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哈佛大學幸福課


作者:楊曉暉     整理日期:2014-05-31 16:19:05

不知道什么時候,人們用屬于自己的語言創(chuàng)造了世間最唯美的一個詞匯“幸福”。長時間以來,很多人都通過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對幸福這個詞匯進行了各種各樣的詮釋。盡管每個人對于幸福的理解各有不同,但對人生快樂境界的渴望是一致的。
  事實上,生命在世間不過是一種短暫的停留,真正的價值追根逐源不是我們得到了什么,而是在我們的有生之年究竟得到了多少幸福的感覺。從這個層面看來,幸福這個詞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無法取代的。它在我們意識中占有相當重的分量,也正是因為這個分量太重,所以才會有很多人為了快速得到它而誤入歧途。
  作者簡介:
  楊曉暉
  資深出版人,從事圖書行業(yè)十余年,現(xiàn)擔任著名圖書企業(yè)的總策劃。曾策劃了一系列品牌暢銷書,如《喬布斯自述》、《誘惑的人生要淡定》、“民國往事”系列《一本書讀懂民國政壇內(nèi)幕》《一本書讀懂民國幕僚真相》、《你的未來可以預示》、《塑造領袖特質》、“大師經(jīng)典書系別萊利曼的趣味科學”系列等。打造精品、塑造品牌,立志于策劃出版中國經(jīng)典暢銷書籍!
  目錄:
  第一章追根求源,你的幸福怎么那么多困惑
  問問自己為什么不快樂/003
  為什么一定要為不必要的事情感到內(nèi)疚/008
  如何應對別人過高的期望值/013
  為什么渴望的越多得到的越少/018
  莫非人生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的比較級/023
  及時動用感恩的力量/027
  人生需要不斷地補充新鮮感/031
  第二章理智思考,對于幸福我們錯在哪里
  不同的觀點,決定了一悲一喜/039
  人生的局限,往往來源于對失敗的恐懼/043
  別總是關注自己的缺點/047第一章 追根求源,你的幸福怎么那么多困惑
  問問自己為什么不快樂/003
  為什么一定要為不必要的事情感到內(nèi)疚/008
  如何應對別人過高的期望值/013
  為什么渴望的越多得到的越少/018
  莫非人生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的比較級/023
  及時動用感恩的力量/027
  人生需要不斷地補充新鮮感/031
  第二章 理智思考,對于幸福我們錯在哪里
  不同的觀點,決定了一悲一喜/039
  人生的局限,往往來源于對失敗的恐懼/043
  別總是關注自己的缺點/047
  你的不快樂,緣于太在乎別人的看法/051
  哦,幸福目標好像錯位了/055
  把什么事想到最壞未必是好事兒/059
  是抱怨影響了你的現(xiàn)在和未來/063
  無意中,錯過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067
  逃避得越多,遇到的障礙也就越多/071
  長期拘泥于空想,卻不注重切實的行動/074
  第三章 幸福溫度,需要樹立正確的思想觀
  不斷完善心理調(diào)適/081 
  我們必須有承認弱點的勇氣/084
  做減法比做加法讓靈魂成長得更快/088
  心態(tài)消極時,先要學會積極地自我干預/092
  有理想就要全力以赴,深信不疑/095
  獲得仰視的起始,在于是否擺正了你的自尊/100
  試著換一種策略解決自己的心理難題/104
  面對殘酷現(xiàn)實,也要做出正確舉動/108
  第四章 利用環(huán)境,成為幸福的傳遞者
  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把快樂傳得很遠/115
  一定要珍惜氛圍中的完美體驗/120
  你的認同,比你想的重要得多/125
  盡可能地給別人力所能及的幫助/130
  給環(huán)境文化,給生活多加點休息的作料/134
  別因錯過了身邊的風景,而忘記了分享快樂/139
  別成為壓力制造者/144
  和大家一起在失敗中不斷學習/149
