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天下很累——中國式權力的九種滋味》是知名歷史學者張宏杰的最新力作,歷時五年,繼《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后,再創(chuàng)通俗歷史寫作高峰。作者通過心理分析式的寫作手法描寫了中國歷史上的九位皇帝,透析他們在皇權壓力之下所呈現(xiàn)出的不同人性側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皇帝”兩個字,包含了解讀中國社會的大部分密碼。讀懂了中國皇帝的問題,就讀懂了中國幾千年以來的社會問題。 本書同時又是一部歷史反思之作,作者反思歷史,關照當下,這些帝王時代的問題好像正在發(fā)生……關于權力、關于權力者們的各個性格側面,也關于中國幾千年來中國的社會問題。反思歷史、反思中國式權力,更是為當下尋找參照及積極的解決之道。 作者簡介: 張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遼寧。東北財經(jīng)大學經(jīng)濟學學士,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曾先后就職于某大型金融機構及某大學。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饑餓的盛世》等。即將出版《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 e-mail:zhj1368@163.com. 微博:http://weibo.com/zhjwb 目錄: 序一張越:張宏杰的歷史作品為什么好看 序二王學泰:四百零八位皇帝的九種命運 序章皇帝/最不幸的人 在中國傳統(tǒng)歷史上,皇帝不是為國家而存在,相反,國家是為皇帝而存在。整個國家,就是給皇帝提供服務的莊園;全體臣民,都是皇帝一家人的奴隸;一切制度安排,都以皇帝一家的利益為核心!盎实邸睂τ趥鹘y(tǒng)中國的重要性,從這個事實可以看得更清楚,浩如煙海的中國史,歸納起來只記載了兩件事:奪取皇位和保護皇位。 第一章王莽/從先進模范到亂臣賊子 剛剛上臺的時候,王莽絕沒有想到做皇帝。他確實想效法周公,做一個完美的道德標桿。然而,當民意大潮漸漸涌起的時候,他的心理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如果需要自己挺身拯救這些可愛的人民,自己為什么不能獻身呢? 第二章楊廣/被大業(yè)壓垮 他是一個聰明、熱情、熱愛生活的人,更是一個事業(yè)心極強的男人。如果在大業(yè)五年(609年)“及時”去世,隋煬帝就會成為中國歷史上功業(yè)最顯赫的帝王之一。導致他身敗名裂的主要原因,是成為“子孫萬代莫能窺”的千古一帝的雄心催促他把車開得太快,終于車毀人亡。 第三章朱元璋/心理咨詢記錄 在一定意義上說,朱元璋的心理問題,就是這個民族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朱元璋個人,對整個民族心理疾病的惡化又起了很大的作用。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解決的辦法還應該是中國式的,那就是相信時間,時間和耐心能給我們以最大幫助。 第四章正德/不愿做皇帝的人序一張越:張宏杰的歷史作品為什么好看 序二王學泰:四百零八位皇帝的九種命運 序章皇帝/最不幸的人 在中國傳統(tǒng)歷史上,皇帝不是為國家而存在,相反,國家是為皇帝而存在。整個國家,就是給皇帝提供服務的莊園;全體臣民,都是皇帝一家人的奴隸;一切制度安排,都以皇帝一家的利益為核心!盎实邸睂τ趥鹘y(tǒng)中國的重要性,從這個事實可以看得更清楚,浩如煙海的中國史,歸納起來只記載了兩件事:奪取皇位和保護皇位。 