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在工作之余閱讀歷史的感悟和心得,敘述史實較明晰,闡發(fā)議論也有自己獨特的見地。以史為鑒,可以明得失。本書對廣大讀者,尤其是黨員干部、企業(yè)管理者有一定的啟迪作用。 作者簡介: 王其增,某集團公司管理者。善于學習、思考,愛讀史,著有《散淡人生》等。 王其增是一個“學習型的企業(yè)家”。他學習的領域廣闊,政治,經(jīng)濟,管理、歷史,哲學他都學。他常跑到北大去聽國學,他把儒學精華內(nèi)容融入到管理企業(yè)的實踐中。所以他思路很清晰,思想境界比較高。 王其增經(jīng)常說,“官是臨時的,榮譽是過去的,健康是自己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目錄: 一輯道義賢德存千秋 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孝行天下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積小善,成大德 栽種道德 李克的薦人術(shù) 圣德之人不積累 道義修得千秋在 品質(zhì)的力量 不合道義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一分厚道一分福 節(jié)儉之德化育俗民 德足以服人一輯 道義賢德存千秋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孝行天下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積小善,成大德 栽種道德 李克的薦人術(shù) 圣德之人不積累 道義修得千秋在 品質(zhì)的力量 不合道義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一分厚道一分福 節(jié)儉之德化育俗民 德足以服人 關(guān)羽憑什么當財神? 首孝悌與泛愛眾 別糟蹋了自己 恨公不讀數(shù)百卷書 打樣 心端筆就端 境界高品行好 修身二輯青史溫故知進退標桿 功成名遂身自退 四兩撥千斤要講究方法 忍辱才能負重 禍起志昏 別著急,該用誰時就用誰 樹大招風 沒有真本事不行 風勢激蕩的結(jié)果 司馬遷精神 看透了兩件事 道不同不相為謀 風氣的敗壞與形成 把住嘴門 無欲則剛 燒手之患 警枕 還是規(guī)矩點好三輯以人為鏡明得失薦賢者賢 小過放一馬 這兩個人 俠義精神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都是功名利祿惹的禍 其實不是錢的事 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半斤 這兩個人扛幫不了 當面敢批評 奢侈比天災還厲害 是好是壞自斟酌 此物誤我 吹盡黃沙始見金 一句“狠話”要了命 惺惺相惜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四輯鑒于往事資治道絕不能使天下人受害而讓一人得利 揚長避短 三次上當,后患無窮 聽人勸吃飽飯 最高獎賞 珠寶與糧食 選擇良將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當官比做賊還難嗎? 擺平 窩里斗,難治國 主心骨 煬帝愛華麗,老鶴拔氅毛 木心直則紋理正 為什么沒有察覺? 順木之天,以致其性 “偷心者”比家賊更難防 只有看到很好的麥子才笑 六怕王其增善于抓大事,謀全局,他最大的特點是當領導不靠表面權(quán)威,靠個人魅力。其魅力是善于學習,善于思考,善于提煉企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理念。這讓他能給企業(yè)指出發(fā)展方向,引領企業(yè)發(fā)展。他的歷史隨筆,管理者應該讀一讀。 ——企業(yè)高管張建喜 王其增與一般人不一樣,他是全才。他的思路絕對是大思路、高境界、大視野,為人非常大氣。他解讀歷史,令人獲益匪淺。 ——企業(yè)高管李斌倉 王其增是一個把學習作為境界來追求的人。很多人是為學習而學習,為了工作的急需而學習,是權(quán)宜之計式的功利學習。但是,王其增將學習上升到了精神層面。他把學習作為人生境界追求和自我完善的方式,作為道德修養(yǎng)、精神豐富的途徑。他把學習重視到一種高度,自覺到一種純度,這是一般企業(yè)家所不及的。 王其增對個人的自律要求很嚴,廉潔行為很過硬。他到哪兒就是吃工作餐,做經(jīng)濟艙。