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是一部攝影書,也是一場“當代攝影學習的革命”讀本,它包含了層次豐富的學習結構:一、此書是“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社會公共課題的開篇,作者小米老師融匯了東西方美學與文化知識,通過繪攝影課堂“三感”(影像感、陌生感、畫面感),解析了當代攝影學習的核心。《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是一本觀念新穎的攝影學習讀物,旨在以繪攝影課堂“三感”(影像感、陌生感、畫面感)入手,學會把萬事萬物、情感、復雜的光線轉化為和諧的韻律和豐富的影調,提高處理畫面的能力。書中貼心準備了魯美、中央美院的精品課學習案例、工作坊學習案例,給大家提供個性化的攝影學習方案,給平淡的攝影生活來一場“洗腦”式的改變。 攝影4.0時代開啟,藝術和生活發(fā)生前所未有的密切交流與對話,攝影日益貼近每一個人。從今天、從這里開始,讓我們跟著小米老師,學會在生活中發(fā)現美、享受美、創(chuàng)造美,成為自己的影像生活家。 作者簡介: 米玉明(小米老師): 當代影像藝術家,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中國攝影家協會(北京函授學院)等。近年來致力于當代影像藝術創(chuàng)作和“繪攝影課堂”的實驗教學,潛心“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新女性”等社會課題研究。 目錄: Contents “影像感”的經典之一:再讀韋斯頓及其家族后代們的影像啟示024 “影像感”的經典之二:回味亞當斯留給攝影界的遺產與啟示029 “影像感”的經典之三:從經典肖像中品味“影像感”042 “繪攝影”時代的“影像感”探索046 “陌生感”的經典之一:杉本博司:“攝影在我之后終結”052 “陌生感”的經典之二:辛迪·舍曼:“世界出自我的扮演!”054 當代“陌生感”探索:大美術時代,玩攝影、繪攝影056 “畫面感”的理解之一:把世界看作形態(tài)、線條、質地、明暗、顏色、用光和立體空間的結合體072 “畫面感”的理解之二:用平面構成與形式之美駕馭畫面075 “畫面感”的理解之三:用色彩構筑熟悉而陌生的影像世界078 攝影的1.0時代—模仿與延續(xù)087 攝影的2.0時代—攝影的本體探索092 攝影的3.0時代——在近現代藝術之間的突破與融合095 攝影4.0開啟的時代—當下、未來,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104Contents名家觀點和小米老師的說說002秘籍解析—繪攝影課堂“三感”第一問:當代如何學攝影,是否有一套秘籍?020023第一答:“影像感”的理解和掌握,是進入攝影畫面探索的重要途徑 “影像感”的經典之一:再讀韋斯頓及其家族后代們的影像啟示024 “影像感”的經典之二:回味亞當斯留給攝影界的遺產與啟示029 “影像感”的經典之三:從經典肖像中品味“影像感”042 “繪攝影”時代的“影像感”探索046047第二答:“陌生感”是思考攝影、進入創(chuàng)作的重要手段 “陌生感”的經典之一:杉本博司:“攝影在我之后終結”052 “陌生感”的經典之二:辛迪·舍曼:“世界出自我的扮演!”054 當代“陌生感”探索:大美術時代,玩攝影、繪攝影056069第三答:“畫面感”的理解和掌握,是讀懂“大美術時代”的重要前提 “畫面感”的理解之一:把世界看作形態(tài)、線條、質地、明暗、顏色、用光和立體空間的結合體072 “畫面感”的理解之二:用平面構成與形式之美駕馭畫面075 “畫面感”的理解之三:用色彩構筑熟悉而陌生的影像世界078087第四答:攝影自誕生起,與繪畫和世界發(fā)生的關系 攝影的1.0時代—模仿與延續(xù)087 攝影的2.0時代—攝影的本體探索092 攝影的3.0時代——在近現代藝術之間的突破與融合095 攝影4.0開啟的時代—當下、未來,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104 超越攝影—小米老師和同學們的“繪攝影,繪生活”第二問:“攝影”都要終結了,小米老師和她的學生們怎么玩?120121第一答:分享給進階的影友們——小米老師的采訪摘錄 135第二答:學生們給予我的“繪攝影”思考—幸好沒有“攝影基礎” 案例一:中央美術學院大一課程—“城市親歷”與“創(chuàng)想城市”136 案例二:魯迅美術學院大三課程—一場解構、破壞的嬉戲152攝影4.0時代開啟,人人如何成為影像生活家?第三問:人人如何成為影像生活家?162163第一答:看看名家們怎么聊攝影 172第二答:當下、未來,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 213第三答:“繪攝影”,可以輕松、任性地入門 “繪攝影”入門第一課:感知影像中的世界214 “繪攝影”入門第二課:忘掉構圖法則,才能“繪攝影”228 “繪攝影”入門第三課:愛,比技巧更重要237前言名家觀點和小米老師的說說 在當代學攝影很容易?人人拿起相機皆可! 在當代學攝影有多難?除了相機使用、精進技術、跋山涉水,你還需要知道哪些呢?某年在廈門旅行,偶遇一位北京的攝影長者,他說:“在當代,攝影,難就難在它太容易了!