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000000人受益的生活新風潮。L靡亞洲的高效能整理術(shù)! “斷舍離”整理術(shù),當前超人氣的日式收納和整理的人生最高哲學! 你是不是下列某一類型人之一:1怎么也改不掉的拖延癥?2無數(shù)次沖動購物的受害者?3要拒絕別人卻從不知如何說NO?4工作筆記也記得一塌糊涂?5莫名奇妙的安全感缺失?6越整理越陷入到無窮的焦慮?7總是無法完成計劃陷入死循環(huán)的沮喪? 其實,我們很多人壓根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所以,來一場人與物的生存戰(zhàn)吧!給自己的屋子和人生都來一次徹底的“斷舍離”。 日本全民參與實踐的“斷舍離”整理術(shù),已成為日本社會當紅流行語之一。 所謂“斷舍離”: “斷”,斷絕接受不需要的東西;“舍”,舍棄掉沒用的東西;“離”,離開對事物的執(zhí)念。 “斷舍離”的要點之一在于,要以思考自我真正需求為中心,而不是成為物的附庸,從而達成人生清爽高效的自有境界。 源自瑜伽和佛學的“斷行、舍行、離行”的人生哲學,本質(zhì)上是指果斷地舍棄無用的東西,提倡不要一味地固守執(zhí)著,懂得舍棄能獲得更多的幸福。 “斷舍離”的反面是“斷不了,舍不掉,離不開”。很多時候,難的不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難的是不知道該舍棄什么。無論是“收納”物品還是“整理”人生,除了不斷貼標簽和分類,除了不斷地添置抽屜,其本質(zhì)可能都是要去“斷舍離”,或者換句話說,叫做“選擇”。 從物件到人生的整理術(shù),就是從外在生活的整理到內(nèi)在思維的清理,通過不斷實踐“斷舍離”,認清自我樹立方向,徹底克服拖延癥、懶散、注意力渙散、作息失調(diào)等痼疾,幫助建設清爽有秩序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從而解放內(nèi)心的壓力,投入高效率、充滿幸福感和成就感的簡單、自在的生活。 《知日?斷舍離》特集是超人氣品牌知日系列圖書第12彈!最近崛起的專注日本文化、國內(nèi)超人氣連續(xù)出版品牌《知日》,集結(jié)中日最強編輯力,從日本人的文化意識到日常生活,深入解讀“斷舍離”這一源自日本的高效能生活理念,選取人生整理、日式手帳,物品收納、時間管理、資源分配等多角度全方位輻射,集合山下英子、松浦彌太郎、佐藤可士和、宮澤真理等多位日本最具權(quán)威的生活方式專家的理念菁華,將日本整理與收納的最高哲學一網(wǎng)打盡,堪稱“斷舍離”生活哲學的最強結(jié)集。 “斷舍離”的反面是“斷不了,舍不掉,離不開”。很多時候,難的不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難的是不知道該舍棄什么。無論是“收納”物品還是“整理”人生,除了不斷貼標簽和分類,除了不斷地添置抽屜,其本質(zhì)可能都是要去“斷舍離”,或者換句話說,叫做“選擇”。 ——蘇靜《知日?斷舍離?卷首語》 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整理術(shù),特別是收納術(shù),都是在物品數(shù)量不減少的基礎上,花費大量的時間、空間、勞力、精力來整理。而“斷舍離”是從根本上反思自己與物品的關系,對物品進行簡化、取舍,為人們省出整理的時間、空間、勞力和精力。 ——山下英子《知日?斷舍離?專訪山下英子》 通過不間歇地削除身邊不必要的人與事物,慢慢察覺到一種最好的狀態(tài),與那些對你最重要的人、事、物更親密地交流,進而探尋到生命中的幸福真義。 ——吳東龍《知日?斷舍離?令人怦然心動的斷舍離人生整理術(shù)》 不管以前如何無視每天使用的東西,現(xiàn)在都仔細審視。斷舍離的理念里可沒有“隨便”這個詞。什么都是有意識的自我中心。 ——平澤恭子《知日?斷舍離?我和斷舍離的故事》 當我們太依賴于便利的事物時,反倒需要冷靜下來,為生活剎個車,及時地清理打掃一下我們的生活。從某種角度說,其實“樂在不便中”的這種從容或許對現(xiàn)代人的生活更為重要。 ——松浦彌太郎《知日?斷舍離?沒有比雙手更靈巧的工具》 如果能夠通過整理身邊事物,來達到調(diào)節(jié)心情的效果,何嘗不是件好事呢。但如果不能對身心有所放松,單純只是扔掉身邊之物,我覺得也是沒有意義的。以至于為什么不能調(diào)節(jié)心情,這就需要冷靜下來,認真傾聽自己的內(nèi)心所想,遵循自己的內(nèi)心之聲來采取新的行動。 ——宮澤真理《知日?斷舍離?盛滿便當?shù)臐馇槊垡狻?br/> 知日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113806/ 知日特集,全新改版,每月一本。 了解更多有關知日特集的信息,請關注知日微博@知日ZHIJAPAN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撰稿人】 毛丹青 外號“阿毛”,中國國籍。北京大學畢業(yè)后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1987年留日定居,做過魚蝦生意,當過商人,游歷過許多國家。2000年棄商從文,中日文著書多部,F(xiàn)任神戶國際大學教授,專攻日本文化論。 