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孔子論大君子做人處事


作者:周殿富     整理日期:2016-05-25 16:11:27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重點推薦、青少年課外必讀本;*由中華文化促進會、團中央中國青年網(wǎng)、中國關(guān)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共同發(fā)起;*多位國內(nèi)著名高校和重點和重點中學(xué)知名教師參與編寫;*由著名作家高占祥、周殿富等主編;*視角嶄新、配圖精美;*全方位培養(yǎng)青少年愛國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諸子百家的視角解讀中國五千年文化,為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基于普及古典學(xué)術(shù)需要,校注者作了簡明注釋 
本書簡介:
  《中國人格讀庫》叢書,將張居正直解的《論語》一書,分選
  出了《孔子論大君子做人處世》、《張居正解說士君子
  官德修治》兩冊輯入。
  目錄:
 。劭傂颍萆鐣髁x核心價值觀與中國人格001
  [序]001
  一、君子風(fēng)范:學(xué)問、友愛、無怨003
  二、君子務(wù)本,本立道生005
  三、花言巧語滿臉裝笑的少有好人007
  四、吾日三省吾身:謀忠、交信、傳習(xí)009
  五、君子當(dāng)重“六事”“六藝”011
  六、人倫世事無非一個“誠”字013
  七、君子學(xué)養(yǎng):厚重、忠信、勝友、改過015
  八、君子處貧不諂而樂,處富不溺而好禮017
  九、人之患,在己不知人019
  十、事親之理在去父母所憂021
  十一、人子事親,能敬能養(yǎng)為孝023
  002
  十二、對父母和顏悅色,為孝之難者025[總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人格 001
 。坌颍 001
  一、君子風(fēng)范:學(xué)問、友愛、無怨 003
  二、君子務(wù)本,本立道生 005
  三、花言巧語滿臉裝笑的少有好人 007
  四、吾日三省吾身:謀忠、交信、傳習(xí) 009
  五、君子當(dāng)重“六事”“六藝” 011
  六、人倫世事無非一個“誠”字 013
  七、君子學(xué)養(yǎng):厚重、忠信、勝友、改過 015
  八、君子處貧不諂而樂,處富不溺而好禮 017
  九、人之患,在己不知人 019
  十、事親之理在去父母所憂 021
  十一、人子事親,能敬能養(yǎng)為孝 023
  002
  十二、對父母和顏悅色,為孝之難者 025
  十三、君子不拘一能一用 027
  十四、君子貴在說到做到踐行其言 029
  十五、君子小人之別只在“周比”之間 031
  十六、人無信不誠寸步難行 033
  十七、不當(dāng)敬而敬是諂利,當(dāng)為而不為是怯懦 035
  十八、人有不仁之心則禮樂虛行徒作 037
  十九、人言“媚奧不如媚灶” 039
  二十、禮敬與諂媚形似而心不同 041
  二十一、里仁為美,智者擇鄰而居 043
  二十二、不論窮富能確守仁字皆無所害 045
  二十三、仁者喜賢憎惡,反之必有私 047
  二十四、心向仁善者必?zé)o惡行 049
  二十五、君子不仁:不成其君子,得富貴去貧賤都要守道 051
  二十六、學(xué)好不難,難在不肯用力而自棄 054
  二十七、觀過知仁:君子之過也厚,小人之過也薄056
  二十八、人還是要活得明白一些的好 058
  二十九、以貧苦為恥者不足與論道 060
  三十、天下無必行必不可行之事,只看是否合理 062
  三十一、君子守德畏法,小人唯利是求 064
  三十二、曾子說“孔子之道,忠恕而已” 066
  003
