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對話胡雪巖


作者:曹磊 江濤     整理日期:2016-06-29 09:17:20

胡雪巖是一本教科書:從籍籍無名到大清首富,他深知通往成功的秘密;從錢莊掌柜到紅頂商人,他懂得做人做事的智慧;從人生*到一無所有,他謹守為人處世的底線。讀懂胡雪巖,就讀懂了人生。 
本書簡介:
  胡光墉(1823-1885),字雪巖,安徽績溪人,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富可敵國的晚清著名徽商,政治家。胡雪巖以草根起家,先開辦胡慶馀堂中藥店,后入浙江巡撫幕,在各省設(shè)立阜康銀號20余處,并經(jīng)營中藥、絲茶業(yè)務(wù),操縱江浙商業(yè),資金最高達二千萬兩以上,人稱“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巖。”本書以問答形式,再現(xiàn)了胡雪巖一生的商海沉浮。其中既有商業(yè)成功的取勝之匙,也有事業(yè)破敗的心酸之淚。閱讀胡雪巖的一生,將是對每一個讀者的人生警示與啟發(fā)。
  作者簡介:
  曹磊:文學碩士,長期從事書稿撰寫工作,寫作、翻譯作品超過100萬字。代表作品有《1945》《戰(zhàn)士之路:陳納德自傳》等。江濤:碩士,長期從事語文、法律教學工作,喜愛旅游,行走于古城、古鎮(zhèn)、古村、老街,感慨于歷史文化、名人賢士,F(xiàn)已主編出版多部書籍。前言前言胡雪巖小傳
  胡雪巖生于1823年,本名胡光墉,雪巖是他的字。關(guān)于胡雪巖的出生地。向來有兩個版本,一說是浙江杭州,一說是安徽績溪,但后世一般公認是在安徽績溪。1838年,因為偶前言胡雪巖小傳 胡雪巖生于1823年,本名胡光墉,雪巖是他的字。關(guān)于胡雪巖的出生地。向來有兩個版本,一說是浙江杭州,一說是安徽績溪,但后世一般公認是在安徽績溪。1838年,因為偶然的機遇,胡雪巖進入錢莊當學徒,隨后得到升遷。1846年,因為挪用500兩銀子公款用于資助落魄文人王有齡捐官,胡雪巖被迫離開信和錢莊。1860年,胡雪巖當時供職的錢莊的于姓老板去世。由于自己沒有兒子,對胡雪巖又非常看中,于老板就將錢莊贈給了胡雪巖,胡雪巖在此基礎(chǔ)上建立了阜康錢莊。1860年,太平軍攻克杭州。胡雪巖從上海、寧波購運軍火、糧米等物資接濟清朝軍隊,由此結(jié)識了清廷重臣左宗棠,登上了人生的最高峰。1872年,阜康錢莊分號已達到20多處,遍布于大江南北。此時的胡雪巖因為資助左宗棠西征有功,被授為江西候補道,賜黃馬褂。也是在這年,胡雪巖籌辦了胡慶余堂雪記國藥號,濟世救民。1882年,由于意識到國外對中國生絲的大量需求,胡雪巖在上海開辦蠶絲行,高價收購國內(nèi)的生絲,企圖壟斷生絲貿(mào)易,制衡洋商。由于國內(nèi)情勢所迫,再加上洋人的惡意拒買,胡雪巖大大地虧了本兒,導致各地商號倒閉,家產(chǎn)變賣,胡慶余堂被迫關(guān)閉,他本人也隨同自己的商業(yè)帝國一起告別人世。總而言之,胡雪巖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利用偶然的機會,他從一名放牛娃成了錢莊學徒,然后又從錢莊里的一個“小把戲”,一躍成為官居二品、頭戴紅項、身穿黃馬褂、擁資數(shù)千萬兩白銀的一代巨賈,就連向來鄙視商人的晚清名臣左宗棠也在給朝廷的奏折里稱贊他為“商賈奇男子”。胡雪巖由此成了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歷史中,唯一一位戴紅頂子的商人。作為成功的商業(yè)家,作為被后世不斷研究、膜拜的“商圣”,胡雪巖擁有著過人的商業(yè)才能。他有膽有識,不僅能在商場中把握商機、運籌帷幄,也經(jīng)常能在日常生活中立于不敗之地。