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書情一直秉持選書傳統,每周每月都會選出有主張的書單。臨近年終,各類好書榜將陸續(xù)出爐,我也參與多個好書榜評選工作。陸續(xù)收到很多出版機構發(fā)來他們的年度書目,我以一己之見選出自己心儀的書單,供大家參考選讀,希望能為大家的閱讀提供些許便利。本期精選了2016年出版的30本政治書單,多數是新書,有些是再版。 (按出版時間倒序排列)
01.《生死民主》 約翰·基恩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6年10月 政治哲學家約翰·基恩對民主的的全面考察,講述人類諸多民主制度的興衰生死。本書中,約翰·基恩向有關民主的起源、含義和當代意義的傳統觀點發(fā)起了挑戰(zhàn),他將民主歷史分為大會民主、代議制民主和監(jiān)督式民主三個階段,追溯了民主不斷變化、備受爭議的含義,解釋了現代民主為何以及如何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傳播。民主的脆弱性和偶然性通過眾多歷史事件呈現出來,基恩強調,當今世界的監(jiān)督式民主來之不易,而民主在未來仍有可能滑向深淵。
02.《何為正義》 陳宜中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6年10月 收錄了臺灣學者多年來對當代社會中的公共正義問題的論文,起自當代自由主義者對正義概念與視野的分歧,論及羅爾斯、哈耶克、德沃金、沃爾澤等人的公共正義思想觀念,同時深入多項極富爭議的論題,分析其中蘊含的正義議題,并做出具有現實關懷的學理判斷。
03.《馬克斯·韋伯與德國政治:1890—1920》 沃爾夫岡·J.蒙森 中信出版集團 2016年10月 馬克斯·韋伯與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德國政治密切相關:他激烈批評俾斯麥和德皇保守的社會政策,卻更失望于資產階級的政治軟弱;他在“一戰(zhàn)”中出于德國利益穩(wěn)步推動“體面和平”的實現,卻被自私的政治領袖葬送;他在魏瑪制憲中期盼卡理斯瑪威權領袖重振大國榮耀,卻未料到會是納粹主義的興起……蒙森向讀者揭示了韋伯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熱忱的自由主義者,卻也是一個堅定不移的德國民族主義者和帝國主義者,厘清了韋伯這兩個看似矛盾、相悖的立場之間的重要聯系。
04.《清教徒的革命:關于激進政治起源的一項研究》 邁克爾·沃爾澤 商務印書館 2016年10月 英國是人類史上第一個具有現代性要素的國家,在其現代國家形成的過程中,為什么是加爾文宗的清教徒帶頭發(fā)動革命推翻了傳統的封建主義?清教徒是一些什么樣的人?他們何以具有如此的能量?而在克倫威爾去世后英國又為什么迅速地終結了神權性質的共和國?作者關注1530-1660年間清教徒的歷史,指出在16世紀的西歐出現了政治史上驚人的創(chuàng)新。
05.《走向善治》 俞可平 中國文史出版社|思享家 2016年10月 善治就是好的治理,也可以理解為越來越好的治理。善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種理想狀態(tài),是實現公共利益更大化的治理活動和治理過程。本書作者用歷史的眼光、哲學的分析、政治的遠見條分縷析地闡明了統治與治理、善治與法治、善治與民主的關系,進而指出善治的豐富內涵以及實現方法。
06.《威權政治》 威廉·伊斯特利 中信出版集團 2016年9月 窮人的權利一直以來都是國際社會紛爭不斷的議題,大家普遍認為,經濟發(fā)展和治國方針只有“專家”才懂。而在《威權政治》一書中,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專家治國論者總是將世人的眼球吸引到技術解決方案上,以掩蓋對窮人權利的侵犯行為,這種障眼法無疑是當今社會發(fā)展中的道德悲劇。作者支持更為溫和的改良觀點,只有站在尊重歷史和文化發(fā)展的角度,賦予窮人充分的政治權利與經濟自由,全球性的貧困問題才能得到解決。