  三十三、“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068
  三十四、父母有過勸諫不從,不可怨怒不敬 070
  三十五、孝子不為父母增憂加念 072
  三十六、人子當(dāng)知父母年壽日增而來日無多之理 074
  三十七、古人少言是因為以行不及言為恥 076
  三十八、君子貴慎言敏行 078
  三十九、宓子賤這樣的人才是君子 080
  四十、佞口善辯必招人厭憎 082
  四十一、道德文章可觀可覽,人性天道門墻難見 084
  四十二、孔子亂斷微生高 086
  四十三、左丘明孔子以諂媚、藏怨為二恥 088
  四十四、孔子絕望于人不能悔過自責(zé) 090
  四十五、百步之內(nèi),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092
  四十六、君子不遷怒,智者不二過,皆以正心為要 094
  四十七、君子救急不助富 096
  四十八、心無不足,所得者深,樂不在貧富 098
  四十九、中途而廢非力不足,而在畫地自限 100
  五十、君子之學(xué)自得其實,小人之學(xué)浮花沽名 102
  五十一、粗魯無文為“野”,外華內(nèi)虛為“浮” 104
  五十二、活得本真為人生,不走正道為不死而已 106
  五十三、君子可欺不可愚 108
  004
  五十四、君子博學(xué)多聞廣識而不離經(jīng)叛道 110
  五十五、君子求仁得仁者無所怨 112
  五十六、大君子粗食涼水、枕臂而眠樂在其中,富貴于我如浮云115
  五十七、大君子以人為師,小人好為人師 117
  五十八、孔子教人以四事:文、行、忠、信 119
  五十九、孔子兩嘆難見圣善而見君子斯可 121
  六十、君子蕩蕩于無私,小人戚戚于物役 123
  六十一、門人論孔子“溫、威、恭”三德 125
  六十二、曾子鳴哀遺言:君子所貴“三不失” 127
  六十三、大君子虛己下問人犯之而不較 130
  六十四、可托孤、寄命、大節(jié)不可奪者為君子 132
  六十五、君子“任重”:以仁為己任;“道遠”:死而后已134
  六十六、大君子“四絕”:無揣、無必、無執(zhí)、無偏 136
  六十七、大君子之聰明起于卑賤而非天縱 138
  六十八、“后生可畏”、亦不足畏 140
  六十九、人貴明辨是非、聞勸而改 142
  七十、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144
  七十一、君子“不忮不求”,子路終身誦之 146
  七十二、君子松柏志,歲寒而后凋 148
  七十三、“克己復(fù)禮”:中國人當(dāng)下最要緊的兩件事 150
  七十四、無怨在于敬恕;己不欲勿施人 153
  005
  七十五、說易做難,君子不輕言妄語 155
  七十六、君子內(nèi)省無疚,何憂何懼 157
  七十七、禮敬于人,何憂四海之內(nèi)無兄弟 159
  七十八、文與質(zhì):去掉毛的虎皮與狗皮無異 161
  七十九、君子成人之美,而挽人之惡 163
  八十、勸人向善不可則止,免取其辱 165
  八十一、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67
  八十二、無恒心不可為巫醫(yī),“百密一疏”害人定律 169
  八十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71
  八十四、尚德不尚力者可稱君子 173
  八十五、君子有不仁時,小人注定不仁 175
  八十六、愛子者教其勤勞,忠君者諫其仁德 177
  八十七、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不忘諾是完人 179
  八十八、“三不茍”者人自不厭其笑、言、取 181
  八十九、圣人之心原是“怪”字 183
  九十、君子如登山步步自高,小人如下水污而日下 185
  九十一、悔過者必有所進,謙卑者不掩其美 187
  九十二、君子自恥言過其行 189
  九十三、君子修己不論人之短長 190