我至今還是難以突破自己,不知道該如何做。” 難與易,皆是當代攝影人的共識與現象。早在2008年,我的研究生學習階段,我便產生了探索當代攝影中各種新奇現象的興趣。在研究生畢業(yè)論文里,我把當代這瑰麗的視覺景象名家觀點和小米老師的說說“大美術時代”的概念以及認知1 在當代學攝影很容易?人人拿起相機皆可! 在當代學攝影有多難?除了相機使用、精進技術、跋山涉水,你還需要知道哪些呢?某年在廈門旅行,偶遇一位北京的攝影長者,他說:“在當代,攝影,難就難在它太容易了!我至今還是難以突破自己,不知道該如何做。” 難與易,皆是當代攝影人的共識與現象。早在2008年,我的研究生學習階段,我便產生了探索當代攝影中各種新奇現象的興趣。在研究生畢業(yè)論文里,我把當代這瑰麗的視覺景象歸結為“超級現代主義”詞條下攝影中的“新裝飾主義”現象。 視覺創(chuàng)造世界的浪潮起源于19世紀末,從攝影和廣告成為職業(yè)開始。當代視覺文化不再被看作只是“反映”和“溝通”我們的世界,我們應該承認它正在創(chuàng)造著世界。由此可見,圖像已經成為社會生活和發(fā)展的一種物質性力量,如同經濟和政治力量一樣不可忽視。在當代,商業(yè)攝影以傳達消費者的欲望、實現商家的利潤最大化為宗旨,不斷為時裝等商業(yè)產品制造夢幻、奢華、多變卻又有著明確目的的影像。攝影師們竭盡所能地迎合時代發(fā)展和科技進步,不斷滿足人們消費的口味變化和喜好選擇,不斷嘗試和探索新的表現方法,直至形成具有新時代特色的新表現、新抽象、新概念、新波譜,或似是而非等的文化集結的視覺影像。(摘自2008年的碩士論文《攝影中的“新裝飾主義”》) 也許,正如馬丁·海德格爾(德國哲學家)所說,世界被圖像化的過程正是“現代之本質”。徐冰教授(中央美院博士生導師,當代藝術家)也曾提出,現代藝術教育必然涉及“大美術”的概念,而“大美術”的概念包括與美術有關的設計、服裝、廣告、建筑等專業(yè)的整體美術概念。從“純美術”到“大美術”這條弧線的延長線,就是未來美術與周邊生活的關系。 徐冰教授甚至認為,將來“美術”這個概念是沒有實質意義的,它被“大美術”稀釋到生活中的各個領域。純美術將成為一種真正的傳統(tǒng)藝術,像古典劇種一樣被保留著。當然有人還在做,并繼續(xù)對它進行現代化的嘗試,但這部分絕對不是未來新型美術的主要部分。學院未來的主要任務,一定是要培養(yǎng)具有開闊、創(chuàng)造性視野的人,有極強適應性、能進入社會各種工作結構和領域的人,有極強的預見力和懂得如何發(fā)揮才能的人。這包括對創(chuàng)意和實現能力的培養(yǎng),即學生們應該具備廣泛的知識、合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精湛的技能等。一直以來,國人對藝術基礎教育(或任何藝術相關的門類)的認知都是有些偏執(zhí)的,重視繪畫基礎,輕視思維能力基礎;不考慮未來藝術家所應具備的素質,把大量時間用在適合古代畫家需要的素描訓練上。試想,一個人要想成為一名藝術家,從準備考附中開始,經過附中、本科、研究生的學習,從幾何石膏到雙人體,花在素描上的時間是驚人的。而在這樣大量的時間內,沒有課題的變化,只有難易程度的變化,全部過程只解決了一個技術問題。素描確實是一種便捷有效的訓練方式,但不是全部。 素描的目的不只是為描繪本身,以素描作為基本載體,可以分解出很多與繪畫技能有關,并與整體藝術思維有關的一系列專門課題。通過訓練可培養(yǎng)一個人看待事物的能力、完成工作的能力、建立和培養(yǎng)有創(chuàng)意的思維線索和實現的能力,把一個粗糙的人培養(yǎng)為一個精致能干的人。(徐冰教授的觀點,摘自藝術國際網) 邵大箴老師(中央美院博士導師)也發(fā)表過類似的言說:只有那些真正關切藝術、藝術與人生、與社會、與人的感情,而又在藝術形式上適應時代的新的審美趣味,并探求有所拓展和突破的人,才可能在大美術時代達到其生命、影像和實際藝術成就的統(tǒng)一。 然而,在近代,我國的美術教育是極其貧乏的,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或大美術等概念與我們的國人視覺素養(yǎng)的關系,好似輕風拂過或是颶風突 現一樣……無論物質世界如何豐富、添加,其素養(yǎng)、意識卻幾乎沒有提升。 文明社會的人類,在脫離了遠古的形象與視覺思維后,便幾乎被教化成為習慣于用文字文本記錄所看見和了解事物的人類,然后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語言表達出來與別人交流,形成了用文字文本思考的習慣。然后在當代,視覺思考再次以不同方式被提上日程,視覺思考也是視覺素養(yǎng)教育 的最高目標,視覺交流不僅要求讀懂視覺現象,甚至要求人們在交流的過程中能夠使用視覺符號去表達自己的想法。阿爾文·托夫勒在他的未來學 著作《第三次浪潮》中就曾指出,“人類社會正在孕育三種文盲:文字文化文盲、計算機文化文盲和視覺文化文盲。”也許掃除視覺文化文盲的根本途徑就是使國民具備視覺素養(yǎng)。隨著人類語言的進化,圖像和文字已成為人類關于世界的兩種不同的表述方式。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多媒體和互聯網的出現,使視覺信息激增,更加強化了人們對視覺感官的依賴。 