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百分百的自己》以《家業(yè)長青之道》課程演講稿為基礎整理增修而成;橐觥⒔套、孝養(yǎng)老人、工作,是每個人的人生必修課,功課做得好,受益的是自己。同時,自己又是一切的根,婚姻、家庭、事業(yè)都是從根本衍生出來的枝葉花果。生命中的一切,都是應我們的要求赴約而來,我們是自己人生百分百的責任者、創(chuàng)造者、承擔者。做百分百的自己,老老實實“向內求”,開啟智慧,是人生邁向幸福與喜悅的唯一之路,是對自己最大的愛護,也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 作者簡介: 薛冰,1970年生,河北邢臺人,曾任陶行知學校校長,后下海經商。40歲開始深入研習儒釋道文化,卓有心得,現為知名傳統(tǒng)文化講師,并擔任中華傳統(tǒng)文化師資聯(lián)誼會會長。先后受邀在全國各地主講《家業(yè)長青之道》《財富與人生》《共學道德經》等課程,深受歡迎。 目錄: 體己篇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善待自己………002 學習一切從自己出發(fā)………005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008 自己執(zhí)行自己的想法,不要求別人………010 喜歡,就直接說吧………011 擦地、做飯、穿衣,一切都有意義………013 勞動的喜悅勝過一切………022 謝謝你一直跟我在一起………024 向身體臣服,而非控制………026 身體是最好的老師………029 最簡單、最高的養(yǎng)生法………034 怎樣對待疾病………035 停止改變外在的一切………041 體己篇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善待自己………002 學習一切從自己出發(fā)………005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008 自己執(zhí)行自己的想法,不要求別人………010 喜歡,就直接說吧………011 擦地、做飯、穿衣,一切都有意義………013 勞動的喜悅勝過一切………022 謝謝你一直跟我在一起………024 向身體臣服,而非控制………026 身體是最好的老師………029 最簡單、最高的養(yǎng)生法………034 怎樣對待疾病………035 停止改變外在的一切………041 婚姻篇 因為淡,所以長久………046 娶媳婦是迎喜神進門………047 不要用有限的眼光經營無限的人生………048 珍惜每一段緣,善始善終………050 心在哪里,你的世界就在哪里………051 生命里的一切,都是應你的要求赴約而來………053 你永遠無法只接受自己喜歡的部分………057 夫妻是兩個人陰面的相處………059 邀請一個人,分享生命的美好………063 允許對方做他自己………066 真正的幸福來自無心之悅………068 你才是你的世界的根本………070 謝謝你,對不起………072 不隨著習性反應就是改變命運………075 柔軟下來,先學會不傷害自己………078 敵人不在外面,一切的沖突都源于我們的內心………079 伴侶,只是我們成長路上的拐杖而已………081 伴侶的出軌是對他自己的懲罰………082 不要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084 世界上并沒有完美、專一的愛情………086 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值得我們賠上自己的幸!088 接受生命中的不圓滿………090 放棄向外追尋,幸福在自己手里………091 世界上沒有什么是應該的………093 女強男弱的婚姻模式里,其實受委屈的是男方………095 學會欣賞自己,也要學會欣賞別人………098 這個世界真的只有你自己,沒有別人………101 讓自己柔軟下來………102 選那個你不需要學習就知道怎么愛他的人………103 婚姻以相契為原則………105 接受所有人送來的滋養(yǎng),但不要生起占有之心………106 好好愛自己………108 愛情,無法靠一個人的努力完成………109 與其說我們愛一個人,不如說我們愛自己………111 為選擇負責與選擇一樣重要………113 教子篇 我們無法為別人的人生承擔后果………116 各盡本分,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117 擔心是最差的禮物………118 本質上,我們都是小孩………120 我們需要向孩子學習,而非教育他們………122 放下控制欲,讓孩子隨順自己的天性和意愿去成長………123 留錢給孩子,其實是限制他的成長………125 