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怪才”失手記


作者:“怪才”失手記     整理日期:2013-06-04 11:34:27


  
  
  
  “怪才”失手記
  作者:梁紀釗
  
  “怪才”出怪事兒
  
  北京市東城區(qū)檢察院近日接到這么個案子,有人制造假的ATM 卡,把別人存的錢都給取走了。
  
  這不,丟錢的當事人急了,郵電局儲蓄機構急了,北京市公安局經保處的警官們也急了!說來也是,大白天兒的,在京城腳下,在城西的幾家郵電局,有人先后把別人存的錢用假的ATM 卡愣是分期分批地提走了2.8 萬元人民幣!
  
  要從他作案的手段上說,算是高科技了;要從社會危害性上說,北京人講話,可夠損的。翻翻刑法,要給他論罪的話,他能夠上兩個罪名,一個是盜竊罪,因為他是偷偷摸摸干的;另一個是信用卡詐騙罪,因為他不光騙錢,他還惡意透支。
  
  誰敢這么胡來?
  
  是他——成侃。
  
  要是往常,他一遞名片,那片子上赫然寫著一行三號仿宋美術字:北京奧賽特經貿公司計算機部經理,準能唬你一下。
  
  不過,他名片上的頭銜兒沒有騙人,專業(yè)也沒騙人,想當初他上大學的時候,“計算機”確實是他本人的專業(yè)。他頭腦聰靈,學業(yè)佳,無論當時的同學和現(xiàn)在的同事,都稱贊他是怪才。
  
  “怪才”生怪招兒
  
  成侃在公司的計算機部里當經理,說到底,也不過是給人打工的“白領”階層,每月薪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掙的,與他心里鎖定的目標數(shù)額一比,相去甚遠。
  
  一天,他喝茶看報紙,忽然發(fā)現(xiàn)一條報道:有人用偽造的ATM 信用卡,從ATM 機上領走了別人的錢,數(shù)額不菲,他一氣兒讀罷,心頭一震。好奇心理在前,效仿心理在后,他想:我要沿著前人的足跡走下去,干下去!
  
  成侃在校學習時,素有“穿山甲”之稱,什么事兒千萬別讓他迷上,一旦讓他迷上,稍微一鉆——準成,但這不包括搞“對象”。
  
  確實,干這事兒,他有得天獨厚的資本。
  
  不過,上來就想用假ATM 信用卡取走別人的錢,也不像平常嗑瓜子兒似的,一嗑一個仁兒那么簡單,你想啊,持卡人誰不設密碼兒?除非他“有病”。
  
  “別人的密碼兒,我怎么才能知道呢”?他帶著這個迫切而又棘手的問題,重新翻開了“教科書”——那張快被翻爛并且令他愛不釋手的報紙,他又認真地再次閱讀了有關章節(jié)——“作案人采取了偷窺的方式,將持卡人的密碼……”
  
  一溜煙兒小跑兒,他上街來到ATM 機旁,就像剛拿到白本兒初次駕車上路的司機一樣,開始了近于實戰(zhàn)的實習和演練。
  
  他不愧是大學生,悟性好,加之外形氣質的高隱蔽性,沒費吹灰之力,就把幾個排隊取款人的密碼兒看在眼里,印在心里。一路上,他生怕忘了,口中念念有詞,默誦不止。
  
  回到住所,他一試,又試,再試,終于,密碼兒被做到偽造的ATM 卡上了。
  
  ——那靈不靈呢?
  
  這回,他一溜煙兒小跑兒,又上街去了。雖然每次上街的目的相同,但其具體任務卻不盡相同:上次窺密碼兒,這次試用卡。
  
  他把卡一插上,密碼兒一輸,天吶!錢——別人的錢,就刷、刷、刷、刷地順“嘴兒”吐出來了,那個痛快勁兒,就像有人盲目而又熟練地發(fā)牌一樣!他沉醉了,兒時聽大院兒看門兒的張大爺講的“生財缸”的故事,這不,在高科技的“幫助”下,不是真的實現(xiàn)了嗎:古時,有人往神奇的“生財缸”里扔進去一兩銀子,嘿,接下來就老取老有,老取老有。后來,有位財迷者,一不小心,把他爹碰進缸里,結果麻煩了,撈出一個他爹,又生出一個他爹,一上午百十來個,沒完沒了了……
  
  但成侃得的,既不是銀子,也不是爹,而是人民幣。
  
  他自己朝自己豎了幾下大拇指,白嫩可人的書生臉龐,像一朵逢春綻放的白玉蘭。可以肯定,他有生以來,體驗到的最大快感,莫過于此了。
  
  他樂了,當事人哭了。
  
  和成侃取錢的神話故事一樣,丟錢的人,也都體驗了奇異,但卻是情形相反的情節(jié)和感受:他們在噩夢中夢見——錢成了“叛徒”,于一夜間,全都叛逃到別人門下,一跑而光,太可怕了!
  