胡雪巖身上,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出了一位優(yōu)秀商人,一位成功人士的基本素養(yǎng)。他的事跡至今被人們模仿傳頌,成為眾多同樣渴望成就一番事業(yè)的有志人士的人生參照。本書將要講述的,就是這一系列與胡雪巖息息相關(guān),同時又極具啟發(fā)、借鑒意義的逸聞趣事。希望各位讀者在和這位“紅頂商人”隔空對話的過程中,能夠為自己的工作、生活獲得有益的啟迪。一問一答,經(jīng)商者,審成敗之根本;從政者,察權(quán)力之邊界;處世者,觀世態(tài)之炎涼。 為商必讀胡雪巖,洞悉“紅頂商人”的成功之道。第1章義利雙行善慶有余 商道乃人道,經(jīng)商先應仁——胡雪巖無商不奸,那是謠傳。在胡雪巖看來,做生意和做人在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都要講個信義。禮義廉恥,是中國人做人的基礎(chǔ),更是中國傳統(tǒng)商人做生意的基礎(chǔ)。胡雪巖之所以能夠做大、做強,成為一代“商圣”,首先就在于他知道應該如何做人。 第1節(jié)重義輕利不吃虧 問:商人重利,天經(jīng)地義,講義氣是否就會吃虧?答:拿了會覺燙手的錢,即使再多也不能沾,否則會自取滅亡。 商人重利,天經(jīng)地義。打拼商場的人,沒有幾個不是心懷發(fā)財夢的。胡雪巖作為商人中的佼佼者,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傳統(tǒng)儒家思想?yún)s可以讓他在信義與利益之間做出有效地平衡。胡雪巖做生意目的是為了賺錢,不是辦慈善組織。不過,他認為商人求財應該走正道,鄙夷那些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茍且之輩。在他看來,燙手的錢,即使再多也不能沾,否則會自取滅亡。話說回來,哪些錢屬于胡雪巖認為的“拿了會燙手”的錢呢?歸納起來,無外乎這么3種。首先是靠觸犯法律到手的錢,比如靠走私販毒、制假賣假、坑蒙拐騙等非法途徑賺來的錢,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昧心錢”。商人依靠各種非法手段掙“昧心錢”,既損害公眾利益,同時也對社會的和諧安定造成嚴重危害,不但有違做人的起碼良知,而且早晚也會成為全社會的眾矢之的,歸根到底其實是不劃算的。其次,是靠損人利己得來的錢。胡雪巖所說的“損人利己”,主要指的是通過坑害同行,不當?shù)美。這種掙錢方式有違商場中的公平競爭原則,還容易遭到別人的報復,即便暫時占了便宜,從長遠角度來說,終究也是存在很大風險的。最后是通過跟朋友、同行作梗賺到的錢,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撬別人的生意”。賺這種錢掙表面上看不違法,也符合市場經(jīng)濟公平競爭的原則,但是,這么做必然就要傷了朋友、同行之間的和氣。從大道理上說,這么賺錢有違“仗義疏財、重情重義”的江湖義氣;就個人私利角度而言,這等于是在明里暗里給自己找了冤家對頭,也是萬萬不可取的。通常來說,大家對于這3種“燙手錢”中的前兩種不應該拿是比較有共識的,也都能夠盡量約束自己,按游戲規(guī)則辦事,對于第三類“燙手錢”應不應該拿卻有點“見仁見智”。事實上,對于這個問題的認識,恰恰決定了一個商人的平庸與否。在胡雪巖看來,不平庸的商人站得高,看得遠,對朋友、同行有情有義,看重利益,同時又恪守君子信條,最終能夠義利兼顧。平庸的商人過分貪圖眼前利益,雖然可能暫時春風得意,但是一輩子注定也就是個發(fā)不了大財?shù)男∩特湺选W鳛橐粋不平庸的商人,胡雪巖終生秉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拿燙手錢”的做人、經(jīng)商原則。不僅如此,他還在這個基礎(chǔ)上更進一步,身體力行”吃虧是福“的傳統(tǒng)美德,信義待人,誠信經(jīng)商。