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神爺壽誕之期據說是正月初二,由于發(fā)財是大多數(shù)人的心愿,因此全國各地三教九流的人士都要祭財神,也因此有各式各樣的財神爺,數(shù)目極多。但中國有哪些財神?何時開始有財神?祭祀財神又有哪些規(guī)矩呢? 第一位財神是“如愿” 最早的財神是“如愿”,這是載于晉人宗懔的《荊楚歲時記》里的一個故事。江南人在正月初一有把串線的繩索系在木杖的底端,再用木杖擊打糞堆的習俗,據云這樣就可以如愿以償。 為《荊楚歲時記》一書作按語的唐人王謨說,這是有典故的;原來依據《錄異記》這本書的記載,古時候有一個叫區(qū)明的商人,有次他經過彭澤湖時,遇見一個乘坐在馬車上的人————青洪君。區(qū)明對青洪君十分有禮,青洪君便答應區(qū)明所提出的任何一個要求。有人教區(qū)明只要如愿;區(qū)明便對青洪君說他要如愿。青洪君似面有難色,可是也不能食言而肥,便把如愿給了區(qū)明;原來如愿是青洪君的婢女。 如愿隨區(qū)明回家以后,區(qū)明有任何要求都能如愿以償,便立刻富有起來。但有一次大年初一時,如愿起身稍遲;區(qū)明便要打如愿,如愿遂遁身于糞堆中,他便以木杖打糞堆,喚如愿,但如愿再也不出來了。自此以后,區(qū)明又逐漸變成一個貧窮的人了。 但是正月初一執(zhí)木杖打糞土喚如愿的習俗,卻逐漸流傳了開來;像明人李一楫《月令采奇》卷一就說:“元旦,雞鳴時,以繩系木偶,往積壤處,以杖打糞堆,呼如愿,云使人富!痹诮裉,雖然已很少人再在初一這天拿棍打糞堆,以祈如愿的事了,但新年期間不打掃,不把垃圾往屋外倒,據說就是怕如愿藏在糞土堆里呢! 當然這個出自《錄異記》里的故事有許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例如如愿能使區(qū)明富貴,區(qū)明焉有待之如婢,晚起即責的道理。此外,如愿又怎能消逝于糞堆里呢?但民間傳說,本來就是偏重于趣味的,它只重視結果,而不管結果前面的經過是否合理!這個故事雖然沒有提到財神,但如愿的性質已十分接近財神,并且南北朝人正月初一祈如愿和后人于正月初二祭財神,二者在時間上也十分接近,這些都說明了如愿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財神”。 從比干到五顯財神 由于祈富發(fā)財是眾人的意愿,因此中國的財神在唐宋以后愈衍愈多。 多數(shù)人家供的是玄冠朱服緇帶素靴,手捧元寶如意,狀似利市天官(道教三官之一)的一位財神,也有人供協(xié)天伏魔大帝關公為財神的,更有人把文武財神分列并祀的。 據說文財神是以剖腹挖心來勸諫紂王的諍臣比干丞相,武財神是助聞太師與姜子牙敵對的趙公明————趙公明騎黑虎、手執(zhí)鋼鞭,被姜子牙以法術殺死后,卻受封為武財神(見《封神演義》第四六回至四九回、第九十九回)。至于比干為何被人供奉為財神,是說想發(fā)財就得像比干一樣沒有心肝,還是只單純地補償比干的忠心而封他為(財)神?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武財神趙公明,依據《封神演義》的記載,他的手下還有四個副將,在趙公明被封為財神之后,這四個副將也被封為“進寶郎君”、“招財童子”了,五位大神合稱為“五顯財神”。 北平廣寧門(俗稱彰儀門)外,有一座五顯財神廟。民間相傳開廟時第一個燒香求財神者必能如愿,但頭一天夜晚子時城門就全關閉了,一直要到初二凌晨卯時才開門。北平城里的生意人、吃開口飯的藝人和八大胡同的娘兒們,紛紛擠到廣寧門前,等著城門開,好去燒頭香、祈一年的財運。但是這柱頭香不用說輪不到城里的人燒,就是城外財神廟旁的住戶也燒不到,頭香全歸廟里的廟祝啦! 去五顯財神廟的香客除了祈福外,還有一個節(jié)目是借元寶。元寶是用硬殼紙做成元寶式樣,分成大小金銀數(shù)種。給若干香敬,就可以換若干紙元寶。明年如果發(fā)財了,向財神“借”的元寶就得還,借金還金,借銀還銀,把還的紙元寶全供在神龕里,明明是用香敬買來的紙元寶卻偏要說向財神借的,并且要還;但人們也樂于求個發(fā)利市還元寶的機會。P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