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父親南懷瑾


作者:南一鵬     整理日期:2015-11-04 14:08:25

●南懷瑾先生的老友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人民日報》副總編周瑞金 感動推薦
  ●附贈南懷瑾墨寶書簽1張
  ☆一本書,了解真實的南懷瑾
  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浙江溫州人,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文化傳播者、詩人、武術家、中國文化國學大師。
  南懷瑾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他的人生觀點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南懷瑾一生都在致力于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出版有《論語別裁》《易經(jīng)雜說》等三十多種著作,并被翻譯成八種語言流通世界。
  ☆完整、翔實還原南懷瑾一生的傳記作品,大師之后再無傳奇
  有關南懷瑾的論述大多由親近的朋友及追隨者寫就,記錄南先生生活、學述片段,讀者難以看到概貌。
  本書從“繼志述事”的立場,詳盡述說了南師少時在家鄉(xiāng)開蒙立志、青年離鄉(xiāng)拜師訪道、而立去臺灣弘文勵教、花甲至美國傳道授業(yè)、古稀回香港廣行善業(yè)、晚年歸根定居太湖等重要人生階段的點滴,以廣闊的視角重現(xiàn)了南師“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經(jīng)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的百年傳奇人生。
  ☆本書作者是跟隨南懷瑾時間極長的三子南一鵬,親述父親一生言傳行事
  南一鵬是南懷瑾先生在臺長子,也是子女中伴隨南老時間*長的。他自幼坐擁書城,曾長期親炙南師教導,深得南師精髓。
  ☆正本清源,披露大量不為人知的細節(jié),南懷瑾先生辭世三周年巨獻
  南先生身前身后遭受的毀譽,非常人可以想象,也非常人可以忍受。而辭世三年以來,有關其地位和成就的爭議逐漸擴展開來。
  本書正本清源,首次披露大量細節(jié),作為南先生辭世三周年巨獻呈現(xiàn)給大家。
  本書簡介:
  父親,兩個字,看似普通,因為人人必有;叫著困難,因為不是人人都有。
  這書是南一鵬先生對父親一生經(jīng)歷和發(fā)心的了解。
  *********************************************************
  《父親南懷瑾》是迄今為止,首部最完整詳實還原南懷瑾一生的傳記作品。作者南一鵬是南師第三子,曾長期親炙南懷瑾先生教導。
  本書從“繼志述事”的立場,詳盡述說了南懷瑾先生少時在家鄉(xiāng)開蒙立志、青年離鄉(xiāng)拜師訪道、而立去臺灣弘文勵教、花甲至美國傳道授業(yè)、古稀回香港廣行善業(yè)、晚年歸根定居太湖等重要人生階段的點滴,以廣闊的視角重現(xiàn)了南師“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經(jīng)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的百年傳奇人生。
  作者簡介:
  作者:南一鵬,南懷瑾先生的第三子,是子女中跟隨父親時間最長的一位,祖籍浙江溫州。他自幼坐擁書城,飽讀史書,學貫中西,深得南師精髓,近年在國內開展“家教、身教和言教”、“家道家風與傳統(tǒng)文化”、“國學與商道”、“心性管理”等系列主題講座。
