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模范8 義工聯里的“富二代”領頭人————記廣州白云工商技師學院優(yōu)秀畢業(yè)生陳秀梅 陳秀梅在深圳寶安義工聯堅持義工服務已10多年。2000年,18歲的陳秀梅剛從廣州白云工商技師學院畢業(yè)踏出校門,擺在她面前的有兩條令人羨慕的路:一是成功經營著一家企業(yè)的父親希望學有所成的女兒幫他打理公司,以便將來順利“接班”;二是一家外資企業(yè)開出5000元的月薪聘請她。但是,這兩條路陳秀梅都沒有選擇,卻到剛成立不久的寶安區(qū)義工聯,做一名沒有報酬的全職義工。因此,很多人都為她感到惋惜,可陳秀梅卻義無反顧,堅持自己的選擇。從此,一個家境富裕、衣食無憂的“富二代”女孩成了一名真正的專職義工。 甘于奉獻,“施”比“得”更快樂 “我擔任學校學生會干部時,經常組織獻愛心活動,我很喜歡這種活動。”陳秀梅回校做校友報告的時候如是說。 陳秀梅在校期間曾擔任班長、學生會副主席、青年志愿者協會會長等職務,是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多次榮獲“優(yōu)秀學生”“三好學生”“學習標兵”等稱號。她性格開朗、樂于助人,經常組織學生志愿者參與各類公益活動。 陳秀梅第一次到西鄉(xiāng)敬老院時,她發(fā)現那里有6個棄嬰,有的先天性腭裂(俗稱兔唇),有的天生肛門閉鎖,無法排泄,等等。為了讓他們能夠健康成長,陳秀梅歷經周折,說服了深圳北大醫(yī)院對其中三名患有先天性兔唇、腦瘤、肛門閉鎖的棄嬰進行免費治療。隨后,陳秀梅又聯系上了美國杜邦公司,將另外3名棄嬰送往寶安區(qū)人民醫(yī)院整形科做手術。在這6名棄嬰送往醫(yī)院進行手術準備與治療的過程中,陳秀梅和她的隊友們輪流跟蹤照顧,送去了奶粉、尿布、牛奶、水果等物品,照顧孩子直到手術恢復。孩子手術后在陳秀梅的照顧下重獲新生,F在,陳秀梅依然關注著幾個孩子的成長,孩子們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已經讀中學了。 為幫助區(qū)內殘疾人自食其力,她主動向有關廠家聯系手工加工,將從工廠攬到的手工活兒挨家挨戶送到殘疾人的家里,還要教會他們怎么做,等他們做好了,陳秀梅又組織義工一一上門收集送交工廠,然后幫他們從廠里捎回工資等。 10多年來投身義工,陳秀梅無怨無悔,她說:“義工服務的經歷不僅給我?guī)碡S富的人生經歷,還讓我深切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純潔、真摯的情誼,義工生涯讓我得到了鍛煉,更快成長。最可貴的是,做義工,在服務實踐中既能幫助他人又能實現自我價值,何樂而不為呢?‘施’比‘得’更快樂! 能力出色,義工聯由5000人發(fā)展到近30萬人 2014年5月1日,在深圳市總工會舉辦的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暨先進集體和勞動模范表彰大會上,寶安義工陳秀梅被深圳市總工會授予“深圳五一勞動獎章”。 兩張對拼起來的桌子,一張沙發(fā),一臺計算機,這是2000年寶安區(qū)義工聯的全部家當;貞涍^去,陳秀梅覺得,物質的匱乏不算什么,最困難的是當時人們對義工的不認可。 為解決這個難題,陳秀梅靈活運用在校學習的營銷策劃知識成功地打開了寶安區(qū)義工聯的工作局面。當時,社區(qū)里的殘疾人和老人不信任義工,就請居委會干部帶著義工上門做工作;熱線電話無人撥打,就一次次到街頭派發(fā)傳單;每當政府部門開展公益活動,義工就自薦上門服務……漸漸地,義工的影響擴大了,大家開始知道寶安也有義工了。 陳秀梅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不斷成長,具備了出色的組織策劃、綜合協調能力和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寶安區(qū)義工聯隊伍正是在她的倡導下傳遞著正能量,吸引了更多的社會人士加入,規(guī)模越來越大。 為增強義工隊伍凝聚力,她經常組織義工開展環(huán)保登山、野外燒烤、單身聯誼會等活動;為提升義工整體素質,她邀請專業(yè)人士開設了英語沙龍、吉他培訓班、文學培訓班、禮儀魅力彩妝培訓班以及義工素質論壇等,讓義工在服務他人的同時得到自我提升。 10多年來,陳秀梅組織過評選寶安區(qū)“首屆十杰義工”“十大愛心大使”活動;創(chuàng)建了“寶安義工網”“深圳市第一支義警隊”“義工禮儀服務隊”為市民服務;開設了心理咨詢室、開心書吧;協調公檢法等部門成立機關青年普法義工隊;開展了“文明市民、從做義工開始”“和諧家庭一日行慰問”“真情服務進萬家社區(qū)服務”等活動。其中“深圳市關愛行動最具愛心人物”發(fā)起的“陽光地貧”“維護社會治安義工筑城行動”獲深圳市第二屆關愛行動“市民最滿意活動”“最具創(chuàng)意項目”獎項,“讓愛托起紅絲帶防艾宣傳”獲廣東省志愿服務優(yōu)秀項目獎等。 如今,在陳秀梅和廣大義工的攜手努力下,寶安區(qū)義工隊伍不斷壯大,由最初的5000余人發(fā)展至今天的近30萬人,服務項目也由5個拓展到現在的58個。她要利用已搭建好的“區(qū)一街道一社區(qū)”三級框架,讓義工活動遍地開花,讓義工服務向縱深發(fā)展。她要結合全區(qū)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將工作重點放在社區(qū),讓小區(qū)居民一出門就能當義工,讓社區(qū)居民服務本社區(qū)。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要“讓奉獻的人得到尊重,讓更多的人加入義工”。 愛心接力,情滿校園 志愿服務作為一種高尚的社會行為和一項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yè),在彌補政府資源不足、維護社會安全穩(wěn)定、服務經濟建設與社會道德構建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1995年9月,廣州白云工商技師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正式成立,作為協會第一屆學生干部,陳秀梅傾情幫扶、奉獻愛心,組織策劃的愛心捐款幫助特困生活動,成為學校愛心接力的名片,保留至今已有20來年。 2012年教師節(jié),廣州白云工商技師學院全體師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節(jié)日禮物————聆聽陳秀梅關于愛心接力的精彩演講。報告廳上座無虛席,陳秀梅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慈善事跡,與師生們分享自己追夢路上的苦與樂。這堂生動的愛心教育課讓廣大師生接受了一場愛的洗禮。 P2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