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愛情和婚姻負責………126 放下主宰欲,這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功課………128 每個生命都是圓滿的,都帶著自己的資糧而來………130 孩子不需要成為全能………132 不要把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弄丟了………133 心靈的成長,只有用良善引發(fā)良善………137 別給孩子灌毒………139 時間到了,孩子自然就會了………142 不妨當孩子人生路上的導航儀………144 做好自己才能教好孩子………147 做到了也不講,這樣的行為真的有力量………150 你給孩子最好的養(yǎng)護,就是一顆快樂的心………152 不要打罵孩子,柔軟的話語更有力量………154 挫折也是每個孩子成長路上的必修課………155 多從正向鼓勵,讓孩子養(yǎng)成內在品格………156 習勞知感恩,讓孩子的人生收獲一路的貴人………158 在家庭沖突中,先把自己內心的能量撤出來………159 不幸福的原因,是不接受有缺點的自己………161 自己內心的矛盾消失了,與他人的矛盾也就消失了………163 放手,不要管,不要比………165 孝順篇 母愛行在最低處………170 讓父母心安,自己就心安了,智慧也就開了………173 能體諒到父母的付出和不易,你就長大了………175 孝的根本是守護父母的良心………176 真孝,以父母為核心,以父母舒適為原則………179 突破外相的限制,接受各種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182 對于家人的想法,能成全就成全………185 珍惜無常,建立起正確的生死觀………187 婆婆也是媽,不分別………192 大孝無孝,不執(zhí)著………195 尊重一切境界的莊嚴,回歸最高層次的心靈………196 工作篇 有能力分享自己的有余,才是人生最大的福氣………200 在生活的一切境界中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202 能力是在長期的工作中慢慢增長的………205 有了承擔的能力,人生使命就出現了………207 施比受有福,不要讓自己的靈魂受委屈………209 工作是提高心地、修煉靈魂的舞臺………211 建立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心態(tài),業(yè)績自然而來………215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善待自己 人生就是一段旅程,是從幸福邁向自由、最終到達自在的過程。所謂幸福,就是愛你正在做的每一件事,愛你遇到的每一個人;所謂自由,就是在幸福的基礎上,能夠突破條件的限制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按照自己喜好的生活方式生活;所謂自在,就是無論處在什么境況下,能否從事自己愛好的工作,都能夠像從事自己喜好的工作一樣快樂。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認清一切的實相,安住灑脫自如的境界。 實現幸福是人生的起點,也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目標。要想幸福,就要有一個和睦的家庭,有一份服務社會、滿足物質和精神所需的工作。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自己,能夠善待自己才能夠善待他人。所以愛自己、善待自己,不是自私,而是愛他人的基礎。你是個快樂的人,才能夠把快樂帶給別人;你能夠尊重自己,才能夠尊重他人;只有你身體健康,才能在父母和孩子遇到各種狀況時妥善處理。自己是一切的根基,家庭、事業(yè)都是從根基生長出來的花朵和果實。如果每個人都是快樂并善于付出的人,都是一個正數,組合起來就是一個良好的家庭、社會。所以《大學》里面才講,“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毙奚淼脑掝}太深,我們分享的還不是修身的內容,是如何善待自己,尊重自己,搞好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正確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學習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自立自強知足感恩的人,為修身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做好自己,這個話題不大,但要真正做好卻并不容易。