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史略》為宋末元初曾先之所撰,采擷正史、《資治通鑒》等史書,是簡明地敘述中國歷史的初學者啟蒙書。至明代大為暢行,更東傳日本,并且在日本產(chǎn)生了長久的、特殊的影響。 陳舜臣所著的《小說十八史略》,將從上古到宋滅亡之間的歷史小說化。盡管與曾先之的著作無直接關聯(lián),但是在將歷史用簡明通俗的方式介紹給大眾讀者這點上,則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部作品首先在周刊連載,1977年出書,全六卷的銷售量,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超出一百萬冊。之后,又改版為十二卷,也一再再版,直到2006年還有新的版本出版,成為在日本長銷不衰的中國歷史作品。 《陳舜臣十八史略:文治時代》為《陳舜臣十八史略》系列的第五本,也是最后一本。講述從五代十國到南宋滅亡這段歷史!段闹螘r代》以宋朝內部政治斗爭和對外與遼、金、西夏、蒙古諸國的沖突與聯(lián)系為主線。宋太祖的文治主義和對士大夫奉行言論自由的國策有何影響?王安石變法內容為何,遭到反對終致失敗的原因在哪里?宋高宗眼中對以李綱為代表的主戰(zhàn)派和張邦昌為代表的媾和派印象如何?秦檜對岳飛的構陷為什么能夠得到高宗和朝廷文官的支持?成吉思汗憑借什么成為草原上的征服者?作者諸多獨到的觀點,盡在《文治時代》。 作者簡介: 陳舜臣,1924年生于日本神戶,祖籍中國臺灣,大阪外國語學校印度語學科畢業(yè)。1961年以小說《枯草之根》榮獲日本第七屆江戶川亂步獎一舉成名。1968年以《青玉獅子香爐》獲得代表日本大眾文學最高榮譽的直木獎。此后開始轉向歷史小說和隨筆創(chuàng)作,先后出版了《小說十八史略》、《甲午戰(zhàn)爭》、《太平天國》、《秦始皇》、《成吉思汗一族》、《鴉片戰(zhàn)爭》、《諸葛孔明》、《中國歷史風云錄》、《茶事遍路》、《西域余聞》、《日本人與中國人》等,以其博學多識和豐富的想象,贏得廣泛贊譽,收獲眾多獎項,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歷史小說大師。 目錄: ○一武人政治時代 ○二不得已而為帝 ○三陳橋立萬歲 ○四偉大的皇帝 ○五澄心堂中的國主 ○六千古疑案 ○七殺侄除弟不見血 ○八開封昌隆記 ○九澶淵之盟 一○戰(zhàn)爭與和平 一一西夏帝國 一二黨爭的暗潮 一三新法開張 一四明月何時照我還 一五青山一發(fā)○一武人政治時代 ○二不得已而為帝 ○三陳橋立萬歲 ○四偉大的皇帝 ○五澄心堂中的國主 ○六千古疑案 ○七殺侄除弟不見血 ○八開封昌隆記 ○九澶淵之盟 一○戰(zhàn)爭與和平 一一西夏帝國 一二黨爭的暗潮 一三新法開張 一四明月何時照我還 一五青山一發(fā) 一六新法的墮落 一七海東青 一八吃菜事魔之徒 一九收復空城燕京 二○背信的代價 二一再渡黃河 二二二帝北行 二三楚崩潰,宋南遷 二四以漢制漢 二五秦檜登場 二六精忠岳飛 二七屈辱的和議 二八瘋人海陵王 二九締約與毀約 三○成吉思汗誕生 三一草原風暴 三二蒙古大西征 三三敵友翻臉間 三四暗中的媾和 三五凱旋宰相 三六蒙古來襲 三七突破長江防線 三八文天祥起 三九山崩河潰 四○厓山投海陳舜臣先生是一位生動的講史者。所謂生動就是把大小歷史結合,何謂大歷史,史觀、史論是也;何謂小歷史,細節(jié)是也!