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紅顏美女還是藍顏鐵漢,他們的悲劇并非個人獨有,并非個人的偶然結(jié)局,而是歷史的悲劇、時代的悲劇,同時,這些悲劇在歷史的長河里不斷重復(fù)上演著。 樂毅一口氣占領(lǐng)齊國7l城;伍子胥攻陷楚國都邑、幾近滅掉越國;廉頗、李牧、趙括誓死保衛(wèi)趙國;田穰苴整肅軍隊驅(qū)趕了晉國、燕國軍隊;吳起變法改革振興楚國;田單匡扶了齊國;白起、蒙恬拼力捍衛(wèi)了秦國的強大——他們的浴血拼殺使得中國版圖不斷變換著顏色,朝秦暮楚,日燕夜齊。然而,這些視本國的疆土為自己肌膚的錚錚硬漢,能夠擋得住千軍萬馬的刀槍劍戟,卻擋不住君王耳畔的一句軟弱讒言,其命運就是往往被奸佞陷害,在君王面前離間信任,晚年結(jié)局頗為慘烈或者凄涼,要么自殺、要么被殺、要么遠逃他國避難,空留下自己的英名寫進了史書之中,任后人評說。藍顏鐵漢的命運并不比紅顏美女強到哪兒去!读硌劭创呵镏畧鲈┗辍氛沁@組故事的經(jīng)典組合。 作者簡介: 王中一,山東菏澤人,現(xiàn)居北京。非著名記者、作家,有幸曾在廣播電臺、電視臺、報社、雜志社等多家媒體工作,承蒙同仁抬舉,歷任記者、主任、副總編、副社長等職。作家協(xié)會會員,F(xiàn)供職于北京某法制類雜志社。已出版或在創(chuàng)作的主要作品:長篇小說《走出愛情》、長篇小說《石鼓》、詩集《貝殼里的早晨》、22集電視連續(xù)劇本《飄進春天的冬雪》、《100位幸運彩民的故事》、《大河之南》(上、下)、《健康皇歷——中國365天保健手冊》、《中國人養(yǎng)生保健的1000個為什么》、《細節(jié)影響中國——放大鏡的5000年》(全四冊)。 目錄: 伍子胥:死后,讓我的眼睛看著越軍滅吳吧 伍奢:大王,楚國的未來寄托在太子身上。 楚平王:我怎么能娶我的兒媳呢? 伍奢:太子是儲君,不可遠離京城啊。 奮揚:傷天害理的事情我絕對不干! 伍子胥:一夜白頭,我的青春誰做主? 伍子胥:翅膀舞動風(fēng)暴,我要飛得更高! 伍子胥:楚平王你死了,我找誰報仇? 闔閭:伍員,該你出場了! 伍子胥:楚國,我終于等到了復(fù)仇的這一天! 伍子胥:不滅楚國,我不甘心! 范蠡:伍子胥再能干,也得服從吳王的命令。 伍子胥:放虎歸山,無異于養(yǎng)虎傷己。 伍子胥:唉,我可以打敗偌大的楚國,卻不能說服自己的國君。 司馬穰苴:憑什么把我當(dāng)成政治斗爭的犧牲品伍子胥:死后,讓我的眼睛看著越軍滅吳吧 伍奢:大王,楚國的未來寄托在太子身上。 楚平王:我怎么能娶我的兒媳呢? 伍奢:太子是儲君,不可遠離京城啊。 奮揚:傷天害理的事情我絕對不干! 伍子胥:一夜白頭,我的青春誰做主? 伍子胥:翅膀舞動風(fēng)暴,我要飛得更高! 伍子胥:楚平王你死了,我找誰報仇? 闔閭:伍員,該你出場了! 伍子胥:楚國,我終于等到了復(fù)仇的這一天! 伍子胥:不滅楚國,我不甘心! 范蠡:伍子胥再能干,也得服從吳王的命令。 伍子胥:放虎歸山,無異于養(yǎng)虎傷己。 伍子胥:唉,我可以打敗偌大的楚國,卻不能說服自己的國君。 司馬穰苴:憑什么把我當(dāng)成政治斗爭的犧牲品 孔子:士可殺,不可辱也! 晏嬰:燭鄒犯有三條大罪,應(yīng)當(dāng)處死! 