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胡繩晚年龐大的學術思想體系中擷取了最能代表其精華的十二個論點,重點闡述,逐個進行評議,提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觀點。 這是學術界首次對新時期以來頗具影響力的胡繩的晚年學術思想所進行的整體性梳理和研究。力求從新思想對舊觀念矯正的視角,在全面準確地理解文獻資料的前提下,從中國近代史、中共黨史、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三大領域,歷史地分析和闡釋胡繩晚年學術思想。 本書在學術界第一次對新時期以來頗具影響力的胡繩晚年學術思想進行整體性的梳理和研究。胡繩晚年處在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舞臺中心的特殊地位,使他既能全方位地感受到新時期中國思想界的嬗變,又能充分發(fā)揮他的學術新思想的影響力。胡繩晚年在學術思想上的“回歸自我”,是中華民族在新時期的社會歷史觀變遷的縮影。本書試圖立足于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愈益明顯、世界格局朝多極化發(fā)展、世界科技日新月異、中國改革開放全方位縱深展開的時代大背景,通過深入剖析胡繩晚年學術思想,從一個微觀的角度,窺斑見豹式地洞察當代中國學術思想變化的軌跡,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fā)展提供一些有益的經驗教訓和人生智慧。 本書力求從新思想對舊觀念矯正的視角,在全面準確地理解文獻資料的前提下,從中國近代史、中共黨史、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三個領域,歷史地分析和闡釋胡繩晚年學術思想。本書從胡繩晚年龐大的學術思想體系中擷取了最能代表其精華的12個論點,重點闡述,并逐個進行評議,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見解。本書認為: 關于早期社會主義論戰(zhàn)。胡繩重新高度評價了梁啟超、張東蓀等人思想中的唯物主義因素;在肯定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思想的積極作用的同時,也指出了隱含其中的民粹主義的色彩;指出了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民粹主義思想產生的淵源和在政治上長久的不良影響。 關于近代史上的中國國民黨。胡繩對國民黨性質作了新論斷;對蔣介石作了新評價;提出了國民黨“黃金時代”的新說法;對國民黨在大陸失敗的主要原因作了新釋;對國民黨能存在上百年的歷史原因作了新的分析。 關于中間勢力的再評價。這是最能代表胡繩晚年學術思想的精華之一。他提出了“五四”后發(fā)展資本主義仍然是進步事物的新的理論立足點;對中間勢力作了新界定;對中間勢力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及中間勢力的分化提出了新觀點;對中間勢力的地位和作用給予了新的評價。 關于近代史上的中國現(xiàn)代化。胡繩先生對帝國主義在中國現(xiàn)代化中的作用作了新的評價;對近代中國現(xiàn)代化的內涵作了新解;提出了“五四”以后中國發(fā)展現(xiàn)代化的前提問題;就“現(xiàn)代化范式”中的階級分析觀點和方法的地位發(fā)表了新的看法。 關于建國后黨史的分期。胡繩先生提出了以十一屆三中全會作為坐標的重要新觀點;提出了建國后黨史小時期分期的觀點。 關于如何評價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正確這個重大而棘手的理論問題。胡繩既從總體上提出了應該如何評價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正確;又就如何看待黨內存在的陰暗面,如何看待黨在1957-1966年間的“左”傾錯誤,如何看待錯誤路線占主導地位的歷史時期等問題,發(fā)表了充滿政治智慧的新見解。 關于毛澤東一生兩件大事的再評價。胡繩從如何評價中國革命時期的毛澤東,如何評價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毛澤東兩個方面,高度評價了毛澤東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貢獻,并把毛澤東對自己的后半生概括為“文化大革命”這個錯誤,修改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而曲折的探索,從而解決了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關于革命與改良。胡繩對近代以來的農民革命、辛亥革命作了跨時空、長時段的新分析;對近代以來的改良作了一分為二的新評價;對社會主義時期的革命與改良,提出了改革就是改良的新觀點。 關于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這是胡繩先生晚年學術思想的又一精華。他對民粹主義問題作了迄今為止最深刻的剖析;提出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有雙重關系的新觀點;就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制度優(yōu)劣問題,提出了不能抽象比較的新觀點;還對落后的中國不可能徑直建設社會主義作了新解。 關于發(fā)展馬克思主義。胡繩論述了科學技術與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關系;提出了對當代世界總的形勢和各個國家形勢的分析,都不能離開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觀點,不能停留在原來的認識水平上的新觀點;提出了新時代革命形式趨向多樣化、和平化的新觀點;論證了馬克思主義是革命的科學和建設的科學的統(tǒng)一。 關于社會主義模式。胡繩對斯大林模式、中國社會主義改造、毛澤東時代的傳統(tǒng)社會主義模式作了不同以往的新評價,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模式作了很有深度的闡發(fā)。 關于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胡繩認為,20世紀的歷史經驗,并不證明社會主義制度已經滅亡,但的確證明社會主義制度必須改革;現(xiàn)在的發(fā)展中國家必須達到發(fā)達的資本主義的水平,然后才能轉入社會主義的說法,是對社會主義的嘲弄;人類世界如果以21、22、23三個世紀大體上完成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程,這在人類歷史年表上不算太慢;人們沒有理由認為中國人不會在2工世紀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下去。 另外,本書沒有充分展開論述的胡繩晚年學術思想還包括:關于中國近代史的上下限的新觀點;“文化大革命”前10年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黨的指導思想有正確的和錯誤的兩種發(fā)展趨向的新觀點等。 作為深入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書最后對胡繩晚年學術思想成就作了宏觀評價,指出了胡繩晚年學術思想中值得商榷的幾個觀點,總結了幾條研究心得,也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