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后,她終于以蔣母王氏義女的身份進(jìn)入《溪口蔣氏宗譜》。她的名字終于寫進(jìn)了蔣氏族譜,卻是以蔣介石義姐的身份! “胡適那么帥,那么有才,那么大名氣,那么有影響力。但是他一生,聽江冬秀的話,沒有納妾,江冬秀得到了那個時代難得的圓滿婚姻,幸福人生! 每一場幸福都不是沒有緣由,每一對不幸的婚姻也都因果相承。到底怎樣的婚姻算是真愛,怎樣的婚姻才能長久? 書中這些女人雖然平凡,卻和一個時代息息相關(guān),她們的男人們影響和推動了時代的發(fā)展。她們身上,有現(xiàn)代女性不具備的傳奇、堅韌、苦澀、傳統(tǒng),又具備了現(xiàn)代女性所擁有的思想、勇敢和追求。她們掙扎在命運(yùn)的漩渦里,有人屈服于命運(yùn)的操縱,終為他人悲歡的看客,有人卻以自己的修為超脫出宿命。 婚姻的奧妙,我們或許可以在這里找出。 本書簡介: 他們是民國時期的名人大師,他們文采風(fēng)流,叱咤風(fēng)云,改寫歷史,他們與紅顏知己的佳話廣為傳頌。而在他們的背后,原配夫人卻鮮少被人提及。在這些女人之中,有人空有名分半生零落,有人默默扶持成就夫君。 本書講述的是民國名人才子、大師們的原配故事。張恨水、徐志摩、沈從文、郁達(dá)夫、魯迅、孫中山、蔣介石、章太炎、張學(xué)良……這些歷史名人背后的女人更加耐人尋味,她們被自己男人的光芒遮蔽,也因夫君的光芒而流芳。她們是一群特殊的女子,伴隨著夫君的名聲地位和作為走進(jìn)了歷史,卻又因夫君的名望和地位,獲得和普通女子不一樣的人生故事。他們隱沒在夫君們紅顏知己的光彩之下,從而演繹悲喜嗔癡,酸甜苦辣。 作者簡介: 月滿天心,七十年代末女子,上學(xué)甚少,讀書頗多,浪跡十年,終是幼稚,生活白癡,幻想達(dá)人。閑讀紅樓為趣,倦聆古箏怡情。文風(fēng)無定,時嗔?xí)r喜,煙火與婉約并進(jìn),犀利伴溫柔同行。2008年開始寫字,已出版作品《愿得一人白首不相離》《一輪圓月耀天心》《長相思不相忘》《總有一首詩,讓你相信地老天荒》。 目錄: 徐文淑得不到愛,尊重也是一直平衡001 張幼儀情場失敗者,人生大贏家011 吳弱男寧可活在夢里,也不要活在陰影里025 張兆和一愛到終點始知味033 王明華冷雨敲窗紅燭冷045 朱安等待幸福從天而降057 江東秀婚姻的裁剪師069 于鳳至一場錯愛到白頭081 李惠仙亦姐亦友亦妻093 何震超越時代和命運(yùn)的癡情女子103 廖翠鳳好婚姻的基礎(chǔ)不是源于善變的愛情115 陳心一有一種男人有害健康127 盧慕貞被歷史風(fēng)煙吹散的婚姻和情感139 楊步偉大女人的小生活151 孫荃當(dāng)婚姻遭遇壞人品163徐文淑得不到愛,尊重也是一直平衡001 張幼儀情場失敗者,人生大贏家011 吳弱男寧可活在夢里,也不要活在陰影里025 張兆和一愛到終點始知味033 王明華冷雨敲窗紅燭冷045 朱安等待幸福從天而降057 江東秀婚姻的裁剪師069 于鳳至一場錯愛到白頭081 李惠仙亦姐亦友亦妻093 何震超越時代和命運(yùn)的癡情女子103 廖翠鳳好婚姻的基礎(chǔ)不是源于善變的愛情115 