第一章王莽/從先進模范到亂臣賊子 剛剛上臺的時候,王莽絕沒有想到做皇帝。他確實想效法周公,做一個完美的道德標桿。然而,當民意大潮漸漸涌起的時候,他的心理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如果需要自己挺身拯救這些可愛的人民,自己為什么不能獻身呢? 第二章楊廣/被大業(yè)壓垮 他是一個聰明、熱情、熱愛生活的人,更是一個事業(yè)心極強的男人。如果在大業(yè)五年(609年)“及時”去世,隋煬帝就會成為中國歷史上功業(yè)最顯赫的帝王之一。導致他身敗名裂的主要原因,是成為“子孫萬代莫能窺”的千古一帝的雄心催促他把車開得太快,終于車毀人亡。 第三章朱元璋/心理咨詢記錄 在一定意義上說,朱元璋的心理問題,就是這個民族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朱元璋個人,對整個民族心理疾病的惡化又起了很大的作用。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解決的辦法還應該是中國式的,那就是相信時間,時間和耐心能給我們以最大幫助。 第四章正德/不愿做皇帝的人 自從登上皇位的那一天起,他唯一的渴望就是逃離:逃離這把龍椅,逃離這座皇宮,逃離這座京城。他愿意做將軍,愿意做武士,甚至愿意做一個馴獸師,但就是不愿意做皇帝。上天賦予他的是多血質(zhì)性格:活潑好動、反應敏捷。對于皇帝這項工作來說,這種性格無疑是最不適合的。 第五章崇禎后人/權末代的悲慘命運 在明末的大戰(zhàn)亂中,皇族的死亡率最高。農(nóng)民軍誅戮皇室子孫,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堅決、徹底,不論主動投降,還是被動俘獲,結局都是一律誅滅。二百多年來,統(tǒng)治集團的為所欲為,積累了太多的憤怒,這些權末代不得不用自己的鮮血為祖先的“幸福生活”付賬。 第六章永歷/生為獵物 回首一生,永歷更像是上天窮極無聊的一個惡作劇。從降生的那一刻起,他注定要在既定命運之河中順流而下,雖然傾盡一生之力去搏濤擊浪,還是不能逆流半步,最終被帶向不情愿的終點。 第七章嘉慶/從偉大到尷尬 從親政初期的偉大,到謝幕時的尷尬,嘉慶的滑落曲線如此令人嘆息。在全面盤點嘉慶皇帝的統(tǒng)治時,歷史書給出的詞匯是“嘉慶中衰”,他二十多年的統(tǒng)治,前面連著“康乾盛世”,緊接其后的,則是“鴉片戰(zhàn)爭”。大清王朝的不幸,就在于需要偉大人物的時候坐在這個位置上的卻是一個平庸的好人。 第八章洪秀全/心不在焉的革命者 19世紀中葉,中國歷史巨流之所以出現(xiàn)那個驚天大彎,僅僅是因為被一個鄉(xiāng)下年輕人的怪夢輕輕撞了一下腰。這個夢是如此離奇、如此絢麗、如此怪異,又如此驚悚。它似乎是上天的一個寓言,預示著它將把整個中國帶入一個同樣驚悚而狂亂的迷夢當中。 第九章光緒/被“帝王教育”敗壞的人 翻閱翁同龢的日記,我們發(fā)現(xiàn),在大部分讀者頭腦中,那個清秀、文弱的光緒皇帝,有著完全相反的另一面:暴躁、偏執(zhí)、驕縱。事實上,畸形的成長環(huán)境中,他的人格始終沒有完全發(fā)育起來,許多心理特征仍然停留在兒童階段。那場著名的改革之所以失敗,與皇帝性格中的這種缺陷很難說毫無關系。 代跋當年明月:張宏杰筆下的歷史與人性 后記◎權利平等的民主制度建立不起來,社會上存在著權利的不平等,人性中想要追求最高權力的渴望就很難遏制。 ——王學泰 ◎歷史,不都是改朝換代,不都是學術論文,更不都是冷冰冰的名字。仔細看,它分明是人生掙扎與彷徨,是人們心中的希望與絕望,是人性的緩慢前行。也因此,在歷史學家以外,其他作者的筆下,歷史才多了更多的可親和更多的真實。 ——白巖松 ◎記者與作史者應有同樣的精神,就如斯賓諾沙所說,不贊許,不責難,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認識而已。 ——柴靜 ◎張宏杰不是從政治、道德或者學術的角度,而僅僅是從人性的角度去接近古人。他不批判也不仰視,他只是抱著悲憫之心,替他筆下的人物設身處地,悲歡與共。 ——莫言◎權利平等的民主制度建立不起來,社會上存在著權利的不平等,人性中想要追求最高權力的渴望就很難遏制。 ——王學泰 ◎歷史,不都是改朝換代,不都是學術論文,更不都是冷冰冰的名字。仔細看,它分明是人生掙扎與彷徨,是人們心中的希望與絕望,是人性的緩慢前行。也因此,在歷史學家以外,其他作者的筆下,歷史才多了更多的可親和更多的真實。 ——白巖松 ◎記者與作史者應有同樣的精神,就如斯賓諾沙所說,不贊許,不責難,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認識而已。 ——柴靜 ◎張宏杰不是從政治、道德或者學術的角度,而僅僅是從人性的角度去接近古人。他不批判也不仰視,他只是抱著悲憫之心,替他筆下的人物設身處地,悲歡與共。 ——莫言 ◎我看過的歷史書大多可分為兩類。一是所謂“嚴肅的”:揪住一個小題目小角度小分歧不放,自己跟自己吊書袋繞脖子,與讀者沒太大關系。一是所謂“通俗的”:相當野狐禪,特愛講政治陰謀宮廷穢聞,成全中國人民崇尚“厚黑”的陰暗心理。極少數(shù)歷史書屬于第三類:既有學術研究又有不腐朽的價值觀支撐,還有溫暖的人性關照和有個性的表達,張宏杰的書屬于這一類,于我們有趣,有益,有關。 ——張越 ◎其實,歷史就是張宏杰筆下的樣子。 ——當年明月王莽/從先進模范到亂臣賊子 剛剛上臺的時候,王莽絕沒有想到做皇帝。他確實想效法周公,做一個完美的道德標桿。然而,當民意大潮漸漸涌起的時候,他的心理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如果需要自己挺身拯救這些可愛的人民,自己為什么不能獻身呢? 一 這個孩子瑟縮在北風中,穿得顯然單薄了些。他不得不站在街角,因為王鳳府門口已經(jīng)被拜年的人和車馬包圍了。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提籃子的小手已經(jīng)快握不住了。那籃子里,是一份貴重的賀禮:一壇宛城名酒。為了準備這些禮品,孩子的母親費了很多腦筋:他們一年到頭的所有收入,有一大半是花在這些禮節(jié)上了。 終于出現(xiàn)了一個空隙,孩子立刻鉆了進去。大門兩側的石臺上已經(jīng)站滿了等候的人。孩子直接來到守門人面前,要求進去!拔沂谴笏抉R的侄兒,我叫王莽!焙⒆拥吐暯忉專瑸樽约翰坏貌蛔鬟@樣的解釋而感到羞愧。門人的目光像刀子一樣毫不留情地戳在孩子的臉上:“我怎么沒聽說過,從哪兒來的?”“大司馬是我四叔,我是他親侄子。去年過年我也來了,那時看門的不是你!焙⒆訃肃橹,臉越來越紅,門口的人都用奇怪的眼光看著這對談話者。“親侄子?”門人打量著這孩子普普通通的裝束,越發(fā)不相信孩子的話了,“撒謊都不帶打奔兒的。有事找大司馬以后再來吧,這兩天肯定沒時間!焙⒆拥难蹨I終于忍不住流了出來。他“啪”地把手里的籃子摔在了地上,酒灑了一地,一轉身撥開人群,跑了。 二 這并不是王莽受到的第一次傷害,卻是他記憶中最深的一次。 作為當朝皇帝的親表哥,誰都會以為王莽是在錦衣玉食中長大的,其實遠非如此。 父親去世時,王莽剛剛四歲。那時候,姑姑王政君雖然已經(jīng)被立為皇后,但因為不受寵,所以王家沒有得到多少好處。直到王莽十四歲時,王政君成了皇太后,王家才突然顯赫起來,五個叔叔同日封侯。(《漢書?王莽傳》) 在漢朝,權力必然導致腐敗。王莽的叔叔都進入決策層,連帶著眾多的表兄表弟也都迅速入仕,整個朝廷成了王家的天下!稘h書?元后傳》描寫王氏一家的熏天氣焰時說:自此時起,朝廷要官都出自王家門下。王氏一族,窮奢極侈,各路官員賄送的奇珍異寶,四面而至。后庭姬妾,各數(shù)十人,奴仆以千數(shù)。