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集《萬象》雜志中以城市為主要描寫對象的文章為合集,這些文章以解讀城市為視角,以文人視角觀察處于時代洪流中的城市的變遷,為讀者描畫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生活百態(tài),提醒我們某個特定時代里的城市的文化與流行,講述著歷史變遷給城市留下的獨(dú)特標(biāo)記。更重要的是,這些出自文學(xué)大家的文章,多從對城市的解讀出發(fā),穿透時代揚(yáng)起的塵埃,洞察世間的風(fēng)云變化,帶領(lǐng)讀者感悟生命的真諦。 《城市記憶》收集的作品都處于知名大家之手,這些作家具有一定的市場號召力;陔s志本身的口碑和我們對于產(chǎn)品的包裝定位,能贏得一定量的讀者。 作者簡介: 《萬象》雜志創(chuàng)刊于1998年,得到知識界、讀書界的支持和關(guān)愛,在海內(nèi)外舊雨新知中獲得了廣泛好評!度f象》以奉獻(xiàn)思想美文、雅趣小品,滿足廣大讀者的不同閱讀情趣為標(biāo)準(zhǔn),為書香人間盡綿薄之力。 目錄: 從上海廣告圖片聯(lián)想的二三事/李歐梵/ 上海,Shanghai,シンハフ/黃仁宇/ 上海,記憶中的吉光片羽/李歐梵/ 重繪上海文化地圖(系列之一)/李歐梵/ 懷舊情:上海的西文書店/鯤西/ 咖啡館·舞廳 —重繪上海文化地圖(系列之二)/李歐梵/ 夢中依稀憶上海/董樂山/ 憶中南京路/董鼎山/ 巴黎走馬觀花/鄭異凡/ “陪都”重慶的日常生活/施康強(qiáng)/ 昔日香港文化大事 ——《陳君葆日記》提供的材料/唐振常/ 舊時香港/劉紹銘/ 南城往事/么書儀/從上海廣告圖片聯(lián)想的二三事/李歐梵/ 上海,Shanghai,シンハフ/黃仁宇/ 上海,記憶中的吉光片羽/李歐梵/ 重繪上海文化地圖(系列之一)/李歐梵/ 懷舊情:上海的西文書店/鯤 西/ 咖啡館·舞廳 —重繪上海文化地圖(系列之二)/李歐梵/ 夢中依稀憶上海/董樂山/ 憶中南京路/董鼎山/ 巴黎走馬觀花/鄭異凡/ “陪都”重慶的日常生活/施康強(qiáng)/ 昔日香港文化大事 ——《陳君葆日記》提供的材料/唐振常/ 舊時香港/劉紹銘/ 南城往事/么書儀/ 日落上海灘/張小虹/ 二三十年代北平的“時髦”/么書儀/ 四十年代末的上海日常生活/宜 興/ 百年上海俗語/施康強(qiáng)/ 迷失在上海/巴宇特/ 戰(zhàn)時昆明回憶/宜 興/ 三城記 上海·香港·臺北的移動盛宴/陳冠中/ 都市人文空間和酒店文化/李歐梵/ “玩”在臺灣/南方朔/ 進(jìn)進(jìn)出出的“上海人”/葛劍雄/ 長沙小西門/鐘叔河/ 臺北舊式文人的上海想象/趙孝萱/ 在我婆婆的往事中想象上海 ——《閨秀影集》續(xù)篇/蘇友貞/ 水城散墨/賦 格/ 在上海開始的那篇小說/袁紫衣/ 看不見的城市/朱天心/ 懷舊不只是戀舊情,它是一種文化,想要召喚回來的是精神的書價值…… ——摘自《懷舊情:上海的西文書店》鯤西 北平戲園子對于自己所處的“天子腳下”的傳統(tǒng)風(fēng)習(xí)和久遠(yuǎn)的歷史還非常珍惜,對于上海從一九○八年起就開始效法歐式劇場,改建新式舞臺,并非沒有耳聞,只是持著一種保留和審慎的態(tài)度…… ——摘自《南城往事》么書儀 上海像個貪得無厭、任性撒嬌的小女人,永遠(yuǎn)在問你索取。她需要你的時間、你的精力和你心甘情愿的付出——而且你不能抱怨。如果你沒有勇氣和底氣養(yǎng)活這樣的女人,你只有選擇離開。但是你貪戀她也絕對有你的道理,她摩登而優(yōu)雅——雖然這優(yōu)雅是后天的,硬摹仿來的。她教你怎樣生活怎樣朝前走…… ——摘自《在上海開始的那篇小說》袁紫衣 此刻我案頭正放著一冊《廣陽雜記》,對小西門有如下描寫:長沙小西門外,望兩岸居人,雖竹籬茅屋,皆清雅淡遠(yuǎn),絕無煙火氣。遠(yuǎn)近舟楫,上者,下者,飽張帆者,泊者,理楫者,大者,小者,無不入畫。天下絕佳處也。 ——摘自《長沙小西門》鐘叔河 舊時香港,報紙副刊版面少見特藝七彩美女玉照。要想入非非,得粗通文墨。那時的所謂“艷情小說”,也像戲院的幻燈說明,流行文白混雜。 ——摘自《舊時香港》劉紹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