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希望遇到好機會,好機會常被比喻為"千載難逢,萬劫難遇",不是很容易遇到。所謂機會,也要有緣分。你有那個緣分,當然就有那個機會;平常少結(jié)善緣,當然就不會有很多機會了!窃拼髱煛秾捫摹冯m然人只是宇宙的過客,但只要是能掌握時間的人,就能擁有人生;會善用時間的人,就能懂得處理生命。遺憾的是,同樣是過客的人生,有的人懂得珍惜生命,感嘆人生苦短;有的人任意揮霍生命,埋怨人生苦長。其實,若能真正認識生命,必能了悟人生苦多;唯有自我主宰生命,才能不懼人生苦空!窃拼髱煛渡岬谩 作者簡介: 李書恒,頗具佛緣,小時大病一場,后被一云游法師所救,因此與佛結(jié)下不解之緣。喜游山玩水,愛三山五岳,現(xiàn)為眾多旅游雜志撰稿人。愛好安毅生活,與世無爭,安于平淡,樂于逍遙。 目錄: 第一章學則善思,鏡里人生正反看 有人說:“沒有痛苦,哪有快樂?”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痛苦和快樂就像一對冤家,它們既是對立的,又誰也離不開誰。如果沒有痛苦的悲,那么,你就感覺不到快樂的甜,而如果沒有快樂,那么,這個世界將不再有光明,更沒有未來,因為,它磨滅了人類生而為之的希望和動力。 1.你痛苦嗎?快樂是痛苦的遺產(chǎn) 2.你迷惑嗎?別放棄體味生命之苦 3.你嫉妒嗎?智者,懂得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 4.你煩惱嗎?丟掉煩惱的種子 5.你傷心嗎?每一種創(chuàng)傷都是一種成熟? 6.你自卑嗎?卑微是對比與好勝的反饋 第二章活在當下,人生處處有禪機 人生最難的事是克服自己,戰(zhàn)勝自我。現(xiàn)實中的很多人在順利時得意忘形,失意時自暴自棄;別人看得起時覺得自己很成功,落魄時覺得沒有人比他更倒霉。然而,真正強大的人卻是那些不受成敗得失所左右、不受生死存亡等有形無形的情況所影響的人,縱然身不自在,卻能心得自在,這才算戰(zhàn)勝自己。 1.別執(zhí)著別人的錯 2.“我”是修煉出來的 3.舍得舍得,何舍何得?第一章學則善思,鏡里人生正反看 有人說:“沒有痛苦,哪有快樂?”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痛苦和快樂就像一對冤家,它們既是對立的,又誰也離不開誰。如果沒有痛苦的悲,那么,你就感覺不到快樂的甜,而如果沒有快樂,那么,這個世界將不再有光明,更沒有未來,因為,它磨滅了人類生而為之的希望和動力。 1.你痛苦嗎?快樂是痛苦的遺產(chǎn) 2.你迷惑嗎?別放棄體味生命之苦 3.你嫉妒嗎?智者,懂得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 4.你煩惱嗎?丟掉煩惱的種子 5.你傷心嗎?每一種創(chuàng)傷都是一種成熟? 6.你自卑嗎?卑微是對比與好勝的反饋第二章活在當下,人生處處有禪機 人生最難的事是克服自己,戰(zhàn)勝自我,F(xiàn)實中的很多人在順利時得意忘形,失意時自暴自棄;別人看得起時覺得自己很成功,落魄時覺得沒有人比他更倒霉。然而,真正強大的人卻是那些不受成敗得失所左右、不受生死存亡等有形無形的情況所影響的人,縱然身不自在,卻能心得自在,這才算戰(zhàn)勝自己。 1.別執(zhí)著別人的錯 2.“我”是修煉出來的 3.舍得舍得,何舍何得? 4.布施是最大的功德 5.不夸己能,不揚人惡 6.用德行教化人心 7.克服自己比戰(zhàn)勝他人更高尚第三章心懷大愛,自利利他兩相宜 人的一生總要有目標的活著,沒有目標的或者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人都有當下的追求或長遠的追求。追求金錢、身份、地位和名譽等都沒有錯,關(guān)鍵是你不要因此而迷失了自我,或者因此而失去人生中更為可貴的東西,比如親情、健康和幸福。 1.我們追求的不僅是金錢 2.良心是最公正的審判官 3.不把生命浪費在錯誤的地方 4.忍一時之氣,成一世之功 5.不刻意地去猜測別人的想法 6.誠實面對自己,才不會被世界欺騙 7.認識自己的弱點,力求改正第四章心之修行,無欲無疆 得到與失去,是人生常見的問題。有得必有失,面對我們已經(jīng)的得到的,不必去慶幸,對于我們失去的,也不要去心感遺憾。