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宗鏡錄


作者:釋延壽     整理日期:2015-05-16 11:38:42

《宗鏡錄》又名《心鏡錄》,是五代宋釋延壽(904-975)的著作。全書多達一百卷,分為三章,計八十余萬字。第一卷至第六十一卷之前半部為“標宗章”,內(nèi)容為“立正宗明為歸趣”;自第六十一卷后半部至第九十三卷為“問答章”,內(nèi)容以“申問答用去疑情”為主;第九十四卷至第一百卷為“引證章”,內(nèi)容為“引真詮成其圓信”。所謂“正宗”,即“舉一心為宗”,此一心宗,“照萬法如鏡”。延壽是法眼文益的嫡孫,法眼在《宗門十規(guī)論》里鼓勵參禪的人研究教典,有頌云:“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鬧,欲免心中鬧,但知看古教!倍际轻槍Ξ敃r的禪師們輕視義學落于空疏的流弊而發(fā),延壽編集《宗鏡錄》的動機,當然淵源于此。唐末以后禪宗產(chǎn)生許多流弊,釋延壽編纂《宗鏡錄》的用意之一是為了扶正當時禪宗的弊病。釋延壽提出學佛的重要問題,邀請禪門各宗長老一起討論,并且將解答歸納整理,所以《宗鏡錄》是許多禪師的意見匯集而成的。重點特別著重在唯識方面。
  作者簡介:
  延壽禪師(公元904——975年),俗姓王,浙江余杭人。時當吳越武肅王錢镠崇尚佛教,在此環(huán)境影響下,大師于總角(幼年)之歲,即已向往佛教。年二十,便不再食葷。曾為余杭庫吏,后遷華亭鎮(zhèn)將,督納軍需。年三十,吳越文穆王錢元瓘得知他慕道心切,于是順從其志,聽其出家。延壽遂舍棄家庭妻兒,剃度受戒,禮四明翠巖禪師為師。不久,入天臺山修習禪定,并參謁韶禪師,受其印可,成為清涼文益再傳弟子。年四十九,住持明州雪竇山資圣寺,據(jù)傳,這時從他參學的人已經(jīng)很多。年五十七,受吳越忠懿王錢叔之請,住持杭州靈隱寺,為該寺第一世。次年,又受請住持永明寺(即凈慈寺),為該寺第二世;從學者達二千余人,倡禪凈雙修,指心為宗,四眾欽服,被后世弟子尊奉為凈土宗第六祖,開創(chuàng)的禪凈雙修,使凈土宗普及于民間,著《宗鏡錄》、《萬善同歸集》、《四料簡》等,為后世凈土宗依據(jù)典籍!蹲阽R錄》一書即在此時定稿于永明寺演法堂。年六十七,延壽奉詔于錢塘江邊的月輪峰創(chuàng)建六和塔,高九級,五十馀丈,作為鎮(zhèn)海之用。年七十一,再度入天臺山,度戒萬馀人。次年圓寂。
  目錄:
  
  壹
  御制重刊宗鏡錄序
  御制重刊宗鏡錄后序
  上諭
  宗鑒(鏡)錄序(楊杰)
  宗鏡錄序(錢俶)
  卷第一
  標宗章第一
  問答章第二
  卷第二
  卷第三
  卷第四
  卷第五總
  目錄:
  壹
  御制重刊宗鏡錄序
  御制重刊宗鏡錄后序
  上諭
  宗鑒(鏡)錄序(楊杰)
  宗鏡錄序(錢俶)
  卷第一
  標宗章第一
  問答章第二
  卷第二
  卷第三
  卷第四
  卷第五
  卷第六
  卷第七
  卷第八
  卷第九
  卷第十
  卷第十一
  卷第十二
  卷第十三
  卷第十四
  卷第十五
  卷第十六
  卷第十七
  貳
  卷第十八
  卷第十九
  卷第二十
  卷第二十一
  卷第二十二
  卷第二十三
  卷第二十四
  卷第二十五
  卷第二十六
  卷第二十七
  卷第二十八
  卷第二十九
  卷第三十
  卷第三十一
  卷第三十二
  卷第三十三
  叁
  卷第三十四
  卷第三十五
  卷第三十六
  卷第三十七
  卷第三十八
  卷第三十九
  卷第四十
  卷第四十一
  卷第四十二
  卷第四十三
  卷第四十四
  卷第四十五
  卷第四十六
  卷第四十七
  卷第四十八
  卷第四十九
  卷第五十
  肆
  卷第五十一
  卷第五十二
  卷第五十三
  卷第五十四
  卷第五十五
  卷第五十六
  卷第五十七
  卷第五十八
  卷第五十九
  卷第六十
  卷第六十一
  卷第六十二
  卷第六十三
  卷第六十四
  卷第六十五
  卷第六十六
  卷第六十七
  卷第六十八
  卷第六十九
  卷第七十
  伍
  卷第七十一
  卷第七十二
  卷第七十三
  卷第七十四
  卷第七十五
  卷第七十六
  卷第七十七
  卷第七十八
  卷第七十九
  卷第八十
  卷第八十一
  卷第八十二
  卷第八十三
  卷第八十四
  卷第八十五
  卷第八十六
  卷第八十七
  卷第八十八
  卷第八十九
  卷第九十
  陸
  卷第九十一
  卷第九十二
  卷第九十三
  卷第九十四
  引證章第三
  卷第九十五
  卷第九十六
  卷第九十七
  卷第九十八
  卷第九十九
  卷第一百
  奉敕重刊宗鏡錄后跋
  附錄一:《禪宗直指》[清]石成金