  目錄:
  ·上篇(一九一八至一九八○)
  第一章天縱清凈本來身(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五)
  一九一八年,正在新文化運動的健將們急切地想要打倒“孔家店”,清算那“吃人”的禮教傳統(tǒng),為再造一個“新文化”中國而革故鼎新的歷史關頭,在浙江省樂清縣翁垟鎮(zhèn)地團葉,初春時節(jié)的農(nóng)歷二月初六,小鎮(zhèn)上的人們像往常一樣,又開始了為生存而奔波的一天。也正是在此時,南家一處寧靜的院落里,一個男嬰滿系全家的歡喜,呱呱墜地,開始了他一生的塵世因緣。他,就是我的父親,也就是后來為世人所熟知的,以傳播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以再開三教生面為畢生志事的修行者——人人尊崇的南老師,我的父親懷瑾先生。
  004一、河洛香火八百年
  即便是那些并沒有所謂大富大貴的光鮮的歷史人物,他們始終也以耕讀立本為源,以德行立身行事,為后人點了一盞燈火,照亮了行遠自邇的通途。
  011二、起復新舊裂變時
  無論外面如何思潮激蕩,他所處的相對封閉的鄉(xiāng)土社會仍然是一個遵從傳統(tǒng)習俗的社會。
  016三、童蒙養(yǎng)正有家風
  他的愛不是嬌生慣養(yǎng),不是現(xiàn)今社會流行的毫無原則的溺愛,而是灑掃應對、事無巨細地嚴加管教。
  029四、總角情誼無盡期
  在他的心里,久別未重逢的林夢凡始終占據(jù)著特殊的地位,有著不一樣的分量。
  034五、家變異數(shù)禍兮福
  目錄:
  690后記
  前言自序
  父親,兩個字,看似普通,因為人人必有;叫著困難,因為不是人人都有。
  每個人來到人世間報到后,都需要學習理順自己一生的人際關系,而父母是所有關系發(fā)展的源頭。想要了解自己,必須先了解自己的父母,無論有無,接受自己與父母的緣分,然后才能從根源上奮起。近百年來,西方心理治療的根本理論,也是從這個源頭開始,去理順所有人生關系的。
  父子的情分不是子女出生就完成了的,是需要經(jīng)過傳授與承接才能夠體會的。傳授須有心,承接必有能,否則看似有緣,卻是無分;名為父子,實同陌路;許多家庭中父子的關自序
  父親,兩個字,看似普通,因為人人必有;叫著困難,因為不是人人都有。
  每個人來到人世間報到后,都需要學習理順自己一生的人際關系,而父母是所有關系發(fā)展的源頭。想要了解自己,必須先了解自己的父母,無論有無,接受自己與父母的緣分,然后才能從根源上奮起。近百年來,西方心理治療的根本理論,也是從這個源頭開始,去理順所有人生關系的。
  父子的情分不是子女出生就完成了的,是需要經(jīng)過傳授與承接才能夠體會的。傳授須有心,承接必有能,否則看似有緣,卻是無分;名為父子,實同陌路;許多家庭中父子的關系仿佛若是。子若不教,就是授者無心,自然父子情;學而不解,就是受者無能,縱有門第書香亦枉然。
  人的一生時間有限,成就就在于如何分配時間。如果把時間精力分與公眾,那么多半會傷及私情。曾國藩的家信書,諸葛亮的《誡子書》,都是因為父輩常年不在家,只好用書信教育子女。名人背后,多半是沒有長久的父子生活的。所謂功業(yè)需要專注,專注必有所擇,舍家而報國,大丈夫是矣。然而家道所以不衰,是必須繼起有人。曾文正有次子紀澤,成其家教之善;竇禹鈞以五子登科,永鑄燕山之名。但若子女不具無懼智慧、天下胸懷,亦是不得持續(xù)先人齊家之德。凡是后繼有人,方得彰顯先翁,始得家道不衰,家門不辱,家風德馨。