因此,視覺化思維,即徐冰等教授所言的“大美術”之思考與能力,日益成為現代人把握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 基于時代與世界浪潮的影響,一直埋頭于用畫筆表現世界的我,于2005年后便開始了以攝影之名的實踐探索與思考。早在研究生畢業(yè)時(2008年),我便擁有了另一個身份—“攝影藝術家”。然而,這個稱謂是在多年后、我自以為尚可粗淺地了解藝術、攝影、文化之間的關系時才敢認 領的。2015年伊始,更斗膽從社會上、學院課堂上發(fā)起“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之公共影像藝術計劃。然而此命題的探索應該有近10年的淵源了吧,我從2006年后陸續(xù)開始的實驗影像創(chuàng)作、從2010年后開始的概念攝影教學實踐,皆意在提出“只要每個獨立的個體用充滿生命力的態(tài)度去思考、向內觀看,也恰好選擇以影像的媒介呈現,那么,專屬于該個體的影像就實現了,即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雖然,在開化之后的攝影、藝術、文化領域皆有類似的提法,卻都局限于技術帶來的便捷,讓人類有了“十五分鐘”成名的可能性,而我是基于人性的特質、藝術的本質提出“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之論點。這又有什么意義呢? 《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的寫作始于六年前,是每次創(chuàng)作后或給學生們上完課程時,便“擠”出一點收獲記錄下來,最近一次修改是出版的前一刻。因此,本書好似我的一套藝術創(chuàng)作、畫作—“層層”渲染、不斷推敲,從而修飾全書的“畫面感”。雖然是寫一部攝影書,其實與一次性成型的攝影特性是完全相悖的,此書旨在探討如何讓攝影藝術可以像水墨油彩一樣層層渲染,又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有層層的觀察…… 其實,我寫此書,更想告訴絕大多數沒有機會走進美術學院但是對藝術抱有幻想的朋友一件事:攝影的學習,甚至藝術的學習,并非你們想象那么復雜深奧。其實,即使沒有機會接受專業(yè)訓練,沒有昂貴的器材,也是有可能像很多攝影師、藝術家一樣創(chuàng)作的,而且有可能很優(yōu)秀……這本書從整體的結構上便設置了玄機,每個章節(jié)均以輕松、熟悉的面孔,優(yōu)柔而真切地流淌出“繪攝影之密碼”。本書也希望實實在在地幫助有需要的朋友們上路、感知并實現夢想,此書起初擬名“繪攝影課堂”,后來在和出版社的朋友們密切討論后,決定直接把其核心理念“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作為書名。此書只是當代學攝影的密碼,或者是理解當代攝影藝術的捷徑,我更希望的是在不久的將來,我可以為廣大朋友們獻上“影像生活家”之果實,它們的姿態(tài)各異、味道迥然,但各自鮮美,這才是本書和多年來實踐探索的根本。 “繪攝影”之名,是近年來我對自己所授攝影課程的一個秘密稱謂。從2010年開始,我客座于各高校、攝影組織的攝影講堂。很快,我發(fā)現在這些 課堂里,缺乏的不是昂貴的專業(yè)器材、攝影技巧和所謂的構圖課程,而是如何觀看攝影和如何思考這一層面上的問題。也遇上很多資深影友,玩了幾十年器械,對于照相器材的前世今生如數家珍,但是對于攝影的認知卻遲遲像個門外漢。當我反觀自己學攝影的經歷,我想是美術的功底—從小繪畫的訓練讓我練就了迅速捕捉和諧畫面的本能,也是繪畫的素養(yǎng)、繪畫相關的文化、哲學等滋養(yǎng)了我,推動著我一直向前!當然,對于“繪攝影”的探索也得益于我純粹的生活,使探索、實踐未曾受到其他的干擾。在嘈雜和迅速發(fā)展的時代,讓心安靜下來是不易的,而我有幸做到了,受益了。感謝我的家人和朋友們多年來的支持! 2010年春天,我的“繪攝影課堂”的教學實踐從魯迅美術學院開始,這里的領導很大膽地給我開設了Workshop:概念攝影工作坊。因為是自由 報名,竟然來了81名學生,對于第一次走上講堂的我來說是“天大的考驗”。幸好,這群大三學生、研究生們,無一例外地“沒有攝影基礎”,只有繪畫和設計學科的基礎,這樣的情況使“繪攝影”的實踐迅速見到成效……兩周的時間很快過去了,課畢時我和學生們舉辦了一個出色的攝影展—“一棵榕樹,一座榕城”,還有大半學生得了獎(上海現代攝影中心的“大學生攝影大賽獎”)。 為什么說“幸好”沒有攝影基礎呢?攝影的學習真的有這么簡單嗎?因為攝影器材僅僅是一種媒介,在攝影的學習中,若單純地進入以攝影器材、技藝本身的研究或以攝影之名的藝術研究,都是相對漫長的,或者說是有所偏頗、落伍了。我個人的藝術創(chuàng)作和實踐告訴我:在技術便捷化的今 天,若影像的表現與每個人獨特的生活體驗、視角密切相關,這個世界一定是神秘而美麗!而且,我希望每個人,都有能力像我一樣感知世界的美好!因此,我在課堂中向所有學生發(fā)出“找自己,發(fā)現自己”的教學主張,強調學攝影不是從器材開始,而是從“處理畫面”的能力學起,學會把萬事萬物、復雜的情感、變化的光線轉化為和諧的韻律和豐富的影調,從而使自己的照片具有豐富而不一般的“影像感”。 找自己,重視“影像感”,學習“畫面感”,領悟“陌生感”,以及恰到好處的技法練習,便是我的“繪攝影課堂”的全部內容了。