  附錄二:《大事因緣》[清]石成金
  附錄三:《萬善同歸集》[宋]延壽智覺禪師《宗鏡錄》概括了整個大、小乘經(jīng)典的精華,是六十部大經(jīng)論與三百多部顯密思想的集中,非常應機。最好的概論就是《宗鏡錄》。
  清朝的雍正皇帝最熱心提倡《宗鏡錄》,認為不懂此書的人,沒有資格學佛。還下令出家或?qū)W佛者,非讀它不可。他也撰過幾篇序文,又將原文節(jié)錄集成《宗鏡大綱》,極力推崇。這部書自有它殊勝的價值,我們的研究,不僅在佛學方面,也要遍及文學方面。
  南懷瑾
  高麗國王覽師(延壽)言教,遣使赍書敘弟子禮,奉金縷袈裟紫晶數(shù)珠金澡罐等。彼國僧三十六人,親承印記,歸國各化一方。
  《佛祖歷代通載》
  誠以六祖以后,永明為古今第一大善知識也。此書歷宋、元、明以迄于今,宗門古德,不乏具眼,而從未見有稱道贊揚,標為第一希有者,亦可異矣。朕謂達摩西來以后,宗門《宗鏡錄》概括了整個大、小乘經(jīng)典的精華,是六十部大經(jīng)論與三百多部顯密思想的集中,非常應機。最好的概論就是《宗鏡錄》。
  清朝的雍正皇帝最熱心提倡《宗鏡錄》,認為不懂此書的人,沒有資格學佛。還下令出家或?qū)W佛者,非讀它不可。他也撰過幾篇序文,又將原文節(jié)錄集成《宗鏡大綱》,極力推崇。這部書自有它殊勝的價值,我們的研究,不僅在佛學方面,也要遍及文學方面。
                                                                                     南懷瑾
  高麗國王覽師(延壽)言教,遣使赍書敘弟子禮,奉金縷袈裟紫晶數(shù)珠金澡罐等。彼國僧三十六人,親承印記,歸國各化一方。
                                                                                     《佛祖歷代通載》
  誠以六祖以后,永明為古今第一大善知識也。此書歷宋、元、明以迄于今,宗門古德,不乏具眼,而從未見有稱道贊揚,標為第一希有者,亦可異矣。朕謂達摩西來以后,宗門中述佛妙心,續(xù)紹佛命,廣濟含生,利益無盡者,未有若禪師此書者也。
                                                                                     (清)雍正皇帝
  豈佛法果有教、禪之二哉!以其神悟,教即是禪;以存所知,禪即是教。
  如一佛之垂化,觀萬法唯一心。一心即萬法,所以彰萬法為教,標一心為禪。名常異而體常同,教即文字而禪離文字也。究竟所以,特不過破破情執(zhí)之迷妄,混入一心之靈源而已。
                                                                                     (元)禪僧中峰明本
  禪師既寂,叢林多不知(《宗鏡錄》)名,熙寧中(1060~1077)圓照禪師始出之,……于是衲子爭傳誦之。
                                                                                     (宋)曇秀《人天寶鑒》
  吾恨見此書晚。平生所未見之文,功力所不及之義,備聚其中。
                                                                                     寶覺禪師
  永明大師……輯為《宗鏡錄》百卷,……未百年,法涌諸公擅加增益,于是支離雜說,刺人眼目,致袁中郎輩反疑永明道眼未明,亦可悲矣!栝喆虽浺呀(jīng)三遍,竊有未安,知過在法涌,決不在永明也。癸已新秋,刪其蕪穢,存厥珍寶,卷仍有百,問答仍有三百四十余段,一一標其起盡,庶幾后賢覽者,不致望洋之嘆,泣歧之苦矣。
                                                                                     蕅益大師
  吳越忠懿王寶之,秘于教藏。
