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集”系列叢書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躍在學術界和文化領域的著名學者與知識分子。他們大多出生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對于他們而言,過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本書為該系列中的一本,主要記錄了作者俞吾金三十年來的心路歷程,他的經歷、感受、體悟、思索以及由此形成的獨特的精神姿態(tài)。 這是他個人的獨特道路,也是我們時代的獨特風貌。 作者簡介: 俞吾金,哲學博士、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F(xiàn)任復旦大學現(xiàn)代哲學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國外馬克思主義與國外思潮研究中心(985國家級重點研究基地)主任、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主任、復旦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暨人文學術委員會主任、復旦 目錄: 自序 一九七八 躑躅(自由詩) 一九七九 牡丹夜話(寓言) 一九八〇 “蠟塊說”小考 一九八一 實踐是認識論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對“一切規(guī)定都是否定”命題的一點理解 一九八二 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的原子論不應混同 飛躍是漸進過程的中斷嗎? 一九八三 要善于限制自己自序 一九七八 躑躅(自由詩) 一九七九 牡丹夜話(寓言) 一九八〇 “蠟塊說”小考 一九八一 實踐是認識論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對“一切規(guī)定都是否定”命題的一點理解 一九八二 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的原子論不應混同 飛躍是漸進過程的中斷嗎? 一九八三 要善于限制自己 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新釋 一九八四 哲學革命的“綱要” 一九八五 朝著太陽奮進 哲學研究要提倡發(fā)散式思維 我們要使哲學講漢語 一九八六 我們對傳統(tǒng)的選擇 從羅馬帝國的“大逆法”說起 選擇你自己 一九八七 野蠻人的心理沖突 一九八八 論當代中國文化的幾種悖論 論兩種不同的自由觀 一九八九—一九九〇 旅德二章 訪德散記 一九九一 《圍城》與喜劇精神的興起 一九九二 論歷史評價與道德評價的關系 一九九三 去蔽與求知 一九九四 評當代新儒家的“道”與“道統(tǒng)” 顧城之死及其議論 一九九五 哲學研究與哲學學科分類 一九九六 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必須協(xié)調發(fā)展 米蘭·昆德拉的話語世界 一九九七 理解瑞士 一九九八 20世紀哲學的特征及未來走向 走向邊緣 一九九九 創(chuàng)造性思維三題議 二〇〇〇 超越比較文化研究的無序狀態(tài) 二〇〇一 重大事件沖擊理論思維 “行走”,還是回避? 二〇〇二 “學歷史”,還是“學考歷史”? 警惕文化生活中的“修辭學轉向” 一個批判性的懺悔 二〇〇三 媒體批評如何走出自己的怪圈 二〇〇四 一個虛假而有意義的問題 二〇〇五 如何寫好毛澤東 走出傳統(tǒng)哲學觀的藩籬 告別“自說自話”的時代 二〇〇六 樣板戲與懷舊 喜劇美學宣言 二〇〇七 經典解讀中的內在張力 高考:真實與夢幻交響樂 二〇〇八 復旦學思傳統(tǒng)的真實寫照 二〇〇九 金融危機,還是綜合性危機? 從“粉絲”概念的誤用說到外文書名的翻譯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觀念的政治訴求 二〇一〇 后世博上海文化發(fā)展中的四重關系 附錄一:時代的哲學沉思與學術創(chuàng)造——訪俞吾金教授 附錄二:俞吾金學術年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