齊景公:你二桃殺三士,現(xiàn)在怎么辦? 田穰苴:哪個高官來試試我的寶刀呢? 齊景公:挽救齊國就是最大的功勞? 司馬穰苴: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 齊威王:沒有田穰苴,哪里有本王的今天? 吳起:我豁出性命變法改革有什么過錯 吳起:給點陽光吧,我一定會燦爛! 吳起:我是擁軍優(yōu)屬制度的創(chuàng)始者。 吳起:政權(quán)的穩(wěn)固在于施德于民。 田文:你吳起不適合擔(dān)任國相。 吳起:流浪的心靈很受傷。 樂毅:我遭遇了史上最慘痛的離間 魏武侯:一定要除掉樂羊! 燕王姬噲:我好心禪讓,燕國怎會大亂呢? 燕昭王:你們斗吧,就讓樂毅擔(dān)任聯(lián)軍總指揮。 齊滑王:你們小國都不懂得尊重我。 趙惠文王:呵呵,沒想到一顆大印就得到了樂毅。 趙孝成王:不許向外透露樂毅死亡的消息。 田單:我匡復(fù)齊國卻遭齊國君臣排擠 田單:固守不戰(zhàn),看他樂毅怎么辦。 騎劫:我能證明,樂毅就是故意拖延。 齊襄王:田單這樣做,畢竟搶了寡人的風(fēng)頭。 田單:魯仲連先生,我真的錯了。 趙括:敢于墊背難道不算真心英雄 趙括:歷史真的需要我。 平原君趙勝:天上掉下餡餅,為什么不吃呢? 廉頗:晚輩趙括替換我,我的面子何在? 秦昭襄王:趙括死了,白起還活著,就是秦國大勝。 自起: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白起:占領(lǐng)中原大地是我的夢想。 范雎:遠交近攻才是秦國的國策。 白起:功臣最怕是離間。 廉頗:臨死我也想帶領(lǐng)趙國士兵殺敵作戰(zhàn)啊 昭陽:和氏璧怎么可能失蹤呢? 秦昭襄王:算了算了,兩國相爭不斬來使。 廉頗:我不能和趙惠文王過不去啊。 栗腹:廉頗被解職了,正是攻打趙國的良機。 秦昭襄王:打不過廉頗,你就太難看了。 趙悼襄王: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李牧:我死了,趙國只能加速滅亡 趙太后:趙國失去的城池一定得補回來。 李牧:知道什么叫做糖衣炮彈嗎? 李牧:只要有我在,王翦休想占領(lǐng)邯鄲。 蒙恬:我何罪之有,無過而死乎 秦始皇:蒙恬,邊疆需要你啊。 淳于越:拍馬屁的都不是忠臣。 秦始皇:快讓蒙恬護送扶蘇回來,我不行了…… 趙高:李斯,你哪方面比得上蒙恬呢? 胡亥:反對我的人都該受死。伍子胥:死后,讓我的眼睛看著越軍滅吳吧 在那個刀槍劍戟經(jīng)常擦出火花的冷兵器時代,伍子胥以自己的赫赫戰(zhàn)功成就了吳國的兩代君王,繼而改寫了中國春秋歷史的整體發(fā)展軌跡。那么,能夠改寫中國古代歷史的一代偉大的軍事家、謀略家,為什么要以拔劍自殺的血腥方式孤獨地結(jié)束自己的寶貴生命呢? 在中國的長江以南,流傳最多的古代將軍的民間傳說,伍子胥當(dāng)屬男一號;流傳最廣的冤屈故事,伍子胥也同樣當(dāng)屬男一號,時間比屈原要早,冤情比屈原還屈。 伍子胥的冤死,直接影響到了端午節(jié)——這個民間節(jié)日的形成,并在2500多年后的今天引發(fā)了伍子胥VS屈原的一場爭論,足以說明伍子胥故事的源遠流長。 