                                                                                     (宋)楊杰問。以心為宗。理須究竟。約有情界。真妄似分。不可雷同。有濫圓覺。如金鍮共爇。真?zhèn)味矸。砂米同炊。生熟有異。未審以何心為宗。答。誠如所問。須細識心。此妙難知。唯佛能辯。只為三乘慕道。見有差殊。錯指妄心。以為真實。認妄賊而為真子。劫盡家珍。收魚目以作驪珠?彰灾茄。遂使愚癡之子。陷有獄之重關(guān)。邪倒之人。溺見河之駭浪。戲熾焰于朽宅。忘苦忘疲。臥大夢于長宵。迷心迷性。皆為執(zhí)斯緣慮。作自己身。遺此真心。認他聲色。斯則出俗外道。在家凡夫之所失也。乃至三乘慕道。法學。禪宗。亦迷此心。執(zhí)佛方便。致使教開八網(wǎng)。乘對四機。越一念而遠驟三祇。功虛大劫。離寶所而久淹化壘。跡困長衢。斯即權(quán)機小果。乃至禪宗不得意者之所失也。所以首楞嚴經(jīng)云。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yè)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砂欲成嘉饌。縱經(jīng)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釋曰。此二種根本。即真妄二心。一者無始生死根本者。即根本無明。此是妄心。最初迷一法界。不覺忽起而有其念。忽起即是無始。如睛勞華現(xiàn)。睡熟夢生。本無元起之由。非有定。生之處。皆自妄念。非他外緣。從此成微細業(yè)識。則起轉(zhuǎn)識。轉(zhuǎn)作能心。后起現(xiàn)識,F(xiàn)外境界。一切眾生。同用此業(yè)轉(zhuǎn)現(xiàn)等三識。起內(nèi)外攀緣。為心自性。因此生死相續(xù)。以為根本。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者。此即真心。亦云自性清凈心。亦云清凈本覺。以無起無生。自體不動。不為生死所染。不為涅槃所凈。目為清凈。此清凈體。是八識之精元。本自圓明。以隨染不覺不守性故。如虛谷任響。隨緣發(fā)聲。此亦如然。能生諸法。則立見相二分。心境互生。但隨染凈之緣。遺此圓常之性。如水隨風。作諸波浪。由此眾生。失本逐末。一向沉淪。都不覺知。枉受妄苦。雖受妄苦。真樂恒存。任涉升沉本覺不動。如水作波。不失濕性。唯知變心作境。以悟為迷。從迷積迷?諝v塵沙之劫。因夢生夢。永昏長夜之中。故經(jīng)云。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xù)。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zhuǎn)。以不了不動真心。而隨輪回妄識。此識無體。不離真心。元于無相真原。轉(zhuǎn)作有情妄想。如風起澄潭之浪。浪雖動而常居不動之源。似翳生空界之華。華雖現(xiàn)而匪離虛空之性。翳消空凈。浪息潭清。唯一真心。周遍法界。又此心不從前際生。不居中際住。不向后際滅。升降不動。性相一如。則從上稟受。以此真心為宗。離此修行。盡縈魔罥。別有所得。悉陷邪林。是以能動深慈。倍生憐愍。故二祖求此妄心不得。初祖于是傳衣。阿難執(zhí)此妄心。如來所以呵斥。如經(jīng)云。佛告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復問汝。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語阿難言。汝今見不。阿難言見。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將誰見。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耀。阿難言。如來現(xiàn)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想相;笕暾嫘。由汝無始至于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zhuǎn)。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yǎng)如來。乃至遍歷恒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fā)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v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fā)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唯垂大悲。開示未悟。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于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xiàn)。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jié)。詰其根元。