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本書針對漢語動詞在實際話語中復雜的配價情況,把單一的價的概念分 化為由聯(lián)、項、位、元構成的配價層級,用以全面地反映動詞在不同的句式中 對名詞性成分的各種支配能力。在這種配價層級的控制下,分析了現(xiàn)代漢語 中約1640個動詞(包括200個形容詞)在不同層級上的支配能力,同時描寫 這些動詞的諸從屬成分的語義角色;著重研究語義格不同的各種從屬成分跟 句法成分的配位關系,努力反映不同的語義格在共現(xiàn)和占據(jù)句法位置時的制 衡關系、以及不同的配位方式之間的轉換關系和限制條件。 本書通過配位方式的研究,來揭示主語、賓語等句法成分跟施事、受事等 語義成分之間的連接規(guī)則,希望為計算機從句法形式上獲取語義解釋、或從 語義表示上生成句法形式提供直接而有用的語法規(guī)則。由于這種配位方式 是在動詞的配價層級的控制下進行描寫的,因而可以為計算語言學和語言信 息處理中的核心驅動的短語結構語法提供富有啟發(fā)性的設計思想。并且,這 種以配位方式為核心的漢語配價語法是一種語義透明的語法,因此她能為建 立以意念表達為核心的漢語交際語法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從而為對外漢語 教學事業(yè)作出實際的貢獻。 本書適合從事語言學教學和研究、中文信息處理、對外漢語教學、以及中 學語文教學的人士閱讀和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