陳心一有一種男人有害健康127 盧慕貞被歷史風(fēng)煙吹散的婚姻和情感139 楊步偉大女人的小生活151 孫荃當(dāng)婚姻遭遇壞人品163 張瓊?cè)A愛情很短,人生很長177 俞蓉兒嫁了一個不回家的人189 唐也同歡樂也同愁201 毛福梅男人成功路上的絆腳石213 羽太信子把婚姻當(dāng)成生意做225 徐文淑 得不到愛,尊重也是一直平衡 關(guān)鍵詞:端情原配夫君張恨水: 張恨水(1897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遠(yuǎn),著名章回小說家,也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作品情節(jié)曲折復(fù)雜,結(jié)構(gòu)布局嚴(yán)謹(jǐn)完整,將中國傳統(tǒng)的章回體小說與西洋小說的新技法融為一體。更以作品多產(chǎn)出名,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創(chuàng)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中、長篇章回小說,總字?jǐn)?shù)近兩千萬言,堪稱著作等身。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八十一夢》四部長篇小說為代表作。一張恨水一生寫情,鴛鴦蝴蝶,風(fēng)花雪月,這一切,似乎都和徐文淑這個原配夫人無關(guān)。他們之間無情無恨。 徐文淑原名徐大毛,出生在安徽潛山源潭鋪徐家樓,一個地圖上找不到的小小鄉(xiāng)村。父親是私塾先生,世居鄉(xiāng)村,生計平凡。父親并沒有教她讀書識字的想法,所以,雖然近在咫尺,徐大毛與文字失之交臂,這多少也造成了她日后婚姻的枯寂。 潛山有著名的胭脂井,傳三國時期大喬小喬常常對井梳妝,胭脂落井,長久之后,井水便如胭脂。生長在此地的徐大毛卻并沒有借到傳世美女的半點靈氣。她生得不好看,沒有如雪肌膚,也不具備花容月貌,身材平庸,氣質(zhì)村野。若嫁普通莊稼人,會是位好妻子,健康、賢惠,善良、勤勞、知足?墒且蚓夒H會,她嫁了回鄉(xiāng)暫居,文采風(fēng)流的張恨水,注定成為他身后一抹灰色的印記。 徐大毛嫁張恨水之后,張家人覺得這名字太簡陋,由張恨水的妹妹給嫂子改名:徐文淑。 徐文淑,說到底是張恨水或者張家一個美好的愿望:愿她文采斐然,淑德飄逸。 張恨水少年就文藝,愛幻想。喜歡《聊齋》,癡迷妖狐女鬼那些女子,美貌風(fēng)流,癡情絕戀。于是,便幻想自己是那窮困不得志的書生,每每深夜挑燈夜讀,焚香沐浴,撤掉通向樓上書房的梯子,為的是清靜無人打擾,又不影響美貌狐女飄然而至。 結(jié)果自然是失望。這樣的等待,就算過上一千年,也不能如愿。后來,張恨水便幻想娶妻如此,就算不能流傳一段佳話,也求個紅袖添香的風(fēng)雅。 他最喜歡用八個字形容女子:荷粉露垂,杏花煙潤。 張恨水愛做夢,幻想才子佳人,可是命運(yùn)多么隨機(jī),將徐大毛安排給了他。 有些矮胖的徐大毛,和這八個字不沾邊兒,自然也沒有《聊齋》中諸女子的靈氣美貌。