  家父往生三周年間,舊交新友發(fā)表過許多的懷師記述,也體現(xiàn)父親的一生行果,頗為感人。父親老友周瑞金先生,以“認識南懷瑾,弘揚南懷瑾”的公開講述,立一代宗師之名,講稿化為文字,更是遍覆網(wǎng)絡,增其教化。然而,懷念父親的讀書人非常多,只是半為耳聞,半為崇敬。熟讀其書者多,能修其德者少;崇敬其行者多,愿行其道者鮮。固然,坊間也有發(fā)心修整其言其行者,許多未曾親炙其教者,亦寫作出書,轉述父親的故事。然而綜觀市面,依舊未見可傳述家父生平全貌的書籍;蛴性缙趫蟮,多出于媒體人士之手,對其學術唯能贊嘆,卻又不能信服;對其為人,當作時尚分析,卻無解語之智,偏差遠矣,只能視為發(fā)揚其名的新聞記錄。感念于此,得徐茹女士的發(fā)心鼓勵,集父親友朋學子和眾人的過往回憶,加諸自己的種子因緣經(jīng)歷,以父親心愿行修為緯,世間功業(yè)為經(jīng),成此黃卷記載,以供后學覽閱,也是敢竭鄙誠,戮力為之。
  文章可成,端賴文字,我等為文,皆抄襲倉頡之智,本無新意可言。此書內容亦如是,談及父親的行述,多有借鑒諸生懷師文章,冀望諸生釋懷,東風可借。歷史往事,雖未親侍其側,可謂神臨其境,若有小瑕,必當往后修正補足。論及父親的言教,則以甲子歲月緣分,同心闡述,除非文義錯植,所訴可以當作大眾了解父親的參考。
  自甲午年初,時常往來滬杭兩地,緬懷父親行腳,概述父親教化。對其青年時期在杭州的追風情懷,也有無限遐思。有幸駐足杭州數(shù)宿,適逢居住的旅店伏于西湖北山之陰,推窗攬景,即可聞山雀花香,漫步院中,便可撫參天古木;步道幽靜,芳草鋪地,池魚添色,樓閣清爽,雖非洞天,已是福地。更甚者,此山即父親年少時逐仙之處,問道之所,又是我日日健行之地,得以接近父親弱冠行止,豈非天意。
  乙未年,春夏之交,杭城多雨,我依舊卯時入山,徜徉諸嶺。時而細雨吹面,思親思緒如山徑盤桓回旋,隨情境神隱活現(xiàn)。待出得抱樸葛嶺路,隨步即可至秋水山莊,此時西子湖岸荷花初發(fā),在雨霧中搖曳。念及父親曾于閑地庵讀書,或許也曾見此美景,不禁有感,嘆曰:“微雨北山傷情路,新荷秋水念斯人。”當下依稀可見,仍是百年前的青山秀水,有著少年風發(fā)湖畔揮劍的父親蜃影。
  受到外在環(huán)境的影響,追求不凡似乎是社會教育的普遍目標,以父親懷瑾先生所做的思想和對社會的貢獻,絕對是繼往開來的不凡事跡;但是父親總結他的人生是“一無是處,一無所長”,并沒有把世間的成就看在眼里,這是何等胸襟。尤其在即將往生時,告誡諸子,訓以“平凡”二字,正是回歸中華文化的精微奧妙之處。讓事務以簡單的方式呈現(xiàn),需要非常復雜的思考策劃;讓人生在平凡中完成,沒有抱怨苦痛,這才是真實的不凡。
  書稿粗成,付梓在即,憶昔鵠鳴山背劍尋仙的少年,靈巖寺練劍訪師的青年,峨眉山舍劍閉關的發(fā)僧,陽明山執(zhí)香板如劍的禪德,南普陀持慧劍掃濁世的智者,以三萬六千頃太湖之水洗劍的南師,我言父親一生遂其心愿,已經(jīng)是,掌中劍氣映如虹,修得光寒四十州。如今父親掛劍西行,其慧如如,愿所施種子萌發(fā)茹茹,為我民族之再興而筑基,敢將思念成一短引,以承父志:
  “北山郁郁南水芊,初陽昀昀抱樸間。思親定里龍華會,葛嶺傳燈又尋仙。”
  南一鵬
  九月三日寫于洛杉磯
  *行居坐臥禪無住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飲食,本就是人生之大事,一日不可或缺。又有人言,“參禪不如吃粥飯”,可見一粥一飯中也有禪機。父親被許多人奉為禪宗大德和文化大師,訪客自是絡繹不絕,父親一如既往地熱情接待。父親待客有個特點,那就是常常要與訪客一起吃飯。因此,日常飲食變成了交流的一個重要場合。在他的會客餐桌上,每天的晚餐幾乎必定會出現(xiàn)兩小碗粥,這是他飲食的一個習慣。盛粥的碗很小,并且每一碗都是八分滿,三四口就能喝完。他有時喝兩碗,有時只喝一碗,剩下的一碗則送給身邊的人“代勞”。這粥不是什么燕窩魚翅粥,也不是什么海參鮑魚粥,而是清清淡淡的小米粥,有時候放些紅薯,味道才豐富一些。在香港的時候,有一次封小平先生從外地回來,帶來幾個大南瓜,父親連續(xù)吃了好幾天南瓜粥。一天晚上,他吃得津津有味,邊吃邊贊嘆道:“這個紅薯粥不錯!贝蠹衣犃巳夹α似饋怼8赣H一臉詫異,大家這才說:“這是南瓜粥,不是紅薯粥,您都吃了好幾天了!备赣H一聽,也跟著笑了起來,說:“我怎么現(xiàn)在還覺得就像紅薯粥呢?”