這么一來,胡雪巖不但沒吃什么虧,反而還占了不少便宜。胡雪巖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有這么一句話:“不搶人之美,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你吃肉來我喝湯。秉持這個原則的他從不搶別人的生意,有時甚至寧可舍棄自己的利益也要為同行、朋友著想。當然,正如前面所說,付出總要有回報,暫時的”吃虧“并非意味著永遠吃虧。胡雪巖”吃虧是福“的做法給他帶來了良好的人緣,以及周圍人的廣泛認可。在這個前提之下,他才可能把事業(yè)做大做強,超越了平庸商販狹隘局限。據(jù)說有一次,做軍火生意順風順水的胡雪巖得知洋人又運來了一批最新型號的武器。如果他能把這批軍火搞到自己手里,再轉(zhuǎn)手賣出去,肯定就能發(fā)筆大財。就這樣,得到這批軍火已經(jīng)運抵中國港口的消息以后,胡雪巖立刻和洋人聯(lián)系。憑借精明的生意手腕,以及在軍火圈子里常年積累的信譽,胡雪巖很快就把這筆軍火生意談妥了。就在這時,得意揚揚的胡雪巖無意中聽到了些閑言碎語,指責他搶同行的生意。事情是這樣的。原來,早在胡雪巖盯上這批軍火之前,洋人就已經(jīng)把它們按更低的價格,許給了另外一位同行。問題在于,這位同行沒能及時籌集到足夠的貨款提貨,胡雪巖給出的價格偏偏又更高一點兒,唯利是圖的洋人也就樂得腳踩兩只船,轉(zhuǎn)手把訂單給了胡雪巖。只不過這樣一來,那位同行就喪失了個賺大錢的好機會。搞清楚內(nèi)情以后,胡雪巖對自己的冒失舉動感到非常不安。他沒有絲毫猶豫,就直接找到那位同行,把事情得來龍去脈講清楚,還誠心誠意地向?qū)Ψ接懡探鉀Q方案。那位同行對胡雪巖在軍火買賣方面的實力心知肚明,唯恐這個“業(yè)內(nèi)老大”以后跟自己過不去,也就不太好意思跟胡雪巖講條件,索性做個順水人情,只是希望胡雪巖以后多多關(guān)照自己。這樣的事情如果發(fā)生在普通人身上,似乎也就可以告一段落了,然而胡雪巖終究不是普通人。在他看來,這么做不僅有悖自己的人生信條,也讓同行蒙受了巨大損失,難免損人利己的嫌疑。于是,胡雪巖主動撕毀了已經(jīng)簽訂的合同,轉(zhuǎn)而讓那位同行按之前商定的價格繼續(xù)跟外商合作,把這批軍火先買下來,然后再按后來的新價格轉(zhuǎn)賣給自己。這樣,那位同行居中當了回“倒兒爺”,偏白賺了筆銀子,胡雪巖自己也沒受損失,還賣了個人情給同行,可謂兩全其美。同樣的事情如果放在今天,99%的生意人恐怕都不會這么處理問題。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同行是冤家,競爭對手死一個少一個,幫同行就是給自己找麻煩……類似這樣冠冕堂皇的生意經(jīng)足以讓他們對同行“比冬天還要冷酷無情”,而且認為胡雪巖的做法是“吃飽了撐的”。這恰恰是“商圣”和普通商販的最主要區(qū)別。商人重利,天經(jīng)地義,但是生意場上,當商人打算把別人口袋里的錢出來,放到自己的口袋里的時候,終究還是要講究一些基本的道義的。首先來說,掏別人口袋里的錢不能巧取豪奪,而是要講究方式方法、游戲規(guī)則。其次,掏別人口袋里的錢對多數(shù)商人而言可能并不困難,真正困難的是在賺錢的同時義利雙收,既賺了銀子,又贏得了好人緣、好口碑,為將來的發(fā)展積累“無形資產(chǎn)”。唯其如此,你的生意才可越做越大。正如胡雪巖所說:“做人做事要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別人。這樣才能廣結(jié)善緣,四通八達。”





上一本:父與子:信仰與偏見 下一本:鄂東狀元陳沆研究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對話胡雪巖的作者是曹磊 江濤,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