  九十四、君子不患無名,只患無能 191
  九十五、不要先把別人當(dāng)騙子,遇到卻要看清 192
  006
  九十六、千里馬腳力再好不馴服也只有進湯鍋 194
  九十七、君子“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196
  九十八、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下學(xué)而上達” 198
  九十九、賢人知“四避”而不降志辱身 200
  一〇〇、守門人譏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者” 202
  一〇一、涉水者當(dāng)知深淺;樂此不疲者便是命定 204
  一〇二、君子之道雖大,無外于莊敬修身 207
  一〇三、孔子怎樣整治不知禮節(jié)的少年 209
  一〇四、“君子遠其子”而無偏私 211
  一〇五、令人啞然失笑的“君子固窮”與“小人窮濫” 214
  一〇六、無所用心好行小慧者難以成事 216
  一〇七、處事循義禮,誠信自成 217
  一〇八、君子所病一生而無成其善 219
  一〇九、君子責(zé)己,而小人諉過于人 221
  一一〇、矜而不爭、群而不黨是謂君子 223
  一一一、君子不以言而薦人,不因人而廢言 225
  一一二、可終身奉行的人生格言“其恕乎” 227
  一一三、三代直道:毀譽不由私 229
  一一四、日夜所思,不如須臾之學(xué) 231
  一一五、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 233
  一一六、智之所得須仁、莊、禮守之 235
  007
  一一七、君子不知小而可擔(dān)大任 237
  一一八、蹈水火死人而未見蹈仁德而亡者 239
  一一九、君子當(dāng)仁,不讓危難于師長 241
  一二〇、君子堅貞守禮而不固執(zhí)偏見 243
  一二一、事人之道,先功后祿 245
  一二二、孔子論“三益友”“三損友” 247
  一二三、孔子論“三益樂”“三損樂” 249
  一二四、與長者上司交談有“三過”:躁、隱、盲 251
  一二五、少戒色、壯戒氣、老戒得 253
  一二六、君子“三畏”,小人無知無畏 255
  一二七、孔子論四等“公民” 257
  一二八、孔子論君子有“九思” 259
  一二九、君子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261
  一三〇、君子待惡人的“三不主義” 263
  一三一、性相近習(xí)相遠:人的差別在后天形成 265
  一三二、君子至堅者磨而不損,至白者染而不黑 267
  一三三、孔子論“六德”之蔽 270
  一三四、君子義以為上,有勇無義為亂 273
  一三五、君子有所討厭的“七種人” 275
  一三六、“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何只女子小人 277
  一三七、人到四十還不討人喜歡,一生便完了 279
  一三八、“往者不可諫”:拋開;“來者猶可追”:惡補 281
  008
  一三九、人不可與鳥獸同群,雖逢無道怎可避世 283
  一四〇、君子尊賢而榮眾,嘉善而憐無能 285
  一四一、君子不論小技 287
  一四二、君子日與新知,月無舊忘 289
  一四三、“君子學(xué)以致其道” 291
  一四四、君子知錯必改,小人文過飾非 293
  一四五、君子“三變”風(fēng)度:儼、溫、厲 295
  一四六、君子見信于人方可勞民諫君 297
  一四七、君子操守:大節(jié)不失,“小德出入可也” 299
  一四八、君子之道從灑掃應(yīng)對中來 301
  一四九、子貢為什么說“君子惡居下流” 304
  一五〇、君子之過“如日月之蝕” 306
  一五一、君子一言見智愚,不可不慎言 308
  一五二、不知“命、禮、言”,“無以為君子” 310前言宋相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仿佛讓人覺得
