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歷作為一種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歷法,是中華智慧的結晶,并且千百年來一直是百姓喜聞樂見的生活指南。為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加之萬年歷現(xiàn)已成為居家必備之書,所以我們在傳統(tǒng)歷書的基礎上增添了與現(xiàn)代人生活比較接近的內容,融進了許多常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的文化知識,編成此書。本書共包括兩部分的內容: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萬年歷表。既保持了傳統(tǒng)歷書的本色,又增添了與時俱進的新時代的內容,希望能給讀者的居家生活帶來一定的幫助和指導作用。 作者簡介: 王光普,清華大學碩士畢業(yè),后到日本留學三年,回國后,在某外企擔任人事部門經(jīng)理職務,擁有豐富的管理和培訓經(jīng)驗。其個人對國學經(jīng)典情有獨鐘且頗有研究,并積極致力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宣揚和傳播工作。 目錄: 第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 第一章歷法常識 我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fā)展最早的國家之一。由于生產(chǎn)與生活的需要,人們逐漸開始了對天文現(xiàn)象的觀察和研究(據(jù)史料記載,我國從遠古時代就開始了此項活動)。經(jīng)過歷代人不斷的努力,積累了豐富的天文學知識,不僅給我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帶來了方便,還為我們解開了不少謎團。 一、萬年歷由來的傳說 二、陽歷和陰歷 三、天干地支紀法 四、六十甲子 五、閏日、閏月和閏年 六、星期的來歷 七、四季的成因及劃分 八、月相 九、陰陽五行說 第二章生肖星宿第一篇 中華傳統(tǒng)文化 第一章 歷法常識 我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fā)展最早的國家之一。由于生產(chǎn)與生活的需要,人們逐漸開始了對天文現(xiàn)象的觀察和研究(據(jù)史料記載,我國從遠古時代就開始了此項活動)。經(jīng)過歷代人不斷的努力,積累了豐富的天文學知識,不僅給我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帶來了方便,還為我們解開了不少謎團。 一、萬年歷由來的傳說 二、陽歷和陰歷 三、天干地支紀法 四、六十甲子 五、閏日、閏月和閏年 六、星期的來歷 七、四季的成因及劃分 八、月相 九、陰陽五行說 第二章 生肖星宿 生肖是中國和東南亞等地區(qū)的一些民族用來代表年份和人的出生年的十二種動物,每個人的生年都有一個動物作為生肖;由于生產(chǎn)與生活的需要,人們對天上的一些星星也進行了研究,因此就有了二十八星宿和十二星座之說。十二星座不僅是我國古代的研究發(fā)現(xiàn),對其起源,國外也流傳著不同的神話傳說。 一、有關十二生肖產(chǎn)生的歷史 二、十二生肖排序的傳說 三、十二生肖年份對照表 四、生辰八字 五、生辰八字的推算規(guī)律 六、我國古代的二十八星宿 七、二十八星宿與擇吉避兇 第三章 二十四節(jié)氣 二十四節(jié)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僅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由于中國農歷是一種“陰陽合歷”,它不能完全地反映太陽運行的周期,而中國又是一個農業(yè)大國,農業(yè)生產(chǎn)需要嚴格遵守太陽的運行規(guī)律,由于農歷不能準確地指導農業(yè),因此在歷法中就又增加了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jié)氣。 一、二十四節(jié)氣的起源 二、二十四節(jié)氣簡表 三、二十四節(jié)氣所對應的黃道位置 四、與二十四節(jié)氣有關的詩歌 五、與二十四節(jié)氣有關的對聯(lián) 六、與二十四節(jié)氣有關的農諺 七、二十四節(jié)氣與農業(yè)的關系 第四章 姓氏文化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后,姓氏合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梢姡袊帐衔幕彩窃催h流長且內涵豐富的。 一、姓氏的歷史知識 二、姓氏的由來 三、姓與氏的關系 四、百家姓 五、古人的改姓現(xiàn)象 六、古人的名和字 七、古人的號 第五章 傳統(tǒng)節(jié)日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形式多樣,種類繁多,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而成的。可以說,從農歷的年初到年尾,幾乎每個月都有節(jié)日,而這些節(jié)日的慶;顒踊蛘哒f是節(jié)日習俗都因節(jié)、因地而異。 