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袁煥仙著述集


作者:袁煥仙講述     整理日期:2014-02-24 11:42:54

  一、袁煥仙(1887--1966),四川省鹽亭縣人。其生平事跡詳見本書所輯的袁叔平撰《袁煥仙先生事跡》、于凌波撰《袁煥仙居士小傳》。
    二、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袁煥仙與傅真吾、賈題韜等人在成都提督東街三義廟成立“維摩精舍”,由袁煥仙‘‘駐舍主法”,同時也在灌縣(現(xiàn)都江堰市)靈巖寺舉辦禪七。當時參加人員有南懷瑾、楊光代及釋通寬等。袁煥仙平時講解酬答之語,由門人徐劍秋、范天篤、南懷瑾、饒盛華等分別進行編撰、記事、校訛、繕稿,整理為《維摩精舍叢書》。
    三、《維摩精舍叢書》第一函內容包括《榴窗隨判》、《黃葉閑談》、《中庸勝唱》、《靈巖語屑》、《酬語》共五種,于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由成都維摩精舍刻經處印刷流通。而當時的《維摩精舍叢書》第二函未及刻印,已經被毀。
    四、除《維摩精舍叢書》第一函內容之外,現(xiàn)僅有門弟子鄧岳高保存的袁煥仙著述《心經三講》、《說莊子齊物論》與有關資料《通禪與王恩洋》、《東方學術之函討》共四種。另有門弟子等經20多年函征、親訪、回憶,多方收集的袁煥仙詩、文、詞、聯(lián)、偈語數(shù)百篇,名之為《高山佚韻》一種。庚辰年(2000年),馮學誠曾于杜甫草堂文物書肆,偶得袁煥仙的師父吳夢齡先生《法鼓》一種、吳夢齡的師父張鳳篪先生《片香集》一種。癸未年(2003年),由成都李自申先生等將上述七種匯編為《維摩精舍叢書》第二函,由四川省佛教協(xié)會刻印流通。
    五、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袁煥仙到南京成立首都維摩精舍并進行講學。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袁煥仙曾到臺灣地區(qū)講學。以上兩處講學內容均無流傳。袁煥仙畢生習慣寫日記,均以大開宣紙、每頁八行、毛筆香墨記之,包括各類懿言嘉行及史料,其書法、文璋均為一流,累積有數(shù)百冊。袁煥仙另作有詩、文、詞、聯(lián)、偈語數(shù)千篇,皆微言大義,也已編輯繕寫,裝訂成冊。。以上作品,惜在“文革”中均被火化成灰。至2003年,門弟子們僅收集到袁煥仙著述《心經三講》、《說莊子齊物論》、《高山佚韻》三種。
    六、本集的前五種袁煥仙著述(包括《榴窗隨判》、《黃葉閑談》、《<中庸>勝唱》、《靈巖語屑》、《酬語》)以1944年成都維摩精舍刻經處印刷流通的《維摩精舍叢書》第一函為底本進行點校整理,本集的后三種袁煥仙著述(包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三講》、《統(tǒng)說<莊子·齊物論>》、《高山佚韻》)與有關資料的附錄五種(包括《片香集》、《法鼓》、《通禪與王恩洋》、《東方學術界之函討》、《維摩精舍簡介》)以2003年四川省佛教協(xié)會刻印流通的《維摩精舍叢書》第二函為底本進行點校整理。
    七、袁煥仙是民國期間的一位禪學大家,其著述一直未以簡體橫排、新式標點形式整理出版。此集是編者目前能夠搜集到的袁煥仙著述的所有文獻。由于種種原因,至今仍有許多袁煥仙的文稿還未能搜集齊全,希望諸位專家能夠協(xié)助搜集與提供袁煥仙先生的其它文稿,以便本書再版時予以補充。
  
  目錄:
  榴窗隨判
  黃葉閑談
  《中庸》勝唱
  靈巖語屑
  酬 語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三講
  統(tǒng)說《莊子·齊物論》
  高山佚韻
  附錄一 片香集
  附錄二 法鼓
  附錄三 通禪與王恩洋
  附錄四 東方學術界之函討
  附錄五 維摩精舍簡介
  





上一本:尼采 下一本:?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袁煥仙著述集的作者是袁煥仙講述,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