,沛公事幾殆!庇腥苏J(rèn)為,司馬遷對樊噲?zhí)e樊噲了,如果項羽想殺劉邦,那天就是有一百個樊噲也無濟于事。司馬遷說這些話,只因他“好奇”,“所以大都抑揚太過”。
  真的來一百個樊噲都沒用嗎?樊噲真沒有司馬遷說的那樣重要嗎?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認(rèn)為不是的。因為,項羽雖沒有殺劉邦的意思,卻也沒有保護劉邦的意思。對劉邦產(chǎn)生威脅的,是項莊而非項羽。闖進來的樊噲,打斷了舞劍,解除了項莊之威脅,這功勞難道不大?
  其實,項羽之所以不殺劉邦,除了我前面分析的幾種可能之外,還有一種非?尚Φ植皇墙^無可能的情況,即:項羽喝醉了。如此,我們不但能解釋項羽為何在宴會上頻頻“默然“,還能解釋項羽為何在劉邦上了好久廁所之后,一直不查問劉邦的去向,更能解釋他在宴會上所做的一切“蠢事”。
  我們也看到,如果沒有項伯,劉邦是活不成的。
  那么,項伯真的蠢嗎?
  我覺得,不能說項伯蠢。他只是在如何對待劉邦的問題上,和范增等人有不同的看法罷了。
  殺不殺劉邦,必然是項氏集團需要爭論的問題。殺劉邦,有一定道理,誠如范增所言,劉邦有大志向,但這個理由很虛無縹緲,甚至有些一廂情愿的意味,是絕不能當(dāng)做殺一個人的理由的;不殺劉邦,道理更充分,因為劉邦是功臣,這是明擺著,誰也不能否認(rèn)的。
  而項伯,就是不贊成攻打劉邦的一派。項伯畢竟是個正常人,如果他和范增一樣,堅決認(rèn)為劉邦該殺,就絕不會在給張良通風(fēng)報信完了去見劉邦。劉邦也沒那么大能耐,僅憑一番話就讓項伯對殺不殺自己產(chǎn)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所以在我看來,項伯在和劉邦見面之前,就已經(jīng)和范增等人持不同觀點了。正因他打心底里認(rèn)為劉邦不該死,所以他對劉邦有同情之心,在接到劉邦的邀請之后,去見了劉邦。劉邦的那一番話,并沒有左右項伯的觀點,它只是堅定了項伯之前的想法罷了。
  項伯并沒有被劉邦騙得團團轉(zhuǎn),也不是一個愚蠢之極的人,他只是不夠聰明、沒有范增那么有眼光罷了。
  那天,劉邦逃回軍營,干的**件事情就是誅殺曹無傷。





上一本:改革學(xué)初探 下一本:活在漢朝不容易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你不知道的漢朝:劉邦開國的作者是令狐馬,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