一、正月初一賀新春 二、正月十五鬧元宵 三、二月二龍?zhí)ь^ 四、禁煙掃墓寒食節(jié) 五、掃墓祭祖清明節(jié) 六、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 七、六月六姑姑節(jié) 八、七月七牛郎會織女 九、七月十五鬼節(jié) 十、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 十一、九月九重陽節(jié) 十二、十月一燒紙衣 十三、冬至莫忘吃餃子 十四、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十五、臘月二十三祭灶神 十六、除夕守歲到天明 第六章 婚喪壽誕祭祀禮俗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不僅創(chuàng)造了豐富燦爛的歷史文化,還形成了嚴格的道德禮儀規(guī)范,因此,被世人稱之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禮儀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guī)缀跎婕吧鐣畹姆椒矫婷,例如婚喪、壽誕、祭祀等。而涉及社會生活后的禮儀則被我們習慣性地稱為禮俗。 一、結婚禮俗 二、生育禮俗 三、賀壽禮俗 四、喪葬禮俗 五、祭祀禮俗 第七章 民間信仰 民間信仰是一種伴隨著人類社會發(fā)展始終的文化現(xiàn)象。而中國的民間信仰則主要是指俗神信仰。人們把傳統(tǒng)信仰中的神靈和生活中可能出現(xiàn)的對己有利的人物神化,然后經(jīng)過反復的篩選、淘汰與組合,從而構成了一個雜亂的神靈信仰體系,用拜祭的方式祈求神靈幫助自己實現(xiàn)夙愿。 一、玉皇大帝 二、王母娘娘 三、福神 四、祿神 五、壽星 六、財神 七、喜神 八、門神 九、灶神 十、鐘馗 十一、床神 十二、土地神 十三、四大菩薩 十四、彌勒佛 十五、送子觀音 十六、月老 十七、雷公電母 第八章 對聯(lián)習俗 對聯(lián),又稱楹聯(lián)、對偶、門對、春貼、春聯(lián)、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于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xié)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lián)相傳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一、春聯(lián)習俗 二、婚聯(lián)習俗 三、壽聯(lián)習俗 四、挽聯(lián)習俗 第二篇 萬年歷表 一、1931~1940年 二、1941~1950年 三、1951~1960年 四、1961~1970年 五、1971~1980年 六、1981~1990年 七、1991~2000年 八、2001~2010年 九、2011~2020年 十、2021~2030年 ……萬年歷作為一種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歷法,是中華智慧的結晶,并且千百年來一直是百姓喜聞樂見的生活指南。為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加之萬年歷現(xiàn)已成為居家必備之書,所以我們在傳統(tǒng)歷書的基礎上增添了與現(xiàn)代人生活比較接近的內容,融進了許多常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的文化知識,編成此書!蹲钚聦嵱妹袼兹f年歷大百科》共包括兩部分的內容: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萬年歷表。既保持了傳統(tǒng)歷書的本色,又增添了與時俱進的新時代的內容,希望能給讀者的居家生活帶來一定的幫助和指導作用。第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 第一章歷法常識 我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fā)展最早的國家之一。由于生產(chǎn)與生活的需要,人們逐漸開始了對天文現(xiàn)象的觀察和研究(據(jù)史料記載,我國從遠古時代就開始了此項活動)。經(jīng)過歷代人不斷的努力,積累了豐富的天文學知識,不僅給我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帶來了方便,還為我們解開了不少謎團。 一、萬年歷由來的傳說 萬年歷是我國古代傳說中最古老的一部太陽歷。據(jù)說,它是為了紀念歷法編撰者萬年的功績,才將其命名為“萬年歷”的。而現(xiàn)在所使用的萬年歷,實際上就是記錄一定時間范圍內(比如100年或更多)的具體陽歷或陰歷的日期的年歷,方便有需要的人進行查詢使用,與原始歷法并無直接聯(lián)系。若要追尋萬年歷的由來,還得從遠古時代商朝的一個故事說起。 日晷儀和水漏壺的出現(xiàn)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由于歷法制度不夠健全,天時和農事往往不能正確地結合起來,農作物的收成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一些年月,盡管農民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但是收獲甚小,日子過得很是艱難。當時的天子祖乙(約公元前1450年)看到由于節(jié)令的紊亂而導致民不聊生,很是憂慮。在沒有任何科學知識的當時,人們都以為是得罪了天神,天子祖乙也認為有道理,于是就親自率領百官,熏香沐浴,前往天壇祭祀天神,并傳諭全國百姓設壇祭天,祭拜天神,請求寬恕,使節(jié)令恢復正常,可是節(jié)令仍舊紊亂。 