07.《民主與大壩》 大衛(wèi)﹒利連索爾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6年8月 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TVA)是美國民主的一次偉大嘗試,是羅斯福新政最具創(chuàng)新性的想法之一!睹裰髋c大壩》是TVA前主席大衛(wèi)·利連索爾關于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成就的著名報告。作者以TVA為分析案例,在闡述具體的管理與建設實踐時,討論了基層民主、科學設計以及公共權力等一系列廣受關注的議題。書中指出:TVA全部經驗的要旨是,將自然作為一個整體去觀察,以民主的方式管理和開發(fā),以增進人民幸福為宗旨。
08.《民主的不滿》 邁克爾·桑德爾 中信出版集團 2016年8月 這是一部關于自由的意義的著作,它追溯了本世紀后半葉美國民主的再造過程,針對公共哲學的概念提出了一種哲學的論證和一種歷史的論證。其哲學主張認為,程序自由主義一一一種聲稱政府應該對關于良善生活的各種競爭性見解保持中立的政治理論一一是不充分的:其歷史的觀點則認為,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程序自由主義在不斷地為美國的政治話語創(chuàng)造詞匯,它已經排擠了共和主義對公民身份和自由的理解,并開始作為一種支配性的公共哲學大行其道。在桑德爾看來,程序自由主義已經逐步取代了公民共和主義,并給美國的民主帶來了災難性后果。只有通過恢復共和主義傳統,致力于共同體認同和自治所需要的公民美德,才能消除美國民主的不滿。
09.《政治思考:一些永久性的問題》 格倫·廷德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 2016年8月 從探討人類在本質上是隔閡的還是統一的、是平等的還是不平等的問題開始,深入剖析政治權力關系各個層面的諸多問題,最終展現出“人類的不確定性”這一主題。作者呼吁要以蘇格拉底的對話精神和康德的二律背反概念破除意識形態(tài)的藩籬,構建開放的政治思考領域,以利于公正社會的建立。
10.《自由與國家:現代中國政治思想史論》 高力克 浙江大學出版社|啟真館 2016年7月 “自由”與“國家”是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史上最具張力的一對主題,它們每每困擾著晚清以來的知識分子。本書旨在以政治思想史與現代化進程融合之視界,圍繞“自由”與“國家”兩大主題,探究現代中國知識分子及各派政治思潮因應中國問題之兩難選擇,并揭示中國現代政治思想史的獨特思想結構,進而總結20世紀中國政治思想的理論遺產。
11.《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 金以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甲骨文 2016年7月 金以林是蔣介石和國民黨研究專家,本書研究國民黨派系政治,勾勒出蔣介石如何一步步取得國民黨的最高統治地位。雖然有很強的學術性,但其故事性更有看點,畢竟我們還是喜歡讀這些政治斗爭帶來的快意恩仇。本書重點圍繞1931年中國政局的演變,考察國民黨改組后,黨內高層蔣、汪、胡三派勢力在黨內斗爭中的權力消長,特別是通過蔣介石的下野與再起,探尋三人間分合的復雜過程與蔣介石最終獲得黨內“最高領袖”地位的緣由,借以解釋此前國民黨內矛盾的發(fā)展脈絡。
12.《對民主之恨》 雅克·朗西埃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6年7月 從柏拉圖時代到法國大革命,再到20世紀的諸多理論家,雅克·朗西埃在《對民主之恨》中簡述了民主觀念史,指出了民主的實質:民主不同于政治,它不是一種制度類型,也不是一種社會形式,而是那些既無權統治也無權服從的人們所特有的權力,其目的在于支持善的統治。
13.《西方政治傳統》 弗里德里!の痔亟鹚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理想國 2016年7月 沃特金斯梳理了自由主義的生發(fā)過程,把自由主義的歷史淵源從近代延伸到了古代,進而全面展示了這一政治傳統兩千年來的發(fā)展歷程。通過他的研究最終得出結論,自由主義是從西方源遠流長的政治思想和實踐中生長起來的,西方的政治傳統已深深地和現代自由主義嵌合在一起,自由主義如果無法生存下去,實不啻是說西方的政治傳統也宣告結束。 14.《宗教之善與政治之公正》 黃勇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6年6月 本書討論的是當代西方政治哲學中的自由主義和社群主義之爭。作者認為這兩種政治哲學真正爭論的,不是一般以為的個人與社群之間的關系問題,而是宗教和形而上學的善(good)的概念和政治的公正(right)概念之間的關系問題——自由主義者認為前者應該聽從后者,而社群主義者則主張后者服從前者。與此相反,作者則主張,應該在普遍的政治的公正原則和多元的宗教和形而上學的善的概念之間保持一種多重的動態(tài)的平衡。