  父親的飲食并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相反,他特別注意根據(jù)季節(jié)的變化以及人體的特征來選擇吃什么,吃多少。通常情況下,他晚餐會吃小米粥或者是紅薯粥,但是當天氣轉涼的時候,他就吃薏米粥了。薏米又叫薏苡仁,《本草綱目》稱其“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堪稱食療佳品。對此,父親也并未多食,每餐依然是那八分滿的兩小碗。有一天,他的一個朋友想給他換換口味,就拿來了一壇子云南酸菜。這種云南酸菜很有地方特色,它是用昆明郊區(qū)盛產(chǎn)的兩尺多高的苦菜腌制而成的,又酸又辣。那個朋友把酸菜切成小碎丁,做了一盆熱氣騰騰、鮮香酸辣的酸菜湯,端上桌。父親身邊的馬有慧女士給父親盛了一小碗。他嘗了兩口,連聲贊道:“這個好,這個好!边@餐飯,父親吃得十分舒暢,由于湯很是酸辣,所以父親鼻尖上都沁出一層細細的汗珠。當晚,父親破例沒喝稀飯,而是連吃了兩碗酸菜湯泡飯。
  父親被人稱為當代禪宗大德,所以,很多人誤以為他和出家人一樣,不食葷腥。實際上,父親一輩子都不是出家人。對于那些屬于佛家“五凈肉”范圍內的肉,即“不見殺、不聞殺聲、不為我殺、自死、殘食”的肉類制品,他并不拒絕,但他每次并不多食,只是稍微品嘗一下,適可而止。
  南方多雨,氣候潮濕,患關節(jié)炎和風濕病的人很多。父親的食譜里有一道牛肉湯,專門祛濕,他很鐘愛,而且自己還會做。一天,窗外正下著綿綿細雨,馬有慧女士笑呵呵地邀請大家快去品嘗一下父親的手藝。等他們趕到廚房一探究竟的時候,發(fā)現(xiàn)父親正在親自下廚,燉牛肉湯。他做的牛肉湯香味四溢,牛肉燉得很爛,湯很鮮美,而且清而不渾,大家都說味道好極了。喝完牛肉湯,大家身上暖烘烘的,渾身舒暢,紛紛贊嘆:“老師不僅廚藝高,而且寄養(yǎng)生于食療,妙處多多!
  父親會客的餐桌上菜品都比較豐富,而且葷素搭配適宜,但他自己主要還是吃一些素菜。菜品不論葷素,都是父親熟悉的,偶爾也會加入一兩個新菜。一次晚餐,餐桌上多了一道冷盤——五香醬豬肘,薄薄的肉片碼放得整整齊齊,醬紅色的肉皮泛著油光,看得大家嘴饞。父親自然也看到了這個菜。他微笑著打量在座的每一個人,最后把目光停在劉雨虹女士身上。劉雨虹女士呵呵一笑,說:“這是臺北正宗京味五香醬豬肘,早晨買時還是熱的。這家字號是北京人開的,每天都要排長隊等候才能買到,去晚了就賣沒了。幾十年了,天天如此。”果然如父親所料,這道菜就是劉雨虹女士專門從臺北帶來的。聽她如此一說,在座賓客更是食欲大增,紛紛舉箸品嘗。父親也夾了一片,慢慢吃著,夸獎道:“不錯,不錯!贝蠹覈L了后也覺得這醬肘確是名不虛傳,滋味鮮美,肥而不膩,且醬香濃郁,刀工、火候都非常地道。
  父親這一嘗,就和上了癮了一樣,連續(xù)兩個晚上,他都讓廚房做劉雨虹女士從臺北帶來的醬豬肘。不過,同樣是醬肉,我的一個表弟從上海帶來的醬蹄膀可就沒有這么幸運了。表弟來看望父親時,特地從上海帶來一盒醬蹄膀給父親嘗嘗。他帶的這醬蹄膀,雖外觀齊整,醬色美觀,但是感覺像是火候不到,內外都偏生,而且肉絲老而粗硬,嚼不動不說,口味也很一般。晚餐的時候,父親嘗了一口,但是肉實在太硬,咬不動,只好悄悄地擱置一旁。同桌有人點評這道菜不好吃,父親一聽,趕緊把話題轉移開。父親心里十分清楚,表弟的本意是想帶美味回來讓他嘗嘗,卻沒有想到一番心意竟然弄巧成拙,心里一定羞愧萬分。父親就是這樣愛護別人,從不讓人因無心之失而引起他人的指責。