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愛自己格局可能太小了,人生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其實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自己,勇敢地做自己。在英國最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旁邊的墓碑上刻著一段非常著名的話:“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成熟以后,我發(fā)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于是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當我進入暮年以后,我發(fā)現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最后的愿望便僅僅是改變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我現在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會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边@段話對我們很大的啟發(fā),原來改變世界的唯一方法就是改變自己。它告訴我們人生努力的方向,如果方向是錯誤的,我們辛辛苦苦一直在外在的境界上努力,最終會發(fā)現,原來只是空忙了一場。 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個人只有真正做自己才有可能是快樂的,也才有可能帶給別人快樂。搜索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理想,答案居然是讓關心你和你關心的人快樂。實現這一偉大的理想,就是先讓自己快樂。善內是善外的基礎,所以最先要做的是學習做一個善待自己的人。 你可能會問,善待自己需要學習嗎?我想怎樣就怎樣,不就是善待自己嗎?錯了,善待自己并非為所欲為,為所欲為帶給自己、帶給別人的往往都是痛苦。有時候愛自己和愛他人是矛盾的,兩個好人在一起往往處不好,原因就是我們的觀念有很多是錯誤的,并且在經營的過程中存在很多錯誤的模式,所以給自己帶來了痛苦,給別人也帶去了很多痛苦。善待自己就是學習用正確的觀念和模式去經營我們的人生,唯有這樣,愛自己和愛別人才不是矛盾的。 其實修行無非就是找到自己錯誤的觀念、模式,將其糾正過來。成佛也不是要成為誰,無非就是做真正的自己。但說起來容易,這條路并非那么好走,學習的第一步就是先勇敢做自己,在與己相處、與人相處中試著去修正我們的觀念和模式,正確的觀念和模式才能實現自他的和諧。如何善待自己?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享。 學習一切從自己出發(fā) 我們與他人的關系,就像選手與觀眾。每個人是自己人生跑道上的選手,是別人生活中的觀眾,選手有選手的行為準則,觀眾有觀眾的責任范圍。選手負責決策,觀眾負責鼓掌、加油。 一個人真正能夠回到一切從自身生命出發(fā),才能夠真正地實現無怨。因為你是為了自己而做,是自己選擇要做的,面對結果自然也會欣然接受,而且在整個過程中會充滿感恩。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為自己而做與為他人而做有何不同。 有一次,一位年輕人問我工作的問題,挺謙虛。當時我們正在上禪修班,就快過年了,我就問她過年后工作怎么安排,她說想回原單位上班,原單位的老板對自己挺好的。我就看著她笑,我說,你在為誰工作?是你需要工作還是工作需要你?她一愣。我說,你目前需要工作嗎?她說需要,沒有工作我怎么生存呀?總不能靠父母支援吧。我說,離你最近的工作是什么?她說是原來的工作。我說,你回原單位上班是為誰?她說為自己。我說你看,你是為自己回原單位上班,不是因為老板對你好才回原單位上班的。 持不同的態(tài)度回去上班,有很多的不一樣。如果你是為了自己回去上班,就會對單位的同事和老板充滿感恩,單位為我提供了生存的平臺和保障。即使有小小挫折,也很容易邁過去。如果你覺得是因為老板對我好,我為了回報他才回去上班的,當然也會有感恩,但實際上不夠。當你為了回報老板回去上班,看到別人上班不用心,你會指責,看,沒有感恩心。如果老板對你不好,你會覺得我是來報答你的,你怎么能夠這樣對我,會有不平。所以,前者是滿懷感恩,后者是說自己能夠知恩報恩,正說明了你的自大。