  第五章 與負面情緒狹路相逢,你究竟該如何化解
  高峰體驗是一種喜悅式的休克療法/157
  嘗試下將計就計,假裝也能改變心情/162
  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思維習慣/167
  幸福是享受過程,而不是享受結果/173
  別因沒有實現(xiàn)目標而疲憊傷感/177
  你必須開啟幸福的自愈功能/182
  多點消遣,人生效率或許會更高些/187
  必須找到一種理性處理失敗的方法/192
  第六章 善用肢體語言,用行動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幸福
  輕拍后背,告訴對方做得非常棒/199
  挺直腰板,確信自己具備自信的幸福感/204
  跑步吧,忘記不開心的事/209
  自我調(diào)節(jié),人體最奇妙的智慧/214
  學會健康地呼吸,體味更多的幸福感/219
  觸摸不夠,幸福就會漸行漸遠/224
  善用身體動作,告訴對方你很幸福/227
  用冥想打開大腦中通向幸福的通道/231
  第七章培養(yǎng)習慣,幸福需要用心經(jīng)營
  沒有百分之百的完美戀人/237
  為自己制定一個終極的生活目標/242
  學會溝通,避免不必要的沖突/247
  專注于此時此刻吧,幸福就在眼前/252
  從睡夢中也可以找到幸福/256
  千萬別忽略了愛情的重要性和長久性/260
  真正的幸福不能沒有幽默感的守護/265
  盡情體味那份貼心的分享吧/269
  第一章
  追求根源,你的幸福怎么那么多困惑
  我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為什么那么多困惑,每天都告訴自己要幸福,可是幸福究竟在哪里呢?有些人說幸福來得太難,可幸福真的就一定要讓我們那么費心思才能得到嗎?如今哈佛大學率先針對幸福的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幸福的困惑不過是來自我們自身的認知。世界本沒有那么復雜,真正復雜的還是我們的心緒。
  問問自己為什么不快樂
  有沒有問過這么一個問題,為什么你得到了一切卻怎么也不快樂?生活中到底缺失了什么讓你在別人的仰慕和嫉妒中仍然悶悶不樂?傳說中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味道?或許你可以說我們每天都可以搞定我們自己,我們可以維護很好的人脈關系,把自己的每一個特長都提升到新的高度,甚至還可以得到一份讓人羨慕的工作,有一個專情于自己的愛人,可那種所謂幸福人生的巔峰體驗為何至今從未光臨呢?
  盡管在我們當中有很多人已經(jīng)得到了自己曾經(jīng)想擁有的一切,有很好的人脈關系,有不錯的經(jīng)濟基礎,也有一個看上去非常溫馨的家庭,但是到現(xiàn)在為止大多數(shù)人仍然不知道什么叫作完美的人生。在很多人眼中,能擁有這一切的人應該是相當幸福的,因為他看上去那么優(yōu)秀,過得又是那么好。他所擁有的一切,是我們很多人努力一輩子也不見得能得到的。然而,我們卻不解地看到,每天這個人的臉上很少有快樂的笑容。他為什么不高興?難道還有什么沒遂了他的心意嗎?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件事情而過分地責怪他,或許他自己也不明白自己究竟為什么不快樂。
  在生活中,面對同一件倒霉的事,我們往往會看到這樣兩種人,一種人在倒霉以后仍然懷著一種崇敬之心不斷地從中尋找著機遇,而另一種人卻在這種倒霉的壓力下失去了繼續(xù)走下去的信心。對于這件事情,哈佛大學的老師回答道:“如果你理解這些黑暗的勢力,就能更好地處理生活,了解并改善生活質量,而在這種改造生活的過程中,往往幸福的味道就會一點一點地靠近你!
  著名雕刻藝術家米開朗基羅曾經(jīng)在一次記者采訪中被這樣提問:“請問您是如何創(chuàng)造《大衛(wèi)》這件舉世珍品的?”按說這是一個藝術家最愿意回答的問題,可這位藝術大師的回答卻非常簡單:“我去了趟采石場,發(fā)現(xiàn)了一塊巨大的大理石。就這樣,我在它身上看到了《大衛(wèi)》。當時我覺得我只要自己鑿去多余的石頭,只留下那些有用的部分,就一定可以達到讓自己滿意的效果。當我真的付諸行動的時候,《大衛(wèi)》就誕生了!
