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清中葉至民國嘉絨地方:社會、文化與族群


作者:曾現(xiàn)江     整理日期:2021-08-20 03:39:06

嘉絨地區(qū)通常指的是川西北高原的大渡河上游及岷江上游西岸流域,主要包括今四川省阿壩州的馬爾康、金川、小金、汶川、理縣、黑水等縣和甘孜州丹巴縣,以及雅安市寶興縣的部分地區(qū),地處青藏高原東緣與四川盆地的交錯過渡地帶,不僅扼成都平原與青藏高原及西北甘青地區(qū)交通之要沖,更是溝通中國西北與西南的藏彝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互動與多元文化交匯融合之所,其歷史人文內涵具有突出的“邊緣性”、“過渡性”等特點。清中葉至民國年間,嘉絨地區(qū)發(fā)生了諸多影響廣泛而深遠的重大事件,如乾隆時的兩次金川戰(zhàn)爭及一次雜谷之役,尤其是兩次金川之役,更以投入兵力多、戰(zhàn)況慘烈、礦日持久,以及耗資巨大而著稱;20世紀30年代,紅軍長征期間,在嘉絨地區(qū)轉戰(zhàn)經年,建立了藏族歷目前靠前個人民革命政權,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成立的靠前個民族自治地方政權。清中葉至民國時期,在國家權力持續(xù)強化地方秩序建構(或者說是“國家政權建設”)之下,嘉絨地區(qū)的回應及其在政治制度、族群格局、社會文化等方面所發(fā)生變遷,無疑是頗值得深入研討的學術命題。
  





上一本:江南社會歷史評論 第12期 下一本:OECD國家長期護理津貼制度研究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清中葉至民國嘉絨地方:社會、文化與族群的作者是曾現(xiàn)江,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