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國建國之日起就已留下的種族傷口,是怎么愈合的?不同種族之間紛爭沖突的引信,又是如何拔除的?跨越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民權(quán)運動,是一場壯懷激烈的公民行動,不僅要求解種族歧視和種族不平等的社會問題,也在拷問美國能否成為一個更正義的國家。引領(lǐng)這場行動的英雄們登上歷史舞臺,絕非憑空顯現(xiàn)的神跡。為什么一個倔強的女裁縫,能夠感召五萬同胞拒乘公交巴士?為什么一個年輕的牧師,能夠鼓動追隨者“把監(jiān)獄填滿”?為什么一個街頭怒漢能夠感動整個國家?為什么一個律師能夠掀起體制革命?為什么一個坐牢超過三十次的學生會被選入聯(lián)邦國會?其實,他們擁有的巨大行動能量,一直深蘊于美國普通民眾之中;其道德勇氣,則源自內(nèi)心力量。直至今天,世人仍難以忘懷英雄們的行跡與心路故事,并繼續(xù)從中汲取力量——這也是本書的主題。 作者簡介: 陳國平,現(xiàn)居杭州,資深媒體人,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IIT)公共行政管理碩士,長期關(guān)注美國黑人民權(quán)運動史。 目錄: 推薦序權(quán)利不會自己掉下來/五岳散人 巴士上的民權(quán)之母 1.讓天地變色/003 2.隔離的鄉(xiāng)土/008 3.水的顏色和味道/011 4.杜波伊斯、猶太財團和NAACP/013 5.“斯科茨伯里男孩”事件/017 6.識字測試、投票稅/020 7.“布朗案”激發(fā)黑人雄心/024 8.“高地”研修/027 9.從道格拉斯到卡爾文/030 10.完美的控訴者/034 11.讓我們一起行動吧/037 12.“我們被自己驚呆了”/041 13.“我的腳很累,但我的靈魂卻逍遙自在”/045推薦序 權(quán)利不會自己掉下來/五岳散人巴士上的民權(quán)之母1.讓天地變色/0032.隔離的鄉(xiāng)土/0083.水的顏色和味道/0114.杜波伊斯、猶太財團和NAACP/0135.“斯科茨伯里男孩”事件/0176.識字測試、投票稅/0207.“布朗案”激發(fā)黑人雄心/0248.“高地”研修/0279.從道格拉斯到卡爾文/03010.完美的控訴者/03411.讓我們一起行動吧/03712.“我們被自己驚呆了”/04113.“我的腳很累,但我的靈魂卻逍遙自在”/04514.一個國家的感念/051我曾到達山巔1.“菜鳥”牧師初登歷史舞臺/0572.“仗劍而生者,必歿于劍下”/0613.拉斯廷出招/0654.什么才是非暴力?/0705.闊步邁向自由/0746.一個黑人神童的大志向/0797.“我很高興你沒打噴嚏”/0848.“入座”行動/0869.問問你為國家做了什么?自由!/08910.阿爾巴尼的敗仗/09311.“我們有能力把監(jiān)獄填滿”/09612.且把“公牛”變“閹!/10113.“我有一個夢想”/10414.密西西比“自由之夏”/11015.胡佛“毀金計劃”,諾貝爾和平獎/11516.塞爾瑪——喚醒美國/11917.“現(xiàn)在他們卻來噓我”/12518.“因為我曾到達山巔”/131做任何值得一做之事1.金,或者馬爾科姆?/1392.在希望與噩夢中掙扎/1433.如魚得水的“小弟”/1474.獄中“撒旦”的皈依/1495.就像一;鸹ㄒ家粓龃蠡/1516.“源自仇恨的恨”/1537.美國頭號黑人怒漢/1578.走進大學/1619.與奧塞·戴維斯結(jié)為摯友/16510.“有一天你會的”/16711.幻滅與決裂/17112.歷史的一分鐘溫情/17313.不再與所有白人為敵/17614.“我不介意與人類握手”/18115.“我來塞爾瑪,不是為了和金對著干”/18516.“我付出的代價是整整十二年”/19017.“埋下的不是一個人,而是種子!”/19318.“我已盡量做到最好”/198法庭上的革命者1. 體系內(nèi)的爆破手/2072 十五歲少年的自尊之源/2103.校長懲罰與餐桌辯論/2134.學費,休斯,校園公投/2165.霍華德法學院/2206.休斯頓的得意門生/2237.“馬戈特報告”/2258.回擊馬里蘭法學院/2279.NAACP總部的刺頭律師/22910.聯(lián)邦最高法院的首度勝訴/23211.“我只在乎不受‘私刑黨’迫害”/23412.“摩根案”判決的微言大義/23713.“請最高法院大法官回避”/23814.向種族隔離發(fā)起正面攻擊/24115.“斯威蒂案”帶來重大轉(zhuǎn)折/24216.決戰(zhàn)奇謀/24517.查爾斯頓的社會學交鋒/24718.世紀大案,世紀之辯/25019.