  有一件事情是我們不可不承認的事實,那就是說永遠比做容易,這則看似簡單又平凡的故事恰恰說明了這門課程的精髓,那就是鑿除多余石塊。擺脫不必要的限制和阻礙,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擺脫對失敗的恐懼感。盡管這些東西并不是與生俱來的,但到今天為止卻出現(xiàn)在了很多人身上。
  因此,為了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自在,我們首先要學會的就是削弱、鑿除甚至傷害我們內(nèi)心的完美主義。因為在我們的潛意識里,很可能會很害怕勝利,很可能會對生命中的一些東西感到內(nèi)疚,而這一切都會反過來制約我們贏得幸福的權利。贏得一種人生的快樂說簡單也簡單,但說難也確實不容易。在某些必要的時候,或許我們還要沖破心靈的局限去鑿除存續(xù)在我們意識中對于兩性關系的限制,以免讓自己因為對方的某個不經(jīng)意的舉動而產(chǎn)生過分的敏感。人們常說:“做減法比做加法讓靈魂成長得更快!睂τ谛腋6,減少指的是去除我們心中的阻礙,發(fā)揮我們內(nèi)心中潛在的力量。因為一個人的潛能是天生的,我們關注的是人的本性,這一切都是與生俱來的。不論這是不是上帝的一種恩賜,我們都應該盡可能地讓我們的頭腦一點點地由復雜慢慢簡約化?鞓返娜松]有那么復雜,只要我們想去做,就完全可以效仿米開朗基羅塑造《大衛(wèi)》的過程,努力剔除生命中多余的部分,剩下的必然是我們最渴望得到的東西。
  假如用心觀察,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件有趣的事情:當一個人憑著想去做這一信念去做某件事情,而不在乎有沒有人會關注自己的時候,他所呈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是最好的。而當他做出了成績,受到了無數(shù)人的關注時,卻開始哭鬧起來,因為他怎么也無法找到當初那種快樂的感覺了,宛如當初的那個他已經(jīng)不復存在了一般。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會看到,很多作家、藝術家總是覺得自己始終無法超越自己成名之前的那份創(chuàng)作成就,為什么在公眾眼中不管他們?nèi)绾味喈a(chǎn),怎么用心,成就都無法超越首先映入公眾視線的處女之作。盡管從某種角度來說,當他們成為大家青睞的角色時,不管是收入還是生活水準都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提高,但在領受了這一切的欣喜與刺激之后,他們卻很難體會到真正的幸福感,或者說整個歷程并不是那么的快樂,他們臉上的笑容似乎還沒有以前一無所有的時候多。曾經(jīng)有一位名人坦言,盡管自己當初的努力都有了成果,但自己總是有一種得到了天下,卻輸了人生中最為寶貴的東西的感覺。盡管有些時候他自己也不知道失去了什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他生活得并不快樂。
  在哈佛大學關于幸福的心理課程中,老師將這一切歸宗于因別人所忍受的約束。當一個人因為別人的過分關注而備受壓力,便難以最大限度地釋放真實的自我,總是習慣性地將自己的行動向別人認知的尺度上偏移。盡管這種妥協(xié)式的偏移順應了大眾的需要,卻讓自己備受煎熬。事實上,這一切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有些時候我們只是希望自己能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用自己的理解去做好它,并不希望別人干涉。人的思想往往是傾向于自由的,不希望受到太多控制和約束,盡管現(xiàn)在的自己在別人的眼中是個全才,是如何如何的完美,但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鏡子里面的人并不是自己。
  幸福的元素有很多:善良、美德、愛、和諧的兩性關系,這一切都會為我們的生活覆蓋上一層幸福的外衣,它們都是成就幸福的元素,可以讓我們的人生變得越來越美好。但我們一定要確定這種越變越好的感覺是出于自己的快樂,而不是出于別人對自己定義的標準。我們沒有必要因為別人不愿意讓自己冒險而停滯不前,也沒有必要因為別人的想法而禁錮了自己善于創(chuàng)意、享受嘗試的大腦。