  有點夸張,但中國自古就有“一言興邦”之說,何況半部
  呢?問題的關(guān)鍵是說易行難。其實,《論語》本質(zhì)上就是
  一本“治書”。二十篇基本上講述了兩個主題:怎樣做
  人、怎樣做官,且二者都是為“治國平天下”服務(wù)的。前
  者講述的是“君子之道”,后者講述的則是治國之道。
  “君子之道”多是修身立德,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
  孝悌愛人;以其為做人準則,學(xué)而時習(xí)之,朝聞道夕死可
  矣。“治國之道”多是二帝三王的德政仁風(fēng)、正己正人、
  公正無私。而又分君道、臣道,二者則一于王道。而古之宋相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仿佛讓人覺得
  有點夸張,但中國自古就有“一言興邦”之說,何況半部
  呢?問題的關(guān)鍵是說易行難。其實,《論語》本質(zhì)上就是
  一本“治書”。二十篇基本上講述了兩個主題:怎樣做
  人、怎樣做官,且二者都是為“治國平天下”服務(wù)的。前
  者講述的是“君子之道”,后者講述的則是治國之道。
  “君子之道”多是修身立德,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
  孝悌愛人;以其為做人準則,學(xué)而時習(xí)之,朝聞道夕死可
  矣。“治國之道”多是二帝三王的德政仁風(fēng)、正己正人、
  公正無私。而又分君道、臣道,二者則一于王道。而古之
  君子大體是指士大夫階層,是與下層的小人(物)百姓與
  不道德的小人相對而言的。所以它既可以稱之為一本“君
  子人格之論”,也可以稱為“治術(shù)官德之語”,雖然君子
  之德與官德很難分得開,但二者還是有區(qū)別的。因而《中
  國人格讀庫》叢書,將張居正直解的《論語》一書,分選
  出了《孔子論大君子做人處世》、《張居正解說士君子
  002
  官德修治》兩冊輯入。
  本書以明萬歷年間張居正的《直解論語》為底本,重
  新編選校點,肯定與其他注釋標點本有所不同,而張居正
  的分節(jié)也與傳統(tǒng)版本不同,特此說明。編者文責(zé)自負。在
  編選過程中,盡量考慮到兩個本子的主題需要來分編。如
  有舛錯訛誤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方家教正,不勝感謝。一、君子風(fēng)范:學(xué)問、友愛、無怨
  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
  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xué)而第一》
  【張居正直解】
 。蹖W(xué)]是仿效。凡致知力行,皆仿效圣賢之所為,以明善
  而復(fù)其初也。[習(xí)]是溫習(xí)。[說]是喜悅。
  孔子說道:“人之為學(xué),?嗥潆y而不悅者,以其學(xué)之不
  熟,而未見意趣也。若既學(xué)矣,又能時時溫習(xí)而不間斷其功,
  則所學(xué)者熟,義理浹洽,中心喜好,而其進自不能已矣,所以
  說不亦說乎!”
 。叟螅菔桥笥。[樂]是歡樂。夫?qū)W既有得,人自信從,
  將見那同類的朋友皆自遠方而來,以求吾之教誨。夫然則吾德
  不孤,斯道有傳,得英才而教育之,自然情意宣暢可樂,莫大
  004
  乎此也。所以說不亦樂乎!
 。蹜C]是含怒的意思;[君子]是成德的人。夫以善及
  人,固為可樂,茍以人或不見知,而遂有不樂焉,則猶有近名
  之累,其德未完,未足以為君子也。是以雖名譽不著而人不知
  我,亦惟處之泰然,略無一毫含怒之意。如此則其心純平為
  己,而不求人知,其學(xué)誠在于內(nèi),而不愿乎外,識趣廣大,志
  向高明,蓋粹然成德之人也。所以說不亦君子乎!夫?qū)W,由說
  以進于樂,而至于能為君子,則希賢希圣,學(xué)之能事畢矣!