大法官厄爾·沃倫登場/25320.地動山搖的判決/25621.“布朗案”第二季/25922.蒙哥馬利起驚雷/26223.小馬丁·路德·金的崛起/26724.“第二次美國內(nèi)戰(zhàn)”/27025.“入座”:在最高法院的最后一辯/27526.聯(lián)邦法官瑟古德/27927.從總檢察官到聯(lián)邦大法官/281活著的圣徒1.中國餐廳里的“最后晚餐”/2872.黑人農(nóng)家子/2893.男孩牧師/2924.美國浸會神學院/2975.夭折的行動/3006.詹姆斯·勞森/3027.準備行動/3068.試探/3099.“黑鬼,到處都是黑鬼!”/31110.警方逮捕82名學生/31411.“寧愿入獄,拒絕保釋”/31712.迪安妮的追問/32113.一則讓人動心的廣告/32414.起訴施暴者?不!/32615.血腥安妮斯頓,血腥伯明翰/32816.你們都是“自由乘客”!/33117.驚魂蒙哥馬利/33418.“請與我們同行,好嗎?”/33719.啊,密西西比!/34020.“學非協(xié)”選擇了坐牢大王/34421.“現(xiàn)在我理解你們了”/34622.“謝爾曼”引發(fā)爭執(zhí)/34823.“密西西比之夏”/35124.大西洋城的變局/35625.塞爾瑪/35826.佩托斯大橋上的“屠殺”/36127.“我們?nèi)允鞘〉膰液腿嗣瘛?36528.“越南人從不叫我黑鬼”/36829.何處是為自由而戰(zhàn)的征召令?/37130.“因為有你”/374本書講述的故事足以說明,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自由從來都是爭取來的,無分東西。 ——劉軍寧 這本書是評傳體,素材取舍之間,思想脈絡(luò)隱然。五個人物成長背景不同、性格各異,思路并不一致甚至對立,卻因同樣的理想和目標,互相影響,互相補充,共同創(chuàng)造了歷史! ——鄢烈山 建國時還是奴隸,半個多世紀前還沒有投票權(quán)且被種族政策隔離的美國黑人,怎么會突然走出了一位黑人總統(tǒng)?奧巴馬通向白宮的路是如何鋪成的?陳國平先生娓娓道來的文字讓我們身臨其境,英雄心路觸動我們的神經(jīng)。 ——楊恒均 為什么在一個以憲政立國的國家,“人人平等”提出一百多年后才基本實現(xiàn)權(quán)利的平等?陳國平的書表明了一個事實:人類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東西——大概除了天災(zāi)與暴政——本書講述的故事足以說明,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自由從來都是爭取來的,無分東西。 ——劉軍寧 這本書是評傳體,素材取舍之間,思想脈絡(luò)隱然。五個人物成長背景不同、性格各異,思路并不一致甚至對立,卻因同樣的理想和目標,互相影響,互相補充,共同創(chuàng)造了歷史! ——鄢烈山 建國時還是奴隸,半個多世紀前還沒有投票權(quán)且被種族政策隔離的美國黑人,怎么會突然走出了一位黑人總統(tǒng)?奧巴馬通向白宮的路是如何鋪成的?陳國平先生娓娓道來的文字讓我們身臨其境,英雄心路觸動我們的神經(jīng)。 ——楊恒均 為什么在一個以憲政立國的國家,“人人平等”提出一百多年后才基本實現(xiàn)權(quán)利的平等?陳國平的書表明了一個事實:人類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東西——大概除了天災(zāi)與暴政——都沒什么能從天上掉下來,民權(quán)更是如此。 ——五岳散人 序權(quán)利不會自己掉下來 天上從來不會掉下餡餅,有史以來最類似的事情是摩西在曠野找到的“瑪娜”,但貌似比較素凈,與我們喜歡吃的餡餅還是挺有區(qū)別的;仡櫲祟惖臍v史,幾乎所有的東西——大概除了天災(zāi)與暴政——都沒什么能從天上掉下來,民權(quán)更是如此。 民權(quán)的追求貫穿著人類社會的始終。中國從孔孟開始就有基本的概念,孟子還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惹得后世君主大為不滿。但中國的民權(quán)觀念長期以來也就停留在“盛世終身飽,災(zāi)年免于死亡”的水平上,大概相當于奴隸祈求主人施仁政的層次。 西方的民權(quán)觀念源頭應(yīng)該追溯到希臘、羅馬時代。我們不能把那個時代想得過于美好,但現(xiàn)代民權(quán)的很多觀念確實是從那個時代發(fā)軔,比如選舉、權(quán)利平等、公共事務(wù)討論決策等事項。在那個奴隸還存在、投票殺死蘇格拉底的時代里,民權(quán)的曙光確實開始出現(xiàn)在了人類文明的地平線上。 