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埃文恩-普里查德是一位自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著述豐厚、影響廣深的英國著名社會人類學家。1937年首次出版的《阿贊德人的巫術、神諭和魔法》是他基于1926年到,1930年期間三次累積長達20個月的田野調(diào)查所撰寫的第一部田野志專著。該著作與他于1940年發(fā)表的《努爾人——對尼易河流域一族群生計方式與政治制度魄描述》后來都被視為代表他所處時代的人類學經(jīng)典之作。他也因此被后人視為現(xiàn)代社會人類學奠基人之一。商務印書館出版《阿贊德人的巫術、神諭和魔法》的中譯本,無疑將有助于學人在對埃文思-普里查德的學術建樹有更多了解的同時,也對在我國仍處于潛學地位的人類學,和上個世紀中葉歐美人類學研究及其學理發(fā)展脈絡有更深的認識。 目錄: 自序 前言 導論 第一章本書寫作背景 第二章用于描述贊德習俗和信仰的術語 第三章贊德文化簡介 第一部分巫術 第一章巫術是一種器官性的、遺傳性的現(xiàn)象 第二章尸體解剖能夠揭示巫術物質(zhì) 第三章其他邪惡力量與巫術的關系 第四章用巫術觀念闡釋不幸的事件 第五章社會限制抗擊巫術的行為 第六章遭受不幸的人在仇人中尋找巫師 第七章仇恨使人對仇恨對象使用巫術 第八章巫師是自覺的行動者嗎?自序前言導論第一章本書寫作背景第二章用于描述贊德習俗和信仰的術語第三章贊德文化簡介第一部分巫術第一章巫術是一種器官性的、遺傳性的現(xiàn)象第二章尸體解剖能夠揭示巫術物質(zhì)第三章其他邪惡力量與巫術的關系第四章用巫術觀念闡釋不幸的事件第五章社會限制抗擊巫術的行為第六章遭受不幸的人在仇人中尋找巫師第七章仇恨使人對仇恨對象使用巫術第八章巫師是自覺的行動者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