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的 攝影朋友們,我發(fā)現其實掌握了以上幾點要領,人人都可以是出色的影像生活家了……那么是不是攝影的4.0時代到來了呢? 攝影4.0時代開啟……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3 “攝影的4.0時代”開啟? 經歷了從讀圖到大數據的碎片化時代的變遷,人們越發(fā)需要“更溫暖”和“更新鮮”的視覺感受,如果還是一味模仿、跟風過去的名家,是否違背 了攝影的本意—攝影是每個生命個體觀看世界的方式? 4.0這個詞匯源自德國人創(chuàng)造的第四次工業(yè)革命,蘊含著各種深意(所謂工業(yè)4.0,大體是指以蒸汽機、大規(guī)模流水線生產和電氣自動化為標志的 前三次工業(yè)革命之后的第四次工業(yè)革命)。隨著工業(yè)發(fā)展而發(fā)展的機器時代到來,也許“攝影的4.0時代”也正在開啟,并將伴隨新工業(yè)革命的浪潮而步入革新的攝影時代。當今,不僅影像浪潮多元共存,更有新的觀念出現和融合發(fā)展,攝影的發(fā)展也趨同于工業(yè)4.0時代的發(fā)展目標—建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傳統(tǒng)的行業(yè)界限將消失,并會產生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創(chuàng)造新價值的過程正在發(fā)生改變,產業(yè)鏈分工將被重組……) 世界的變化,也正如鮑德里亞所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趨于審美化……世界上一切瑣屑的事物都在審美化過程中轉變!” 那么,在攝影的4.0時代,“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2015年伊始,“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命題從社會上、學院課堂上發(fā)起!從中央美院的課堂上 開啟,借助“創(chuàng)想城市”的教學指導(中央美術學院十大精品課程之一),我正式向同學們提出“倡導社會上的每個個體都應該具有感知世界美好的能力”;倡導作為社會有機體的每一個成員都是創(chuàng)造者與參與者,引導有意愿的社會成員共同參與創(chuàng)作,從而破解藝術由藝術工作者完成的專屬性;倡導人人都有理由、有立場成為一名獨一無二的“影像生活家”!“影像生活家”不同于職業(yè)化的攝影工作者和藝術家們,而是每個社會成員用影像的方式呈現專屬于個體的“審美化”特征的創(chuàng)作。 其實,“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的藝術計劃,也將破解藝術要放置在美術館里呈現的專屬性。藝術計劃倡導每個參與者,即“影像生活家”的作品走向生活,放置在適合的空間或任何場所中,從而讓盛放該作品的空間具有美術館的屬性,也使具有美術館功能的空間真正地融入社會生活,從而 讓藝術和生活發(fā)生前所未有的密切交流與對話。 作為一個畫家、設計師出身的攝影從業(yè)者,我從討厭“攝影”到自以為“攝影”只是我的工具之一,到攝影不再與我有形式與意義上的密切關系的“影像創(chuàng)作”。最終,我以攝影之名,創(chuàng)作著“社會畫面”;以攝影之名,身體力行地影響著每個有“美”的表現欲望的人。我希望,當人人都是有自己世界的“影像生活家”之時,社會這個大畫布將會更加美麗! 值此書出版之際,我為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朋友、影友們開通了名為“miyuming_art”的微信公眾號,希望和愛攝影的朋友在這里互動,也預 祝大家從此邁向輕松愉快的攝影之旅,成為自己的“影像生活家”,這也是我完成此書的最大動力。謝謝! 小米老師(原名:米玉明)第三答:“畫面感”的理解和掌握,是讀懂“大美術時代”的重要前提 A3 為什么很多美麗的風景拍攝不出來? 當代攝影中的“畫面感”是怎么形成的? 近一個多世紀以來,點、線、面的構成規(guī)律構筑了西方世界的視覺世界,也無處不在地體現在商業(yè)大發(fā)展時代,視覺傳達也是我國在藝術院校為設計專業(yè)開設的基礎課程。(我國對設計基礎學科的引進不超過30年,意味著我國只有極少數學習了設計基礎的專業(yè)學生,并且這些學生中只有極個別的從事了攝影行業(yè)。)當然,設計基礎不是學攝影唯一的途徑,但是在當代社會中,卻是一個理解和吸收當代視覺現象、領悟攝影畫面感的快捷途徑。 構成主義學科構成了觀看、塑造近代視界發(fā)展的思維習慣,即繁華世界的面貌不止局限于自然事物本身的形態(tài),而是經過再創(chuàng)造后重新解讀視覺世界的關系。這個世界正在繼續(xù)以平面的圖形構成,以立體的再造關系形成,以色彩的方式重新譜寫世界的視覺主體,共同孕育現代社會的文明與和諧之美,形成當代視界的景觀。尤其在互聯網時代,世界大同的生態(tài)越發(fā)趨同了。 在以往的攝影學習中,“構圖”一詞熟知而常見,似乎攝影的表現離不開構圖,就像寫文章離不開結構、層次和章法一樣,它決定著作品的風格和表達。但是,簡單的構圖法則卻讓美麗的自然景觀、真實的現代風景在攝影畫面中趨同了,甚至僵化了。