咸有體性?v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凈妙凈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若汝執(zhí)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yè)。別有全性。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nèi)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我非敕汝執(zhí)為非心。但汝于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于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古釋云。能推者。即是妄心。皆有緣慮之用。亦得名心。然不是真心。妄心是真心上之影像。故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xiàn)物。若執(zhí)此影像為真。影像滅時。此心即斷。故云若執(zhí)緣塵。即同斷滅。以妄心攬塵成體。如鏡中之像。水上之泡。迷水執(zhí)波。波寧心滅。迷鏡執(zhí)像。像滅心亡。心若滅時。即成斷見。若知濕性不壞。鏡體常明。則波浪本空。影像元寂。故知諸佛境智。遍界遍空。凡夫身心。如影如像。若執(zhí)末為本。以妄為真。生死現(xiàn)時。方驗不實。故古圣云。見礦不識金。入爐始知錯。問。真妄二心。各以何義名心。以何為體。以何為相。答。真心以靈知寂照為心。不空無住為體。實相為相。妄心以六塵緣影為心。無性為體。攀緣思慮為相。此緣慮覺了能知之妄心。而無自體。但是前塵。隨境有無。境來即生。境去即滅。因境而起。全境是心。又因心照境。全心是境。各無自性。唯是因緣。故法句經(jīng)云。焰光無水。但陽氣耳。陰中無色。但緣氣耳。以熱時炎氣。因日光爍。遠看似水。但從想生。唯陽氣耳。此虛妄色心。亦復如是。以自業(yè)為因。父母外塵為緣。和合似現(xiàn)色心。唯緣氣耳。故圓覺經(jīng)云。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性。故知此能推之心。若無因緣。即不生起。但從緣生。緣生之法。皆是無常。如鏡里之形。無體。而全因外境。似水中之月。不實。而虛現(xiàn)空輪。認此為真。愚之甚矣。所以慶喜執(zhí)而無據(jù)。七處茫然。二祖了而不生。一言契道。則二祖求此緣慮不安之心不得。即知真心遍一切處。悟此為宗。遂乃最初紹于祖位。阿難因如來推破妄心。乃至于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性。一一微細窮詰。徹底。唯空。皆無自性。既非因緣自他和合而有。又非自然無因而生。悉是意言識想分別。因茲豁悟妙明真心。廣大含容遍一切處。即與大眾俱達此心。同聲贊佛。故經(jīng)云。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掛礙。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里十方。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禮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來前。說偈贊佛。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消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即同初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問。真心行相。有何證文。答。持世經(jīng)云。菩薩觀心。心中無心相。是心從本以來。不生不起。性常清凈。客塵煩惱染。故有分別。心不知心。亦不見心。何以故。是心空。性自空。故根本無所有。是心無有一定法。定法不可得故。是心無法。若合若散。是心前后際不可得。是心無形。無能見者。心不自見。不知自性。乃至是人。爾時。不分別是心是非心。但善知心無生相。通達是心無生性。何以故。心無決定性。亦無決定相。乃至不得心垢相。不得心凈相。但知是心。常清凈相。大般若經(jīng)云。于一切法。雖無所取。而能成辦一切事業(yè)。釋曰。若了自心。無事不辦。或妄取前境界。卻成內(nèi)自不足。所以金剛?cè)两?jīng)云。菩薩觀本性相。謂自滿足。千思萬慮不益道理。徒為動亂。失本心王。論釋云。無量功德。即是一心。一心為主。故名心王。生滅動亂。違此心王。不得還歸。故言失也。又心者。統(tǒng)攝諸法。一切最勝。無一法而不攝。王者。統(tǒng)御四海。八表朝宗。無一民而不臣。故如幻三昧經(jīng)云。不求諸法。