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論》照例以定義開篇,在追溯了“信任”與“trust”的漢英詞源,它們在《論語》、《圣經(jīng)》、《古蘭經(jīng)》中的意思,在俗話中的意思,以及理論家著作中信任的含義后,作出了筆者對信任的界定。這是第一章。之所以在第二章探討人的本性,在于以為本性從深層對信任發(fā)生影響。信任與合作有著不解之緣,因此第三討論合作的進化。第四章從人類的行為動因和手段選擇兩方面批判新古典經(jīng)濟學的理性選擇思想。信任最初產(chǎn)生于新族中,產(chǎn)生于領地上,領地為什么是人類生存的必要策略?邊界的功能是什么?為什么在生物界中,幾乎只有人類發(fā)生了嚴重的領地之爭?這些是第五章討論的問題。第六章同其前后兩章關系密切。同上一章的關系是,從空間(領地)的維度轉向時間。第七章討論信任的社會功能,即為社會提供秩序。第八章是比較中西早期城市化過程中民間組織形式上的差異。第九章討論秘密社會中的信任。第十章是從信任的角度討論貨幣,討論貨幣與普遍主義信任的關系,貨幣借貨,以及貨幣系統(tǒng)中的風險。第十一章、第十二章討論第二種系統(tǒng)信任——專家系統(tǒng)!缎湃握摗穼π湃卫碚摰慕嫶笾氯缟。第十三章從理論走回現(xiàn)實。 作者簡介 鄭也夫,祖籍不可考。1950年生于北京。初中即將畢業(yè)時遭遇“文革”。1968年赴北大荒。其后的三十九年中先后工作、學習過十個單位:八五二農(nóng)場四分場六隊,該農(nóng)場水利工程隊,該農(nóng)場工程大隊學校,北京師范學院歷史系,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北京社科院社會學所,美國丹佛大學社會學系,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平均每個單位不足四年。很高興一直在流動,始終是邊緣人,得以冷眼旁觀周圍的一切。現(xiàn)為北京大學教授。兼任北京市交通顧問。曾任央視《實話實說》總策劃。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信任:溯源與定義 第二章 人的本性 第三章 合作的進化 第三章 理性與習俗 第四章 領地、親族和共同體 第五章 信任對復雜的簡化 第六章 信任與社會秩序 第七章 早期城市化與民間社團 第八章 秘密社會 第九章 貨幣與信任 第十章 科舉與學歷(專家系統(tǒng)論一) 第十一章 同行評議與科學(專家系統(tǒng)論二) 第十二章 走向殺熟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