當時在定陽山下,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樵夫,以打柴采藥為生,但是對歷法及節(jié)令卻很感興趣。有一天,萬年上山砍柴,砍完了就坐在樹下休息,他望著樹影出神,不知不覺已經(jīng)過了大半個時辰,回過神后,他發(fā)現(xiàn)這時地上的樹影已經(jīng)悄悄地移動了方位。這時,萬年靈機一動,心想,可不可以利用日影的長短來計算時間呢?受此靈感的啟發(fā),萬年急忙起身往家趕,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研究,他設計出了一個可以通過測日影來計天時的日晷儀。可是,這個日晷儀卻有一個很大的缺陷,那就是,一遇到陰雨天氣就無法使用,這也是萬年苦惱的事情。 后來有一天,萬年在泉邊喝水,看見崖上的水很有節(jié)奏地往下滴,規(guī)律的滴水聲又啟發(fā)了他的靈感;氐郊液,萬年就動手做了一個5層的漏壺,這樣就可以利用漏水的方法來計時了。這個計時方法的好處就是,不管天氣陰晴,都可以正確地掌握時間了。有了計時的工具,萬年更加用心地觀察天時節(jié)令的變化。經(jīng)過長期的觀察與總結,他發(fā)現(xiàn),每隔360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復一次。所以,只要搞清楚日月運行的規(guī)律,就可以制定出準確的節(jié)令了。 研究有了初步進展 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萬年非常高興,為了使他的這兩項發(fā)明造福百姓,萬年就帶著自制的日晷儀和水漏壺去覲見天子祖乙,順便向天子說明節(jié)令不準與天神是沒有任何關系的。祖乙覺得萬年的解釋很有道理,并且堅信萬年一定能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歷法,于是就把萬年留在自己身邊,然后在天壇前蓋起了日晷臺和漏壺亭,還派了12個童子供萬年差遣。從此以后,熱愛歷法與節(jié)令研究的萬年就開始專心致志地鉆研時令了。 過了一段日子,天子祖乙派大臣阿衡去了解萬年制歷的情況。阿衡來到日月閣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后,萬年就拿出了他推算出的初步成果,說:“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榮枯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聽到萬年的敘述后,阿衡心里非常不安,他擔心萬年制出準確的歷法后,會得到天子的重用,然后威脅到他的地位,于是,阿衡決定除掉萬年。回去后,他就用重金雇用了一名刺客,準備行刺萬年。讓阿衡以及他所用刺客無奈的是,萬年全心研究時令,幾乎從不離開所住的日月閣,刺客只好趁夜深人靜之時去射殺萬年。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勤奮的萬年仍舊進行著他的研究,只聽得“嗖”的一聲,萬年感到胳膊被什么東西扎了一下,然后應聲倒下了。見狀,童子們高喊捉拿刺客,守衛(wèi)的士兵當場將其抓獲,然后將其扭送到天子面前。祖乙經(jīng)過審問得知這些都是阿衡的詭計,就下令將阿衡收押,然后親自到日月閣探望只受了點皮肉之傷的萬年。 見到天子后,萬年就把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報告給了祖乙:“現(xiàn)在申星追上了百星蠶百星,星象復原,子時夜交,舊歲已完,時又始春,希望天子定個節(jié)名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jié)吧! 不負眾望,大功告成 當時祖乙見萬年為了制歷,日夜勞瘁又受了箭傷,心中不忍,就請他入宮調養(yǎng)身體,萬年答道:“多謝天子厚愛,只是目前的太陽歷還是草歷,不夠準確,要把歲末尾時也閏進去。否則,時間一長又會造成節(jié)令失常,給天下人帶來麻煩。為了不負眾望,我必須留下來,繼續(xù)把太陽歷定準! 又經(jīng)過了數(shù)十個寒暑的精心研究,萬年制定的較為準確的太陽歷終于完成了,當他把太陽歷獻給在任的國君時,已是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了。面對如此忠誠的臣子,國君甚是感動,為了紀念萬年的功績就把太陽歷定名為萬年歷,并封萬年為日月壽星。 以上就是“萬年歷”由來的傳說。盡管這只是一個傳說,但是也道出了萬年歷制定的艱辛,所以,作為感受到萬年歷帶來便利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這一偉大的勞動成果。 二、陽歷和陰歷 古時候人們把地球繞太陽轉一周稱為一年,并且他們很早就發(fā)現(xiàn)年與年之間的間隔是365天,不過“年”這個單位太大,用起來也不方便,而“天”這個單位又太小,于是便想方設法在“年”與“天”之間加入一個計量單位,于是歷法便應運而生了。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最熟悉的歷法莫過于陽歷和陰歷了。 對于陽歷和陰歷,相信大部分人都很熟悉,它們是用來記錄時間的歷法,為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那么,陽歷和陰歷到底是怎么來的呢?為什么會有大月、小月之分?為什么會有閏年、閏月之說?這些問題,你都了解嗎? 陽歷的由來 陽歷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一種歷法。它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視運動周期為依據(jù),也就是以地球繞太陽運動的周期為基礎,因此叫做太陽歷,簡稱為陽歷。 