是名己身。進趣大乘方便經(jīng)云。真如實觀者。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問。心能作佛。心作眾生。以了真心。故成佛。以執(zhí)妄心。故成眾生。若成佛。皆具圓通五眼。無漏五陰。故經(jīng)云。滅無常色。獲得常色。又云。妙色湛然常安住。又云。善能分別諸法相。云何說真心。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答。若是妄心見聞。須假因緣能所生起。如云。眼具九緣生等。若無色空和合之緣。見性無由得發(fā)。五根亦然。皆仗緣起。斯則緣會而生。緣散而滅。無自主宰。畢竟性空。如楞伽經(jīng)偈云。心為工技兒。意如和技者。五識為伴侶。妄想觀技眾。如歌舞立技之人。隨他拍轉(zhuǎn)。拍緩則步緩。拍急則步急。五根亦如是。但隨意轉(zhuǎn)。如云。身非念輪。隨念而轉(zhuǎn)。何者。意地若生。身輪動作。意地若息。根境寂然。真心則不爾。常照,F(xiàn)。鐵圍不能匿其輝。遍界遍空。穹蒼不能覆其體。非純非雜。萬法不能隱其真。無住無依。塵勞不能易其性。豈假前塵發(fā)耀。對境生知。自然寂照靈知。湛然無際。故首楞嚴經(jīng)云。佛告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黏妄發(fā)光。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zhì)。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暗明。如是十二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脫黏內(nèi)伏。伏歸元真。發(fā)本明耀。耀性發(fā)明。諸余五黏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fā)。由是六根互相為用。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有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xiàn)。既為風質(zhì)。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nèi)瑩發(fā)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消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阿難。如彼世人。聚見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現(xiàn)前。六根黤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辯。知覺是同。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fā)。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消。云何覺明。不成圓妙。釋曰。如彼世人聚見于眼者。此先明世見。非眼莫觀。若令急合。則無所見。與耳等。五根相似。彼人以手。循體外繞。雖不假眼。而亦自知。此況真見。不藉外境。緣見因明暗成無見者。此牒世間眼見。須仗明暗因緣。根塵和合。方成于見。無見。不明自發(fā)者。此正明真見之時。見性非眼。既不屬眼。又何假明暗根塵所發(fā)。則不明之明。無見之見。自然寂照靈知。何曾間斷。且世間明暗虛幻出沒之相。又焉能覆蓋乎。是以明不能明。暗不能暗也。故云。則諸暗相。永不能昏。真性天然。豈非圓妙。所以學人問先德云。如何是大悲千手眼。答云。如人夜里摸得枕子。問。妄心行相。有何證文。答。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jīng)云。佛言。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念心作是思惟。此心無常。而謂常住。于苦謂樂。無我謂我。不凈謂凈。數(shù)動不住。速疾轉(zhuǎn)易。結(jié)使根本。諸惡趣門。煩惱因緣。壞滅善道。是不可信。貪瞋癡主。一切法中。心為上首。若善知心。悉解眾法。種種世間皆由心造。心不自見。若善若惡。悉由心起。心性回轉(zhuǎn)。如旋火輪。易轉(zhuǎn)如馬。能燒如火。暴起如水。作如是觀。于念不動。不隨心行。令心隨已。若能伏心。則伏眾法。大涅槃經(jīng)云。佛言。善男子。心若常者。亦復不能分別諸色。所謂青黃赤白紫色。善男子。心若常者。諸憶念法。不應忘失。善男子。心若常者。