  【編者按】
  開篇而言喜、樂、無怨三情致,豈只為學(xué)當(dāng)如此?人生百
  事都當(dāng)以愉悅的心情而待之、處之、為之,自是另一番境界,
  而何苦之有?一有功利之心,目的性太強,一切便成為負擔(dān),
  便苦不堪言、憂心忡忡、患得患失,必?zé)o所成。而孔子所言之
  學(xué)問與道德成就、以友待人、不為名累而怒于人,堪稱君子風(fēng)
  范,所以孔子言“不亦君子乎?”在那個時代,“有朋自遠方
  來”,足見君子學(xué)問、人格的感召力與影響力。
  005
  二、君子務(wù)本,本立道生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
  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論語·學(xué)而第一》
  【張居正直解】
 。塾凶樱菔强鬃拥茏樱沼,名若。善事父母,叫作
  [孝];善事兄長,叫作[弟];[犯]是干犯;[鮮]是
  少;[作亂]是悖逆爭斗的事。
  有子說:“天下的人莫不有父母兄長,則莫不有孝弟的良
  心。人惟不能孝弟,則其心不和不順,小而犯上,大而作亂,
  無所不至矣。若使他平昔為人,于父母則能孝,盡得為子的道
  理,于兄長則能弟,盡得卑幼的道理,則心里常是和順,而
  所為自然循禮,若說他敢去干犯那在上的人,這樣事斷然少
  006
  矣。”夫犯上,是不順之小者,且不肯為,卻乃好為悖逆爭斗
  大不順的事,天下豈有是理哉!夫人能孝弟而自不為非如此,
  可以見孝弟之當(dāng)務(wù)矣。
 。蹌(wù)]是專力;[本]是根本;[為仁]是行仁。有子又
  說:“天下之事,有本有末,若徒務(wù)其末,則博而寡要,勞而
  無功。所以君子凡事只在根本,切要處專用其力。根本既立,
  則事事物物處之各當(dāng),道理自然發(fā)生,譬如樹木一般。”根本
  牢固,則枝葉未有不茂盛者。本之當(dāng)務(wù)如此。則吾所謂孝弟也
  者,乃是行仁之本與。蓋仁具于心,只是惻怛慈愛的道理,
  施之愛親敬長,固是此心推之仁民愛物,亦是此心,人能
  孝弟,則親吾之親,可以及人之親,長吾之長,可以及人之
  長,至于撫安萬民,養(yǎng)育萬物,都從此充拓出來,而仁不可勝用
  矣!然則行仁之本,豈有外于孝弟乎!學(xué)者務(wù)此,則仁道自此而
  生矣!《孝經(jīng)》孔子說:“愛敬盡于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
  于四海,此天子之孝也。”有若之言,其有得于孔子之訓(xùn)與?
  【編者按】
  孝者不犯上,不犯上者自不作亂,這是古人以孝治天下的
  根本目的。所以孔子以孝順父母,親和兄弟為做人的根本。拋
  開政治而言,只論人性,大抵是對自己父母兄弟這等至親之人
  都不友好的人,你還能想望他對別人會有真心實意嗎?不孝敬
  父母的人,是天底下最大的自私。孝是一種心,心不好的人還
  會好嗎?
  007
  三、花言巧語滿臉裝笑的少有好人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論語·學(xué)而第一》
  【張居正直解】
 。矍桑菔呛;[令]是善;[鮮]字,解作“少”字;
  [仁]是心之德。
  孔子說:“辭氣容色,皆心之符,最可以觀人。那有德的
  人,辭色自無不正。若乃善為甘美之辭,遷就是非,便佞阿
  諛,而使聽之者喜,這便是巧言。務(wù)為卑諂之色,柔順側(cè)媚,
  迎合人意,而使見之者悅,這便是令色。這等的人,其仁必然
  少矣。”蓋仁乃本心之德,心存,則仁孝也。今徒致飾于外,
  務(wù)以悅?cè),則心馳于外,而天理之斫喪者多矣,豈不鮮仁矣
  乎!然孔子所謂鮮仁,特言其喪德于己耳。若究其害,則又足
  以喪人之德。蓋人之常情,莫不喜于順己,彼巧言令色之人,
  008
  最能逢迎取悅,阿徇取容,人之聽其言,見其貌者,未有不喜
  而近之者也。既喜之而不覺其奸,由是變亂是非,中傷善類,
  以至覆人之邦家者,往往有之矣!夫以堯舜至圣,尚畏夫巧言
  令色之孔壬。況其他乎!用人者不可不察也。
  【編者按】
  雖然如此,但還是得學(xué)會說話,學(xué)會尊重人;ㄑ郧烧Z、
  皮笑肉不笑,自然面目可憎;但一開口便彌散著薰人之氣、槍
  藥味兒,成天是判官、債主臉色,木乃伊一般,也不見得就
  好,誰會喜歡呢?能帶給人以快樂,自己也快樂,不更好嗎?