冤屈歸冤屈,功勞說功勞,在那個刀槍劍戟經(jīng)常擦出火花的冷兵器時代,伍子胥被演繹成為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吳國百姓贊譽他不屈不撓、智勇雙全、遠見卓識、勇猛善戰(zhàn);楚國百姓謾罵他辱君叛國、借刀殺人、公報私仇、私心太重。 有一個事實是不容忽視的,歷代史官都注意到了這一點,當(dāng)今史學(xué)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那就是伍子胥以自己的赫赫戰(zhàn)功成就了吳國的兩代君王,改寫了春秋時期吳國、楚國、越國的歷史,繼而改寫了中國春秋歷史的整體發(fā)展軌跡。 作為近水樓臺,蘇州地方志自然要褒贊興建了蘇州城的伍子胥。蘇州地方志記載伍子胥知天文、曉地理,有治國安邦之策;能布陣調(diào)兵,披堅執(zhí)銳,有指揮雄兵百萬之才。與近水樓臺無關(guān)的《漢書•藝文志》著錄有伍子胥兵書《伍子胥》十篇、圖一卷。盡管這些圖書已經(jīng)遺失或殘缺,但卻證明了伍子胥生前確有軍事著作問世,證明伍子胥確屬春秋時期的軍事天才。 那么,能夠改寫中國古代歷史的一代偉大的軍事家、謀略家,為什么要以拔劍自殺的血腥方式孤獨地結(jié)束自己的寶貴生命呢? 伍子胥,名員(音云),字子胥。伍子胥是春秋時期楚國光化(今湖北監(jiān)利)人,也有一說伍子胥為今湖北襄樊谷城冷集區(qū)沈灣(原系光化富鄉(xiāng)村,1949年劃歸谷城)人,封于申地,故又稱申胥。 盡管后來苦大仇深,但伍子胥的出身并不是貧下中農(nóng)。伍子胥的先人伍舉,曾經(jīng)輔助楚莊王治理楚國,得到楚莊王的恩寵,成為楚國的貴族。 地位顯赫的伍舉是伍子胥的祖父,是個性情耿直、腦袋瓜靈活的知識分子,在侍奉楚莊王時因為剛直諫諍而顯貴,頗像后世趙國的藺相如,耿直又不失委婉。伍舉的后代子孫在楚國不斷建功立業(yè),也漸漸有了名氣。 公元前613年,是楚國擴展疆土的豐收年,忙壞了在羊皮上繪制地圖的測繪人員。這年初冬,在伍舉的輔佐下,楚莊王共兼并小國26個,楚國的疆土像煎餅一樣越攤越大。各國的珠寶、兵器不斷運至楚國,楚國不僅缽滿盆滿,還一舉稱霸,顯赫中原大地,威震各國諸侯。 在楚國位高權(quán)重的伍舉本來不叫伍舉,楚莊王為了答謝伍舉的功勞,將楚國境內(nèi)的伍地賜給伍舉為食邑。從此,伍舉以伍為姓,取名伍舉。 伍舉生子伍奢,伍奢就是伍子胥的老爹。 楚國不斷擴張,晉國也沒閑著。但是,公元前546年,晉國的晉平公忽然良心發(fā)現(xiàn),覺得連綿的戰(zhàn)爭給各地的百姓帶來了禍端。晉平公聯(lián)系了楚康王,兩個野心勃勃的諸侯見面就成了哥們兒,很仗義,居然還對和平。主義有了共同的認識。于是,晉平公、楚康王又聯(lián)系了其他幾個國家的諸侯,共同商議停歇戰(zhàn)事的方案。倡議得到了大家真真假假的認可,這些諸侯國君紛紛派出外交部長,在中原之地的宋國舉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弭兵會盟”。 弭,就是停止的意思。大家集體呼吁停止戰(zhàn)爭,讓大周王朝的天下太平和美。 晉國的大夫和楚國的大夫在這次會盟中代表南北兩個大國握手言和,簽訂盟約,和平鴿飛滿了宋國的天空。以后50多年里,單打獨斗沒有終結(jié),但是中原地帶真的沒發(fā)生大的集團戰(zhàn)爭。 