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傻大鬧寶萊塢》《喜馬拉亞星》等影片里,印度教諸神常常以特定符號的形式出現(xiàn),表現(xiàn)、渲染了印度的神秘。這種莫測的神秘和虛無主義真的是印度人精神世界的底色嗎?要了解印度教和印度人的精神世界,必先了解印度教的諸神。本書作者施勒伯格以十年之功,完整梳理了印度教諸神的圖像、形體、符號和象征,使得本書不僅是一部印度教研究專著,更可作為印度學研究者與愛好者的工具書。書中收錄的作者親手描繪的200余幅線圖,更可為各類藝術設計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 本書簡介: 《印度諸神的世界》對有關印度教諸神的圖像學、尤其是藝術品進行描述和闡釋。這些藝術品體現(xiàn)了對諸神的特定理解。在形式上,宗教神像(無論雕塑還是浮雕)與傳統(tǒng)、成規(guī)密切相關。通過觀察和闡釋印度教的神像,我們不僅了解到“偉大”的諸神,而且了解到“細節(jié)”的多樣性;我們學會通過法器、體態(tài)、手勢、服裝、坐騎等來區(qū)分他們。我們深深地沉浸在印度神話里,體驗那神圣的圓舞、諸神與阿修羅之戰(zhàn)、其喜怒哀樂與爭權奪利,就如同大史詩《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及往世書的神話傳說所預示的那樣。圖像學可謂是通過神話“叢林”的路標,應被理解為一種高度形式化的圖像與符號語言,對它的解讀可以幫助我們走近印度人的思維世界。 作者簡介: E.施勒伯格(1950-)是一位頗具聲望的德國印度學家,《印度諸神的世界》一書為歐洲世界對印度神話、造像的認識與研究奠定了基礎。譯者范晶晶,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助理教授,北京大學文學博士。 目錄: 譯序前言有關印度語言的拼寫和讀音緒論簡介 第一章 印度教中神性觀念的圖像學轉(zhuǎn)化 第二章 印度教的萬神廟第三章攪乳海與自然的顯現(xiàn) 第四章 諸神的體態(tài) 第五章 手印與手勢,諸神的手勢語言 第六章諸神的法器 第七章諸神的裝飾第八章圖案與符號語言 索引《印度諸神的世界》一書,乃是作者積十年之功,在印度各地進行實地考察,并結合文獻傳統(tǒng)而撰寫出來的一部扛鼎之作。為了讓讀者對印度造像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施勒伯格首先從宏觀的角度介紹了造像的相關理論,印度教三大神、女神、吠陀諸神和次等神,以及各種動物、植物等,接下來從微觀的角度分別描述了造像中神的體態(tài)、手勢、法器、服飾等,最后是具體細致地分析了造像中出現(xiàn)的各種符號元素及其象征含義。不僅如此,書中還收入了200余幅作者本人親筆描繪的神像線條圖,方便讀者獲得清晰直觀的認識。在此意義上,這本書不僅可供學者們研究參考之用,也可作為普通讀者了解印度文化的指南,雅俗共賞,可讀性非常強。 在中國,因為佛教誕生于印度之歷史的淵源,因為玄奘等高僧西行求法的事跡,長期以來,各個學科對于印度教萬神殿多有模糊的了解,但對于印度造像、神話的系統(tǒng)介紹與研究,仍然呈現(xiàn)一片荒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印度諸神的世界》一書的譯介與引入,將起到填補空白的作用,為宗教研究、中西交流的藝術史研究等提供基礎性的參考文獻。 范晶晶博士從事印度學研究多年,且德語水平很高。晶晶博士的漢語表達流暢,使得《印度諸神的世界》成為一部優(yōu)秀的譯著。——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南亞系教授段晴對參觀廟宇或博物館的歐洲游客來說,神像并不具備它們對印度人所產(chǎn)生 的那種意義。在印度人眼中,宗教塑像是有生命的。其組成部分,具體地說即頭部、雙臂、雙腿、手勢、法器,在各種儀式中被開光并注入生氣。通過日常的禮拜,這種象征性的影響力歷久彌新,甚至還與日俱增。 多年前,一位婆羅門祭司告訴我:有個歐洲人在貝拿勒斯的一座廟里買了一尊小銅像,放在行李箱里帶走。由于銅像產(chǎn)生了巨大的熱量,行李箱爆炸了,銅像與行李全都被毀。 這個故事引起我的反思,并不是因為其可能性與真實性,而是由于它向我展示了:對于一個虔誠的印度教徒,這樣一尊塑像有著怎樣的能量。我想起許多場景:在節(jié)日慶典上,婆羅門祭司像對人一般地對待神像,將人類生活的領域移植到諸神生活的領域。在濕婆派的廟里,我曾見到祭司在深夜將濕婆及妻子波哩婆提的塑像從大殿里取走、放進一個神龕,讓他們得以在絲絨枕上安眠。我還了解到,在第二天的晨間儀式中,他們將會被喚醒,回到大殿里繼續(xù)履行職責。 雖然神像眾多,但在例行的祭祀中,沒有一個被忽視。當著印度教徒們的面——其中有些會在廟里逗留一整天,祭司們敬拜諸神的法器,如觸摸三叉戟和杵、手握祭勺和蓮花等,以此贊頌諸神各自的神力。據(jù)說這些法器擁有獨特的能量,祭司們一邊拿它們做出神圣的手勢,一邊念誦咒語。舉行儀式時,他們一會兒手持法器在神像前面繞行,一會兒拿著法器上下擺動,像在扇風或在虛空中畫出神秘的圖表。對于信徒來說,神的力量無所不在,故而在他們看來,并不是祭司在行動,而是神祇自身通過塑像在行動。接下來,當我們處理印度圖像學和宗教“象形文字”時,不僅應該考慮到講述印度神話世界的史詩和民間傳說,還應該考慮到“吠陀”中古老的祭司文獻:它們首次全面完整地闡釋了各種宗教塑像。 通過觀察和闡釋印度教的神像,我們不僅了解到“偉大”的諸神,而且了解到“細節(jié)”的多樣性;我們學會通過法器、體態(tài)、手勢、服裝、坐騎等來區(qū)分他們。 我們深深地沉浸在印度神話里,體驗那神圣的圓舞、諸神與阿修羅之戰(zhàn)、其喜怒哀樂與爭權奪利,就如同大史詩《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及“往世書”的神話傳說所預示的那樣。圖像學可謂是通過神話“叢林”的路標,應被理解為一種高度形式化的圖像與符號語言,對它的解讀可以幫助我們走近印度人的思維世界。因此,我們也可以試圖像一個虔誠的印度教徒那樣,不是僅僅將塑像視為藝術品、雕塑家的成果展示、特定時代或文化的體現(xiàn),而是以敏銳的注意力對其加以考察,并逐步地進行描述和闡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