  009
  四、吾日三省吾身:謀忠、交信、傳習(x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
  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論語·學(xué)而第一》
  【張居正直解】
 。墼樱菔强鬃拥茏,名參;[。菔鞘〔;[忠]是盡
  心的意思;[信]是誠實;[傳]是傳授;[習(xí)]是習(xí)熟。
  曾子說:“我于一日之間,常以三件事省察己身。三者維
  何?凡人自己謀事,未有不盡其心者,至于為他人謀,便茍且
  粗略,而不肯盡心,是不忠也。我嘗自省,為人謀事,或亦有
  不盡其心者乎?交友之道,貴于信,若徒面交,而不以實心相
  與,是不信也。我嘗自省,與朋友交,或亦有虛情假意,而不
  信于人者乎?受業(yè)于師,便當(dāng)習(xí)熟于己,若徒面聽,而不肯著
  實學(xué)習(xí),是負師之教也。我嘗自省,受之于師者,或亦有因循
  010
  怠惰,而不加學(xué)習(xí)者乎?以此三者,自省察其身,有則改之,
  無則加勉,蓋未嘗敢以一日而少懈也。”
  蓋曾子之學(xué),隨事精察而力行之,故其用功之密如此。然
  古之帝王。若堯之兢兢,舜之業(yè)業(yè),成湯之日新又新,檢身不
  及,亦此心也,此學(xué)也。故《大學(xué)》曰:“自天子以至于庶
  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從事于圣學(xué)者,可不知所務(wù)哉!
  【編者按】
  今人若此吾日一省自身,便足己。科學(xué)研究成果表明:自
  我反省精神與自治、自制能力,是人與禽獸的主要區(qū)別之一。
  如此說來,沒有自省、自制能力的人,是否與禽獸無異呢?
  011
  五、君子當(dāng)重“六事”“六藝”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
  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
  ——《論語·學(xué)而第一》
  【張居正直解】
  [弟子]是指凡為弟為子的說;[謹]是行的有常;
 。坌牛菔茄缘挠袑;[泛]字解作“廣”字;[眾]是眾人;
 。塾H]是親近;[仁]是仁厚有德的人;[余力]是余剩的工
  夫;[文]是《詩》、《書》六藝之文。
  孔子教人說:“但凡為人弟為人子的,入在家庭之內(nèi),要
  善事父母以盡其孝,出在宗族鄉(xiāng)黨之間,要善事兄長以盡其
  弟。凡行一件事,必慎始慎終,而行之有常。凡說一句話,必
  由中達外,而發(fā)之信實。于那尋常的眾人都一體愛之,不要有
  憎嫌忌刻之心。于那有德的仁人卻更加親厚,務(wù)資其熏陶切磋
  012
  之益。這六件,是身心切要的工夫。學(xué)者須要著實用力,而不
  可少有一時之懈。若六事之外,尚有余力,則學(xué)夫《詩》、
  《書》六藝之文。”
  蓋《詩》、《書》所載,皆圣賢教人為人之道,而禮、
  樂、射、御、書、數(shù)亦日用之不可缺者。未有余力,固不暇為
  此,既有余工,則又不可不博求廣覽,以為修德之助也。先德
  行而后文藝,弟子之職,當(dāng)如此矣。然孔子此言,雖泛為弟子
  者說,要之上下皆通。古之帝王,自為世子時,而問安視膳,
  入學(xué)讓齒,以至前后左右,莫非正人,禮樂詩書,皆有正業(yè),
  亦不過孝弟、謹信、愛眾、親仁與夫?qū)W文之事也。至其習(xí)與性
  成,而元良之德具,萬邦之貞,由此出矣?鬃又裕M非萬
  世之明訓(xùn)哉!
  【編者按】
  有意思的是孔子把“學(xué)文”當(dāng)成了“六事”之外的最后
  一項,而且是“有余力”方可學(xué)之。有道是“世事洞明皆學(xué)
  向”,學(xué)問原本在世事之中。前“六事”講個人修德為先;
  “學(xué)文”是指詩書六藝,當(dāng)學(xué)其理以輔德。





上一本:未來哲學(xué)序曲 下一本:墨子論君子行兼愛交利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孔子論大君子做人處事的作者是周殿富,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