  伏爾泰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嘗試并非那么平常,特別是將這種新的嘗試應用到真實的實際當中去時!贬槍人難以突破的這種不幸感,哈佛大學教授提出了這樣的一種建議,我們可以經(jīng)常通過任意性提醒自己的方法,堅持一周提醒自己兩次。在整個提醒過程中,我們要學會經(jīng)常提醒自己記起那些自己已知的東西,喚醒自己內(nèi)心深處那些最為重要的東西,想一想自己心中的“大衛(wèi)”是不是到了鑿開一切束縛感的時候了?假如你真的下定決心要告別這種不開心的狀態(tài),那么我們就一定要放開一切阻礙自己認識已熟知事物的認知束縛、情緒束縛,抑或是行為束縛。當我們確定自己在不斷的暗示下放下了一切,就要自信地將心目中真正的幸福滲入到自己的腦海中,告訴自己是回歸自我的時候了,從此以后我就是我自己,周邊的一切在將要成就的自我面前都顯得如此卑微。的確,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幸福的常識變得越來越平常,越來越寧靜,好像它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們一輩子都改不了的習慣,而這種習慣恰恰就是幸福的源泉,是用最美好的甘露補給我們的信心,它充盈著我們真實的快樂。
  哈佛幸福箴言:
  假如你真的明白了自己不快樂的原因,且決定努力地改變自己,那么就一定要關注一下如何成就幸福。因為不管任何事情,沒有經(jīng)過轉變,快速見效的說法就都是皇帝的新衣,是不存在的,是過高的承諾和過低的兌現(xiàn)。
  為什么一定要為不必要的事情感到內(nèi)疚
  假如人生是一段并不長遠的路,你究竟是選擇用這段有限的光陰尋找幸福,經(jīng)營快樂,還是不斷地在別人的評價、想法、控制中糾結,為一些原本就沒有必要的事情感到內(nèi)疚?假如我們都相信,這輩子最渴望的事情是微笑的時候多過沮喪的時候,那么現(xiàn)在就好好地花點時間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生命有多長我們真的決定不了,但是我們完全可以決定自己的每一天在什么狀態(tài)和心情下生活。事實上,這輩子不必花太多的時間迎合別人的需要,因為我們的生活最后還取決于我們自己。
  想想看,在我們的生活中究竟有多少事情曾經(jīng)引起我們的內(nèi)疚?有些時候是因為我們錯了,而有些時候卻是因為我們努力換來的成果并沒有百分之百地達到別人的期望值。當這種內(nèi)疚感存續(xù)在我們思維中太久,形成了一種固定模式時,就很容易讓我們在做事情之前形成一種恐懼。究竟這件事情該怎么做才能讓大多數(shù)人滿意?究竟我該怎么盡可能地收斂自己被“譽為”瘋狂的想法?我是不是應該再謹慎一些,是不是應該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就這樣,原本我們可以依靠自己的大腦和行為將一件事做得很好,并從中得到相當不錯的成就感,卻因為這樣一次次地瞻前顧后,一次次地心懷內(nèi)疚而變得畏首畏尾,甚至停滯不前。于是,當有一天我們聽到別人評論自己沒有主見,做什么事情都要比別人慢半拍的時候,心里難免會生出一股一股的委屈;蛟S你會說,想當年我也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要不是因為想讓你們滿意,我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呢?
  哈佛大學老師曾在課堂上問道:“一個人在一生中到底要為多少毫無必要的事情而感到內(nèi)疚或沮喪?”我們不得不承認,人天生就很感性,由于我們非常在意周圍人的觀點、看法,所以會下意識地不斷改進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盡可能地融入大家的圈子。從某一方面來看,這似乎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進步策略,然而萬事萬物都存在兩面性,適度的在意別人的想法必然會對自己大有益處,但如果我們將百分之百的生命都嵌入到別人的思想意識模式中,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刻意考慮別人的看法,那么我們的人生必然會增添很多沒必要的痛苦和糾結。
  在哈佛大學的幸福課堂中,老師為學生提供了這樣的一條生存建議:在人的一生中,每個人都必然會在這個世界上發(fā)揮不同的作用,我們的價值不在于別人的眼光,不在于財產(chǎn)的多少,我們的幸福不在于欲望的滿足,以及地位的高低,相反,我們生命中最真實的快樂應該是按照自己的個性來經(jīng)營生活,不管你是一個總統(tǒng),還是一個商販,或是一個街邊藝人,只要真真正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了,而且感覺這樣生活很有意義,那么幸福就始終不曾離開你,現(xiàn)在是這樣,未來同樣是這樣。