伍子胥的老爹伍奢活動的時期,是楚國逐漸衰弱的時期。伍奢沒有趕上大的國際社會變革,倒是趕上了一次楚國內(nèi)亂——公元前529年,楚靈王外出率兵討伐徐國,楚國公子棄疾(楚莊王的孫子、楚靈王的弟弟)趁著哥哥楚靈王不在楚國,耗子動刀窩里反,奪取了王位,這就是楚平王。 伍奢:大王。楚國的未來寄托在太子身上。 公元前528年,剛剛坐穩(wěn)王位的楚平王急不可耐地封立自己的兒子為楚國太子。兒子名建,俗稱太子建。 為了讓太子建受到良好的宮廷教育,楚平王任命伍奢(伍子胥的老爹)擔(dān)任太子建的太傅,費無忌為少傅。 在春秋時期,太傅是儲君的老師,少傅是輔佐儲君的官員,行使的都是師傅的職權(quán)。 在楚平王的眼睛里,太子建就是自己的未來,就是楚國的未來。太子建的名字就是寓意著能夠把楚國建設(shè)得更加完美。為此,楚平王把伍奢、費無忌兩位最有學(xué)問的大才子安排在了太子建的身邊當(dāng)老師。 然而,這兩個老師思想不一,矛盾重重。一個把太子建向前拉,一個把太子建向后踹,弄得太子無所適從。 歷史證明,正是這個把太子建向后踹的少傅費無忌,心懷叵測,擾亂朝綱,為了一個美女,陷害了伍奢,逼走了伍子胥,讓伍子胥在內(nèi)心深處對楚國埋下了殺害父兄的刻骨仇恨。 別看才華橫溢的費無忌擔(dān)任了太子建的老師,那只是一個顯赫的身份而已,其實,費無忌特別討厭侍奉太子建。費無忌知道,楚平王剛剛就位,身體健康,以后的日子長著呢。可是,自己作為屬臣,任期有限,不可能永遠受寵,不能奢望繼續(xù)侍奉幾代君王,自己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加緊巴結(jié)在位的楚平王。另外,太子建之下還有其他公子,誰知道太子建將來是否能夠順利繼承王位呢?所以,聰明絕頂?shù)馁M無忌一直在尋找機會離間楚平王父子,更多地爭取楚平王的信任。 公元前527年,太子建已經(jīng)成人,行加冕禮,到了婚配的年齡。在太傅伍奢眼里,太子建更加成熟了;在少傅費無忌的眼里,太子建更加討厭了。 一日,費無忌與楚平王閑聊:“太子的歲數(shù)也不小了,其他諸侯國的太子到了這個年齡早就應(yīng)該娶妻生子了,為什么大王不讓太子建結(jié)婚呢?” 楚平王說:“我沒有阻攔這件事情啊,只是大家還都沒有說起此事,也就沒有進入議事日程。愛卿你有什么好建議呢?” 費無忌說:“大王明鑒。如果選擇配偶的話,門當(dāng)戶對,最好的就是秦國公主了。為什么呢?秦國是西方的一個強國,又和我們楚國關(guān)系不錯,兩個強國能夠聯(lián)姻,楚國的勢力還能進一步擴展啊。” 聽到有人為自己兒子的婚事操心,楚平王非常高興,認為費無忌說得十分有理,肯定了費無忌的建議。楚平王召集楚國大臣們商議太子建的婚事,正式把太子建的婚事納入了楚國的政事之中。 大臣們都聽出了與秦國結(jié)親是楚平王的心意,不敢反對,紛紛迎合。 只有伍奢提出了不同聲音。伍奢繼承了伍氏家族的智商,也繼承了伍氏家族的諍諫,卻沒有繼承伍氏家族的婉轉(zhuǎn)。伍奢說:“過去有一句俗語,做齊大非偶。所以,太子建的婚姻,不該鎖定一個秦國,其他鄰國比如魏國、魯國、趙國有什么不可以呢?婚姻大事應(yīng)當(dāng)讓太子建自己感到舒適,感到精神愉悅。