(如果當下的時代可以被稱為“繪攝影時代”)那么繪攝影時代 的“構圖法則”則是凌駕于傳統(tǒng)構圖技法之上的另一種創(chuàng)作……當攝影者的頭腦被一種真實的情感意象所吸引、占有,有能力把它保留在那里,并可以主觀選擇視覺形態(tài)時,“腦洞”中會自覺創(chuàng)造出合適的構圖。而此構圖不一定是屬于哪個構圖法則,其秘訣是具有豐富視覺素養(yǎng)和儲備的攝影師,具有主動、主觀 處理“畫面感”的能力!特別提示:現代世界的吃、穿、住、行! 工業(yè)大生產后的學科體系源自德國著名的包豪斯學院,也是當今美術學院里學科設置的基礎,為近代國內乃至世界范圍內的創(chuàng)意人筑牢根基。康定斯基是包豪斯學院最有影響力的成員之一,這不僅因為他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現代抽象藝術的先驅、帶來俄國抽象藝術革命第一手知識的有才能的教師,還因為他能夠有系統(tǒng)、清楚而準確地表達他的視覺和理論概念。1926年,他把他的構圖課程以《點、線到面》一書出版。康定斯基的這本書,想給藝術作品的要素和它們之間的關系,下一個比較絕對的定義 本雅明曾認為,工業(yè)時代的到來,使攝影術發(fā)明早期的肖像照片里散發(fā)的古典神圣的光暈消失殆盡。而從一些當代的視覺、影像等藝術家的作品看來,這些神圣光環(huán)似乎換個方式也得以再現。對康定斯基來說,三角形有其“特殊的精神芳香”,“一個圓圈上的三角形的銳角的沖力所產生的效果,并不比米開朗琪 羅繪畫中上帝的手指及亞當的手指的力量單薄。” 康定斯基是一位學識淵博的藝術家,早年曾在莫斯科大學攻讀法學和政治學,也精通音樂,還系統(tǒng)鉆研過西方現代哲學,尤其信奉通神學和通靈術……這位斯文冷靜而性格內向的俄國人,也是一位極度敏感的藝術家,能在那赤橙黃綠青藍紫的五顏六色之中,看見音樂的節(jié)奏與旋律。他的理論影響著當今美術學院的學科設置,對于當代攝影的學習仍然具有啟迪意義。 他的《論藝術里的精神》將藝術、繪畫的發(fā)展引向了廣泛而有序的空間,起源于三個因素: 1.作為創(chuàng)作者,每一位藝術家內心都有要表達的東西; 2.每一位藝術家童年的時候都有表達童心的愿望; 3.每一位服務于藝術的藝術家,必須從心理需求的視角為藝術的緣由奉獻自己,不會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藝術家表達需求時可以用任何形式,他的內部沖動必須找到恰當的外部形式。 攝影正是讓大眾從感知走向創(chuàng)作的工具,為“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做足了準備并提供了可能性。小米老師: 視覺傳達的內容主要來自色彩和圖形,F代視覺世界的起源,在德國和某 些先行者的推進下,帶動了世界的發(fā)展和進步。但是因為早期的發(fā)起人多是傳統(tǒng)的藝 術家、畫家出身,他們的視覺主張的源頭更多的來自傳統(tǒng)的寫實油畫等。二戰(zhàn)后,隨 著工業(yè)與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世界已經不滿足于包豪斯建設的視覺體系,當代視覺的 貢獻也從歐洲轉移到美國和日本。所以,包豪斯學院的設計學科基礎,推動了世界從 自然、手工為主的形態(tài),逐步建立了新的視覺關系。但是在20世紀60年代后,從美國 再次掀起了新型的視覺關系(以波普藝術為首),改寫了以歐洲視覺、藝術體系為主的 格局。也影響了遠在東方的日本(日本率先改寫了印刷行業(yè)的色彩體系)。所以,日本 不僅發(fā)展了攝影器材行業(yè),也從工業(yè)社會上重新改寫了世界的視覺關系,并對全世 界產生深刻的影響(這套色彩理論被稱為CCS體系)。學習攝影中的“畫面感”,從三個方面探索…… “畫面感”的理解之一:把世界看作形態(tài)、線條、質地、明顏色、用光和立體空間的結合攝影是我進入繪畫的一種方式。—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有著“現代新聞攝影之父”之稱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其拍攝的攝影畫面輕松而幽默。他開創(chuàng)了“決定性瞬間”,被譽為“人類喜劇的報道者”。他的“畫面感”有何特別之處呢? 布列松也說,“我曾整日在街頭尋找,隨時準備記錄生活中的點滴,將鮮活的生活記錄下來。”“攝影和繪畫一樣的是對畫面的選擇過程,在你拍攝一幅畫面的瞬間就有一個創(chuàng)作的過程。你的眼睛必須看到生活本身提供給你的表達,你也必須透過直覺來決定什么時候按動快門—那就是攝影師進行創(chuàng)作的瞬間。” 我們觀看他的照片,總是不斷地體驗著驚鴻一瞥的瞬間之美,生動、流暢、樸實、珍貴。我們明白,那些電光石火般的生活場景在世間只存在一次,永不再現。他個人堅持圖像形成于相機而不是暗房,他認為影像的更大魅力來自于影調之外的產生者,即拍攝者的眼睛。而幾乎所有他的照片都是全幅放大并且從不使用任何暗房處理。 布列松說:“攝影家的眼睛,永遠都在評估、抉擇出現在他眼前的事物。他只需移動1毫米的幾分之一,便可以把線條吻合起來。他只需稍微屈膝,便可以將透視改變。把相機放置在離主體近一些或遠一些,他便可以刻畫出某一細節(jié)—這細節(jié),既可能相得益彰,也可能喧賓奪主。