  父親門下的弟子自然是尊師重教的,他們遵守長幼有序的師道倫理,比如說,一起吃飯的時候,一定要讓父親先吃,然后自己才動筷子。不過,有時候人一多,難免出現(xiàn)一些“事故”。有一次,劉雨虹女士來看望父親。在她的建議下,她和其他的同學一起做了一頓紅燜羊肉。當時正值秋冬之交,羊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中醫(yī)學上講“醫(yī)食同源”“藥食同源”,紅燜羊肉既補益,又美味,此時做可謂正合時宜。晚餐時,一小鍋又香又嫩的紅燜羊肉端上了餐桌,父親邊吃邊夸贊:“這個羊肉做得好!贝蠹乙姼赣H喜歡,也紛紛伸筷子,一番下來,等到父親站起身準備再夾片羊肉時,發(fā)現(xiàn)鍋里已空空如也,只好坐回椅子上。大家這才發(fā)現(xiàn)老師意猶未盡,便覺得十分愧疚,停住了筷子。父親見此情狀,趕緊笑著說:“沒事沒事,下次多做點!
  父親小時候在溫州老家長大,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南方人,他卻喜歡吃北方的水餃。有一次晚餐,趙海英博士和幾個朋友一起做了一頓水餃,父親一口小米粥都沒有喝,卻連著吃了十多個水餃。父親可是極少一次吃那么多的。見父親如此喜愛,大家大受鼓舞,又做了幾次,有一次包的白菜餡兒,由于白菜水分太多,等到餃子下鍋時,大部分的水餃皮都破了,煮成了一鍋餃子餡湯。父親端起一碗來,邊吃邊不停說:“吃著香,吃著香!卑溩拥膸讉人本來心里惴惴不安,一聽父親這樣說,也就稍微放心一些了。
  父親也喜歡吃饅頭、花卷和烙餅等面食,但他在晚餐中吃得最多的還是那兩小碗小米粥,只是佐餐小菜時有變換,或韓國辣白菜,或廣東豆腐乳,或溫州黃泥螺,或半個咸鴨蛋,也有寧波的糟魚,云南的酸菜。這些小菜父親都愛吃,不過每餐都只吃一點點。
  有一次,餐桌上擺了一盤看起來像是泥鰍的菜,父親自己吃得津津有味,其他人遲遲不敢下筷,都不知道是什么東西。父親見狀,笑瞇瞇地說:“這是浙江海泥鰍,腌制的,這種東西在臺南的高雄海域里也有,臺灣當?shù)厝私小钐。你們嘗嘗,好吃!睂嶋H上,這道菜偏咸,還有相當重的土腥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父親吃得那么有味,多少可能因為它是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有著家鄉(xiāng)的記憶和味道。父親不時會在餐桌上說:“當年媽媽燒的菜最好吃!边@話從一個老人嘴里說出來,真是別具一番滋味,聽者無不動容。
  父親雖然九十多歲了,但是從來不喜歡麻煩別人,吃東西也基本都是自理。偶爾有學生為他夾菜或者剝蝦殼、剔魚刺,父親每次都會客氣地道謝。但是我知道,他更喜歡自己動手。父親一生足跡踏遍千山萬水,對各地的飲食都了如指掌,對于面前的菜肴只需一品嘗,高下立判。但是,我聽王國平講過父親對廚師只會贊不絕口:“這個魚味道不錯!”“這個茄子燒得很好!”“羊羔肉做得很嫩!”即使菜品的風味不佳,也從沒見他責怪過。
  飯桌上,多數(shù)人都是懷著恭敬之心來拜會父親的,所以大多比較拘謹,說話不多,基本都是父親一個人在滔滔不絕地講話。因為這些人之所以千里迢迢來看他,就是想聽他說說話,為自己答疑解惑,所以他不說話不行啊。父親常常無奈地自嘲是“陪吃飯,陪聊天,陪笑臉”的“三陪老人”,但他總是以佛家的慈悲語、和善語、柔軟語對待這些來來往往的人,使其生喜樂之心。