15.《香港治與亂:2047的政治想象》 閻小駿 人民出版社 2016年7月 以香港2014年“占領運動”和2015年行政長官普選制度本地立法失敗為開篇,解析了香港政治之所以走入當前困局的心理、社會、政治和歷史脈絡。本書展望了作為中國的特殊政治邊陲香港政治的未來走向以及二十一世紀香港管治的新形勢。
16.《尋求有尊嚴的生活》 瑪莎·C.納斯鮑姆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6年6月 納斯鮑姆在本書中批判了以GDP為指揮棒的發(fā)展路徑,認為當下主流的發(fā)展理論忽視了根本的對尊嚴和體面的人性需求;陳述了能力發(fā)展模式的結構和政策意義,勾勒出一種有別于羅爾斯正義論的新政治理論,并且討論了它的哲學淵源和脈絡;在承認文化差異的前提下,論證了能力理論路徑的普遍價值。
17.《政治結構分析》 戴維·伊斯頓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年6月 創(chuàng)造性地將“結構分析”嵌入一般政治系統論之中,并以此開展對政治結構的分析嘗試。認為,解構主義的方法論盛行及長期對“結構分析”的誤解和排斥,使政治系統的整體組合性備受忽視,由此造成政治理論研究與政治現實的嚴重脫節(jié);诖,伊斯頓有機融合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理論與政治結構分析理論,闡發(fā)了政治系統理論意義上的政治結構理論。
18.《政治的應許》 漢娜·阿倫特、杰羅姆·科恩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6月 在阿倫特看來,熱核戰(zhàn)爭將有可能徹底摧毀人類,因此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合理的政治判斷力。這種政治判斷力只有在眾多不同的男人和女人的自由交談中才可能誕生。因為“只有在我們彼此自由的交談中,我們所談論的世界才會從所有側面中呈現出來,具備客觀性和可見性”。一旦從傳統的禁錮和偏見中解放出來,我們將有理由對政治重新抱有審慎的樂觀與期待:政治不是對人類自由的威脅,而恰恰是人類自由的應許之地。
19.《牛津比較政治學手冊》 羅伯特·E.戈定/主編 卡爾斯·波瓦克斯/編 人民出版社 2016年6月 通過批判性地回顧比較政治學家各專業(yè)研究領域的現有文獻,涵蓋了比較政治學各領域,如國家和國家的形成、政治制度及其變遷、政治不穩(wěn)定與政治沖突、大眾政治動員、處理政治需求、比較視野下的治理,也介紹了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問題!妒謨浴吩谥赋鲈搶W科仍待解決的問題和困難的同時,也激發(fā)了相當一部分學者繼續(xù)探索。
20.《公共的政治哲學》 任劍濤 商務印書館 2016年6月 以法蘭克福學派(重點是哈貝馬斯)、新自由主義(重點是羅爾斯)和共和主義(重點是桑德爾)為比較研究的基本軸心,強調他們的理論關注點盡管各異,但具有劃分公私基礎上論述公共的底線共識。選擇這三者進行比較分析,相比于國內學術界一般采取的就人頭論點復述公共理論,也具有創(chuàng)意。
21.《古代民主與現代民主》 M.I.芬利 商務印書館 2016年5月 主要以古代雅典的民主制為案列,分析了古代民主制度的特點及其成因,與近現代的民主進行了對比,從而反駁了當代精英主義理論強調的必須把民眾的政治參與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平民的冷漠恰是民主的更好方式的主張,指出古代雅典的民主是全體公民參與的,并未導致精英理論所謂的極端主義。這是20世紀西方學界對古代與現代民主進行比較研究的開山之作。
22.《論政治的本性》 尚塔爾·墨菲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6年4月 這是著名政治哲學家墨菲晚年總結自己的政治哲學思想的精粹之作。書中全面闡發(fā)了她關于政治認同、激進民主以及人類生存的政治本體論向度的一系列重要觀點,既適合于專業(yè)人士的研究需求,又能被一般知識分子所理解,是一部符合大眾閱讀需求的政治哲學作品。
