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拿你所有的換你想要的


作者:小萬工     整理日期:2021-12-27 05:17:48


  小萬工,本名萬靜雅,湖北人。2008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建筑學系,地產(chǎn)建筑師。2017年以小萬工為筆名開始個人公眾號寫作,記錄自己14年北漂生涯回歸武漢的自媒體文章《房子不是最重要的,愛才是》刷爆朋友圈,引發(fā)全民熱議。2018年南派紀錄片領軍人物馬志丹導演為其拍攝紀錄片《小萬工,好姑娘光芒萬丈》在廣東衛(wèi)視首播。
  從小萬的文字來看,年輕人社會價值的進步,是我們國家未來的希望。她這些走心的文字,也如撞鐘般引起共鳴。
  ——優(yōu)客工場CEO 毛大慶
  人,是觀念性動物。出于社會需要,產(chǎn)生不同層次的觀念總結。比如知識就是力量,社會就是博大,精神就是崇高。然而在此之上,有一個更深邃普世的觀念,那就是愛,也就是小萬所寫的“愛才是”。
  ——清華大學教授、畫家 程遠
  本書結集付梓之時,2017年已近尾聲。
  我們家有一個習慣,每次到了年終就會數(shù)算恩典。
  其實每年年末,都是工作最緊張、心情也最低落的時候。但是每逢數(shù)算恩典,全家就會一起歡呼喜樂。
  而今年對我們家是特別的一年,恩典也格外顯多。
  年初我們從北京搬回了武漢,我先帶著女兒們在漢陽的公公婆婆家住了一段時間,8月開學就搬到光谷——丈夫?qū)W校提供的教師宿舍。
  宿舍在他們學校的對面,小兩居,三層,周圍有很多的樹。
  每次看到窗外的樹,我就很容易想起我們住在北京團結湖的那段時光。那時我們剛剛有了第一個孩子,也住著小兩居,窗外也有很多的樹。
  開始我們覺得小兩居住著太擠,搬過來的時候就暫時把小女兒留在了公婆家,每個周末回去。
  這樣又過了兩個月,我們都想念小女兒,就把大姨又請了過來,把小女兒帶在身邊。
  這樣,大姨住一間房,我們倆帶兩個女兒住一間。
  每天早晨,2歲的小女兒通常都會先醒,哼哼唧唧地爬過來叫爸爸媽媽。然后丈夫就會醒來,摟緊我,過一會兒再去叫大女兒起床。
  大女兒醒來后通常會責備爸爸為什么不更早叫她起床,這樣她可以多玩一會兒再去學校。
  武漢的冬天冷,教師宿舍又沒有暖氣,我就多賴一會兒床,看著丈夫一個大男人折騰兩個小女兒,覺得這就是愛的模樣。
  1
  很多朋友問我,成為網(wǎng)紅之后生活有沒有什么改變?
  我覺得有,也沒有。
  沒有改變的方面,是我們?nèi)匀幌癖姸嗥胀ǖ某鞘屑彝ヒ粯,夫妻雙方都上著班,他還是一名高中老師,我還是一名地產(chǎn)建筑師。我們依然面臨著很多的壓力,大女兒的學業(yè),小女兒的照料,新增的房貸,工作的瓶頸——這些壓力都不會因為從一線城市來到二線城市減少半分。
  而改變的方面,是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大,更大的世界讓我們更加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領受的,而那些我們以為是自己在承擔的壓力,本來也不單單是我們在承擔。
  有一天晚上,女兒們都睡著了,我對丈夫說,我覺得自己很幸運。
  情竇初開時愛上的那個男孩就成了以后的丈夫;高考超長發(fā)揮考上了自己最心儀的學校和專業(yè);本科畢業(yè)進入行業(yè)最好的公司,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開公眾號第一篇文章就有千萬級的閱讀量;小說剛開篇就簽約出版……
  他說:“那你為什么還常常憂慮?”
  是啊,我已經(jīng)擁有了很多,我憂慮,是因為我已經(jīng)習慣了自己所有的一切,然后還想要更多。
  就像我回到武漢,早餐又一次吃到熱干面的時候,我覺得很開心,忍不住發(fā)到同學群里炫耀;但過了一個月,我就覺得這是很自然又很正常的事。
  就像我把自己的小豐田剛換成寶馬,我覺得好車開著就是舒服很多。坏^了一個月,我就覺得這是很自然又很正常的事。
  就像我現(xiàn)在離父母家車程只有兩小時,周末第一次開車帶著孩子回老家看父母,特別的開心;但過了半年,我就覺得這是很自然又很正常的事。
  ……
  我和丈夫在這一年里分開了一百多天,我們反而因著這些分離更加明白彼此的不可替代。
  我們與父母從一年相見一次變?yōu)橐恢芑蛞粋月就能見一次。自從18歲到北京,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和家人這么近。
  我用文字的方式和數(shù)以萬計的人有了交往,我因為他們更加認識了自己,也更加認識了真理。
  4
  可是這也不能代表我就沒有懷疑。
  事實是每一次手機推送的關于人間的新聞都會讓我陷入懷疑,懷疑宇宙的秩序,懷疑真理所說的慈愛。
  同樣是2017年,杭州林先生的妻子和孩子因為一個嗜賭的阿姨被燒死在自己的家里;大學生身陷傳銷離奇死亡;孕婦從醫(yī)院的待產(chǎn)室跳樓;單親媽媽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女兒在異國他鄉(xiāng)被閨密的男友殺死;高中生殺死自己的班主任……
  馬克·吐溫說:“有時候真實比小說更加荒誕,因為小說是在一定邏輯下進行的,而現(xiàn)實往往毫無邏輯可言。”
  在信息時代,毫無邏輯可言的人間悲劇就這樣赤裸裸地暴露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讓我們一遍一遍地拷問自己,是不是仍要相信。
  如果我們遭遇的悲劇真的是隨機的、荒誕的、毫無意義的,那么我們的世界也是隨機的、荒誕的、毫無意義的嗎?
  可是這種拷問本身,卻反而讓我更為相信。
  如果不是我們心中有一個更理想的世界,現(xiàn)實世界的悲劇何以如此刺痛人心?
  如果人人都有一死,世界終會滅亡,那么荒誕的死亡和自然的死亡又有何區(qū)別?
  如果冷漠能讓我們活得更長,活得更精致和舒適,那么我們到底還要不要愛?
  可是每當我懷著這種種懷疑翻開我讀過無數(shù)遍的那些書卷的時候,里面并沒有那么多如果,而是一個個簡單又直接的命令:
  “你們要彼此相愛。”
  再見,2017。
  愿我們在這個殘酷世界的漫長余生中,仍能靠著恩典彼此相愛。





上一本:中庸人生大智慧 下一本:孟子與滕文公告子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拿你所有的換你想要的的作者是小萬工,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