何謂“民權(quán)”?民權(quán)即人的權(quán)利,說的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權(quán)利,美國《獨立宣言》中說道:“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nèi)舾刹豢蓜儕Z的權(quán)利,其中包括生命權(quán)、自由權(quán)和追求幸福的權(quán)利!边@就是民權(quán),是閣下生而為人之后自然而然獲得的權(quán)利,這個權(quán)利是上天賦予的,也是不可剝奪的。 但這種權(quán)利的取得是無數(shù)人付出血淚以及生命的代價后,才在今天為世界上所有文明國家所接受。 現(xiàn)今世界上對于民權(quán)保障最為嚴格的國家應(yīng)該是美國,這個從一開始就宣布人人平等、以《憲法》憲政立國的國家,一直走了一百多年,才把它的所有公民納入到民權(quán)保障的范圍內(nèi)。我們追溯歷史可以發(fā)現(xiàn),奴隸制、種族隔離、有色人種歧視,即使到今天都還在美國的土地上隱隱作痛。 …… 我唯一不能忍受的,是屈服之累 一切都發(fā)端于一輛巴士。 ItAllStartedonaBus. 2005年12月1日,“大蘋果城”紐約,所有公交巴士上都掛出了這么一條標語。 這個超級大都市的市政部門發(fā)出呼吁,請求所有乘客都不要坐到巴士司機身后的座位上。 這個特別的座位必須空著。似乎唯有如此,才能向一名黑人女士表達最充分的敬意。 五十年前的同一天,在另一個州的另一座城市,這名黑人女士拒絕把位置讓給白人乘客,她寧愿因此而被捕。關(guān)于這一幕,在啟迪了數(shù)代中國媒體人的不朽之作《光榮與夢想》中,記者出身的作家威廉曼徹斯特如是描述: 一剎那間,天地為之變色。 這“一剎那間”引爆了歷史。亞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的五萬黑人同胞在一夜間約定抱團行動,以讓人瞠目結(jié)舌的方式集體抵制乘坐公交巴士,向這座城市的種族隔離惡法發(fā)動直接對抗。一場席卷美國感動美國,并在全世界所有國度激起反響、持續(xù)十三年之久、以人類基本權(quán)利為訴求的公民不服從運動由此催生,一個無數(shù)民眾聯(lián)合起來,為平等、自由和尊嚴而抗爭、而奮斗的偉大時代從此開啟。 這位讓天地變色的黑人女士名叫羅莎帕克斯。 在很多美國現(xiàn)當代史學家眼里,并非只有獨立革命這樣的大事件才會讓天地變色。真正貫穿于美國史的,乃是一個關(guān)于平等的承諾。這個承諾,是由一個名叫喬治華盛頓的弗吉尼亞奴隸主和他的男性同胞們鄭重許下,卻要在一百八十年后才由作為奴隸后人的羅莎帕克斯來兌現(xiàn)。她拒絕相信這是一個自己被排除在外的承諾。 作為國父,作為一個勇敢而堅定的將軍,華盛頓以過人膽識帶領(lǐng)追隨者為自由而戰(zhàn);但作為一個擁有眾多奴隸的農(nóng)場主,他缺乏足夠智慧與勇氣去直面美國革命本身的大缺陷,即從那時起直至其后的近兩百年漫長歲月里,非洲裔美國人一直是這個國度的二等公民。而按照1992年至2000年間任美國總統(tǒng)的威廉杰弗遜克林頓的說法,正是羅莎帕克斯,“以她自己的方式,把美國重新拉回到國父所夢想建立的那個國家!比绻麤]有羅莎帕克斯,沒有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投身于她所點燃的這場運動,國父許下的平等之諾將永遠擺脫不了恥辱,掙脫不了奴隸制和種族隔離的罪惡夢魘。 1955年12月1日,很多歷史學家把這一天視為美國現(xiàn)代民權(quán)運動的發(fā)端關(guān)于美國現(xiàn)代民權(quán)運動的正式發(fā)端之日,“1955年12月1日”之說,并沒有得到學界的一致認可。有學者認為應(yīng)定格于1954年5月16日,這一天聯(lián)邦最高法院做出“布朗案”判決。有學者認為更具決定性意義的是1955年8月20日,14歲的芝加哥黑人少年埃米特蒂爾在密西西比州省親時,被數(shù)名白人成年男子以私刑處死,這起不幸事件激起全美國公共輿論的憤慨。還有學者認為,1953年6月在路易斯安那州巴頓羅格市發(fā)生的黑人民眾抵制公交巴士種族隔離事件,才標志著現(xiàn)代民權(quán)運動的正式啟動。這一天的亞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羅莎帕克斯,一個忙完全天活計的淺膚色黑人女裁縫,背著放滿了雜貨的肩包踏上回家之路。 她在充滿歷史意味的“法院廣場”登上城市公交巴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