23.《自然的政治》 布魯諾·拉圖爾 河南大學出版社|上河文化 2016年4月 這是一部政治生態(tài)學著作,全書從自然、政治和科學三大領域,探討我們能用政治生態(tài)學做什么的問題。該書中力圖為政治生態(tài)學(不是作為學科,而是作為生態(tài)政治運動的“綠色運動”)設計新的理論建模,開辟新的科學社會學途徑與思考空間,是一部悲天憫人的生態(tài)憂思錄。
24.《民主及其批評者》 羅伯特·A.達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6年4月 對民主是什么、民主為什么如此重要等議題進行了深刻闡釋。達爾驗證了民主理論最基本的假設,并對民主批評者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回答,不但從廣闊的歷史時段描述了民主發(fā)展的歷史,而且從宏觀的理論角度分析了民主的局限性和可能性,明確提出并闡釋了程序民主、多頭政體等一系列重要概念,試圖重建民主理論,解釋當代民主理論和實踐。
25.《困頓與突圍:變化世界中的中東政治》 田文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6年3月 中東為何動蕩不安?阿拉伯國家為何頻頻遭受西方欺凌?西方勢力插足中東政治真的是為了那點兒石油嗎?《困頓與突圍》分析中東地緣政治格局、2011年中東劇變、阿拉伯地區(qū)民族認同、美國中東戰(zhàn)略、利比亞戰(zhàn)爭、敘利亞危機、伊斯蘭國及政治伊斯蘭運動發(fā)展走勢。
26.《民主的邊界》 伊恩·夏皮羅、卡西亞諾·?丝嫉/主編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6年2月 民主的浪潮雖已席卷全球,但仍存有缺陷。民主政治的靈活性,及其對于平等代表權的內在承諾,對于反對黨之政治合法性的認可,這些都是不應被輕易忽視的制度特征。強烈的政治認同感、邊界的劃定與重新劃定,以及全球環(huán)境問題等,均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本書中,當今世界幾位政治理論家和社會科學家們,對這些日趨緊迫而又令人深感棘手的主題進行了深人探討。
27.《國家戲。喊<暗碾娨曊巍 里拉·阿布-盧赫德 商務印書館 2016年2月 剖析了電視劇在變化中所帶有的政治色彩,以及電視節(jié)目是如何以政治敏感對社會生活中一些有爭議的事件進行反應的。作者直面研究方法上的挑戰(zhàn),通過追蹤電視節(jié)目、最終將關注的焦點對準社會邊緣群體的生活及夢想,以此揭示來自國家層面的社會不公所造成的緊張狀態(tài),以及力求與這種不公進行對話的文化形式。
28.《劍橋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 特倫斯·鮑爾、理查德·貝拉米/主編 商務印書館 2016年1月 這是一部關于政治思想史的重要論著,對19世紀晚期至20世紀末政治思想的發(fā)展做了全面考察,涵蓋:福利國家的興起及后來引起的批評;共產主義對自由民主的認識及其嘗試提出的替代性解決方案;大眾選民以及新社會運動引發(fā)的全新的政治組織形式;從實證主義到后現代主義對政治學研究產生重大影響的形形色色的思想傳統;西方與非西方政治思想之間的互動;全球化對國家提出的挑戰(zhàn)。
29.《科學中的政治》 江曉原、方益昉 商務印書館 2016年1月 這是江曉原、方益昉關于科學政治學研究的新作,討論了當下最重要的若干科學爭議,包括轉基因主糧爭議、黃禹錫事件背后的東西方科學競爭、互聯網反思等等。作者強調,在這類爭議中,話語權必須從專家的壟斷中解放出來,所有自身利益和安全狀況被關涉的公眾,都有權發(fā)表意見。在分析這些爭議的基礎上,作者明確提出:今天的科學,已經告別了純真年代,所以我們必須重新審視科學。
30.《徐賁文集》(全四冊) 徐賁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6年1月 徐賁先生客居美國,卻擔當起中國公共知識分子的責任,他的兼具思想性和時事評述性的評論文章以極大的頻率出現在國內有影響力的嚴肅、深度公共媒體上,寫作常圍繞公民社會建設、公共生活、國民教育、公共文化記憶等領域,深入分析當下中國社會存在的重大問題。這套四卷本文集是徐賁眾多作品中的代表性著作,對我們厘清當下中國公共生活和公民建設很有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