要有淡泊名利之心,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計得失,人間就是天堂。 1.一切法得成于忍 2.甘于淡泊,樂于寂寞 3.善聽才能善言,用心才能得道 4.“心”與“意”的布施不需要回報 5.超然物外,不為富貴所累 6.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 7.不在背后說他人是非 8.智慧是人生修行中最好的輔佐第五章思者善行,人生喜樂常在 對于個人成長來說,順境能提供各種便利條件,有利于人才成長。但逆境也往往是人才成長所必須的。古人認為“多難興才”,更甚者說:“逆則生,順則夭矣;逆則圣,順則狂矣;草木不霜雪,則生意不固;人不憂患,則智慧不成! 1.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2.不必回頭看咒罵你的人是誰 3.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4.創(chuàng)造機遇的人是勇者,等待機遇的人是愚者 5.惡語傷人六月寒,請你口下多留情 6.沉默是毀謗的最好答復 7.多一分欣賞,你會多一分快樂第六章生活是另一種修行 放下是一種超然的心境。在暮鼓晨鐘之中,將心靈慢慢洗滌、凈化,便發(fā)現(xiàn)原來那些我們自認為不能放下的東西都已經(jīng)慢慢遺忘掉了。能否真正的放下,就在于我們能不能以淡泊之心待之。 1.不滿別人就是苦自己 2.修行是點滴的功夫 3.說話勸人都要講技巧 4.好好管教你自己,不要去管別人 5.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6.學會包容,學會忍受 7.不做無謂的爭論第七章行則需悟,平淡是真要惜福 把生死大事常記心頭,那么人生中的不愉快便自然而然會被看淡,因為生命珍貴,光陰易逝,你便舍不得將光陰浪費在這些事情上了。不懈怠不墮落,放下塵世萬緣,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這就是佛家告訴我們的至理。 1.生命就是最好的財富 2.放下也是一種幸福 3.我們要懂得惜緣 4.擁有財富而不是被財富擁有 5.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6.珍惜你身邊的一切 7.真誠而為,以無妄之心待人接物第八章悟罷能得,大悟無言 佛說:“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庇终f:“放下即擁有!比松褪且粋不斷選擇與放棄的過程,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就需要自己學會選擇,學會放棄,審時度勢,揚長避短,把握時機,如果不是我們應該擁有的,我們就要學會放棄,明智的選擇勝過盲目地執(zhí)著,選擇與放棄是量力而行的睿智和遠見。 1.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2.百年以后,哪一樣是你的? 3.少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多一分心力反省自己 4.“空”并非“沒有”,而是“無我” 5.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 6.自己嘗一嘗梨子的味道 7.不要被任何傳統(tǒng)或流言所左右第九章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佛家說:“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边@看似是一種消極的態(tài)度,但實質(zhì)上卻包含了大智慧。過去不可更改,未來無法預測,我們能把握的只有當下。把握今朝,活在當下,是一種很好的人生態(tài)度。 1.難得糊涂,糊涂之人最快樂 2.警惕明月下的陷阱 3.欲望是痛苦的根源 4.“風險”是暗夜中的燈塔 5.把握今朝,活在當下 6.心有多寬,世界就有多大 7.懷有感恩,珍惜所有 8.人生的真諦在于奉獻 9.隨緣自適,感受佛光 你煩惱嗎?丟掉煩惱的種子所謂“煩惱”,如同《大智度論》卷七中所說:“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指的是使人心靈發(fā)生惱亂、煩躁、迷惑、污染等的精神作用。