陽歷,是以地球繞太陽1周(1回歸年)為1年。1回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積累4年共有23小時15分4秒,大約等于1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并且每次都固定地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閏年。如今世界通用的公歷就是一種陽歷,陽歷的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每4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400年再閏,即每400年中有97個閏年。公歷的歷年平均長度與回歸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才差一日。 那么,為什么陽歷里獨獨2月在平年是28天呢?這里還有一個故事。 公元前46年,羅馬統(tǒng)帥凱撒著手制定陽歷時,本來規(guī)定每年12個月,逢奇是大月,有31天;逢偶是小月,有30天。但這樣算下來,一年就不是365天,而是366天。所以必須設法在一年中扣去1天。那么,扣去哪個月的一天呢? 因為在古羅馬,執(zhí)行死刑都是在2月,因此人們認為2月是最不吉利的月份。所以就在2月份里扣去了一天,2月份就變成了29天。后來,屋大維繼凱撒后做了羅馬皇帝。屋大維發(fā)覺凱撒是7月生的,7月是大月,有31天,而自己是8月生的,8月是小月,只有30天,為了在生日月份的天數(shù)上和凱撒有同等尊嚴,屋大維決定把8月也改為31天,他還將下半年的10月和12月改成了大月,將9月和11月兩個月改為小月。但是這樣就又多出來一天,為了保持一年365天不變,只好又從不吉利的2月內扣掉。于是,2月就只有28天了。 所以現(xiàn)在的公歷:1、3、5、7、8、10、12月為31天,4、6、9、11月為30天,2月平年為28天,閏年為29天。 太陽歷的歷年近似等于回歸年,一年12個月,這個“月”,實際上與朔望月無關。陽歷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根據(jù)陽歷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但是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和兩弦。 現(xiàn)在世界各國的公歷就是陽歷的一種,所以把我們所說的公歷叫做陽歷不能算錯。不過要知道陽歷是個類名,不是專名,不能反過來說陽歷就是公歷。因為古埃及也用過太陽歷,古羅馬的儒略(julian)歷和格里高(Gregorian)歷也都是陽歷,格里高歷(或稱格里歷)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公歷。 陰歷的由來 以太陽視運動為依據(jù)設置的歷法,我們稱為“太陽歷”,簡稱“陽歷”;而月亮又被稱為“太陰”,所以以月亮的視運動規(guī)律為依據(jù)設置的歷法,我們就稱為“太陰歷”,簡稱為“陰歷”。 陰歷在天文學中主要是指按照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歷法,它是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12個歷月的一種歷法。其實,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農歷,就是陰歷,但它并不是純粹的陰歷,而應該叫做“陰陽歷”。 陰歷把月亮圓缺循環(huán)一次的時間算作一個月,與陽歷一樣,也是12個月算作一年。然而月亮圓缺循環(huán)一次,即一個朔望月,是29天12時44分3秒(即29.5366日),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為了方便起見,陰歷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兩種,因此農歷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純粹的陰歷并不完全一樣,因為純粹的陰歷是大小月交替編排的,而農歷的大小月是經(jīng)過推算決定的。 農歷,是把朔望月的時間作為歷月的平均時間。在這一點上和純粹的陰歷相同,但農歷運用了設置閏月的辦法和二十四節(jié)氣的辦法,使歷年的平均長度等于回歸年,這樣它就又具有了陽歷的成分,所以它比純粹的陰歷好。 現(xiàn)在所用的農歷,據(jù)說我們的祖先遠在夏代(公元前17世紀以前)就使用了這種歷法,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夏歷”。新中國成立后還仍然叫做“夏歷”,1970年以后我國改稱為“農歷”。至于“農歷”一名的由來,大概因為中國自古以農為本,以農立國,所以制定歷法必須為農業(yè)服務。 三、天干地支紀法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jiǎ)、乙(yǐ)、丙(bǐng)、。╠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被稱為“十天干”;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叫做“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60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天干地支在我國古代主要用于紀日,但也曾用于紀月、紀年、紀時等。