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劉瀟然自述申陽·開封·旅日·旅德


作者:劉瀟然,默茍     整理日期:2014-09-23 09:44:19

《劉瀟然自述(申陽開封旅日旅德)》系劉瀟然先生晚年為其子女留下的自述性文字,生動披露了他的學習生活與豐富經(jīng)歷(求學開封,組建國民黨河南省黨部,負笈日本、德國,又回國參加抗戰(zhàn)),對于充分理解歷史和河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細致資料,《劉瀟然自述(申陽開封旅日旅德)》中增加了不同時期的相關(guān)自我介紹文字及親友故舊的回憶。
  目錄:
  懷念劉瀟然(節(jié)選)我同劉瀟然先生的忘年之交(代序)斯人雖去風范長存劉瀟然自述申陽·童年記憶一、我的家庭二、初次看到火車三、過年記憶四、三月十三日廟會五、古申陽村之由來六、1910年看到哈雷彗星七、目擊清末豫西民族、民生革命運動八、我所接受的童蒙教育九、祖母對我的教導十、父親領(lǐng)全家用新法植桑養(yǎng)蠶偃師·少年發(fā)蒙高小簡介玄奘簡介武億簡介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豫西風波高小記事開封·省城求學緣起校況校規(guī)同窗(一)校貌考試外教(一)同窗(二)外教(二)信仰師資五四運動外教(三)譯興談《伊索寓言》家變罹病返鄉(xiāng)赴縣劉貴赴洛執(zhí)教鞏縣談史執(zhí)教許昌北京治病回鄉(xiāng)奇遇日本·旅日歲月緣起東渡貸家東京印象留學紀實洗澡就餐使女風習書店學習驚變回國西農(nóng)記事德國·負笈柏林旅途見聞香港越南演習新加坡印度洋錫蘭島亞丁灣馬賽城赴德國入學德國小史交通大選納粹獨裁排猶柏林印象同窗旅行變化巴黎歸國附編在河南省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上的發(fā)言我所知道的《戰(zhàn)旗》旬刊關(guān)于李靜宜同志的證明附:劉瀟然與李靜宜的友誼關(guān)于籌建國民黨河南省、市、縣黨部的回憶我的譯文簡介緬懷劉瀟然散記回憶豫西歲月憶恩師瀟然先生在西北農(nóng)學院二三事懷念劉瀟然老師明其道不計其功——深切懷念恩師劉瀟然教授回憶學者劉瀟然先生——寫在劉瀟然先生誕辰100周年之際憶劉瀟然先生正其誼不謀其利——紀念劉瀟然先生誕辰100周年世紀風雨中的父親(代跋)一、我的家庭我于公元1903年10月21日,即清朝光緒二十九年陰歷八月二十三日生于河南省偃師縣古申陽村。
      我出生的那些年份正是中國多災多難的時候,天天面臨著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的危險。1897年德國強占膠州灣,法國甚至強迫中國簽約不出讓瓊州島與他國,次年德國租借膠州灣,俄國租借旅順、大連,英國[租借]九龍及威海等,康有為、梁啟超變法運動失敗,慈禧太后重新垂簾聽政,譚嗣同等六君子被殺,1899年法國租借廣州灣,1900年義和團起義,提倡扶清滅洋,焚毀外國教堂,攻打東交民巷列強駐華使館,殺死德、日兩國駐華公使,引起以瓦德[西]為首的八國聯(lián)軍攻打天津、北京,慈禧太后挾帝倉皇逃出北京,奔至西安,1901年被迫簽訂喪權(quán)辱國的《辛丑條約》,直到我出生的頭一年,才由西安路經(jīng)偃師,以舊城東大街的二程(程顥、程頤)寺作臨時行宮,逃回北京。
      這且不提,簡單地敘述我記得的幼時家庭情況。
      我還記得曾見到曾祖母,那時祖父已與西院大祖父分居,她老人家居住我家最靠右邊的大房間里。她死時和埋葬時我戴的孝帽上,還綴上一小塊紅布條,因為這表示我們家已經(jīng)四世同堂。