  因此,劉雨虹女士曾說:“其實,這些年來,南老師沒有吃過一頓合胃口舒服的飯,因為十天之中九天有客人,有時生張熟李,前來的各方豪杰志士們同桌進餐,老師酬酢應對,哪有工夫吃啊!因為客人都是來拜望老師的,老師晚上九點多甚至十點才回到自己的地方,發(fā)現(xiàn)有些餓了,吃什么呢?也只能胡亂將就吃一些作罷。”
  有一天晚飯時,劉女士繪聲繪色地給我們講了父親吃消夜的趣事:“說到南師吃東西的事,有一次真是太有趣了。老師是每天夜里工作的,有一天到清晨三四點鐘,有點餓了,在冰箱中找到一包生水餃,他那個智慧的頭腦,突然感覺水煮沒有蒸得快,就在電鍋中蒸。結果蒸了一個小時仍是硬的……怪不得愛迪生有兩只貓,他就在墻上挖了一大一小兩個洞,大貓走大洞,小貓走小洞。所以頭腦極不平凡的人,做法就是特別!
  *****************************************************************************************
  *兩岸圓缺香江潮 
  金溫鐵路的建成開通只是父親在港幾年的其中一件大事,除此之外,父親還做了一件與此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卻鮮為人知的“大事”。這件大事也反映了父親雖中立于黨派之間,但絕不停留于“獨善其身”,而時刻想著“兼濟天下”的家國情懷。關于這點,亞太交流與合作基金會執(zhí)行副主席肖武男曾在《亞洲周刊》上表示:“其實,南懷瑾先生最關心、最在意的還是政治。在兩岸交流中,他扮演著積極的角色。”肖武男先生這樣說是有原因的。當然父親對國家民族發(fā)展的關懷,也就是秉承了傳統(tǒng)中國讀書人的精神,以天下憂樂為己任,自然會對政治關注,但是在他看來,政治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國富民強,文化卓越,最終使人民得利。
  肖武男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曾經(jīng)多次探訪父親,兩人經(jīng)常促膝深談,有幾次交談時間竟然長達四個多小時,更有意味的是,他們談的不是佛教,也不是國學,而幾乎全部是政治方面的話題,兩岸關系是核心內容。每當談到兩岸關系發(fā)展時,父親總是流露出惋惜的神色,接連說了好幾個“可惜”。誠然,正如肖武男所說,父親一直致力于推動海峽兩岸和平統(tǒng)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汪辜會談”的實現(xiàn)也有他的努力,所以,有人說父親是一位溝通兩岸的和平使者。不過父親從未接受任何官方的稱號,但是,他為兩岸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做出的貢獻卻值得我們銘記。這還得從父親剛到香港時說起。
  一九八八年年初,父親在香港剛剛安頓下來。二月五日凌晨三點鐘,電話突然響了起來,打破了深夜的寧靜。父親起初以為是打錯了,并沒有立刻接聽。誰知道電話鈴聲越來越凌厲,父親只好拿起話筒:“請問哪位?”
  電話那頭答道:“我是賈亦斌!
  父親頓時睡意全無,欣喜萬分:“喔,老朋友,真的是你嗎?”
  “是我。有件事,很重要……”
  “什么事情那么重要?”
  “三言兩語,電話里說不清楚,見面細說吧!
