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我國老一代游泳名將楊三生的成長回憶。在當今這個多元的世界,個人的成長和成功多姿多彩。楊三生通過講述他自己學游泳的故事,是想告訴年輕的讀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材料真實,以口述的方式娓娓道來,語言生動,并配有一些當時的圖片。通過這段記述,不僅可以了解楊三生的成長經(jīng)歷,而且也是對我國游泳事業(yè)發(fā)展的一段回顧。他的成功經(jīng)驗,值得今天的讀者回味和學習。他的這種不懈的追求,對游泳的這種摯愛,更是值得宣傳,對當代年輕人也有勵志作用。 目錄: 目錄: 序言 第一章苦樂情趣 第二章掰開的花不香 第三章玩與體育元素 第四章窮出的實踐能力 第五章“天分”+“機會” 第六章“六六大順” 第七章冠軍與挑戰(zhàn) 第八章圓夢時刻 第九章“人民不會忘記你” 后記心的歸宿 第二節(jié)基因與好勝◎造槍的爺爺,考第一的爹對于遺傳基因的作用,已是不爭的事實。前輩的各種基因,好的、壞的都可能遺傳給后代。子繼父業(yè),比比皆是,從而出現(xiàn)了諸如文藝世家、體育世家、中醫(yī)世家……三生當教練后也曾發(fā)現(xiàn)遺傳因素在運動員身上的體現(xiàn)。17年的教練生涯,三生培養(yǎng)了十多名全國紀錄創(chuàng)造者、全國冠軍,其中兩名還獲得過亞洲冠軍。這兩位恰恰也出身體育世家。一位是1982年第九屆亞洲運動會男子200米混合泳冠軍李忠誼,他父親是中國第一代1500米自由泳冠軍李喜慶,母親是“八一”游泳隊運動員。另一位是1984年亞洲游泳錦標賽三項冠軍得主嚴紅,她父親是足球名將嚴德俊,母親是國家游泳隊運動員。與其他運動員比較,他們的承受能力強,技術(shù)掌握較快,訓練提高快,比賽中冷靜、善于拼搏,能充分發(fā)揮訓練水平?梢,如果遺傳基因發(fā)現(xiàn)并掌握好,其效果是突出的。三生的爺爺楊奇德是個打鐵的,稱其為靈工巧匠恰如其分。他技術(shù)精湛,能自己打造步槍,而且質(zhì)量還不錯。一次,有位軍官路過,見到三生爺爺擺放的自制步槍,湊過來擺弄了幾下,連說:“好呀!好呀!”(廣東話“非常棒”的意思。)爺爺自制的步槍子彈上膛時,跟打鳥的氣槍上子彈相似,要掰折槍管上子彈。據(jù)說每一個半月,爺爺就能造出兩支步槍,每支可賣30塊大洋。三生爺爺還喜歡“斗鳥”,不僅在附近的村莊小有名氣,還斗到汕頭、潮安等大地方。斗鳥要下很大功夫:一是要經(jīng)常用刀子修尖鳥嘴和鳥爪子,使它變得更尖利,咬著、抓著對方的鳥,立即見血;二是天天給鳥按摩,使鳥的肌肉更有彈性、更為結(jié)實。爺爺老年時得了癡呆癥,每天還用雙手在頭上做出抓鳥的樣子,抓來抓去,不肯消停,可見爺爺對鳥兒和斗鳥的癡迷,已深入骨髓、融入魂魄。三生的父親楊俊侯,在四兄弟中排行老三,是四兄弟中最聰明的。爺爺很喜歡他,加上外公也對父親寵愛有加(三生的母親是童養(yǎng)媳),說:“楊俊侯很聰明,楊家也應該培養(yǎng)出一個能出人頭地的人物!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