羅鐘磬,舞鄭女,作倡優(yōu),狗馬馳逐;大興土木,樓閣連屬彌望,假山高臺,凌駕于長安城除皇宮外所有建筑之上。 這些雄偉的建筑中,卻找不到王莽的家。由于父親早死,王莽家并沒有享受到封侯的待遇,只是得到了太后的一筆定期補助。姑姑和叔叔們忙于扶植私黨,攬權納賄,大興土木,幾乎把這對孤兒寡母給忘了。沒有權力自然就缺少收入來源,和叔叔們比起來,王莽母子的日子相當清苦。 貧困因為對比而放大,傷害因為敏感而更深。對早熟的王莽來說,由地位及貧富差距而引起的屈辱感無疑是早年經(jīng)歷中的重大心理事件。 因為上學時乘不起車馬,王莽要步行穿過長安街上的乞丐群,小乞丐的眼神經(jīng)常讓他一整天都心情抑郁。冬天的早晨,他經(jīng)常能在街頭看到凍餓而斃的尸體,達官貴人驅著高頭大馬從尸體邊走過,不屑一顧,王莽卻不能視而不見。 走在路上,他常常要躲避各種各樣的車隊。這些車隊通常會綿延半里地長,在長街上疾馳而過,半個城市如同地震般戰(zhàn)抖。如果誰躲避不及,被車馬刮踏,只能算你自己倒霉。車馬過去后,人們會紛紛撣著身上的塵土,對車隊發(fā)出惡毒的咒罵。 王莽不會開口罵人,但他內(nèi)心的反感肯定比別人更甚。因為車隊的主人,往往是他的表兄弟們。對于這些整天名車寶馬招搖過市的表兄表弟,他既厭惡又鄙視。雖然同處一個城市,王莽卻與他們相隔這樣遙遠。華麗的外表掩藏不了他們內(nèi)心的淺薄、愚蠢和無能,如果沒有叔叔們的權勢,他們不堪一擊。 貧困和苦難會賦予人正義感的說法至少在王莽身上得到了驗證。因為他們,王莽終生厭惡鋪張和招搖。 好強的寡母節(jié)衣縮食,把他送到名儒陳參門下,學習《禮經(jīng)》。像所有的寡婦一樣,她在王莽身上寄托了太多的希望,特別是當她的長子早夭使王莽成了獨子之后。雖然不太識字,她卻每天都要陪王莽溫書到半夜。她剝奪了王莽的童年,不允許王莽和街上的孩子玩。她要王莽出人頭地,光大家室,為她這個被人忽視的寡婦爭取生活加倍的報償。(《漢書?王莽傳》) 孤兒往往天生嚴肅,眼神里有一絲憂郁的底色。生活早早就教會他們?nèi)绾螒洞煺邸M趺W習非?炭。他深知成績對自己的重要性:這是他個人奮斗的重要資本。與權力中心的遙遠距離形成了其強大的張力,深刻的屈辱體驗化作了向上攀登的不竭動力。地處孤寒冷眼旁觀使他觀察到了社會的黑暗,圣賢的教誨灌注給他巨大的道德激情,而不幸的生活又鑄造了他堅強的意志。“不患寡而患不均”“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賞信修睦,選賢與能”,這些話在他口中讀出來異常地慷慨激烈。他希望自己的智商將最終幫助自己走入權力中心,把這些寄生蟲一樣的表兄表弟踩在腳下,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公平、更合理,而自己也最終將留名千古,光耀萬世。 三 中國文化早熟。早熟往往是一種有問題的成熟。 中國傳統(tǒng)思維的簡單化、一元化、以偏概全曾經(jīng)并且仍在給中國不斷制造問題。在過去的中國人看來,孝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zhì),一個人孝順,就意味著他會遵守秩序,忠于國君。從這個邏輯出發(fā),中國人創(chuàng)立了幼稚的社會賞罰機制,那就是,把官位作為“德行”的報答。 《孝經(jīng)外傳》記載的第一個典型人物是大舜。據(jù)說舜的父母兄弟對他都不好,合謀要殺死他,可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孝順父母。堯帝聽說了,就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后來又把帝位讓給了他。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孝子就得到了最豐厚的獎賞——帝位。 