  這位賈亦斌不是別人,正是父親一九四〇年在成都中央軍官學校(黃埔軍校搬到成都后改名)的同事。當時父親任政治教官,賈亦斌是戰(zhàn)術教官兼區(qū)隊長,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父親后來離開大陸去了臺灣,兩人就再也沒有見過面。這在前面講述父親在成都的經(jīng)歷時已經(jīng)簡單說過了。
  那么,為什么闊別了半個世紀的賈亦斌先生會突然半夜給父親打電話呢?這得從當時的兩岸關系說起。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蔣經(jīng)國在臺北因病去世。父親當年旅美,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蔣經(jīng)國對父親的忌憚、猜疑和戒備。父親這次回港,多少也與此有關。
  大陸領導人對蔣經(jīng)國的逝世深表哀悼,并于次日發(fā)表了談話,肯定了蔣經(jīng)國堅持一個中國,反對臺灣獨立,主張國家統(tǒng)一,為兩岸關系的緩和而做出的努力。
  同年一月二十二日,七十六歲高齡的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副主席賈亦斌,以探親名義,再度訪問香港。在為期半個月的時間里,賈亦斌接觸了臺、港相關人士約五百人次,多次與臺灣老同事通電話。二月五日凌晨打給父親的電話,就是其中之一。當天晚上,賈亦斌來到父親位于香港港島中環(huán)半山區(qū)的麥當勞道的臨時居所。時隔近半個世紀,老友重逢,兩人竟然激動得手舞足蹈,手拉手,徹夜促膝長談。兩人的話題從當年的成都同事之誼,彼此分別后的遭遇,到世事變化,再到海峽兩岸關系,無所不談。
  其實賈亦斌曾經(jīng)與蔣經(jīng)國情同兄弟,但后來賈亦斌在國民黨撤退到臺灣時率部起義,為此,蔣介石曾大為光火,罕見地指責了蔣經(jīng)國“用人不當”。蔣賈二人從此亦反目成仇,天各一方,四十年未曾謀面。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海峽兩岸處于極為嚴重的敵對狀態(tài)中。賈亦斌當時在宋時輪將軍的九兵團,從事對外聯(lián)絡工作。后來,他主動申請赴香港工作。蔣經(jīng)國得知這一情報后,立即命令情報特務系統(tǒng)的香港站站長王新衡,務必除掉賈亦斌這個昔日的兄弟。蔣經(jīng)國還派出軍艦在香港附近海域游弋,一旦捉到賈亦斌,就將他綁架到軍艦上,押往臺灣;如不能活捉,就采取“打悶棍”的方式將他處決。
  那時的香港,國民黨的特務活動十分活躍,賈亦斌可以說是如履薄冰,時刻都有生命危險。當時,他就住在香港九龍旺角西洋菜街。有一天,由于工作需要,他與國民黨的舊部約好在尖沙咀的半島飯店會面。他們還沒談幾句,就發(fā)現(xiàn)飯店周圍有一些形跡可疑的人。賈亦斌當即決定中止會面,迅速撤離。賈亦斌出了飯店就上了一輛計程車,發(fā)現(xiàn)后面有車跟蹤,他指揮司機東拐西拐,接連換了三次車,才最終把“尾巴”甩掉。
  改革開放后,隨著兩岸關系的發(fā)展,賈亦斌與蔣經(jīng)國逐漸捐棄前嫌,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通過秘密通道進行聯(lián)系。但是,造化弄人,蔣經(jīng)國猝然去世,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聯(lián)系很快就中斷了。
  因此,賈亦斌這次來港,著急約見父親的目的顯然很明確,除了敘舊,重溫老朋友之間的友誼,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請父親出面,為兩岸和談開辟新的通道。
  賈亦斌如約登門拜訪。老友相見,噓寒問暖。父親說:“有空過來吃飯,但不談政治的事!痹掚m如此,父親還是抑制不住,自己先把話題扯到政治上去了:“中國民主的問題,時間不到,過早的民主,只會使人各自爭取私人的利益,不會為整個國家社會的發(fā)展做貢獻的!
  賈亦斌見父親如此關切,便順勢請求他出面搭建兩岸和談通道。父親在美國隱居三年,甫一到港,就接到經(jīng)年未見的老朋友委托的重任,而且這個任務關系到兩岸蒼生,自然是慎之又慎。加上他此時對兩岸的底牌并不十分了解,所以婉言謝絕道:“你說是來看我這個老友的,但談來談去都是這些政事。如果你要我回臺灣去為你們做說客,是不行的。我已經(jīng)‘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一來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根本不想這些事;二來我原就與蔣經(jīng)國先生沒有什么關系,現(xiàn)在是李登輝當家,我與你一樣都是外省人,與他更沒關系了!