然而,對照片進行構圖所需的時間,幾乎是跟按動快門的時間一樣短,因為兩者同是條件反射而已。” 晚年的布列松重操畫筆,執(zhí)機50年的布列松正式退出攝影界。原來,攝影只是他進入繪畫的一種方式而已!毫無疑問,從攝影術誕生之初,攝影與美術的關系是親密無間的。從高藝術流派到如今百花齊放的攝影圈,名家名作無不流淌著繪畫與其他藝術門類的血液。所以,攝影藝術也理所當然地被歸入藝術門類。 小米老師: 你觀看的視角,決定了你構圖的方式與你的畫面。 1.每一個題材,不論它平淡還是宏偉,重大還是普通,都包含著獨特的視覺美點。 當我們觀察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如某一人、樹、房或花的時候,應該撇開它們的一般特征,把它們看作—形態(tài)、線條、質地、明暗、顏色、用光和立體物的結合體。 2.攝影者應該運用各種視覺構成的方法或手段,攝取生動、鮮明的畫面,以表現出拍攝對象的“形狀、色彩、質感、立體感、動感和空間關系”,使之符合每個觀者眼中的獨特視覺現象。 3.布列松不使用閃光燈的習慣,也是一名畫家對畫面的敏銳控制力的表現。他能預估在使用了閃光燈后生硬、尷尬的畫面和現場。一個真正對藝術有敏銳洞察力的人,可以感知到任何在畫面形成過程中的細節(jié)和表現方式,任何微小的丑陋、不真實等,都將使“決定性瞬間”毀滅。 本頁的三幅影像是當代油畫家湯南南老師的作品,不但有恰到好處的構圖,其濃墨重彩的影調更強調、渲染了他的觀看“視角”,這些作品來自旅游勝地廈門的一條小街巷—沙坡尾,作為游客、攝影師,你們是否看見了這樣的“世界”呢?小米老師: “構圖法則”與構成主義關系,完全不同! 關于攝影構圖,一般市面上的教材或攝影機構教授的是若干構圖法則,但人們掌握這些構圖法則后,拍攝出的畫面反而不夠生動了,或者大多人的畫面會趨同。如何處理好畫面構圖呢?事實證明,不是所有的攝影創(chuàng)作都能由構圖法則決定,也不會用“決定性瞬間”的一招而完成。 何謂構圖?即把構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強調、突出,從而舍棄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煩瑣的、要的東西,并恰當地安排陪體,選擇環(huán)境,使作品比現實生活更高、更強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強藝術效果。對攝影師來說,構圖是截取自然界的“三維形態(tài)”,使用“二維形態(tài)”來表現的過程,即把具象置于觀者的抽象表現之中。因此,對于攝影人來說,要擁有一顆專注而不被打擾的心,以及對主題的熱愛、專注和完整的連續(xù)選擇過程。 出生于紐約的羅伯特·梅普爾索普,原本在紐約布魯克林的普拉特藝術學院學習雕塑與設計,但這個美術學生卻不敵攝影的魅力,最終放棄原有的專業(yè)而從事攝影。羅伯特·梅普爾索普于20世紀70年代初期開始出現在美國當代藝術現場,此時正逢攝影作為一種表現手段而受到重新評價之時,而他的攝影作品在后現代多元觀念的映照下顯得非常地投合時尚而大受藝術市場的歡迎。 “畫面感”的理解之二:用平面構成與形式之美駕馭畫面其三角形構圖的女性人體攝影一改柔媚、甜美的攝影樣式,為女性、人體攝影找到了新的方向。他影像作品中“畫面感”的形成,不僅受到后現代主義時期藝術多元化風格的影響,也主動融合了設計中的構成等形式。 羅伯特·梅普爾索普拍攝的花卉堪稱經典,其畫面簡潔、明快而有力量。大片的黑暗背景襯托出被光線精心照亮的一朵綻放的馬蹄蓮,或者百合、罌粟,畫面十分純凈。梅普爾索普既讓觀者看后感受到來自花卉的沉靜冷艷、孤芳自賞,也能因為其和諧的影調而體驗到被脆弱的理性約束的黑暗欲望。梅普爾索普拍攝的花卉將性愛欲望由直接陳述轉換成了隱喻。其實無論形式如何,對于有力量、和諧、成功的畫面來說,可以承載“畫面感”的核心必是攝影主題和意義,即有超越形式之外的隱喻和初衷。羅伯特·梅普爾索普的攝影作品不僅在黑白攝影上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也為現代構成主義學科開拓了以攝影方式表現的途徑,即一種在畫布上的塑造感可以被帶到空間的表現中去,然后以影像的方式再現出來……[馬列維奇的幾何構想:《白方塊上的白》(1918年),蘊含著當時最純粹的非客觀表述。] 小米老師: 對構成學科的研究,也可以稱之為畫面形式的研究,并不是為了形式和語言本身,而是通過對形式語言的學習來更好地用形式去表達和選擇。因為主觀的選擇或者是專屬于觀者自己的特別視角,使用了恰當的形式而表現出攝影師的情感、思想和感受。對于任何藝術作品來說,其精神內涵都比形式語言重要,但是恰當的形式選擇會有助于其內涵的表達。 因此,需要掌握抽象語言的基本規(guī)律,學習用抽象語言傾訴、表達內心世界的情感。改變以往養(yǎng)成的被動照抄物像的習慣,建立起以自我、主觀意向為核心的思維方式,是創(chuàng)作獨立影像語言的開始。對于沒有學基礎的朋友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加強這些訓練:首先,眼的訓練,培養(yǎng)主觀的觀察方法以及對事物特征的把握能力;其次,手的訓練,通過大量的拍攝和手繪臨摹作業(yè),培養(yǎng)對形式記憶的掌握能力,以及對視覺信息的傳達能力;最后,培養(yǎng)對自然性事物的分析以及理性思維的思辨能力。