所以,張恨水第一次面對她,深深失望到絕望的眼神,已經(jīng)注定了徐文淑一生婚姻和情感的走向,必定孤寂、空落。 二張恨水本來就反對包辦婚姻,但礙于母親的苦苦哀求。母親的想法很簡單,娶一房妻子,就安撫住了兒子的心,他就不會心浮氣躁,整天想著出門去闖蕩。如果張母知道兒子日后會因妻子而出走,肯定不會害人害己,死活將徐文淑娶進(jìn)家門。她隨便嫁一個無名之人,也能得一世夫妻煙火之實。 張恨水對母親的妥協(xié)是訂婚也行,但是要親自相看,絕對不接受完全包辦。母親答應(yīng),帶著他去相親,見媒婆遠(yuǎn)遠(yuǎn)指向的姑娘眉眼清麗,青春靈動,心里十分喜愛,便默默答應(yīng)下來。 直到洞房花燭夜,掀開紅蓋頭,張恨水才猛然一驚,面前的新娘子哪是相親的女子?相貌平凡,眉眼木訥。 那一夜,徐文淑獨(dú)守洞房,望著大紅的幔帳和喜字,寥落的燭影,淚水和燭淚一起滴落。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錯,已經(jīng)遭到了夫君的厭惡。對才女佳人的渴望,媒人掉包計給張恨水帶來的反感,他也一并算在了新婚夫人的頭上。 張恨水很久之后才勉強(qiáng)在母親的央求下跟她圓房。 徐文淑十六歲嫁給張恨水,六十歲去世。中間這幾十年的時光里,雖然頂著張夫人的名頭,情感上卻大多是空白,他根本不想見她。 張恨水后來寫了一篇散文《桂窗之夜》,回憶他和徐文淑的新婚生活。其中有這樣的句子:月圓之夕,清光從桂隙中射上紙窗,家人盡睡,予常滅燈獨(dú)坐窗下至深夜。 夜深了,男人不愿意進(jìn)房跟她同眠,寧愿坐在窗前看月。無數(shù)個這樣的夜晚,徐文淑走在空寂的房間里,一燈一影一人,月色如水,人心卻如沸。大好的青春年華,像水一樣流走了。她沒有做過才子佳人的夢,也不懂什么紅袖添香,她的愿望就是夫妻相守,生兒育女。如今,她只能偷偷望著他的背影,不但走不進(jìn)他的心,連靠近他都莫名害怕。 就是這樣有距離的婚姻生活,也沒有持續(xù)太久。新婚幾個月,張恨水便外出漂泊,一走就是四年,除了春節(jié)從不回家。徐文淑便只有在春節(jié)那幾天能見上丈夫的面。遠(yuǎn)遠(yuǎn)的。 徐文淑不怨不疏,對待婆婆小姑子小叔子,都很好,挑起整個家的大梁,照顧家人無微不至。好年華不是用來抱怨的,而是用來經(jīng)營的。徐文淑無力經(jīng)營自己的感情和婚姻,她和張恨水之間的差距太大了,大到根本沒有一條路,可以讓感情通過。但是,她可以經(jīng)營親情,播撒良善,博得賢惠名聲。這名聲在新潮女子看來是虛妄的,在徐文淑這樣一無所有的女子來說,卻是神圣而讓人滿足的精神財富,這是她生命的色彩。 親戚們和鄰居,無不為徐文淑的善良和賢德叫好,只有張恨水對這一切聽不見也看不見。愛情不是用感動換來的,她做的,好像與他無關(guān)。 她沒有心機(jī),沒有美貌,沒有才華,也沒有家世。在張恨水的光芒下,如一粒雪花,很容易就會化掉成塵。她所做的,就是用賢惠努力保留生命體驗和存在感,保持一點晶瑩柔亮。 張母對這個兒媳有歉意,也很喜歡她,就不斷地求張恨水要善待他,并給他講娶妻娶德不娶色的道理。 張恨水再次聽從母親的勸說,回家的時候便盡量跟妻子在一起,直到她終于懷孕,才算完成任務(wù)。 