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019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研究專項之“新時代中國特色□□學基本理論與話語體系研究”(19VXK04)的階段性成果,首席專家郝時遠。 本書源自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組織的“十四五”規(guī)劃調研的□□學學科調查報告。即黨的十八大以來、主要是“十三五”期間,□□學學科建設和學術發(fā)展情況的全面回顧和對“十四五”規(guī)劃的發(fā)展建議。 中國的民族學源自歐陸的傳統(tǒng),但在中國經(jīng)過百年來的發(fā)展形成了中國特色。邁進新時代的中國民族學,在學科建設、知識生產、理論提煉等諸方面,面對一個新起點。本書針對如何使民族學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和普遍意義的學科體系”這一目標,在對“十三五”的總結、梳理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為學界同仁提供了一份構建中國民族學學科、學術和話語體系可資參考的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