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柴春芽開設創(chuàng)意寫作課的真實藍本,他一邊在大學教授這一課程,一邊在此前的閱讀和寫作經驗基礎上潛心研究創(chuàng)意寫作。在歷經三年的閱讀與研究之后,他從語言學、哲學、文學等多個視角,講述了一系列大師級作家,如馬爾克斯、榮格、納博科夫、奧爾罕·帕慕克、翁貝托·艾柯、卡爾維諾、庫切的真實寫作經歷與寫作建議。此外,他還從中國的教育、社會狀況來分析在中國成為一名作家要面對的問題,要害之處針針見血,便于讀者對自身的寫作之路進行深刻反思。這并不是一場大學里訓練寫作技巧的課程,也不是枯燥的文學理論課,它更多的是為我們解答,中國當下的我們?yōu)楹螌懖怀鼋浀,并告訴我們應該從哪里開始改變我們的閱讀方式和思維方式。 ★ 目前國內北大、復旦和人大都開了創(chuàng)意寫作課,但是,關于創(chuàng)意寫作的研究,一直是個空白。西方作家和學者雖有大量相關著作,但都立足西方文學,作者試圖把東方文學也加入世界文學創(chuàng)意寫作的格局和體系。因此,這本書是中國式的,而不是西方中心主義的。★ 本書并不是一部寫作寶典,功利主義的閱讀和學習是作者首先讓讀者們摒棄的弊病,他以帕慕克的話告誡大家:“寫作不是一種技巧,而是一種精神和哲學的行為。”要走上文學這條道路,如果不探討“人活著是為什么”,也就不會理解文學是什么,不會理解寫作的意義。★ 柴春芽不僅在西藏文化中汲取寫作的養(yǎng)分,將西藏文明融入世界體系中去,對中國當下不利于寫作的現(xiàn)狀予以批駁,警醒每一位準備走上此條道路的讀者,此外,他還對當代自我放逐的幾位詩人,如昌耀、高曉濤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在世界黑夜的貧困時代詩人何為:謹守心中的道德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