  賈亦斌見狀,怕父親真的撒手不管,因此也不再遮掩:“我們知道李登輝是很尊重你的。目睹兩岸骨肉同胞長期分離,難道老兄能置身事外嗎?你聽我說,我找你是有理由,而且非你不可,非你莫屬。第一,你是能與李登輝說得上話的;第二,你在兩岸政治圈中有廣泛的人脈關系,了解兩岸的政治和歷史;第三,你的社會地位和威望在兩岸甚至在國際上都是有巨大影響的。你說,除了你,還有誰能擔此重任呢?”
  有人說,父親在臺灣政壇上一言九鼎,其實這是過譽了。父親從來不主動結交政治人物,相反,是臺灣的各界人物或者傾慕于他那備受推崇的“國學”,或者希望借助他的名望,或者出于其他目的,紛紛交好于父親。父親廣開門庭,有教無類,桃李滿天下。一九六六年,父親應蔣介石、蔣經(jīng)國之邀,在臺灣各地巡回演講,在高雄岡山“空軍”基地講《中庸》時,傾心儒學及王陽明學說的蔣介石親臨現(xiàn)場,“前設布窗,坐在幕后聽”。這之后,拜父親為師求學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多數(shù)還是黨政軍各界的聞人要人,諸如“總政戰(zhàn)部主任”王升、“總統(tǒng)府秘書長”馬紀壯、“陸軍一級上將”劉安祺、“調查局局長”阮成章、“海軍上將”崔之道、“海軍總司令部政戰(zhàn)部主任”蕭政之等。不過父親從來也沒有說過誰是他的學生,倒是這些人自奉為“南門弟子”,在臺灣政壇上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
  一九八八年年初,蔣經(jīng)國去世,李登輝繼任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父親也從美國飛抵香港,并決定在香港住下來。李登輝甫一走馬上任,政權尚未完全鞏固,所以對父親依然極為敬重。父親也確實給了李登輝一些意見。父親的初衷是希望臺灣局勢穩(wěn)定,希望李登輝能做一些對臺灣人民、對兩岸同胞有利的事情。
  有了在臺灣的這些“政治資源”,此時賈亦斌找到香港來,自然是寄希望于父親,希望他出面促成好事。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父親與賈亦斌先后晤談了七次。父親也已經(jīng)答應盡力為兩岸人民的福祉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兩個老朋友的久別重逢,揭開了父親作為和平使者,與兩岸高層領導人來往,溝通和促進兩岸關系的序幕。
  三月五日,賈老帶著自己在香港收獲的“戰(zhàn)果”回北京。臨行前最后一次會談中,賈老對父親說:“我下次來港時給你帶個重要人物!备赣H正色道:“我不認識的朋友,請你不要帶來!
  一九八八年四月二十一日,賈亦斌如約帶來一個新朋友介紹給父親認識——時任中共中央對臺工作小組辦公室主任的楊斯德,曾經(jīng)是中共中央軍委聯(lián)絡部部長。
  父親起身開門迎客。楊斯德身形高大,站在賈老身后,一進門便對父親鞠躬,用濃重的山東話自我介紹道:“南老,我叫楊斯德!
  父親把客人請進門,說:“楊先生,我聽說你是一個重要的人物。當然,你們這次一定是為重要事情來的!
  楊斯德說:“南老,北京有誠意與臺灣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國家統(tǒng)一問題。”
  父親說:“你們對我談統(tǒng)一問題,不可能的!你們還是去找毛澤東!
  楊斯德說:“老師,不要講笑話了!
  接著,父親對楊斯德講起了近代歷史:“當年大家一起發(fā)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成立‘中華共和國’,旗幟是五色旗。 后來袁世凱稱帝,國民黨不得不發(fā)動北伐。北伐勝利,國民黨把‘中華共和國’改為‘中華民國’。其實,這是帝王思想在作祟,似乎非改朝換代不可。等到兩黨一起抗日,仍然在‘中華民國’旗幟下。毛澤東打敗了蔣介石,把‘中華民國’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楊斯德說:“南老,這是歷史問題,我們不予置評。中央堅持和平統(tǒng)一,但是不承諾放棄武力。”
  





上一本:沉重與狂飆 下一本:李嘉誠家族傳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父親南懷瑾的作者是南一鵬,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