講史者必須生動細致,才能讓死去的歷史活過來,才會引起讀者的興趣。陳老先生以小說家的文筆,治史家的功底,將一部宋史娓娓道來。這里有宋太祖的雄才偉略,有王荊公的銳意變法,有岳武穆的精忠報國,有文信國的正氣悲歌。大忠大奸,大善大惡,金戈鐵馬,治亂興衰……生動地在我們眼前展開了一幅千年前的畫卷。 ——歷史作家 袁騰飛1 沒有文學才華,對一名君主——尤其是開國君主而言,絕不是一件不名譽的事。如果要我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這五個中國代表性豪杰中選出一個最偉大的人物,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宋太祖。 始皇帝的暴君要素未免過強;漢武帝并不是建國始祖,而是承繼高祖、文帝、景帝等名君之遺產(chǎn);唐太宗殺害兄弟的玄武門政變,縱使史書多有辯解,給我們的都是不敢領教的印象。 于爛醉時當皇帝的宋太祖,雖是演戲,卻予人一種親近感。 宋太祖最偉大的一點是,父親趙弘殷也是武將,生在傳統(tǒng)武門家庭的他,對自己創(chuàng)建的國家卻能決定以文統(tǒng)治這個大方針。由于統(tǒng)一天下的事業(yè)尚未完成,自然用武之事不可缺少,但他卻以文治主義貫徹國家的根本。 正因為是出身武門,所以他對武門之丑惡的一面,了解得特別透徹吧? 最令人感動的是“石刻遺訓”。太祖趙匡胤將他對子孫的教訓刻在一座小石碑上,安置于皇宮最內部——只有皇帝可以進入之處。皇帝以外的任何人都不能看到這個東西。新帝即位時,揭開覆蓋其上的布幕恭讀遺訓,是宮中重要儀式之一,這時,任何人都不許在場。 不僅如此,連“石刻遺訓”存在之事都不讓一般人知道。恭讀石刻遺訓是帝室中極少的秘密儀式之一,甚至連重臣都不知道有這座石碑的存在。 成為宋王朝皇帝的人,必須于即位時將遺訓銘記在心,作為執(zhí)政的規(guī)范,這是規(guī)定。宋太祖死后一百五十年,國都開封為金軍攻陷,皇宮被蹂躪時,這石刻遺訓才被發(fā)現(xiàn)。 寫在這塊石碑上的,到底是什么呢? 必須世世代代照顧將國家讓予宋的后周王室柴氏。不得以言論之故,處死士大夫。 以上是石刻遺訓的內容。說來,這個遺訓內容極為簡潔。而正因為如此,剛即位的新帝都會凝視這些文字,將每一個字句銘刻在心。恭讀這石刻遺訓的秘密儀式,似乎可與日本皇室傳授三種神器的儀式比擬。 自從王莽首開由漢禪讓的事例以來,前王朝皇帝以及皇族被全數(shù)誅殺,已是司空見慣的事?v使讓禪讓的天子得享天年,也會設法使他斷絕子孫,這是一般的情形。 而后周柴氏卻透過整個宋王朝的運作,即使國都由開封遷至杭州后,也受到皇室的優(yōu)渥保護。柴氏受宋王朝的寬容待遇長達三百余年,堪稱稀有。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宋太祖的遺德,經(jīng)由石刻遺訓傳至后代的緣故。 謀反、殺人、強盜以及恬不知恥之罪另當別論,不得以言論之故處死士大夫——宋太祖這個遺訓實在值得推崇。因此,雖然宋代有過新、舊兩法的激烈對立,政策言論斗爭落敗者,至多也只被左遷至海南島。此事將在后面敘述?傊,司馬光、王安石、蘇東坡等黨爭首領,即使失勢也沒有被殺。 石刻遺訓之事雖然連宰相也不知道,但不以言論之故殺死士大夫這一點,則由于有前例可援,所以人人皆知。人們因而得以安心展開論戰(zhàn)。如此,雖仍有其不好的一面,但宋代言論之自由,對社會的進步貢獻良多,則是事實。 