小米老師: 如何看到比一般人更多或不同,是藝術家型的攝影師必備的素養(yǎng)和進行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 學院課堂要求,以自我為觀察對象或者以身邊最熟悉的場景為對象,進行近距離觀察、解析,進行某一局 部的觀察、解析和形式研究、表達。 通過對熟悉的場景、熟悉的人的形式練習,逐漸棄除自然而然的被動描摹或啰唆、乏味、無感情的再現, 不斷練習主觀地組織畫面、處理畫面,逐漸發(fā)現自己的表達方式和語言,從而可以有內在秩序地表達世界。“畫面感”的理解之三:用色彩構筑熟悉而陌生的影像世界色彩與形式的和諧,從嚴格意義上說必須以觸及人類靈魂的原則為唯一基礎。—瓦西里·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認為自己具有視界知覺的能力,他可以十分清晰地聽見色彩。這一效果對他的藝術觀察產生了主要影響。他甚至把他的繪畫命名為“即興”和“結構”,仿佛它們不是繪畫而是音樂作品。 蓋·伯丁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時尚攝影師,他為影像領域做出了具有轉折意義的貢獻,其影響至今不衰,被認為是20世紀視覺文化領域最大膽、最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藝術家之一,在藝術、時尚、廣告和生活等多個方面都有著獨特視點和非凡的成就。他將幻想、欲望、消費與期望大膽地夸大并予以凸顯,用鮮艷奪目的色彩、獨特的造型、恰到好處的光線,展示了美國的商業(yè)文化。 蓋·伯丁是一個充滿了幻想和自由想象力的人,他通過對隱喻和現實矛盾的運用,與生命和死亡進行了一場崇高而非理性的本質對話。在畫面處理中,活用了“色彩構成”技巧,使不同明度、純度、色相的關系,通過不羈的色彩關系,演繹了后現代主義風格的攝影作品。他的畫面不能被簡單地歸類為人像、環(huán)境攝影。 蓋·伯丁最初形成自己的風格是在“二戰(zhàn)”之后的法國。當時的法國禁令森嚴、審查嚴格,保守的社會氣氛大行其道。當時的他對曼·雷在影像上的變化,對畫家瑪格麗特等人的超現實主義風格十分癡迷,所以,他聰明地獲取了超現實主義元素,利用對比、夸張的視覺構成關系,以及自己淵博的文化知識,編造了一幅幅美麗的影像,也為后來時尚攝影的進一步發(fā)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他的攝影作品擴展了當時時尚攝影構成元素的界限,今天對時尚攝影仍然產生著激勵和影響。他在視覺影像上的開拓,也助推和呼應了美國波普文化的發(fā)展,為視覺文化的發(fā)展和改變做出了貢獻。小米老師: 在華麗的視覺沖擊中賞析蓋·伯丁的作品,他鏡頭下的一幅幅視覺大片,深 深地影響了美國的大衛(wèi)·拉沙佩勒、安妮·萊博維茨等著名時尚攝影師。讓我們觀看他的視覺神話,走進現代色彩之美的篇章。 1.在色彩構成中,純度對比是決定色調感覺華麗、高雅、古樸、粗俗、含蓄與否的關鍵。 2.色彩對比與面積的大小也有關系,大面積色穩(wěn)定性較高,在對比中,對其他顏色的錯視影響大;相反,受其他顏色的錯視影響小。 3.在攝影中開創(chuàng)視錯覺的表現方式,把司空見慣的美女場景創(chuàng)作出與眾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的矛盾景觀。色彩視錯覺更是可利用這種表現方式,在廣告中表現出所想要的視覺效果,從而達到更好的信息傳達。特別提示:色彩構成知識 各種色彩都有其獨特的性格,簡稱色性。它們與人類的色彩生理、心理體 驗相聯系,從而使客觀存在的色彩仿佛有了復雜的性格。 1.紅色:穿透力強,感知度高,易使人聯想起太陽、火焰、熱血、花卉等,給人帶來溫暖、興奮、活潑、熱情、積極、希望、忠誠、健康、充實、飽滿、幸福等向上的感覺和傾向。 2.綠色:在大自然中,除了天空和江河、海洋,綠色所占的面積最大,草、樹等綠葉植物幾乎到處可見,它象征著生命、青春、和平、安詳、新鮮等。 3.紫色:具有神秘、高貴、優(yōu)美、莊重、奢華等氣質,有時也有孤寂、消極的寓意。尤其是較暗或含深灰的紫色,易給人以不祥、腐朽、死亡的印象。但含淺灰的紅紫或藍紫色,卻有著類似太空、宇宙色彩的幽雅、神秘之時代感,為現代生活所廣泛采用。安妮·萊博維茨,從不認為自己是一名攝影師,她認為自己只是個將攝影作為媒介的藝術家。 安妮·萊博維茨,美國著名女攝影師,《名利場》雜志的御用大牌,是世界上報酬最高的攝影師之一,被評論家們稱為“攝影師中的左拉”。 她以其獨特的人像攝影風格聞名于世。她是第一個在著名的美國史密森學會的國家畫廊舉辦影展的女攝影家。這位成日混在名利場和時尚圈中的女攝影師,從不化妝,不修邊幅,卻以一張張攝人心魄的肖像照片贏得了行業(yè)內的地位和認同。安妮·萊博維茨并不喜歡拍攝人們面露微笑的照片。在她所有的肖像作品中,你幾乎很難找到一張笑著的肖像照。“我家人拍照時總是喜歡微笑。我就是覺得有點假。我拍攝我母親時,她沒笑。她覺得照片中沒笑的她看起來老氣,不太像她。但是在展覽上,好多人圍著她要簽名時,她又覺得她喜歡那張照片。”(摘自百度)小米老師: 安妮·萊博維茨是攝影界中的一匹駿馬,毫不花哨地從紀實報道走向時尚、藝術叢林。她也曾和著名的現代文化學者蘇珊·桑塔格演繹過半生的攝影探戈。萊博維茨攝影作品的精彩,是精致的影像感與古典油畫般的畫面感的完美融合。