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的逃亡
蘇童。
我的父親也許是個啞巴胎。他的沉默寡言使我家籠罩著一層灰蒙蒙的霧障足有半個世紀 .這半個世紀里我出世成長蓬勃衰老。父親的楓楊樹人的精血之氣在我身上延續(xù),我也許是 個啞巴胎。我也沉默寡言。我屬虎,十九歲那年我離家來到都市,回想昔日少年時光,我多 么像一只虎崽伏在父親的屋檐下,通體幽亮發(fā)藍,窺視家中隨日月飄浮越飄越濃的霧障,霧 障下生活的是我們家族殘存的八位親人。
去年冬天我站在城市的某盞路燈下研究自己的影子。我意識到這將成為一種習慣在我身 上滋生蔓延。城市的燈光往往是雪白寧靜的。我發(fā)現(xiàn)我的影子很蠻橫很古怪地在水泥人行道 上洇開來,像一片風中蘆葦,我當時被影子追蹤著,雙臂前撲,扶住了那盞高壓氖燈的金屬 燈柱;仡^又研究地上的影子,我看見自己在深夜的城市里畫下了一個逃亡者的像。
一種與生俱來的惶亂使我抱頭逃竄。我像父親。我一路奔跑經(jīng)過夜色迷離的城市,父親 的影子在后面呼嘯著追蹤我,那是一種超于物態(tài)的靜力的追蹤。我懂得,我的那次奔跑是一 種逃亡。
我特別注重這類奇特的體驗總與回憶有關(guān)。我回憶起從前有許多個黃昏,父親站在我的 鐵床前,一只手撫摸著我的臉,一只手按在他蒼老的腦門上,回過頭去凝視地上那個變幻的 人影,就這樣許多年過去我長到二十六歲。
你們是我的好朋友。我告訴你們了,我是我父親的兒子,我不叫蘇童。我有許多父親遺 傳的習慣在城市里展開,就象一面白色喪旗插在你們前面。我喜歡研究自己的影子。去年冬 天我和你們一起喝了白酒后打翻一瓶紅墨水,在墻上畫下了我的八位親人。我還寫了一首詩 想夾在少年時代留下的歷史書里。那是一首胡言亂語口齒不清的自白詩。詩中幻想了我的家 族從前的輝煌歲月,幻想了橫亙于這條血脈的黑紅災(zāi)難線。有許多種開始和結(jié)尾交替出現(xiàn)。 最后我痛哭失聲,我把紅墨水拚命地往紙上抹,抹得那首詩無法再辨別字跡。我記得最先的 幾句寫得異常艱難:
我的楓楊樹老家沉沒多年我們逃亡到此便是流浪的黑魚回歸的路途永遠迷失
你現(xiàn)在去推開我父親的家門,只會看見父親還有我的母親,我的另外六位親人不在家。 他們還在外面像黑魚一般涉泥流浪。他們還沒有抵達那幢木樓房子。
我父親喜歡干草。他的身上一年四季散發(fā)著醇厚堅實的干草清香。他的皮膚褶皺深處生 長那種干草清香。街上人在春秋兩季總看見他擔著兩筐干草從郊外回來,晃晃悠悠逃入我家 大門。那些黃褐色松軟可愛的干草被碼成堆存放在堂屋和我住過的小房間里,父親經(jīng)常躺在 草堆上面,高聲咒罵我的瘦小的母親。
我無法解釋一個人對干草的依戀,正如同無法解釋天理人倫。追溯我的血緣,我們家族 的故居也許就有過這種干草,我的八位親人也許都在故居的干草堆上投胎問世,帶來這種特 殊的記憶。父親面對干草堆可以把自己變作巫師。他抓起一把干草在夕陽的余輝下凝視著便 聞見已故的親人的氣息。
祖母蔣氏、祖父陳寶年、老大狗崽、小女人環(huán)子從干草的形象中脫穎而出。
但是我無緣見到那些親人。我說過父親也許是個啞巴胎。
當我想知道我們?nèi)侨祟惿毖艽箧湱h(huán)上的某個環(huán)節(jié)時,我內(nèi)心充滿甜蜜的憂傷,我 想探究我的血流之源,我曾經(jīng)糾纏著母親打聽先人的故事。但是我母親不知道,她不是楓楊 樹鄉(xiāng)村的人。她說,“你去問他吧,等他喝酒的時候!蔽腋赣H醉酒后異常安靜,他往往在 醉酒后跟母親同床。在那樣的夜晚父親的微紅的目光悠遠而神秘,他伸出胳膊箍住我的母親 ,充滿酒氣的嘴唇貼著我的耳朵,慢慢吐出那些親人的名字:祖母蔣氏、祖父陳寶年、老大 狗崽、小女人環(huán)子。他還反反復(fù)創(chuàng)地說:“一九三四年。你知道嗎?”后來他又大聲告訴我 ,一九三四年是個災(zāi)年。
一九三四年。
你知道嗎?