凡所讀誦。不應增長。復次善男子。心若常者。不應說言。已作今作當作。若有已作今作當作。當知是心必定無常。善男子。心若常者。則無怨親。非怨非親。心若常者。則不應言。我物他物。若死若生。心若常者。雖有所作。不應增長。善男子。以是義故。當知心性。各各別異故。當知無常。又云。云何現(xiàn)喻。如經(jīng)中說。眾生心性。猶如獼猴。獼猴之性。舍一取一。眾生心性。亦復如是。取著色聲香味觸法。無暫住時。是名現(xiàn)喻。可驗。即今眾生之心。如猿猴之處高樹。上下不停。猶彌泥之泛迅流。出入無礙。似幻士之游眾會。名相皆虛。若技兒之出戲場。本末非實。所以正法念處經(jīng)云。又彼比丘。次復觀察心之猿猴。如見猿猴。如彼猿猴躁擾不停。種種樹枝。華果林等。山谷巖窟;厍帯P胁徽系K。心之猿猴。亦復如是。五道差別。如種種林。地獄。畜生。餓鬼。諸道。猶如彼樹。眾生無量。如種種枝。愛如華葉。分別愛聲諸香味等。以為眾果。行三界山。身則如窟。行不障礙。是心猿猴。此心猿猴。常行地獄餓鬼。畜生。生死之地。又彼比丘。依禪觀察心之技兒。如見技兒。如彼技兒。取諸樂器。於戲場地。作種種戲。心之技兒。亦復如是。種種業(yè)化。以為衣服。戲場地者。謂五道地。種種裝飾。種種因緣。種種樂器。謂自境界。技兒戲者。生死戲也。心為技兒種種戲者。無始無終長生死也。又彼比丘。依禪觀察心彌泥魚。如見彌泥。如彌泥魚。在于河中。若諸河水。急速亂波。深而流疾。難可得行。能漂無量。種種樹木。勢力暴疾。不可遮障。山澗河水。峻速急惡。彼彌泥魚。能入能出。能行能住。心之彌泥。亦復如是。于欲界河急疾波亂。能出能入。能行能住。大智度論云。如佛說。凡夫人;驎r知身無常。而不能知心無常。若凡夫人。言身有常猶差。以心為常。是大惑。何以故。身住或十歲。二十歲。是心日日過去。生滅各異。念念不停。欲生異生。欲滅異滅。如幻事。實相不可得。如是無量因緣。故知心無常。是名心念處。行者思惟。是心屬誰。誰使是心。觀已。不見有主。一切法因緣和合。故不自在。不自在。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無我。若無我。誰當使是心。止觀云。起一念慮知之心。隨善惡而生十道。一若其心念念專貪瞋癡。攝之不還。拔之不出。日增月甚。起上品十惡如五扇提羅者。此發(fā)地獄之心。行火涂道。二若其心念念欲多眷屬。如海吞流。如火焚薪。起中品十惡。如調(diào)達誘眾者。此發(fā)畜生心。行血涂道。三若其心念念欲得名聞。四遠八方。稱揚欽詠。內(nèi)無實德。虛比賢圣。起下品十惡。如摩犍提者。此發(fā)鬼心。行刀涂道。四若其心念念常欲勝彼。不耐下人。輕他珍已。如鴟高飛下視。而外揚仁義禮智信。起下品善心。行阿修羅道。五若其心念念。欣世間樂。安其嗅身。悅其癡心。此起中品善心。行于人道。六若其心念念知三惡苦多。人間苦樂相間天上純樂。為天上樂。折伏粗惡。此上品善心。行于天道。七若其心念念欲大威勢。身口意才有所作。一切弭從。此發(fā)欲界主心。行魔羅道。八若其心念念欲得利智辯聰。高才勇哲。鑒達六合。十方颙颙。此發(fā)世智心。行尼乾道。九若其心念念五塵六欲。外樂蓋微。三禪之樂。猶如石泉。其樂內(nèi)重。此發(fā)梵心。行色無色道。十若其心念念知善惡輪環(huán)。凡夫耽湎。賢圣所訶。破惡由凈慧。凈慧由凈禪。凈禪由凈戒。尚此三法。如饑如渴。此發(fā)無漏心。行二乘道。此上十心;蛳绕鸱切;蛳绕鹗切摹;蚴欠遣⑵稹F┫篝~風。并濁池水。象譬諸非。自外而起。魚譬內(nèi)觀羸弱。為二邊所動。風譬內(nèi)外合雜。穢濁混和。前九種心是生死。如蠶自縛。后一種心是涅槃。如獐獨跳。雖得自脫。未具佛法。俱非。故雙簡。明知三界無別理。但是妄心生。為八倒之根株。作四流之源穴。疾如掣電。猛若狂風。起塵勞。速甚瀑川之水。歘生五欲。急過旋火之輪。是以結(jié)構(gòu)四魔。驅(qū)馳十使。沈二死之河底。投八苦之焰中。醉迷衣里之珠。徒經(jīng)艱險。斗沒額中之寶。空自悲嗟。皆因妄心。迷此真覺。終無別失。有出斯文。如上依教所說。真妄二心。約義似分。歸宗匪別。何者。真心約理體。妄心據(jù)相用。今以理恒是心。不得心相。心恒是理。不動心相。如水即波。不得波相。波即是水。不壞波相。是以動靜無際。性相一原。當凡心而是佛心。觀世諦而成真諦。所以華嚴經(jīng)云。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皆以心為自性。如是而住。若攝境為心。是世俗勝義。心之自性。即是真如。是勝義勝義。如是而住。以無所得而為方便。雙照真俗。無住住故。





上一本:佛教與青年 下一本:偉大也要有人懂:一起來讀馬克思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宗鏡錄的作者是釋延壽,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