  這里要說的是,所有的人生都是寶貴而有價值的。每個人的人生都具有他人不可模仿的獨特價值,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所以,誰也不愿意總是模仿別人;蛟S在很多人看來,他們并不是什么聽話的主兒,他們的想法總是很獨特,甚至常常會因為這種想法遭到非議、恥笑,即便是他們真的努力地將這個想法付諸實施,也未必能夠博得所有人的好評。我們試想一下,假如這些人都因為一件小事、一個細節(jié),在別人品頭論足一番以后就不再去堅持自己的意志,那么他這輩子究竟還能為自己贏得什么呢?這個世界的確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nèi)?nèi)疚,但其中最不應該出現(xiàn)的一件事情,就是最后因為沒有在自己可控的時間內(nèi)為自己好好地活一把而內(nèi)疚,因為這種內(nèi)疚完全是毫無價值的,相反,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只不過是一只費力不討好的可憐蟲而已。因為我們所謂的“付出”,既沒有換來別人百分之百的滿意,在很大程度上還虧欠了自己。結果,在整個生命的過程中,我們失去了很多本應屬于自己的快樂、幸福以及成就感,而這一切對于別人并不那么重要,但對于自己卻是相當重要的事情。
  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我們身邊的人,從某個點來想,我們真的不能將身邊的所有人都仔細品味一番,我們也無法測算出當時他們對我們加以評論時的用意和心情。但到現(xiàn)在為止,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可以很準確地分析出,對于我們身邊這些貌似對我們期望很高的人的評價和意見,哪些是善意的,哪些是非善意的,哪些是專業(yè)性質的,哪些是非專業(yè)性質的。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桌子上擺著一個蘋果,不管這個蘋果色澤如何,口感怎樣,只要擺在那里,不同的人就會給予其不同的評價。例如有些人不想得罪人,所以就會敷衍說:“不錯,這個蘋果很好啊!钡行┬拇婕刀实娜,則會說:“看著樣子不怎么樣啊,是不是小攤上買的?”這時候身邊一個個性鮮明的人會說:“!看,這個蘋果好神奇,果皮上的點點很清晰,要是連起來說不定是個不錯的圖案,我喜歡,它太有個性了!倍@個時候,一個年齡大的人拿起它來,搖搖頭說:“我覺得這個蘋果應該不會是我喜歡的那種脆甜口感的!边@時候他身邊的孩子卻拿起來直接咬了一口說:“啊!太棒了,我就喜歡這種綿綿柔柔的甜蘋果!
  一個不起眼的蘋果,不同的人看到都會表達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和建議,這時候我們只能在心里暗自慶幸這個蘋果沒有思想,不會說話,也不會因為別人的挑剔或喜愛產(chǎn)生任何變化,因此不管別人怎么說,它還是它自己,永遠不曾是別的。所以我們所有人才會看到同樣一個場景,那就是它始終待在它本來就該待的那個地方,安安靜靜、踏踏實實地在做著自己?吹竭@個例子以后,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地反思一下自己呢?我們究竟還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在不該有的內(nèi)疚中?我們這輩子究竟要為這些沒必要的煩心事兒荒廢多少有限的幸福時光?假如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不值得,那么現(xiàn)在的我們是不是應該將自己的思想和精力都集中在可以讓我們得到幸福的事情上呢?
  在哈佛大學的教授看來,那些真正生活得有意義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他們從來都不刻意按照別人的思路走自己的人生,相反,他們始終都保持著自己的個性,保持著最為真實的自己,并創(chuàng)造了符合自己個性的價值。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不要把別人的生活當作自己生活的藍本,也不要想著為達到別人的水平而費盡心力。假如我們的生活過得有意義、有價值,且并不有悖于道義和準則,那就完全沒有必要過于理會別人對我們的評價。世上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認為某一種生活是有用且絕對是有價值的,也沒有任何一條法律要求我們必須按照一個模式生活。我們可以邀請別人走入我們的生活,但任何人都沒有權利用想當然的想法去改變我們的生活,規(guī)定我們的生活,還要求我們一定要按照他們的想法去生活,成為他們生活的又一個模板。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哈佛大學給予我們的幸福建議是:“每個人必須獨立地認識和審視自己的人生,時間是自己的,選擇是自己的,生活的準則也是我們自己的,只要我們對生活全力以赴,那么一切就是有意義、有價值的,除此之外,我們確實沒有必要對其他的事情過于糾結和內(nèi)疚!