徐文淑生下一個女兒,卻不幸夭折,她的愛情和婚姻,一開始就像在吹肥皂泡泡,眼看著一個色彩斑斕的夢升起來了,瞬間卻碎了。碎了怎么辦,再吹第二個。三徐文淑得到了張家所有人的喜愛,婆婆幾次流淚相求,求兒子善待她,小姑子為了她能贏得哥哥的心,教她讀書寫字,希冀她能跟哥哥比肩。 然后一切都像一個幻象。四年后,張恨水稿費(fèi)豐厚,在北京買下大宅子,將全家都接到北平。 北平,是徐文淑真正夢碎的地方。 此時,張恨水已經(jīng)另娶了胡秋霞,并生了一個女兒。有了胡秋霞后,他更是從不去她的房間。 從此徐文淑的婚姻生活,分成兩個部分:白天,和婆家人相處;晚上,和自己獨(dú)處。 徐文淑依然保持本性,對胡秋霞沒有一絲敵意,善待她,忽視她給自己帶來的人生致命荒涼。胡秋霞和徐文淑不分妻妾,地位相等。甚至,在張恨水心中,胡秋霞才是妻子,徐文淑不過是母親要來的保姆。 在北京,張母再次為徐文淑求情,求兒子給這可憐的兒媳一個孩子,讓她后半生有個依靠。張恨水聽命,徐文淑第二次生子。這次生了一個兒子,然后天不從人愿,這兒子又夭折了。 兒子去后,張恨水來到母親面前,長跪不起,給母親磕頭謝罪。張母暗暗垂淚,嘆氣徐文淑薄命。張恨水對徐文淑,從娶、生女、生子,皆是應(yīng)母親所求,如今他完成任務(wù),從此便不再進(jìn)徐文淑的房間了。 徐文淑在大家庭里,過著特殊的單身生活,有丈夫,也似無丈夫。再沒人理會那許多個一個人的午夜是如何度過的。 她亦收斂著所有的喜怒哀樂,所有的一切她都接受。在胡秋霞和張恨水恩愛的眼皮子底下,她照顧婆婆,督促小姑,甚至,將胡秋霞的孩子視如己出。 1928年,胡秋霞生下兒子張曉水,生下來渾身冰冷,不會哭。徐文淑將他抱在懷里,用自己的體溫暖著這個小生命,直到他發(fā)出第一聲啼哭。 徐文淑睡在張恨水和胡秋霞的隔壁,晚上,他們聽不到孩子的哭聲,徐文淑卻聽的到,只要曉水一哭,她就急忙披衣起床,到隔壁隔窗去喊:秋霞,孩子哭了。一次,曉水在隔壁掉在地上,徐文淑聽見,急忙跑過去敲窗,并對胡秋霞說:你真是個孩子!讓你這個大孩子帶兩個小孩子,也實在是太為難你。我反正沒什么事情,閑著也是閑著。今后,把大寶、小安子交一個給我?guī)О伞?br/> 如母也如姐姐,這就是徐文淑對待情敵的態(tài)度,甚至是有愛憐,嗔怪的。 胡秋霞樂得清靜,將曉水放心交給徐文淑,從此,她專心照顧曉水,像自己的兒子一樣疼愛。 徐文淑在北平過了十年。十年的獨(dú)身生活,十年也都在照顧胡秋霞的孩子們。 十年后,張恨水將母親妻子兒子一家人都送回安徽老家,徐文淑依然挑起張家的大梁,上下都照顧到。后來胡秋霞返回北平,她就一個人留在老家照顧婆婆。張恨水敬她對張家的付出,從來不吝生活費(fèi),每月給她寄錢,她便用這些錢買了田地。后來土改時,這些地惹了麻煩,徐文淑被劃成地主批斗。她逃離老家,住到安慶去,張恨水依然每月不間斷給她寄生活費(fèi)。 此時,徐文淑已經(jīng)年過五旬,年華像樹葉一樣,脆弱,凋零。這些年,張恨水除了寄錢,只去看過她一次。他們之間,除了一紙冰冷的婚書,竟然沒有任何維系了。沒有孩子,也沒有恩情。張恨水對她,只剩了一層尊重。就是這尊重,又支撐起了她的晚年。 晚年,婆婆去世,弟妹成家,曉水也長大了,她似乎失去了作用,不知道該怎么打發(fā)余下時光。