  一位錢的主人,著急用錢,插卡一取,告知無錢。驚詫之下,化急為怒,竟揮拳想直搗ATM 機。幸虧保安手疾眼快,一把制止。否則,還要害他接著掏腰包呢。
  
  從沒聽過偷錢的、貪錢的,對自己說一聲兒“我夠了”。成侃也無例外。他和他的“前輩們”、“同行們”犯的同一個毛病,貪欲無度,忒是沒夠。他一氣兒干了七八天,拿別人的錢給自己“開支”2.8 萬多元。而后,他吃,他喝,他糟,他買,他奢侈。
  
  故事這邊,當事人還罩在霧中,他們把氣兒全都撒在讓他們丟錢的郵電局了。
  
  郵電局面對越來越多的撒氣人,萬般委屈之下,認為必須討回清白了。于是乎,他們趕忙撥通了“110 ”報案。
  
  丟錢的人懷疑是郵電局的ATM 機把錢吞了。郵電局堅決否認是ATM 機“吃多了”。
  
  但他們也不知道應該賴哪兒,到底賴誰。還是北京市公安局經保處的警官們特有經驗,人家來后隨便問問一了解,說了聲:“查錄像吧!”
  
  對。〈蠹疫@才同時都想到了每天ATM 機前那24小時的錄像。于是,他們把所有的希望和答案,都寄托其中了。
  
  他們的期望沒落空,真的沒落空。
  
  “怪才”演怪戲
  
  郵局儲蓄所ATM 機上的錄像帶,就好像一部小故事片,他們發(fā)現(xiàn),在連續(xù)丟錢的那幾天里,總有一個穿夾克衫的小伙子混在其中。他每次在ATM 機前兩眼左瞄右看,也不存,也不取,一排到他那兒,他就按“查詢余額”——這個人有重大嫌疑!
  
  原因很簡單,他對ATM 機比別人“親”得與眾不同。
  
  這個穿夾克衫的不是別人,就是成侃。這件夾克衫,是他在當代商城一眼相中的。他真會選,夾克衫的款式是那么有特點,那么有個性,那么引人注目,也許這就是老天爺刻意安排“聰明反被聰明誤”拿手把戲的經典之筆吧。
  
  不久,他被公安局從經理部請到了預審室,沒過多久,他就全“撂”了,他說他還透支了不少錢呢。
  
  成侃確實聰明,屬高科技犯罪一類,他把本來就一個“盜竊罪”的罪名,又加上了另一個“信用卡詐騙罪”的罪名,要不,他總覺得不過癮,不轟轟烈烈。
  
  一個丟錢的人,聽說成侃是“偷”他們錢的罪犯,高興得差點兒沒哭出聲兒來,她破涕為笑,一邊兒揉著紅眼圈兒,一邊兒像個孩子似的可勁兒地追問:“哎,你們是怎么把他給逮住的?他反抗了沒有?他拿‘家伙’了嗎?”
  
  辦案人員告訴她,是廣安門郵電局的一位業(yè)務員看過錄像帶和通知,一眼認出成侃的夾克來了,他一面與成侃調侃周旋,一面抽空打了“110 ”。成侃還侃呢,他滿以為那營業(yè)員正幫他聯(lián)系咨詢業(yè)務呢,誰料,“110 ”的警車門口一停,幾個警察過來一圍,其中一位說:“成侃,別這兒侃了,跟我走吧,到預審處再侃吧,啊!
  
  成侃畢竟還算是個文化人兒,他異常冷靜而又明白眼前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明白自己現(xiàn)在應該做什么以及自己今后將會面臨的是什么。這就是他聰明的地方,因為他全明白,所以他一句話也沒說,就好像是跟人家一塊兒來的似的,又一塊兒跟人家走了,依序坐上了警車。
  
  事后,他在牢里跟同牢的犯人們說:“我他媽有病,當初非學計算機,后來非偷別人的錢,放著大經理不當,非跑這兒陪你們熬日子來,我腦袋里肯定是注水了!
  
  同牢的人一邊嘲笑他,一邊夸他是怪才,都說他確實“聰明”,但這話要反著聽了。
  
  





上一本:從知堂老人說到漢奸貳臣 下一本:瓊瑤、三毛和卡夫卡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怪才”失手記的作者是“怪才”失手記,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