2 堯、舜之道不外乎是以人民為重的思想。 從王安石上京的第二年起,由他建議的“均輸法”和“青苗法”陸續(xù)付諸施行。他的地位也逐次晉升為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最后坐上宰相寶座。神宗對他的信賴程度由此可以窺見。 相對于此,反對王安石“新法”的司馬光,辭去翰林學士職位,移至地方專心完成《資治通鑒》。 新法以增加“健全之農民”為目的,換言之,在于增加有納稅能力的農民。為重建國家財政,這是最根本的方法。 新法以青苗法為主要骨干。 青苗法不外乎是國家以低利對農民融資。收割期過后開始種苗時,大部分農民都鬧窮,為了要吃飯,連存下來準備作為種苗用的稻谷都早已賣掉,這是當時一般的情形。 知道貧農急需資金的地主或豪族,于青黃不接時期貸給他們的款項,利息達六成至十成之高,屆時無力償還的貧農只有潛逃淪為流民,成為社會不安的因素。國家稅收當然也因此而減少。 政府依據(jù)青苗法貸給農民的款項,利息在兩成以下,而且,償還方法可以任選稻谷或現(xiàn)金,谷價漲高時,當然以現(xiàn)金償還較為有利。 青苗法發(fā)表后,立刻涌起反對之聲。 地主和豪族施放高利貸并不是一時的行為,而是他們的主要營業(yè)項目之一。政府舉辦低利貸款的結果是,他們喪失了高利貸這項利潤頗高的生意機會。 出仕朝廷的高級官僚,幾乎全都是地主、豪族出身,因此,他們不贊成對自己帶來不利的青苗法是必然之事。為了國政改革,他們可以同意王安石其余的新法,唯獨青苗法例外,堅決反對實施此法——這是他們的見解。 司馬光則從另外的觀點表示反對。 “國家怎么可以做貸款業(yè)務呢?國家必須以道義為基本,王安石三句不離堯、舜之道,但是向農民收取利息,不是悖離此道嗎?” 也就是說,他是站在道義觀點表示反對的。 王安石對國家改造事宜懷有滿腔熱情,無論遭遇多大的反對聲浪,他決心貫徹到底。 新法之中有一種“募役法”,亦被稱為“免役法”。 宋朝政府將農民依資產(chǎn)分為五個等級,其中的上等階級——一等戶和二等戶——屬富農,被認為是在經(jīng)濟上有余裕的階級,因此,國家常常派各項雜務讓他們擔任。這些雜務包括官員出差或旅行時的住宿、接待事宜,以及國家物資的運輸、保管,甚至押送犯人的任務等等,而政府對這些任務都不支付任何報酬。 這亦使農民的勞動意愿低落許多。以押送犯人為例,倘若犯人于途中逃逸,負責押送的人要受處罰。此外,負責運輸?shù)奈镔Y若有遺失或破損等情事,亦得賠償。故,人們都說: ——成為一等戶的人,最后一定會破產(chǎn)。 被核定為一等戶或二等戶,只有壞處而沒有好處,因此,沒有人愿意成為富農。耕作態(tài)度不積極的結果,生產(chǎn)力當然無法期望提高。有些人甚至積累了不少財富,也依舊住在原先的破舊房子,連修繕也不肯,以免被提高等級。 王安石的募役法是要一、二等戶富農繳納金錢,以免除被政府派遣擔任雜役的規(guī)定。政府用這樣的方法招募人員擔任這類工作,因而稱之為“募役法”。富農因繳納金錢而免除被派令擔任雜役,故此法又被叫做“免役法”。實施的結果,農民的勤勞意念果然回升,人人愿意辛勤耕作,以便成為一等戶,這當然使國家的生產(chǎn)力提高了。 由于募役法使富農的負擔減輕,所以沒有像青苗法那樣受到反對。但還是有人以“刪改祖法乃不孝之舉”的道義觀點,表示反對。刪改宋建國以來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等歷代皇帝所推行的“法”,非子孫應有之舉——這是這一派人士的想法。 