于是,開始吃齋念佛,看一些簡單的佛經(jīng),以此度日。 好不容易得來的兩個孩子都夭折,她將張曉水當(dāng)成了自己的兒子來愛,時刻想著他。1958年的某一天,她上街給張曉水寄信,信沒寄走,卻街頭中風(fēng)不治,很快就離開人世。失去知覺時,她艱難指指自己的衣兜,路人在衣兜里翻出了地址,那上面寫著曉水的名字和地址,也是她最后的牽掛和留戀了。 一個鮮活的生命,如流星一樣劃過人間,撒手而去。十六歲之后便沒有人陪伴,死時也是孤孤單單。 張恨水沒有回去。張曉水日夜兼程,給她辦了葬禮,灑淚離去。 死前,徐文淑將遺物兩枚金戒指,分別送給胡秋霞和周南這兩位情敵作為留念。她一生如枯井,卻難免天真,因為沒有得到愛也沒有付出深情,便覺得可以結(jié)交丈夫的愛人成為姐妹。 是的,她為張恨水付出了一生,卻沒有付出真情。在這一點上,他們平等。 四在北平的時候,張恨水又愛上另一個女子,周南。周南有才華,很符合他才子佳人的人生設(shè)計。他想娶周南,周南卻要他和徐文淑、胡秋霞離婚,不肯和她們共侍一夫。 胡秋霞和徐文淑不同,她憤怒、吵鬧、砸東西,撕碎和張恨水所有的照片,還去找周南打架,將周南家的玻璃砸碎,將張家攪得雞犬不寧。她彪悍地、不管不顧地捍衛(wèi)自己的婚姻和愛情。 張恨水在她的鬧騰中焦頭爛額,思來想去:真離婚,徐文淑和胡秋霞就沒有了依靠,要餓死的。又怕胡秋霞真的鬧出事來,就打消了離婚的念頭。 徐文淑卻從沒有過這樣的心思,他走便走,他娶便娶,他要怎樣,她都選擇順從。 不是徐文淑不會鬧不敢鬧,她是沒有底氣鬧只有得到了或者得到過這個男人貼心貼肺的愛和溫暖,女人才有底氣鬧。就像沒有人敢對天子吃醋,楊玉環(huán)就敢,因為她得到過,她知道自己在男人心里是什么位置。胡秋霞知道,所以她鬧得厲害。徐文淑也知道,所以,她選擇斂氣吞聲,她鬧不起,沒有絲毫底氣。 徐文淑一生都平靜如水,從來沒有表示過不平,也沒有鬧騰過,更沒有絲毫抱怨。就算命運(yùn)帶著尖刀從她的面前劃過,留下鮮血淋漓的傷口,她也只是悄悄停下來,自己療傷,等待痊愈。然后便換上一副笑臉,繼續(xù)生活。 張恨水沸騰了一個時代,幾乎所有識字的人都迷戀他的小說。徐文淑卻清寂了整整一生,半分情愛和婚姻的溫暖也沒有得到。但是,她得到了張家所有人的尊敬和愛戴,包括張恨水。他從沒有間斷給徐文淑寄錢,而且數(shù)目頗豐,也只有以這樣的方式來感念她了。 1989年,張曉水又為徐文淑立了一塊新墓碑,碑上刻有:張母徐老孺人文淑之墓。墓地背依青山,面臨碧水。 一個女人的一生,風(fēng)煙俱凈,只留下了一塊墓碑視為痕跡。 有一種女人,無緣轟轟烈烈甜甜蜜蜜,退而求得一世安穩(wěn)也是好的。于是,她們修煉德行,安穩(wěn)度日,將怨恨與寂寞一一化解,用善良、容忍,用賢德,縱然沒有溫暖,到底一世平安。 徐文淑最可貴的不是她的不爭和善良,而是身處那樣的婚姻,她并沒有將自己活成一個可憐的、滿臉蠟黃的棄婦。 徐文淑活得很通透,她不積怨,也不枯寂,除了愛情她用許多事支撐起了人生的鮮活和完滿。同樣是寂寥的一生,比起局促的朱安,她給人的感覺是端然大氣,不可侵犯! 得不到愛,得到尊重也是一種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