  哈佛幸福箴言:
  人生是自己的,怎么走全在于我們自己,生命最快樂的境界在于:假如明天就要永遠長眠,今天卻依然可以綻放淡定的微笑,因為至少目前我們還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幸福地活著。
  如何應對別人過高的期望值
  人人都渴望體味一下成功的快樂,不管是完成一項偉大的科學研究,還是你在家中寫了一首自認為非常不錯的小詩,或者是你只不過通過自己的勞動將自己的房間打掃得干干凈凈,至少在那個時刻,我們心中的滿足和快意幾乎是一樣的。一般來說,人在享受自我成就時的愉悅大都來源于他完成這件事情的一種幸福感。然而當這種幸福感與別人過高的期望值狹路相逢的時候,那種迫于外界的心理壓力必然會使這種內(nèi)心油然而生的幸福感大打折扣。
  每個人都有這么一種不滿足的心理,即便是得到也往往希望得到的更多,或許這是一種良性的發(fā)展,假如人一味地滿足,這個世界就不會有什么長足的進步。然而過高的期望值往往會讓我們感覺到一種莫名的心理壓力,而這種壓力往往不是良性的,它常常會引起緊張、內(nèi)疚等負面情感。
  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未來都有很高的目標,而這個目標僅僅是我們希望自己達到的一個目的,是我們內(nèi)心為自己樹立的一個有效標準。很多人坦言,假如我們能夠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標準去做事,將是最大的快樂,不管成績怎樣,但整個過程都是那么的享受,即便是沒有太多人欣賞,我們的內(nèi)心也會因為滿足了自己的心愿而坦然愉悅。據(jù)此,哈佛大學幸福課的教授讓學生們思考了這樣一個問題:這輩子我們究竟為誰活著?假如有一天我們想做的事情沒有滿足別人過高的期望,那么我們自己的心應該處在一個什么樣的狀態(tài)?
  這并不是多么難回答的問題,但為什么我們面對它的時候總是猶豫不決?莫非在為什么事情而忐忑不安?假如是這樣,我們可以好好思考一下,那些對自己有過高期待的人,相對于我們的快樂而言究竟哪一個才是更重要的。假如別人的期待是更重要的,我們?yōu)槭裁匆欢ㄒ谶@種痛苦中黯然神傷?假如我們覺得自己的快樂很重要,那么我們?yōu)槭裁匆欢ㄒ獜娭谱约喊凑談e人的想法去做?難道世間的一切矛盾都來源于我們并不明了的內(nèi)心?
  在這個問題上,哈佛大學的師生經(jīng)常會坐在一起進行深入的探討。當我們無法去應對別人過高的期望值,在內(nèi)心深處形成相當大的心理壓力的時候,我們究竟應該怎樣調(diào)適自己內(nèi)心的種種負面情緒?顯然,我們必須要和這種不良的情緒作一番斗爭。假如我們一定要按照別人的步調(diào)反復調(diào)適自己,今天這個人說你要向東走,明天那個人說你要向西邊走,來來回回往復幾次,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讓我們迷失了自己。假如有一天,我們在迷失了自己之后仍然無法讓身邊的所有人滿意,而且所有人都對我們的舉動表示失望時,我們會不會覺得非常無助呢?
  舉個例子來說,在工作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一系列的問題。一份起草的文件要經(jīng)過A、B、C三個領導的認同才能真正上報給總裁審閱,結果當自己將看起來很滿意的起草文件遞交給他們的時候,幾個領導都會提出截然不同的意見。A領導說,這樣不行,太讓我失望了,里面應該加入怎樣怎樣的成分。于是你回去修改,直到A滿意為止。當你把文件遞交到B那里時,本覺得B會說稍加改動就可以了,沒想到B這時候卻眉頭緊鎖說,你怎么能這么寫呢,這里和這里始終都是矛盾的,你到底有沒有參加過工作?拿回去重新改!結果這時候的你又不得不低著頭回去改,在幾經(jīng)周折以后終于得到了B的認可。當你將它拿到了C那里時,C看了以后仍然非常不滿意,并表露出對你工作的失望,說這樣的方向根本就不對,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于是你只能可憐巴巴地再去修改,最后改到C滿意后才交給總裁。想必不用猜就能知道,總裁很不滿意,對你說,這樣的感覺怎么行,肯定不行啊?僧斈惆亚笾难酃鈷呱涞紸、B、C身上的時候,他們卻言辭統(tǒng)一地說:“是啊,我們也覺得很不好!边@時候有些人就聰明一些,把自己最初寫的稿子又拿出來給總裁看,結果對方看了以后眉頭就舒展了很多,說:“你既然有好的東西,為什么一定要拿這個破玩意兒給我看?”