我聽說大國的公主都有性格古怪的毛病,動不動就摔鍋打碗,如果秦國公主能夠做到不依仗秦國的勢力興風(fēng)作浪、頤指氣使,太子建的生活才能平安長久,也才能被太子建接受! 楚平王拉長了臉:“伍太傅,我知道您與太子的感情比較近,可是,您不能總是利用反對一切的方式來顯示您見識高超。太子成婚,既是人生的規(guī)律,也是我的意思。大家都不要再反對了,我認為當(dāng)下與秦國聯(lián)姻,是最好的選擇! 楚平王當(dāng)即任命費無忌作為楚國特使,前往秦國,向秦國公主提媒求婚。 這個時候,秦國有沒有年齡合適的待嫁公主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長相身材更是無從談起。費無忌很辛苦,也很榮耀,跋山涉水,車馬輪渡,渡過漢水、渭水,千里迢迢來到了秦國都城咸陽,呈上了楚國的國書。 秦哀公聽說楚國特使前來提媒求婚,立刻精神抖擻起來,召集內(nèi)閣會議,與群臣商議這件關(guān)乎兩國關(guān)系的大事。 秦國的大臣議論紛紛:“過去,秦、晉多年聯(lián)姻,世道太平,F(xiàn)在,楚國也日益強大,聯(lián)姻當(dāng)然是好事,有利于兩國和睦發(fā)展,利大于弊啊,應(yīng)當(dāng)答應(yīng)他們! 民主之后就是集中,秦哀公根據(jù)大家的意見,答應(yīng)將自己的妹妹孟贏許配給楚國的太子建,結(jié)下這門政治婚姻。 費無忌真的很辛苦,滿頭是汗,馬不停歇,立刻返回楚國,向楚平王匯報了秦國的決定。 楚平王大喜,命令費無忌第二次出使秦國,攜帶了大量的金珠彩幣作為聘禮,正式迎接秦哀公的妹妹孟贏到楚國來成親。 太子建要結(jié)婚了,新娘是一位秦國公主。消息迅速傳播開來,楚國的百姓奔走相告,議論紛紛,都為太子建的婚事感到高興。 費無忌在秦國王宮呈上厚重的聘禮,秦哀公非常高興,認為楚國很有誠意。隨即,秦哀公詔令公子蒲擔(dān)任秦國特使,護送孟贏到楚國成婚。為了壯門面,秦哀公為妹妹準備了大量的嫁妝,整整裝了100輛馬車,從媵陪嫁的妾女多達數(shù)十人。 秦哀公親自將車隊送出咸陽,車隊浩浩蕩蕩上了路,大路兩旁擠滿了歡送的百姓。公主孟贏揮淚告別了哥哥,以紗遮面,乘車前往楚國完婚。 至此,費無忌一直不知道秦國公主孟贏的長相。 在遙遠的路途之中,費無忌經(jīng)常與秦國特使一起向公主孟贏請示一些事情,無意之中,費無忌突然發(fā)現(xiàn)了公主孟贏的絕世之美,立刻動了歪心——與其把公主孟贏嫁給那個不識好歹的太子建,何不嫁給當(dāng)今的楚國國君呢? 沒有電報,沒有手機,無法立即請示楚平王,費無忌失眠了。雞叫三遍之后,天空放亮,費無忌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一定會得到楚平王的支持,決定將自己的計劃一步一步實施下去。 為了在楚平王面前受寵,這個險,值得去冒。 過了幾天,費無忌看見陪嫁的媵女之中有一個姑娘,儀容頗端。費無忌裝作很隨意,暗中向秦國的隨行者打聽這個媵女的來歷,得知她是齊女,從小跟隨父親來到秦國,進入宮中做差事,齊女成為了孟贏的侍女。 費無忌打聽清楚了,心中有了一個天大的換親陰謀。這個陰謀如果暴露,足以讓秦哀公氣得一蹦多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