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每天一堂哈佛哲學課


作者:常鴻飛     整理日期:2014-08-22 23:03:20

“先有哈佛,后有美國”。哈佛大學自1636年建立以來,培養(yǎng)出了無數(shù)的大師級學者。他們在為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與哈佛本身交相輝映,形成了一種哈佛精神。
  哈佛精神告訴我們,智慧的力量是龐大無比的。社會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我們面臨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要想讓自己少走一點彎路,就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思考。
  目錄:
  輯1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
  最能驗證人生價值的是人品
  待人真誠厚道,這是做人的根本
  為人要正直,這是征服一切的力量
  信用是一筆無價的財富,值得用生命去維護
  沒什么比忠誠更能讓人高貴的
  要勤奮,只有人的勞動能創(chuàng)造神圣
  不要做懦夫,勇敢承擔起你的責任
  腳踏實地,讓你離成功更近
  奉獻你的一生,讓生命不存在遺憾
  尊重他人,是贏得他人尊重的開端
  送人玫瑰,留下手中持久的芳香
  輯2永遠不能磨滅的力量
  多一點自信,每個人都是一座寶藏
  在生活中要盡量學會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輯1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
  最能驗證人生價值的是人品
  待人真誠厚道,這是做人的根本
  為人要正直,這是征服一切的力量
  信用是一筆無價的財富,值得用生命去維護
  沒什么比忠誠更能讓人高貴的
  要勤奮,只有人的勞動能創(chuàng)造神圣
  不要做懦夫,勇敢承擔起你的責任
  腳踏實地,讓你離成功更近
  奉獻你的一生,讓生命不存在遺憾
  尊重他人,是贏得他人尊重的開端
  送人玫瑰,留下手中持久的芳香
  輯2永遠不能磨滅的力量
  多一點自信,每個人都是一座寶藏
  在生活中要盡量學會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面對麻煩和煩惱的時候,我們最好做些什么
  采取得體的行動,打破消極的念頭
  把恐懼、憤怒、悲觀、屈辱等情緒拋之腦后
  如果連自己都不能接納,還能指望別人什么
  不要拿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
  如果不想被他人左右,就要不斷提高自我意識
  要有自信,才有可能變成自己所希望的人
  輯3改變思維改變一切
  既然擁有高等智慧,就要好好利用
  思維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掙脫“思維柵欄”,不要自己束縛自己
  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重要得多
  認為整個世界都錯的人,極可能錯在自己
  成功的人只要自己想要的,敢想才敢做
  不管過去經(jīng)歷如何,重要的是你將來要做什么
  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就會有新突破
  輯4踩著仙人掌向前沖
  現(xiàn)在流的口水,將成為明天的眼淚
  荒廢的今日,正是昨日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絕不將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幸福或許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如果不能踏著坎坷往前沖,只會被它絆倒
  成功路上,不要吝嗇對自己的犒勞
  堅忍不拔是最強意志力的表現(xiàn)
  不要驕傲太早,你未必就是笑到最后的那個
  再堅持一下,成功就在下一秒
  輯5給自己一個起跳的空間
  為自己的過錯找借口,就是在做無用功
  錯了,不要讓自己一直錯下去
  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錯再錯
  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反思失敗
  不要小看錯誤,這是一種寶貴的經(jīng)驗
  把錯誤和失敗當成一股成就我們的東風
  輯6不讓借口成為習慣
  最難戰(zhàn)勝的敵人,往往正是自己
  自己不敢站起來,更別指望別人會幫你
  正視自己的不足,等于走在自我完善的路上
  踩著別人的腳印走,永遠發(fā)現(xiàn)不了新路
  跌倒了自己爬起來,這沒有任何借口
  一旦習慣了為自己找借口,你只能走向毀滅
  遇到問題先想解決辦法,而不是找推脫的理由
  永遠給自己找個理由,這是人生最大的失敗
  借口越多,失誤和漏洞也就越多
  輯7以最美的姿態(tài)活著
  沒有失敗的人生,只有失敗的心態(tài)
  勇氣是我們最好的上帝
  不要從極端的角度看問題
  抱怨解決不了問題,要學會戰(zhàn)勝失落情緒
  真正明智的人懂得用忙碌代替憂愁
  正視失去,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去面對
  慢調(diào)生活,體驗生命的真諦
  保持住一顆平和的心,才能享受到生活的樂趣
  輯8幸福其實并不遠
  幸福只能靠自己來獲取
  幸福的最大障礙其實在自己
  仔細聆聽,幸福的標準就在心間
  幸福就在關愛自己和他人的過程中
  幸福永遠不會“大蕭條”
  從容生活,太過忙碌是幸福的威脅
  幸福就是做自己愛做并能獲得報酬的工作
  幸福的人不必去當總統(tǒng)或世界首富
  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守護片刻的幸福最能驗證人生價值的是人品
  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成功的眷顧,以體現(xiàn)出自己的人生價值,那么如何才能贏得成功?
