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學做工


作者:[英]保羅·威利斯     整理日期:2017-02-18 11:14:24


  《跳出我天地》里,比利·艾略特的工人父親堅持認為男孩子應該學拳擊,而不是跳芭蕾;《光豬六壯士》里,下崗的工人們告別鋼筋水泥,在聚光燈下跳起脫衣舞卻收到了意外的喜劇效果.....
  啤酒、煙草、男性氣概的業(yè)余愛好、幽默但粗野的對話.....是電影給我們展示的英國工人掠影。
  而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系的保羅·威利斯教授采用田野調(diào)查的方法,通過展現(xiàn)一個工業(yè)城鎮(zhèn)里12個出身工人階級家庭的男孩從畢業(yè)前18個月到工作后半年這段時期內(nèi)的學習生活經(jīng)歷,向我們解釋了英國工人階級的子弟為何選擇繼承父業(yè)——這就是《學做工》一書所呈現(xiàn)給我們的精彩內(nèi)容。
  2013年3月,《學做工》這本20世紀社會學、人類學和教育學的經(jīng)典著作,終于由譯林出版社推出中文版,威利斯先生也將首次和中國的讀者見面。
  本書是20世紀社會學、人類學和教育學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第一部分是生動通俗的民族志的深度描寫,第二部分是精辟透徹的理論分析,向我們解釋了工人積極子弟之所以繼承父業(yè),不 僅是社會結構性因素再生產(chǎn)的結果,更是他們對學校主流文化做出反叛的一種反諷新文化生產(chǎn)的結果。中文本還收錄了作者于2000年所做的訪談,以及專門為中國讀者寫的序言,有助于讀者從一個比較歷史的角度理解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的青少年教育和失業(yè)問題。 作者簡介
  曾任英國基爾大學管理學院社會/文化民族志教授,現(xiàn)執(zhí)教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系,是《民族志》期刊創(chuàng)始人兼高級編輯。1977年出版《學做工》,奠定了他在民族志、教育社會學/人類學領域“突破性”人物的歷史地位;1978年出版在伯明翰當代文化研究中心完成的博士論文《世俗文化》;1990年出版《大眾文化》;2000年出版《民族志的想象力》,討論如何用民族志如實展現(xiàn)“活生生的日常文化”。

目錄:
  中文版前言
  “茂寧賽德”版前言
  前言
  致謝
  筆錄符號說明
  序言
  漢默鎮(zhèn)個案研究
  第一部分 民族志
  第一章 文化的元素
  抵制權威,擯棄教條
  非正式群體
  打盹、哄騙和逃學
  找樂子
  無聊與刺激
  性別歧視
  種族歧視
  第二章 文化的階級形式和制度形式
  階級形式
  制度形式
  第三章 勞動力、文化、階級和制度
  官方準備
  連續(xù)性
  職業(yè)
  上崗
  第二部分 分析
  第四章 洞察
  分析之要素
  洞察
  第五章 局限
  分工
  勞動力與父權制
  種族歧視與勞動力
  第六章 意識形態(tài)的作用
  證實
  擾亂
  內(nèi)部對話者
  第七章 對文化形式及社會再生產(chǎn)理論的注解
  再生產(chǎn)與國家制度
  第八章 周一清晨與千禧年
  附錄
  補充訪談
  “茂寧賽德”版后記
  中心與邊緣:保羅·威利斯訪談
  索引
  譯后記





上一本:未來是濕的 下一本:吾國教育病理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學做工的作者是[英]保羅·威利斯,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