人為什么會產(chǎn)生煩惱?佛法中認為,萬法原本就虛妄不實,但是人不可能完全正確地知道,于是便產(chǎn)生貪嗔癡“三毒”!柏潯北闶窍氚淹庠诘慕疱X、利益、名位、事業(yè)等占為己有,這是很容易遭受到挫折的。如果心靈沒有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陷于此種境界不能自拔,那煩惱自然會源源不斷地產(chǎn)生出來,而且其力量會越來越強大。怎樣才能防止或減少煩惱呢?借鑒佛教的方法,降低、減少內(nèi)心過高的欲望才是根本。其次則要學習調(diào)節(jié)、釋放內(nèi)心的煩惱,以減少“煩惱種子”的力量!秹(jīng)》中,神秀大師有偈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常常拂拭內(nèi)心落下的“塵!薄獪p少煩惱“種子”的滋生,才能維持內(nèi)心的安寧、健康。拂拭內(nèi)心的塵埃,這是現(xiàn)代人們應當學會的一門“功課”。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脫離輪回最大的障礙就是煩惱,而菩薩在成佛之前的障礙,稱為所知障;煩惱和所知二種障礙的本質(zhì),就是光明的如來藏。原始清凈的如來藏,經(jīng)由我們的主意識,透過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對外在的色、聲、香、味、觸產(chǎn)生五識。在意識、五根、外境的交互循環(huán)過程中,讓心有了混濁的狀態(tài),這種情形在佛經(jīng)里是如何譬喻呢?就像海水本身是清澈的,不會有浪,但是,為什么海面會生起如此大的混濁波浪?是風讓海水起了波浪。所以,這種突然生起分別的識,既捉不住它,也不清楚它是正面或負面,這種混沌不解的疑惑,就是無明。而心的原始本質(zhì),就像是海底的水,永遠都是清凈的,永遠都具備著高度的智慧以及圓滿的慈悲,這稱為佛性。煩惱,是思想的一種狀態(tài),是因為有無明、有分別心而產(chǎn)生。想要擺脫煩惱,必須先了解煩惱如何產(chǎn)生,該如何消除。寧瑪巴的大師米滂仁波切說:“什么是煩惱?貪欲等稱為煩惱!睔w納來說,煩惱就是貪念、瞋恨、嫉妒、傲慢、疑心等,稱為五毒。從無始輪回以來到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非常習慣負面的思想和行為,對于正面的思想或行為,卻需要努力學習才能展現(xiàn)。我們與生俱來、不需經(jīng)過學習便存在的,就是煩惱。所以,母親懷胎時,胎兒可能因為不高興,在母親的肚子里拳打腳踢;歡喜的時候,也會露出笑容。而出生以后,嬰兒對喜歡的事物會感到很開心,對不喜歡的事物,也會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這些都是與生俱來的習氣。更嚴重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欲望及瞋恨心也跟著不停增長。從懂事以來,我們就有貪念,因為要滿足當下飢餓的需求,而對正面的親切關(guān)懷也會歡喜接受,可是對負面的語言就會有抗拒之心,這些都會隨著年齡不斷增長。人類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的貪、瞋、癡、慢、疑造成的。正常而言,人類比別的動物有更高的智慧?墒窍鄬Φ,人類有時需要更多的約束,不然智商高反而變成狂妄自大,成為混亂的根源,而且還會用自以為是的聰明,摧毀這個世界。人類的長處是可以去思考這類問題。當知道這一切的痛苦來自煩惱時,可以透過對它的了解,培養(yǎng)健康的身心,慢慢把貪念、瞋恨、妒嫉、傲慢等煩惱去除。佛教徒表面上是在度化眾生,但實際上是靠眾生的力量在度化自己,因此對眾生常懷有感恩之心。當有感恩的心,瞋恨就生不起來,也不會嫉妒。因為曾發(fā)愿希望所有眾生比自己好,所以如果眾生的智慧、財富比自己多,應該高興才對。何況他不需要自己的幫助,財富、名聲、能力就比自己好,應該更值得歡喜,因為自己少了一個負擔。嫉妒,就是放不下名利等,而對別人所擁有的感到不滿。在一片茂密的叢林中住著一只憂郁的小老鼠。他常常整日悶悶不樂,有時自感形象不佳,本領(lǐng)又小,很是羨慕貓的神氣。不甘心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一天,這只苦惱的小老鼠跑到山神的跟前,一再哀求山神,希望山神把它變成一只貓。