這么多年來,他的子女沒有一個是他安排的。他沒有讓人議論的內(nèi)容,這很不容易。領導的作風如何,直接決定企業(yè)的風氣如何。 他的書里,蘊含著他多年來做人做事的大智慧,值得細品。王其增善于抓大事,謀全局,他最大的特點是當領導不靠表面權(quán)威,靠個人魅力。其魅力是善于學習,善于思考,善于提煉企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理念。這讓他能給企業(yè)指出發(fā)展方向,引領企業(yè)發(fā)展。他的歷史隨筆,管理者應該讀一讀。 ——企業(yè)高管 張建喜 王其增與一般人不一樣,他是全才。他的思路絕對是大思路、高境界、大視野,為人非常大氣。他解讀歷史,令人獲益匪淺。 ——企業(yè)高管 李斌倉 王其增是一個把學習作為境界來追求的人。很多人是為學習而學習,為了工作的急需而學習,是權(quán)宜之計式的功利學習。但是,王其增將學習上升到了精神層面。他把學習作為人生境界追求和自我完善的方式,作為道德修養(yǎng)、精神豐富的途徑。他把學習重視到一種高度,自覺到一種純度,這是一般企業(yè)家所不及的。 王其增對個人的自律要求很嚴,廉潔行為很過硬。他到哪兒就是吃工作餐,做經(jīng)濟艙。這么多年來,他的子女沒有一個是他安排的。他沒有讓人議論的內(nèi)容,這很不容易。領導的作風如何,直接決定企業(yè)的風氣如何。 他的書里,蘊含著他多年來做人做事的大智慧,值得細品。 ——企業(yè)高管 余漢林奢侈比天災還厲害 羊琇,是晉景獻皇后的堂弟;后將軍王愷,是文明皇后的弟弟;散騎將軍石崇,是權(quán)貴石苞的兒子。這三個人財富充盈,競相比闊,奢侈無度。尤其是王愷和石崇。 王愷用米酒洗鍋,石崇就用蠟當柴火燒;王愷用紫絲布建造四十里的行道屏障,石崇就用錦緞建造五十里的行道屏障;石崇用山椒粉飾房屋,王愷就用紅石膏;实墼(jīng)把二尺高的珊瑚樹賜給王愷,王愷心里得意,就向石崇炫耀。不成想石崇壓根兒沒放到眼里:你這個算什么呢!就用鐵 如意砸了個粉碎。王愷大怒,石崇就說:“這有什么遺憾的,還你一個就是了。”于是就從家中拿來六七株高三四尺的珊瑚樹,像王愷那株的就更多了。 要說這王愷、石崇都算得上“富二代”,仗著家族的權(quán)貴,竟奢侈成這個樣子!所以,車騎司馬傅咸上奏說:“先王治理天下,享受肉食、身著絲帛,也有一定的節(jié)制,我私下以為,現(xiàn)在的奢侈浪費比天災還厲害!現(xiàn)在的財物比過去多多了,卻也經(jīng)不起奢侈浪費。要想使人民節(jié)儉,就應該懲罰奢侈的人,F(xiàn)在是奢侈的人越來越多而得不到懲罰,反而互相以為是高貴,這就不會有終極的時候了! 這話說得透徹,落地砸坑,擊石有聲! 奢侈不只是個浪費問題,更像一副毒藥,既傷己、害人,也誤國。先看傷己。它敗壞家風,使得家破人亡!大手大腳慣了就不會節(jié)儉,反而會“水漲船高”,愈演愈烈。從前,何曾每天飲食花掉一萬錢,仍然說沒有下筷子的地方;到了兒子何劭,每天飲食要花掉二萬錢,何綏和弟弟何機、 何羨奢侈更甚。到了永嘉末年,何氏一族就沒有人留在人間了。司馬光評說:“何曾身為宰相,本身奢侈,使得子孫繼承了他的遺風,終究因為奢侈而家族滅絕!”這話再深刻不過了! 無獨有偶。石崇因作亂被捕,他嘆息道:“這些奴才不過圖我的錢財罷了!眮碜侥盟娜艘蚨鴨栔骸爸厘X財會招來災禍,為什么不早些散掉呢?”石崇啞口無言。 同石崇一起被收捕的還有潘岳、歐陽建。起初,潘岳的母親經(jīng)常責罵他:“你應該知足,可是你卻不停地榨取別人的財物!”等到被抓了,潘岳才醒過味來,終于認識到自己“辜負了母親”,可為時已晚。他和石崇、歐陽建一起被誅滅全族,沒收了家產(chǎn)。 再說害人。個人也好,為官者也罷,講排場,比闊氣,張揚炫富,從根上說是滿足自己的私欲、虛榮心,沒有任何積極意義!吧荻徊蛔悖瑑而貧有余!必斘镌俣嘁步(jīng)不起“敗家子”的敗壞。況且,財物被奢侈浪費掉了,還得想辦法再搞,不然怎么去維持風光呢?最終都要攤到老百姓頭上,倒霉的還是勞苦大眾。再說,奢侈浪費會引起大眾的反感,甚至引發(fā)“仇富”心理,影響安定團結(jié),失去民心民意。 天災之于奢侈的結(jié)果是不一樣的。就其影響而言,天災或可奪去人的生命,或造成財產(chǎn)損失,但天災不可抗拒,難以預防,而奢侈則是人為,是人禍,是完全可以規(guī)避的,只要良心未泯就行。大凡奢侈的人都是慷別人之慨,而自己則是“鐵公雞”,一毛不拔,不惜榨取別人的財物罷了。 再看誤國。古訓:“歷覽前賢家與國,成由勤儉敗由奢。”看來,天災不可怕,奢侈實在厲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