所以她的人物、時尚作品,基本沒有過分夸張、戲謔的手法,卻有著樸素、經典 的西方油畫的影子。學習萊博維茨,更要學習其精神和對西方經典油畫的深刻理解和領會。 攝影中的“畫面感”之于攝影師、畫家、設計師等是同而不同的。上過美術學院或受過一些繪畫訓練的朋 友,可以輕松意會“畫面感”。但要創(chuàng)作出一幅美麗的畫面卻要受制于個人的情況,畫布、筆墨紙硯等客觀情況;而一個設計師要設計出客戶和自己都滿意的作品,需要豐富的經驗和大量“畫面感”的轉化訓練。攝影是眾多藝術門類里最平民化的媒介之一,對于攝影藝術家來說,只要心中有畫面感,尤其是視覺性的大片拍攝,需要一個團隊來配合,只要攝影師頭腦中裝滿“畫面感”,在拍攝過程中起到導演的作用,甚至不用親自按下快門也能完成拍攝。因此,擁有“畫面感”的眼睛對于想要學攝影的朋友來說,仿佛長了一雙可以隨時展翅高飛的翅膀。也許,繪攝影時代的攝影家,都是以“攝影”為媒介的畫家、藝術家?大衛(wèi)·拉沙佩勒出生于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是當代最耀眼的視覺攝影師之一,他的攝影生涯始于為《采訪》雜志創(chuàng)作的美術作品。他把色彩運用到了極致,并找到了頗具他個人風格的顏色。拉沙佩勒給全世界的各種雜志帶了強烈的色彩,堪稱世界攝影界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為很多知名品牌建立了良好形象,并帶來廣告效益,是位多能的藝術家,除了畫廊和雜志,我們還經常能在CD封面、MTV和各種各樣的廣告中看到他風格鮮明的作品。 小米老師: 康定斯基曾寫道:“色彩是琴鍵,眼睛是錘子,而心靈則是鋼琴的琴弦。”那么攝影師眼中的色彩世界當是:色彩是琴鍵,透過相機的眼睛是錘子,而心靈則是鋼琴的琴弦……這樣的色彩世界怎么能不動人?小米老師: 色彩、影像風格的發(fā)展,源于工業(yè)化大發(fā)展的時代和世界趨勢,這樣的視覺造像時代也影響了無數后繼者的影像風格……從前,這樣的大片制造只能是天價的明星、奢侈品等御用,在自媒體時代,這樣的精神其實也悄悄地浸潤于各個角落和現代人的眼中、心中……大衛(wèi)·霍克尼是當代英國最有創(chuàng)造力和影響力的藝術家,在當代西方藝術世界里是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在繪畫、攝影、照片拼貼、舞臺設計等藝術領域都有所嘗試,也正是這種跨域的嘗試讓他的繪畫具有了一種獨到的視覺趣味和多角度解讀的可能。 在近30年的攝影藝術生涯中,霍克尼矢志不渝地堅持探索相機多樣的工作方式和攝影作品的多種表現形式。他的攝影拼貼作品讓人眼前一亮,似乎創(chuàng)造了一個全新的奇妙的世界,這一獨特的形式被人們稱為“霍克尼式”拼貼(下圖)小米老師:084 當現代構成學科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開花的時候,解構與深度思考緊隨其后,率先出現在一些先驅者、探索性工作者身上……但所有的探索與嘗試,都是文化藝術的進步成果,也為當今攝影的學習、思考提供了更多的觸角和可能性。 上面講述了這個時代的影像學習認知,即以“繪”的能力做攝影! 如果說影像在一百多年來走過了“繪畫的古典主義”時期,又經歷了現當代藝術的各種潮流融合與發(fā)展,需要重新回到對自然形態(tài)的考究,以及對忠實、精確的光影運用,那么吸收“大美術時代”的素養(yǎng),把聚焦于鏡頭下的客體重新引入畫面,進行考究與錘煉,即是這個時代攝影學習的要求。 1949年,《生活》雜志著名攝影師和技術天才焦恩·邁利在法國南部拜訪了畢加索,隨后刊登了一組由繪畫大師巴勃羅·畢加索創(chuàng)作的光繪攝影作品。邁利向畢加索展示了一些照片,上面是滑冰者穿著閃光的冰鞋在黑暗中做出各種跳躍動作,由此激發(fā)了畢加索的光繪靈感。下面這一組著名的畢加索光繪作品,是用手電或“光筆”在暗室中創(chuàng)作的。據說這組照片曾在拍攝完成之后就不翼而飛了。 一提到大畫家畢加索,大家可能就想起那些錯位了的眼睛、鼻子和古怪強烈的色彩,西班牙攝影師歐亨尼奧·雷昆科正是以此為題材,將原作里那些超前衛(wèi)的分解、重組與夸張重新演繹,透過他個人對于畢加索畫作的理解進行了轉化(對頁上圖)。 小米老師: 要進一步深入理解“畫面感”,對于康定斯基的理解和學習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應該是持續(xù)和反復的。他的著作《論藝術的精神》是把藝術的主觀性予以理論化的第一部著作,也是康定斯基最具影響的專題論文。他指出,純粹的顏色、線條和形狀足以表達一種思想,它們是能喚起感情的獨立的視覺語言。課后作業(yè):086 1.尋找你喜歡的作品的“畫面感”,分析其道理。 2.分析你的作品中的“畫面感”。 3.思考今后該如何提升作品中的“影像感”和“畫面感”。提示: 畫面感的提升,需要學習、了解現當代東西方藝術的發(fā)展、遞進規(guī)律,其內容雖然龐雜,但是你很快就會發(fā)現其實這個視界一直在你的左右,好似空氣、養(yǎng)分一樣,只是視而不見。思考了,理解了,轉換了,實踐了,你也可以一樣棒! 所以在本書的第三部分,我列舉了平凡中的你我他,一樣可以是自己的“影像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