最終,在它的苦苦糾纏下山神終于答應了它的要求,把小老鼠變成了一只非常神氣的貓。然而,小老鼠并沒高興幾天,因為它又發(fā)現(xiàn)了新問題,原來貓怕狗。于是,它又去求山神,希望山神把它變成一只狗?墒,狗怕狼,于是它又跑去請求山神把它變成狼……就這樣,小老鼠不斷地請求,也不斷地變化,直到有一天小老鼠終于變成了森林中最大的動物——大象。當它昂首挺胸,在叢林中散步時,威風凜凜,所有動物見了它都點頭哈腰,恭恭敬敬?吹竭@些,小老鼠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然而,沒過多久,它便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大象最怕的竟然是老鼠。這時它眼中最偉大的形象又變成了老鼠,于是它又去哀求山神……可見,很多時候,煩惱都是自己想出來的。如果你一味地將自己的弱點與別人的優(yōu)點相比較,無謂地進行攀比,那么,煩惱會源源不斷地向你涌來,讓你永無解脫之日。身為普通人,我們只需要做好一個普通人應該做好的事情,做好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扮演好上天安排給我們的角色就夠了,至于其他的,能求則求,不能強求的,何不放手,去享受一種平靜安詳?shù)纳钅兀繜⿶朗亲约合氤鰜淼,并不是說你如果不想有煩惱,就必須放棄思考;而是說,你要把握好思考的度,做思考的主人,不自尋煩惱。人之所以為人,除了勞動之外,在很大程度上還得益于人很會用腦。的確,思考可以幫助人成長,讓人不斷在生活中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但是,一些無端的擔憂和莫名其妙的思考還是越少越好,即切莫杞人憂天、庸人自擾。把握一個思考的度,讓我們的生活輕松、快樂起來。在處事時,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看待這個世界,那么,煩惱自然而然就會從我們的內(nèi)心消失。人生之路自然免不了坎坎坷坷,只要你用一種豁達的態(tài)度去看待它,用希望和熱情去迎接它,那么,你就會覺得這個世界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樣冷酷和布滿陰霾。學會感恩,將個人的利益得失看得淡點,而把父母的付出與給予、朋友的關(guān)心和幫助、愛人的牽掛與體貼看得珍貴些,從內(nèi)心感謝他們,并因此重視他們,那么,你會覺得這個世界很可愛,而且,你很富有。感恩不僅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而且是一種品德,是一個人品格是否健全的標志之一。學會感恩,學會“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學會寵辱不驚,不再自尋煩惱。人的一生最大的勞累莫過于心累。因為,一個人走過他的一生需要考慮的事情和必須作出的選擇太多太多了。有來自金錢方面的,有來自事業(yè)方面的,當然還有來自人與人關(guān)系方面的,等等,等等。如果你的心累了,記得要給它減負,把一切該放下的都放下。金錢、面子、地位、榮譽、過去和未來,都讓它們?nèi)グ伞R罹突町斚,要活就活得輕松。人們常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這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位老太太一樣,一個人過于在意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將它無限放大,那么,無疑就會遮蔽了他的眼睛,使他看不到他身邊那些美好的東西。的確,人生要想事事如意,永遠一帆風順實非易事,但既然這個客觀情況不能改變,那么,何不改變一下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角度,凈化一下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從勇于接受到學會接受,從學會接受到樂于接受,懷著一種“塞翁失馬,焉知非!钡男睦砣ポp松地擁抱生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