施小煒 畢業(yè)于復旦大學外文系日本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后留校任教。后留學于日本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日本文學研究科,并執(zhí)教于日本大學文理學部。譯有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談些什么》,以及川上弘美的《老師的提包》等多部作品,也是村上春樹新作《1Q84》第一二三部的譯者。 劉聯(lián)恢 旅居日本多年,現(xiàn)為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漢語學院教師,專職教授外國留學生漢語和中國文化,每年為日本京都外國語大學等學校的暑期訪華團做中國文化講座。 吳東龍 從事設計觀察的作家、講師、設計師,也是課程與書籍的規(guī)劃者。在多面向的設計工作里,長期關注日本的設計場域,著有《設計東京》系列書籍,作品見于兩岸三地。現(xiàn)在是“東喜設計工作室”、創(chuàng)意聚落“地下連云企業(yè)社”負責人。 【受訪人】 山下英子 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yè)。大學期間開始修煉沖道瑜伽,接觸瑜伽的行法哲學“斷行、舍行、離行”,把這種放棄心中執(zhí)念的理念提煉成“斷舍離”,運用到日常生活整理整頓、人際關系、思考等各個方面。從2000年起,以“雜物管理咨詢師”的身份在日本各地舉行一系列講座宣傳“斷舍離”,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有《斷舍離減肥法》、《鳥瞰力》等著作。 宮澤真理 便當藝術(shù)家,現(xiàn)被譽為日本卡通便當界第一人。長野縣出身,日本大學藝術(shù)學部畢業(yè)。2002年開始制作卡通便當。2003年開設名為“e-お弁當作っちゃいました!”的個人網(wǎng)站并發(fā)布作品。2009年開始通過視頻介紹卡通便當?shù)闹谱鞣椒ú㈦S后開設了網(wǎng)絡便當美術(shù)館。2012年進入東京藝術(shù)大學大學院影像研究科,進行動畫制作方面的學習。 稻岡亞里子 攝影師,1975年出生于京都著名的老字號蕎麥屋世家。高中二年級開始到美國留學,獲得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攝影BFA學位。畢業(yè)后在美國從事攝影活動,2005年工作中心轉(zhuǎn)移至東京。2008年出版了第一部攝影作品集《SOL》。
目錄:
目錄: Feature "放下心中的執(zhí)念 專訪“斷舍離”概念首創(chuàng)者山下英子 令人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術(shù) 我和斷舍離的故事 平澤恭子漫畫日記 讀《日本人的縮小意識》看日本人的空間觀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shù)的超級速讀 通向自由的50個丟棄 沒有比雙手更靈巧的工具 斷舍離 從閱讀開始 以點帶面 居家收納十律 流淌在歷史中的那片精致 風呂敷的前世今生 日本“包”文化的傳承——風呂敷百年店專訪 風呂敷的豆知識 讓精致代代延續(xù)的京都傳統(tǒng)織染工藝 盛滿便當?shù)臐馇槊垡?采訪日本卡通便當?shù)谝蝗藢m澤真理 難以割舍的手帳情結(jié) 按圖索“記” 掌機紀事 手帳APP 手邊桌角的愉悅風景——文具雜志書摘拾 你的垃圾丟對了嗎? 一場名為藝術(shù)的垃圾袋革命 [別冊] 日和手帖 日本文具入門巡禮 Regulars 隨《旅之手貼》去探尋日本的風土人情 探秘 安達版畫研究所 稻岡亞里子 連接靈魂的無形之力 專欄 蟲眼蟲語 紫色 有島武郎:情死的真實 告訴我吧!日語老師 我們的lifestyle 書摘與插圖 《知日?斷舍離》卷首語 蘇靜/text 我翻了下已出過的十一本知日特集的卷首語,發(fā)現(xiàn)越來越像是“為什么做這個特集?”的主題系列文章。 這次估計還得是這樣。 一開始,我們準備做個“收納”特集,日本式的收納實在令人印象深刻,從酒店公寓的空間利用,到垃圾的分類等等。去過日本的人大概都贊同我的話,日本人對于空間和資源的利用,從整個社會的水平而言,在這個地球上絕對應該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 編輯到半途,我們覺得似乎需要一個更好的關鍵詞來概括特集的內(nèi)容,或者我們覺得其實“收納”本意是“整理”,本質(zhì)上是做“決定”,最后我們就看到了“斷舍離”這個詞。 “斷舍離”的反面是“斷不了,舍不掉,離不開”。 很多時候,難的不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難的是不知道該舍棄什么。 無論是“收納”物品還是“整理”人生,除了不斷貼標簽和分類,除了不斷地添置抽屜,其本質(zhì)可能都是要去“斷舍離”,或者換句話說,叫做“選擇”。 因為“知日”的定位與身份,我們并不是想做成一個人生指導的特集,這次依然是用“斷舍離”這樣一個視角去探究日本以及日本文化的一個側(cè)面。 從絕對尺度而言,對任何個體、社會乃至地球而言,資源都是有限的,只要沒準備自暴自棄,效率都至關重要,就要斷舍離,因此,我們得多學學他們。 立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