當然也有人是為反對而反對。這些人雖然贊成推行新法改造國家,卻因為對王安石持有反感態(tài)度,所以決心處處與他對立。 有些人則因為與反對王安石的人有血親或朋友關系,而加入反對新法陣營。反對新法的人被稱為“舊法派”,兩派的對立遂愈演愈烈。為了使國家恢復活力的改革方案,反而帶來論爭和對立,使國家喪失活力——時局一時有了這樣的傾向。 3 聽到岳飛即將攻打開封,金國統(tǒng)帥宗弼因而準備向北方撤退。正在這個時候,宗弼接到下面這個情報: ——岳飛軍正在撤退。 岳飛是日奉十二道金牌,在極端不甘心的狀態(tài)下撤退的。 “我這是撿回了一條命。” 宗弼對左右幕僚如此說。 岳飛實在不甘心到極點。他決定辭官退隱鄂州(今湖北武昌)。但對他十分仰慕的部下,拒絕被解散或改編為中央軍,他們依然以“岳家軍”身份隨侍在岳飛身邊。 對秦檜而言,岳飛令他感覺芒刺在背。 反對媾和的人,有圍繞在岳飛身邊形成巨大勢力之虞。岳飛是年輕而富于魅力的人。偏偏媾和論有很大的弱點,被攻擊時實在苦于辯解。 ——這樣的和議怎么能說是對等的呢! 南宋以二十五萬兩銀和二十五萬匹絹提供給金國作為條件,如此一來,豈不是成了屬國對宗主國的歲貢嗎? 對這樣的攻擊,秦檜等和議派作為反論的是: ——對方因此而歸還河南、陜西之地。 但由于撻懶已遭肅清,金食言不肯歸還領土,戰(zhàn)火因而再度點燃,善戰(zhàn)的岳飛眼看即將攻入開封,卻因日奉十二道金牌而被召回朝廷,因此,他本人和主戰(zhàn)論者當然都極為不滿。 “岳飛已經(jīng)離職,卻還在養(yǎng)兵。擁有私兵的人,其心可誅! 秦檜再三以此煽動高宗。 ——岳飛有叛意。 秦檜盼的是以此理由殺死岳飛,以達到掃蕩反媾和勢力的目的。 “岳飛乃精忠之士! 高宗對岳飛的信任卻沒有因此而動搖。 “陛下,此際不壓住主戰(zhàn)論者,會發(fā)生怎樣的后果,望請明察。陛下不能忘記金國握有最后王牌這一點!” 秦檜以囁嚅似的聲音道。 王牌指的是被金扣留的高宗之兄欽宗而言。 欽宗是宋朝皇帝,到現(xiàn)在還是貨真價實的皇帝。因為欽宗是以皇帝身份被帶到金國的,從來沒有表示要讓位給什么人。高宗是擅自以皇帝自稱的,并非由欽宗受讓帝位。也就是說,他的即位在法統(tǒng)上站不住腳。知道其弱點的金,多次亮出王牌表示: ——有必要時,可以考慮在河南之地立欽宗…… 縱然是傀儡,欽宗要是復歸河南之地,再怎么說也是真正的宋朝皇帝,屆時高宗會成為僭稱者。他不但無法招募勤王義軍,更有可能被視為謀反者而受到討伐。結果,高宗政權只有崩潰一途。 (千萬不可以讓欽宗回歸之事有發(fā)生的可能……) 因此,每次舉行和談秘密會議時,南宋方面一定提出這個條件。 可憐的是欽宗。思鄉(xiāng)心切的他,每天做的是南歸之夢,而使他不能如愿以償?shù),竟然是他就皇帝之位的弟弟?br/> 南宋與金的和議一旦決裂,金很有可能打出欽宗這張王牌。如果金把欽宗送到開封,南宋的存在將受到威脅。 金之所以沒有把欽宗送到開封,利用他為傀儡,是擔心這個正統(tǒng)宋王朝有可能變?yōu)閺娏Φ姆唇饎萘Α?br/> 與正統(tǒng)性受質疑、體質羸弱的南宋政權周旋——對金而言,這毋寧是較為輕松的事情。 “和議成立,陛下才得以安泰。因此,破壞和議之輩,對陛下而言,應該是不忠之臣,豈可以精忠相稱呢?” 秦檜對著高宗緩緩搖頭道。 “朕知道啦!” 高宗頷首道。岳飛以謀反理由被處刑之事,可以說就在這個瞬間決定了。 