  有人說:“要有像天才一樣的智慧!
  有人說:“要靠機遇。”
  還有人說:“勤奮加努力。”
  其實這些都不是贏得成功的最關鍵的因素。獲得成功最關鍵的因素,其實是一個人的人品。
  的確,最能驗證人生價值的,不是機遇,也不是勤奮或努力,而是一個人的人品。只要你觀察從哈佛畢業(yè)的人,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人智力超群,在道德品質(zhì)、能力、情商和心理素質(zhì)上更是出類拔萃。
  為什么會這樣?這要從哈佛的人才的選擇和培養(yǎng)的標準說起。哈佛大學連續(xù)八年,高居大學世界排名排行之首,被人稱之為學習的圣地。每年,世界各地都會有成千上萬個學生為哈佛提出入學申請,也有成千上萬個學生從哈佛光榮畢業(yè)。更值得注意的是,哈佛并不僅僅在入學前對學生們進行面試,而且還會在學生們畢業(yè)前再來一次面試。
  令人奇怪的是,這些面試題都是在考察面試者的品質(zhì),如,正直、誠信、負責等;有的則側重于檢驗一個人的性格,如,寬容、耐性、心態(tài)等,這一切無不說明了一個道理:擁有優(yōu)良的人品,你就會離成功的人生更近了一步!
  一位哈佛教授給新生上素質(zhì)教育課。只見他神神秘秘地從包里掏出一個玻璃瓶子,然后又拿出一些小石頭。這下立刻挑起了學生們的好奇心,心想:這位哈佛教授到底想要做什么呢?
  緊接著,教授把小石頭一塊一塊地裝進瓶子里,直到再也裝不下一塊石頭,然后他就問他的學生:“裝滿了嗎?”
  學生們面面相覷,然后非?隙ǖ鼗卮鹫f:“滿了!笨墒,哈佛教授似乎并不以為然,因為他又拿出一小袋沙子,在給學生們看過后,直接把沙子倒進了瓶子里,直到瓶子再也放不下一粒沙子。這時,他又問:“滿了嗎?”
  “沒有!睂W生們回答說。
  教授笑了笑,說:“對!不愧是哈佛的學生,一點即透!敝灰娊淌谟帜贸鲆黄克,緩緩地倒入了已經(jīng)裝滿沙子和石頭的瓶子里。
  等到已經(jīng)再倒不下水時,哈佛教授結束了實驗,然后語重心長地問道:“同學們,你們從這個實驗里得到了什么啟發(fā)呢?”
  一位學生大聲說:“時間,時間都是這么擠出來的,只要你愿意,總能擠出時間來學習!
  另一位學生也搶著說:“知識,無論你的知識多么淵博,總有你不知道的!
  哈佛教授略帶滿意地笑了,說道:“你們說得也都對。但是請大家再想一想,如果剛才我先放了沙子呢?那么石頭還能裝得下去嗎?先放石頭還是先放沙,這很重要。那么什么才是人生這塊石頭呢?”
  “地位!币晃粚W生說。
  “學歷!绷硪晃粚W生說。
  ………
  學生們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教授最后搖搖頭說:“是人品,人品就是這塊石頭,無論在什么時候,我們都要把別人放在第一位,先人后己,這是做人的基本!
  “人品”在英語中的定義是:“一個人生命過程中建立的穩(wěn)定和特殊的品質(zhì),使他無論在什么環(huán)境中都有同樣的反應!眱(yōu)良的人品源自一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它不受地位、財富、環(huán)境等的限制。
  曾被美國《時代》雜志譽為“人類潛能的導師”的史蒂芬?柯維博士,曾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寫道:
  “我潛心研究自1776年以來,美國所有討論成功因素的文獻。對于愛好自由民主的美國人民所公認的種種成功之論,算得上了如指掌。
  不過,我從這200年來的作品中,我發(fā)現(xiàn)過去的50年來討論成功的著作都很膚淺,談得都是一些自我完善、大眾心理學以及自我?guī)椭,講的都是如何運用社會形象的技巧與如何成功的捷徑。雖然這些知識造成了社會上有很多人,抓住了時機,靠自己某項技巧或者能力取得了成功,但他們卻很少有人能讓自己一直成功下去,更別談會獲得什么大的成就了。因為他們?nèi)〉贸晒Φ倪@種方式往往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特效藥,治標而不治本。
  比較而言,前150年的作品則有很大不同。這些早期論著強調(diào)‘品德’為成功之本,諸如像正直、謙虛、誠信、勤勉、樸實、耐心、勇氣、公正和一些稱得上是金科玉律的品德。富蘭克林的自傳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內(nèi)容主要描述一個人如何努力進行品德修養(yǎng)!
  這段話是說,圓滿的生活與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只有具備良好的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與恒久的快樂。其實,做人首先是看一個人的德性是否忠厚誠實,其次是否有所擔當,再次是否忠孝仁義,最后才是是否擁有高水平的智力和技能。
  所以,你不僅要讓自己成為有能力的人才,更要成為品行高尚的人。當你具備優(yōu)良的人品,你才能融入社會,從社會汲取你所需要的,在社會中實現(xiàn)你的理想和抱負。
  那么如何培養(yǎng)自己人品呢?這就需要你多多關注,人生中那些比能力更重要的東西,比如說愛心的培養(yǎng),比如說尊嚴感的獲得等等。一個人首先胸中要有高尚品德和完備人格的火種,才能在照亮自己的同時也溫暖了別人,這是哈佛的智慧,也是人類的智慧。
  待人真誠厚道,這是做人的根本
  “如何才能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得更好。”這是很多人想問的問題。哈佛大學在300多年里先后培養(yǎng)出7位總統(tǒng)、40位諾貝爾獲得者,為商界、政界、學術界及科學界貢獻了無數(shù)成功人士和時代巨子。這些成功人士,在事業(y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無不與他們做人的成功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些成功人士告訴了我們淺顯易懂的道理:只有學會了做人,才能學會生存。
  





上一本:康德說道德與人性 下一本:生命哲思錄:改變你一生的哲學智慧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每天一堂哈佛哲學課的作者是常鴻飛,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