所以歷朝歷代,千奇百怪的“孝悌”行為層出不窮。古制父母死后守孝三年,可是東漢人趙宣一連二十多年都住在墓道里,因此成了著名孝子,名氣很大,被舉為孝廉。(《華陽國志》)同樣是東漢人許武,自己做了官,為了使兩個弟弟也取得做官資格,在分家的時候故意欺負兩個弟弟,把家產(chǎn)都據(jù)為己有。而弟弟們尊重兄長,毫無怨言,成了“悌”的典型,聲名遠揚,也被舉為孝廉。之后,許武才公布了自己私藏的分家文書,說明是為了使弟弟們成名才這樣做的,結果許武也受到了贊揚。原因是他為了弟弟們的前途,自己甘愿被人誤解,承擔罵名,于是他也被舉為孝廉,一門三孝廉,美名遍天下。(《后漢書?許荊傳》) 這個故事充分說明了英模機制的尷尬。許武給中國人的邏輯思維出了一道難題,而答案是這樣令人啼笑皆非。往往是,一個人的行為越突出、越超乎尋常、越不近人情,他的社會聲望就越高,所得到的官位就越顯赫。 四 不管怎么說,王莽早年的恭儉孝順出自天性,并非偽裝。 而系統(tǒng)的儒家教育,無疑引導王莽強化自己性格中的這些品質(zhì),并且形而上之。在他的時代,道德在正統(tǒng)觀念中是超越一切的最高價值,道德完善被認為是人生的最終目標。就像他為自己的學業(yè)感到自豪一樣,他也希望通過良好的品質(zhì)獲得人們的肯定。 而在意識深處,他的道德完善熱情,則是出于在道德上壓倒其他王氏子弟的隱秘愿望。他要用自己出眾的德行,來反襯自己諸多表兄表弟的放縱;他要憑道德資本,戰(zhàn)勝這些平日視他如無物的人。這是他唯一的優(yōu)勢,他不能不充分發(fā)揮。 然而圣人的教導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現(xiàn)實的。圣人錯誤地認為人的本性是完美無缺的,要求人嚴格克制自我的欲望,把自己裝進“理”的牢獄,修煉到一舉一動都符合“天理”。 按照儒教理想色彩濃郁的禮儀規(guī)范去為人行事,在現(xiàn)實生活中必然會遇到種種障礙和尷尬。青春期的王莽和所有的憤怒青年一樣單純倔強,他把這些障礙當成了對自己定力的考驗,當成了“為賢做圣”路上必然的磨難。他認為這個人人放縱茍且的社會是不合理的,和庸人的信念不同,圣人之徒必須讓社會適應自己,為此他就要帶頭克己復禮。被圣賢之道折服的他立下弘誓大愿,要以古人為榜樣,特立獨行,做一個錯誤世界里正確的人。他事母至孝,對長兄的遺腹子視如己出。他為人慷慨,經(jīng)常周濟別人。他恪守古禮,路上遇到年紀比自己大的人,一定要退避三舍,躬身等長者走過,才直起身子。每次去見師長,他都鄭重其事地沐浴,然后穿戴整齊,帶上禮品。這些禮節(jié)只見于古書的記載,在上古實沒實行無法考證,反正在王莽所處的西漢末年早已失傳了。所以當王莽畢恭畢敬地躬著身子躲在路邊給人讓路時,別人投向他的目光,更多的是驚詫。然而王莽不以為意,經(jīng)典的力量使他的腳步充滿自信。(《漢書?王莽傳》) 所以他的行為自然就很“出位”,很引人注目。然而,王莽的真誠和單純也一目了然。西漢末年,人心還古樸,贊揚者畢竟多于指指點點者。以當朝皇帝親表兄之尊,王莽“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謙恭孝友,確實與他那眾多不知天高地厚的表兄形成了鮮明對比。在那個十分關注人的道德品質(zhì)的時代,王莽年紀輕輕,就確立了優(yōu)良的社會形象。而這一形象被他的那些驕奢淫逸飛揚跋扈的至親反襯,顯得更加光彩照人。 五 雖然受到忽視,王莽畢竟是皇帝的至親,這一社會關系使他擁有普通人無法企及的潛在優(yōu)勢,一旦機緣巧合,優(yōu)勢就會轉化成巨大的現(xiàn)實利益。 成帝陽朔三年(公元前22年),大司馬王鳳病重。王莽遵從孝道,趕到王鳳府上去照顧病人。王鳳所患大約是腦血栓后遺癥,偏癱在床。王莽代替仆人,親自給王鳳端屎端尿,“親嘗藥,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盡心竭力。