一九三四年是個災(zāi)年。
有一段時間我的歷史書上標滿了一九三四這個年份。一九三四年迸發(fā)出強壯的紫色光芒 圈住我的思緒。那是不復(fù)存在的遙遠的年代,對于我也是一棵古樹的年輪,我可以端坐其上 ,重溫一九三四年的人間滄桑。我端坐其上,首先會看見我的祖母蔣氏浮出歷史。
蔣氏干瘦細長的雙腳釘在一片清冷渾濁的水稻田里一動不動。那是關(guān)于初春和農(nóng)婦的畫 面。蔣氏滿面泥垢,雙顴突出,垂下頭去聽腹中嬰兒的聲音。她覺得自己像一座荒山,被男 人砍伐后種上一棵又一棵兒女樹。她聽見嬰兒的聲音仿佛是風吹動她,吹動一座荒山。
在我的楓楊樹老家,春日來得很早,原白色的陽光隨丘陵地帶曲折流淌,一點檔地溫暖 了水田里的一群長工。祖母蔣氏是財東陳文治家獨特的女長工。女長工終日泡在陳文治家綿 延十幾里的水田中,插下了起碼一萬株稻秧。她時刻感覺到東北坡地黑磚樓的存在,她的后 背有一小片被染黑的陽光起伏跌宕。站立在遠處黑磚樓上的人影就是陳文治。他從一架日本 望遠鏡里望見了蔣氏。蔣氏在那年初春就穿著紅布圓肚兜,后面露出男人般瘦精精的背脊。 背脊上有一種持久的溫暖的霧靄散起來,遠景模糊,陳文治不停地用衣袖擦拭望遠鏡鏡片。 女長工動作奇麗,憑借她的長胳膊長腿把秧子天馬行空般插,插得賞心悅目。陳文治驚嘆于 蔣氏的做田功夫,整整一個上午,他都在黑磚樓上窺視蔣氏的一舉一動,蒼白的刀條臉上漾 滿了癡迷的神色。正午過后蔣氏綽出水田,她將布褂胡亂披上肩背,手持兩把滴水的秧子, 在長工群中甩搭甩搭地走,她的紅布兜有力地鼓起,即使是在望遠鏡里,財東陳文治也看出 來蔣氏懷孕了。
我祖上的女人都極善生養(yǎng)。一九三四年祖母蔣氏又一次懷孕了。我父親正渴望出世,而 我伏在歷史的另一側(cè)洞口朝他們張望。這就是人類的鎖鏈披掛在我身上的形式。
作者簡介:
蘇童,1963年生于蘇州,先后就讀于齊門小學和蘇州39中,1980年考取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1983年,還在讀大三的蘇童在《青春》雜志發(fā)表處女作《第八個是銅像》。1984年,畢業(yè)分配到南京藝術(shù)學院工作,擔任工藝系的輔導(dǎo)員。1985年底,被《鐘山》雜志招納到麾下,成為《鐘山》雜志最年輕的編輯。1986年,與自己的青梅竹馬的女同學魏紅結(jié)婚。1987年,蘇童發(fā)表《1934年的逃亡》而一舉成名。1989年,在《收獲》雜志發(fā)表個人最著名的代表作《妻妾成群》,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獲威尼斯電影節(jié)銀獅獎,并獲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90年代之后開始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先后發(fā)表了《米》,《我的帝王生涯》,《城北地帶》,《菩薩蠻》等。2005年發(fā)表長篇小說《碧奴》,大獲好評。2009年發(fā)表《河岸》,獲第三屆英仕曼亞洲文學獎和第八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杰出作家獎,被蘇童認為是自己目前為止最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