      我祖父兄弟二人,他大名劉深林,他哥叫劉桂林。我父親小名劉學詩,學名劉育民,字安亞;叔父小名劉學易,學名劉新亞。我們家庭據(jù)說是耕讀傳家。
      大祖父[劉桂林]在村東深溝里與鞏縣三個柏坡村合辦的一個書院讀書,這學院的一片瓦房,在村東頭的土地上就可以看到。他有兩個男孩子,大伯父名劉伯祚和我父親及我的一個姑父——油殿的滑練石,清朝末年都在黃河以北懷慶府的一個農(nóng)桑學校里讀書;二伯父叫劉天成務(wù)農(nóng)。我的父親,據(jù)祖母說,是她賣去兩捆棉花(共二十斤軋好的棉花)得到幾兩白銀做學費的。叔父和孟津縣朱家溝的姑父以及大伯父長子劉朝宗都在[是]我村西面牛家莊初級小學和鞏縣黑石關(guān)高級小學同學。我叔父后來在開封河南農(nóng)業(yè)專門學校,大哥劉朝宗在開封第一中學畢業(yè)。
      我記得我父親和叔父,在農(nóng)忙時,特別在收麥時都跟著祖父在田地里工作;都會做最難做的農(nóng)活,如刈麥和趕大車。順便說一說,我們家鄉(xiāng)麥熟以后,一般不是用鐮刀割麥,而是用刈刀刈麥。刈刀是長約三尺的厚約半分很薄的帶有鋼刃,綁在用竹子編成的竹網(wǎng)上。要由強壯有力的男人一刀刈去一尺寬的麥禾。在他后面,另有一人,用手推著一個用麻繩綁的網(wǎng)兜,將刈下的麥束順手丟在那[兒]去,麥稈堆滿后,再倒在地上,再用麥禾將其捆成堆。這[與]別處所用的方法進步一些。
      現(xiàn)在簡單談?wù)勛娓改浮⒏改负臀覀兗抑幸恍┣闆r。
      記得祖父告訴我的第一件事情是太平天國占領(lǐng)南京后派林鳳祥等幾位大將出師北伐到我們家鄉(xiāng)的情形。那時農(nóng)民都把太平天國叫作“長毛”,因為[他們]反對滿清人關(guān)以后對漢人“留發(fā)不留頭”的殘酷辦法,都滿留頭發(fā),不束發(fā)辮。那時確實已達[打]到我們家鄉(xiāng)附近。村中為防止“長毛”攻破,建筑兩個寨子,叫做西寨和東寨。西寨后來成了我們家庭的墓地,曾祖父母那一代就埋在那里,周圍有一兩丈高的土墻。東寨在我們村東頭的深溝里,四面懸崖絕壁,里面地方不太大,它的南面也是我們家里的一塊墓地——我祖母死后就埋在那里。站在我家墓地北邊,看東寨看得清清楚楚。據(jù)祖父說,我村最東北面住的一家人的家主,和祖父差不多一樣年紀的頗為富裕的主人,他所以名叫李寨,就因為他母親生他時恰好就是躲避“長毛”及時逃在那個寨里。后來讀到羅爾綱寫的太平天國史,才確實知道林鳳祥諸大將北伐,到河南以后,黃河中的所有帆船,都被清軍扣留在北岸,不能北渡,他們沿黃河南岸跑到鞏縣、偃師一帶,才在洛河中找到船只;在洛河口人黃河,到懷慶府一帶,才攻人直隸、山西、山東一帶,打到天津附近的。后來被滿清派蒙古親王僧格林沁率騎兵各個擊破。
      祖父告訴我的另一件重大事情,是光緒三年和三十年,邙嶺上和北方各省大旱,赤地千里,農(nóng)村多數(shù)人家都逃亡在外,留在家中的人多數(shù)餓死,我們村中西頭的房屋,多數(shù)倒塌,就是那兩次大旱的結(jié)果。
      我們家鄉(xiāng)是在從鄭州西到潼關(guān)將近千里的那道黃土嶺上,最怕的是天旱。其中最著名的一段是從偃師新城北面到洛陽那一段,即伯夷、叔齊餓死的首陽山至洛陽城北,那是埋葬古代帝王將相的邙嶺。邙嶺北面是黃河,南面是洛河——本地人通稱是清河!璓5-7 





上一本:葛吉夫:生活中的大師 下一本:精神的豐碑:焦裕祿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劉瀟然自述申陽·開封·旅日·旅德的作者是劉瀟然,默茍,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