前者是自己在低處,后者是把自己擺在了高處。把自己擺在高處,不舒服的是自己。 我請她仔細體會持這兩種心態(tài)未來有什么不同。她說,我明白了,實際情況是我需要一份工作,我要感謝原單位給我提供的工作機會和平臺。所以,并不是老板有困難了,請求你回去幫忙,是自己把自己擺高了,還認為自己很偉大。工作、生活其實都面臨這個問題,我們很容易模糊焦點,不斷美化自己,以便讓自己顯得很偉大。老板根本不需要你為了報答他而回去工作,他更愿意的是你需要這份工作,你是心甘情愿的,沒有任何的顧忌、面子。這樣雙方都是輕松的,不然都會心有掛礙。 有一次老師在惠州帶禪修,正好我要去惠州開課,兩個地點離得特別近,就萌生了去看老師的念頭。之前我在石家莊還要參加一個活動,就猶豫是活動結束直接去惠州,還是先回來到時間再去?直接去等于早去兩天。結果后來聽說了老師在惠州的安排,可能沒時間見我。面對這種糾結,我開始檢驗自己,我發(fā)現自己是圍繞見老師思考問題,而沒有從自己的需要出發(fā)。如果我從石家莊直接去惠州,見不到老師還可以在美麗的羅浮山玩兩天,老師能否見我,我都很高興。如果我是奔著老師去的,老師沒時間見我,我肯定會覺得失落,我大老遠坐飛機來見你,你怎么這么不熱情,就容易心生不滿。 再比如某位老師叫我去聽某個課程,去不去?為什么去?如果不是出于自己想學習,而是覺得要給某某老師面子才去,這課肯定聽不好。課聽不好還會抱怨,看你給我推薦的什么課啊?或者就會要求別人,以后我需要捧場的時候,他也要來,否則就會覺得對方不給自己面子。誰的課靠別人捧場能夠辦長久呀,并且如果你不是抱著學習的態(tài)度去,一定意義上就是在浪費別人的時間與精力。很多我們認為自己在奉獻的事情都需要認真思考一下,也許那只是我們的一廂情愿。 只有學習從自己出發(fā),才不會抱怨,而且對遇到的每個人都會充滿感恩。這是不是自私呢?不是。你自己舒服了,別人也就舒服了。你為了別人把自己弄不舒服了,別人也會不舒服。只有從自己出發(fā),才能夠真正做到沒有條件,對遇到的每個人每件事都充滿感恩,才會珍惜自己參加的每一次活動,才會有收獲。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建立在雙方都從自己出發(fā),做自己生命主人的基礎上。如果別人的愿望是做一個蛋糕,我們有一碗米,就送他一碗米,不是幫他做出一個蛋糕。不要因為助人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影響了家人的生活。如果你幫他做了一個蛋糕,一方面他沒有享受做的過程中的樂趣,一方面你也不免會有居功的心態(tài),以后遇到他做得讓你稍微不滿意的時候,你那種居功的心態(tài)就很容易出來!饵S帝內經》說“予而勿奪”,我們要給予而不要奪取,也包括不要剝奪別人的愿望,甚至挫折。這與你有沒有奉獻精神并無關系。很多人因為助人給家人帶來了很多煩惱,甚至砸鍋賣鐵一定要幫助某人做成某件事,讓自己陷在了困境里。其實這樣做會讓對方覺得非常沉重,會有很大的心理負擔。再好的事情都不要著急,慢慢等因緣成熟,做起來沒有犧牲者才是最圓滿的。 有的人把輔助丈夫變成了自己的人生選擇。我遇到一位女士,她的生活就是圍繞丈夫轉。開始我覺得她是不是活錯了,后來我發(fā)現不是。表面上看,她是圍著丈夫轉,但那不是迫于無奈、迫于生計,也不是為了取悅對方,害怕失去,而是她自己的選擇。之所以助夫成為她生活中的目標,就是因為對方的智慧和德行讓她臣服。一個人能夠以別人之愿為自己之愿,那一定是源于對對方真正的臣服,所以才有“君之愿我之愿,君之愿我必行之,君之不愿我必阻之”的說法。所以,這位女士仍舊是從自己出發(fā),心甘情愿這樣做,并且因此快樂著。這與依賴不同,因為無條件、無所求,所以是快樂的。 當你一切能夠從自己出發(fā),就能夠逐漸做到無條件、無所求,生活在感恩中。不用把別人的事情當自己的事情辦,因為你要做的每一件事就是自己的事情。注意呀,這并不是說一切從小我的欲望出發(fā),而是說要慎重選擇,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并且在做的過程中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量力而行,不是非要犧牲自己,讓助人成為一件沉重的事情。有些人往往一不小心就活在了逞強里,所以自認為在做很偉大的事情時要檢驗自己是不是逞強。這并非是說我們要摒棄奉獻精神,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奉獻精神,但奉獻要以分享有余為前提。奉獻是快樂的,如果奉獻并沒有讓自己快樂,要想一想問題出在了哪里?傊,助人一方面要量力而行,一方面要無怨無悔,不是為了得到名利,不是為了得到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