  看了這個例子,你到底是什么感受呢?一份簡簡單單的文件,不同的人看會有不同的感覺,并指出不同的毛病,等繞了一大圈后,文件已被改得面目全非。一次次的修改磨平了我們的斗志,打擊著我們的信心和直覺,不但別人不滿意,我們的內(nèi)心還深受重創(chuàng)。我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這段時間做了什么?偠灾,事情做完后我們并不快樂。我們既沒有滿足別人的期望,又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但只要我們反過來想一想,就會發(fā)現(xiàn),或許當初的自己才是最好的,或許當初的我們那快樂的做事狀態(tài)才是最重要的。即便所有人對我們所做的一切都不滿意,只要我們可以隨著自己的心愿去做一件事情,那么對于自己而言說不定就是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事。
  在哈佛大學,師生針對幸福這個話題常常會一起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在他們看來,人是環(huán)境中的一個分子,我們的思想觀念和每一次選擇都很可能因為受到外力的影響而發(fā)生改變。假如這種改變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那么我們的內(nèi)心必然會因此而充滿快樂和幸福感;假如我們的選擇因為受到別人的影響而最終找不到原來自己的良性生活狀態(tài),那么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消極、痛苦和自我受限的不悅感。人生最幸福的狀態(tài)就是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在自己認為輕松愉快的狀態(tài)下生活。假如真的想實現(xiàn)這個愿望,我們首先就要努力用一種平和的態(tài)度去面對別人的期望和評價,我們可以盡可能地想著讓別人開心,同時也要保證自己心情愉快,不能因為要極力滿足別人的要求而舍棄自己。人的一生不過是自身生命的一個歷程,在這個歷程中,除了我們自己以外,所有人都是外來者。假如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什么是最主要的,那么現(xiàn)在就完全可以對自己目前正在經(jīng)歷的不快作出抉擇,究竟是要繼續(xù)為滿足別人而備受煎熬,還是該拿出勇氣堅決地還原那最真實的自己。
  不管怎樣,從現(xiàn)在開始,嘗試微笑吧。別人滿意的時候我們可以引以為豪,別人不滿意的時候我們可以為自己喝彩。只要我們相信出發(fā)點是好的,是隨著自己心愿去做的,一切負面的評價都會因為我們追求幸福的那份堅定而顯得卑微無力。所謂的期望只不過是一種虛空的浮云,假如我們所做的事情沒有違背道義,沒有危害社會,或者做了這些事情還很可能讓一些人因此而受益,那么只要這些事情能讓我們尋覓到幸福感,再多的非議和評價又有什么意義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我們既然存在于這個世界上,還是應該適當?shù)囟嘁稽c“唯心”色彩,聽憑內(nèi)心的指引,這樣才能感受到靈魂深處對于幸福感的真實理解。假如有一天我們可以沖破這種為了別人而改變自己的阻礙,按自己的理解去塑造一個最為滿意的自己,那么這個自己必將成為我們這一生中最應該引以為傲的杰作。
  哈佛幸福箴言:
  生活,令人滿意的生活,豐富的生活,它包括了起起落落,包括了痛苦和再次振作,包括了失敗和再次奮斗,包括了成功和慶祝成功,勝利和失敗。但不管怎樣,請相信,真正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往往都是來源于我們自己,而并不來源于諸多外在的因素。假如我們真的渴望得到幸福,首先就要好好審視一下自己的內(nèi)心,現(xiàn)在的你是不是最真實的你,現(xiàn)在的快樂是不是真正藏匿在自己靈魂深處的快樂,如果不是,現(xiàn)在就行動起來,努力改變這一狀況吧。 





上一本:一生的資本:成就最好的自己 下一本:FBI說服術:美國聯(lián)邦警察教你無敵說服術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哈佛大學幸福課的作者是楊曉暉,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