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孔子學刊


作者:楊朝明     整理日期:2014-11-19 12:38:49

《孔子學刊》系孔子研究院主辦刊物,內容涉及儒家經(jīng)典、儒家歷史人物、儒學歷史等方面研究。
  楊朝明主編的《孔子學刊(第5輯)》分為“名家訪談”、“學術史譚”、“儒史論衡”、“《孔子家語》研究”、“儒學與現(xiàn)代”、“闕里文獻研究”等板塊,共收錄專業(yè)文章二十余篇,多為學界名流的精彩之作。其中兩篇名家訪談、《論儒學是中華民族與生俱來的意識形態(tài)和核心價值觀》、《孔子文化的二重性》等從宏觀與理論的高度探討了儒學思想文化的巨大現(xiàn)世價值和現(xiàn)代轉換的可能性,強調其應對世界當代諸多危機的有效性和重要性。關于《孔子家語》研究的三篇論文,則從微觀角度,以大量的實證材料,對流傳已久的《孔子家語》“偽書說”提出了大膽的質疑,證明書中大量材料的早期性與可靠性,進而重新評估《孔子家語》的成書年代,對疑古派的主要觀點進行了分析和批評。至于《日本人論語注釋書解題》、《祭孔釋典大事紀年》則兼具學術性和資料性,其豐富全面的材料成為該領域研究的可靠基礎。
  全書圍繞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辦刊宗旨,在前4輯的基礎上有了顯著的提高。
  目錄:
  名家訪談
  回歸傳統(tǒng)開拓新境——林安梧先生訪談錄
  孔子、儒學、儒家經(jīng)籍再思考——葛志毅先生訪談錄
  學術史譚
  胡渭《禹貢錐指》提要
  子貢形象與儒家價值
  孟子公權觀發(fā)微
  日本人《論語》注釋書解題
  儒史衡論
  學詩學禮承舊業(yè)——孔子子孫的家風與家規(guī)
  祭孔釋奠大事紀年
  從儒學的困境看儒釋之合流
  鄂爾泰《丁祭教》與清初儒學在西南地區(qū)的傳播
  《孔子家語》研究
  孔子弟子年齡問題匯考——以《史記》、《孔子家語》為考察中心名家訪談
   回歸傳統(tǒng) 開拓新境——林安梧先生訪談錄
   孔子、儒學、儒家經(jīng)籍再思考——葛志毅先生訪談錄
  學術史譚
   胡渭《禹貢錐指》提要
   子貢形象與儒家價值
   孟子公權觀發(fā)微
   日本人《論語》注釋書解題
  儒史衡論
   學詩學禮承舊業(yè)——孔子子孫的家風與家規(guī)
   祭孔釋奠大事紀年
   從儒學的困境看儒釋之合流
   鄂爾泰《丁祭教》與清初儒學在西南地區(qū)的傳播
  《孔子家語》研究
   孔子弟子年齡問題匯考——以《史記》、《孔子家語》為考察中心
   傳抄與傳承,辨?zhèn)闻c存真——從《孔子家語》“三序”說起
   《孔子家語》與《說苑》關係考論
  儒學與現(xiàn)代
   論儒學是中華民族與生俱來的意識形態(tài)和核心價值觀
   孔子文化的二重性:“區(qū)域性”與“世界性”
   天下馬公:中、西、馬政治哲學會通對話的一種可能性
  闕里文獻研究
   曲阜漢碑視野下的經(jīng)學與社會
   孔子塑像服飾考——《尼山孔子象記》碑解析
   明初朱元璋的尊孔崇儒及其政治原因——以曲阜現(xiàn)存洪武初年的碑文為考察中心





上一本:清代來華著名傳教士著作文叢 下一本:周易基礎理論與應用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孔子學刊的作者是楊朝明,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