4 生為首長之子的鐵木真,早年喪父,在逆境之下,過的是窮苦生活。 ——除影外無伴,除尾外無鞭。 《元朝秘史》以此形容。父親死后,族人好像一時離鐵木真而去。但鐵木真卻成長為堅強的男人。他不但體力超人,意志力也非常堅韌。做什么事情都不認輸?shù)乃,行動可謂果敢之極。 他曾經(jīng)有過因吵架而射殺弟弟別克帖兒之事。吵架因釣魚而起,雖然那是異母弟,其個性之剛烈由此可見。 他成了脾氣暴躁、行動粗魯?shù)娜,而越是這樣的人,在抗爭熾烈的游牧民族間越會受重視。 這是弱肉強食的世界。 溫吞柔和型的人,每每成為被襲擊的對象,好不容易養(yǎng)肥的羊群被人掠奪;被掠奪的不單是羊群,連女人也成為被搶奪的對象,鐵木真的母親就是如此被搶奪的女人之一。 在這樣的世界里,擁戴凜然氣概的勇者,可以說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勇者出現(xiàn)! 這個風聲傳出去時,連遠處的人都會跑來投入麾下,接受庇護。這個勇者于是襲擊不順從的人,將獲得的戰(zhàn)利品給部下瓜分。 ——投靠他絕對不愁沒飯吃。 這樣的風聲會擴散得更快、更廣。 勇者沒有募兵的必要,兵員會自動聚集。 ——請讓我投入麾下。 這個勇者的集團會以奇跡似的速度膨脹,變得愈來愈強—— “世界奇跡”成吉思汗的興起,當然不是一只以前述這個模式就能完全說明。不過,使他壯大的最大要因在于草原的生活形式,這是不可否認的事情。 仍以鐵木真為名的成吉思汗,在當時走的并不是平坦的路;名氣稍長后,他很快就成了泰赤烏氏的俘虜。 有可能成為比自己強大的人必須及早擊倒——這是苛酷的草原鐵則。 成吉思汗卻很幸運,被人救出。成為泰赤烏氏的俘虜時,由于受到對他有好感的人的盡力幫忙,他得以脫逃。泰赤烏氏族原本是成吉思汗所屬的孛兒只斤氏之一派。血緣越近,這樣的斗爭就越厲害。 老天賜給成吉思汗幸運,也讓他受難。他的集團受到蔑兒乞部的襲擊。如前所述,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曾經(jīng)搶奪原本要嫁給蔑兒乞部人的女人,所以這是一次報復行動。 草原漢子是有仇必報的。 由于蔑兒乞部的襲擊,鐵木真的妻子孛兒帖被搶。 鐵木真在總角之交的好友札木合和父親盟友王罕的協(xié)助之下,攻打蔑兒乞部,得以奪回妻子。王罕曾經(jīng)被鐵木真的父親救過一命。 雖然草原的鐵則是弱肉強食,其間卻也不是全然沒有義理恩愛。 像這樣得到札木合以及王罕的協(xié)助,等于以他們所率領的全部部族為同志。札木合是札達蘭部的頭領,王罕則為克烈部首長,因此,鐵木真等于是率領部族同盟軍,打贏了蔑兒乞這個有力部族。 戰(zhàn)勝蔑兒乞部使鐵木真更加揚名,但盟友札木合卻離他而去。 這也是草原的規(guī)矩,集團縱使因同盟而急速膨脹,首長卻只能有一個。這大概是鐵木真和札木合這對青梅竹馬為主導權問題而發(fā)生爭執(zhí),結果落敗的札木合黯然離去吧?勝敗是由集團的人們來判定的。 鐵木真在二十一位部族首長的推戴之下,就了可汗之位。 ——成吉思汗。 他以此為名是以后的事情。這時候的他,不過是二十一部族同盟的首領,還沒有成為全蒙古族的首長。 因此,史家稱這一次的即位為第一次即位,稱公元1206年于鄂嫩河畔的即位為第二次即位。 關于成吉思汗這個名稱,也是眾說紛紜,其中以來自黃教光明精靈之名——哈吉爾?成吉思?鄧格里——一說最為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