那么,天干地支是如何被用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呢? 天干地支紀年法 干支紀年法萌芽于西漢,始行于王莽時期,通行于東漢后期。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年。 干支紀年以60年為一個周期,甲子為第一年,乙丑為第二年,丙寅為第三年……以此類推,一個周期輪回完,再從頭開始下一個周期。盡管如今我們都采用公元紀年,但是公元紀年與干支紀年是可以換算的,其具體換算方法如下。 第一種算法。 不同資料算法有所差異,有的給出公式,但本質上是一回事。這里介紹一種簡易直觀的算法。 首先給每個天干、地支一個編號,從頭以4開始循序排下去,天干10后接1,依次排下去,地支12后接1,也依次排下去。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 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如要將公元紀年換算成干支紀年,以公元紀年的尾數(shù)在天干中找出相對應的天干。然后,將公元紀年除以12,用余數(shù)在地支中找出所對應的地支。這樣,公元紀年就換算成了干支紀年。 如公元1994年。用該年尾數(shù)4找出相對應的天干為“甲”。然后,用1994除以12得余數(shù)為2。用余數(shù)2找出相對應的地支為“戌”。那么,公元1994年則為農歷甲戌年。 第二種算法。 1.天干算法:用公元紀年數(shù)減3,除以10(不管商數(shù))所得余數(shù),就是天干所對應的位數(shù)。 2.地支算法:用公元紀年數(shù)減3,除以12(不管商數(shù))所得余數(shù),就是地支所對應的位數(shù)。 天干: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10。 地支: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12。 例1.我們以2010年為例。 天干算法:2010-3=2007,2007/10=200余7,7對應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為庚; 地支算法:2010-3=2007,2007/12=167余3,3對應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為寅; 綜上公元2010年用天干地支紀年表示為庚寅年。 為使各位信任此算法,再舉一例來說明。 例2.我們再以1982年為例。 天干算法:1982-3=1979,1979/10=197余9,9對應天干第9位是壬,即天干為壬; 地支算法:1982-3=1979,1979/12=164余11,11對應地支第11位是戌,即地支為戌; 綜上公元1982年用天干地支紀年表示為壬戌年。 天干地支紀月法 干支紀月不如干支紀年應用地廣泛,多為推算八字所用。干支紀月時,不是農歷的從初一到月底,而是每個地支對應二十四節(jié)氣自某節(jié)氣(非中氣)到下一個節(jié)氣,以交節(jié)時間決定起始的一個月期間。 歷書上的某農歷月對應某干支的說法,只是一種近似,而不是全等對應。若遇到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若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為戊寅。依照正月的干支,其余月份按照干支來推算。60個月,即5年為一個周期,一個周期結束,下個周期繼續(xù),如此往復,循環(huán)下去。 天干地支紀月法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 正月 2月 寅月 從立春到驚蟄 雨水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二月 3月 卯月 從驚蟄到清明 春分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三月 4月 辰月 從清明到立夏 谷雨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四月 5月 巳月 從立夏到芒種 小滿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五月 6月 午月 從芒種到小暑 夏至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 六月 7月 未月 從小暑到立秋 大暑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七月 8月 申月 從立秋到白露 處暑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八月 9月 酉月 從白露到寒露 秋分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九月 10月 戌月 從寒露到立冬 霜降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十月 11月 亥月 從立冬到大雪 小雪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十一月 12月 子月 從大雪到小寒 冬至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十二月 1月 丑月 從小寒到立春 大寒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