(《漢書?王莽傳》) 疾病使王鳳感覺到了異常的虛弱和無助,他沒有想到是這個平時沒怎么關照過的侄子給了自己最需要的親情。而自己平日里提攜備至的子侄,從小嬌生慣養(yǎng),誰能吃得了這樣的苦?不要說收拾穢物,就是探望一次都是待不了一會兒就匆匆離去。相比之下,王鳳不禁為自己以前對王莽的忽視深感愧疚。彌留之際,王鳳鄭重地把王莽托付給太后,要求多加關照。 根據(jù)王鳳的遺愿,朝廷任命王莽為黃門郎。以前,每次王氏子弟入仕后,經(jīng)常能聽到各種風言風語,而任命王莽后,王政君聽到的卻是由衷的歡迎之聲。大家都覺得,這樣出眾的人才早就應該進入仕途了。太后對王莽不禁刮目相看,她沒想到這個幾乎被自己遺忘了的侄子居然擁有這樣的影響力。老謀深算的她立刻看到了王莽的價值:他有助于挽回王氏家族不佳的名聲。不久,又升王莽為射聲校尉,使他進入中級官員行列。 王莽給官場帶來了一股新鮮空氣。王莽一點也不因身為外戚而有任何驕氣,對任何人都是和和氣氣,謙恭有禮。王氏子弟大都不學無術,而王莽卻精通典籍,學問出眾;王氏子弟爭相攬權納賄,王莽卻清廉自守,一塵不染;別人處理政務難免摻雜私心,王莽卻不偏不倚,處事至公。大家提起王莽,有口皆碑:對王莽不遺余力的贊譽實際上就是對其他權貴行為的批判。 這一年王莽二十四歲,達到了心智完全成熟的成年。謙恭和氣的外表下隱藏著說出來會嚇任何人一跳的雄心:他要徹底改變這個不合理的社會,為天下立萬世太平之基,使自己躋身孔孟之列,被后世永遠景仰。 這是一個真誠的儒家式的雄心壯志。要達到這個目標,他首先要一步步攀登到權力的頂峰,成為王鳳那樣的人物。從自己的晉升之路中,他已經(jīng)切實體會到了聲譽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攀登過程中,他下意識重復自己的成功經(jīng)驗,他的道德熱情被進一步激發(fā),行動也更加 有力。他俸祿不多,卻經(jīng)常傾囊資助別人,特別是自己以前的同學。他傾其所有,把長兄的遺腹子的婚事辦得隆重盛大。侄子婚禮那天,正好王莽的母親身體不適,在婚宴上,王莽屢次離席,進入后堂?腿藗儾唤馄涔,詢問仆人,才知道是王莽不放心母親的病體,去服侍母親用藥了。 他買了一個漂亮的女子,放在家中。此舉引起了人們的紛紛議論:王莽也這樣好色?在眾說紛紜之際,王莽對朋友公布了答案,原來,這個女子是他為朋友朱博買的。這位朱博,政績卓異,可惜一直沒有兒子,王莽此舉是為了幫助朋友延續(xù)后代。(《漢書?王莽傳》)王莽的行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像所有亂世一樣,西漢末年也是個道德淪喪的年代。越是在污濁的空氣中人們越渴望清新。不知不覺,王莽入仕已經(jīng)六年,可是由于潔身自好,不結交權貴,不請托送禮,官位升遷得很慢。終于有人出來發(fā)言了。成帝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王莽的叔叔成都侯王商向漢成帝上書,要求把自己的封地分給王莽。這實際是為王莽討封。有人帶頭,眾多儒學名士也趁機上書,頌揚王莽的品行。于是,在三十歲這年,王莽被封為新都侯,封邑一千五百戶,晉升為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由此,王莽經(jīng)常隨侍在皇帝和太后左右,成為一個頗有影響力和權勢的大臣。雖然如此,他的作風依然不改,居官恭謹有加,地位越高,為人越謙和。他把封地上的貢賦全部用來資助儒生和名士,自己依然簡樸度日。他是個工作狂,工作起來通宵達旦,把自己任內(nèi)的事處理得井井有條,非常符合儒家標準。太后和皇帝都慶幸選對了人,不斷委以重任。又過了八年,深受輿論支持的他接替退休的叔叔王根,成為大司馬,社會輿論終于把他推上了權力的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