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的壓力 秦孝公元年(前361年),二十一歲的秦孝公贏渠梁心情不是很好。 這一年,他先是經(jīng)歷了喪父之痛,最尊敬的父親離他而去。秦孝公的父親名叫贏師隰,史稱秦獻公。這位早年流亡魏國的國君,是個類似于晉文公的雄主,不惑之年才回到秦國即位。甫一即位,他便利用其強有力的政治手腕,力排眾議在秦國進行改革,又數(shù)次發(fā)動收復河西失地的戰(zhàn)爭。 在二十三年的帝王生涯中,秦獻公無時無刻不為國事操勞,不敢有絲毫懈怠。因為當時的秦國經(jīng)歷百余年的內(nèi)亂,國勢不穩(wěn),中原諸侯國把秦國當成蠻夷歧視,老大哥魏國更是三天兩頭欺負秦國,諸侯國開國際會議從來不帶秦國一塊兒玩,就連那個同樣受歧視的荊蠻楚國也瞧不起秦國。 同是天涯淪落人,何必呢? 秦獻公對此很心痛。遙想當年,先祖秦穆公稱霸西戎,開地千里,在與中原各國的較量中屢屢得手,擊敗霸主國晉國,俘虜晉惠公,先后消滅了梁國、芮國、滑國等十二個諸侯國,雖無霸主之名,但當時秦國的實力無愧于五霸之一。當時的諸侯國,盡管心里不服氣,但誰也不敢明目張膽與秦國叫板。 現(xiàn)在秦國沒落了,這群勢利眼的家伙,就爭先恐后地與秦國割袍斷義,把歧視秦國當成時尚,好像不罵秦國幾句就落伍似的。秦獻公在殘酷的現(xiàn)實中磨礪出更堅毅的品格、更崇高的志向,他要窮盡畢生之力讓秦國重煥生機,恢復先祖穆公時代的強盛,為秦人爭口氣。 然而,理想和現(xiàn)實差距太大,秦獻公殫精竭慮一生,最終也沒能實現(xiàn)他的宏偉夙愿。在軍事上,雖然秦獻公的戰(zhàn)績可罔可點,屢敗魏軍,收復了不少土地,還曾俘虜魏國相國公叔痤,但秦國并沒有建立起一套精兵強軍的軍事制度。在政治上,秦國的舊貴族勢力仍然十分強大,秦獻公的改革也因此很不徹底,不足以使秦國真正走向強盛。 秦獻公二十三年(前362年),秦獻公乘魏國與韓、趙兩國作戰(zhàn)之機,發(fā)動少梁突襲戰(zhàn),大敗魏軍,攻占龐城(陜西韓城東南)。這是秦獻公最后的榮光,但可惜的是,此戰(zhàn)并未改變天下格局,諸侯卑秦的現(xiàn)狀依然存在,強鄰魏國依然壓得秦國喘不過氣來。 少梁之戰(zhàn)的第二年(一說當年),年老體衰的秦獻公終于油盡燈枯,在櫟陽秦宮撒手人寰。是時,秦國在秦獻公的治理下,秦人重新激起了滿腔熱血,秦國大有復興之勢。此時,秦國正需要一位政治手腕老練的雄主統(tǒng)領(lǐng),然而六十二歲的秦獻公戰(zhàn)勝得了強大的魏國,卻無法延緩死神的腳步,在這關(guān)鍵時刻,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就這樣,復興秦國祖業(yè)的重任,交到了年輕的秦孝公贏渠梁手里。 秦孝公也是一位志向遠大的君主,但越是志向遠大,他的壓力就越重。父親秦獻公是他的依靠和榜樣,但如此閱歷豐富、雄才大略的秦獻公殫精竭慮了二十多年,都尚未讓秦國真正走向強盛,不禁讓人質(zhì)疑,年輕的秦孝公能做到嗎? 秦獻公是秦靈公之子,秦靈公死后,他的叔祖悼子(秦簡公)篡奪君位,秦獻公被迫逃到魏國,開始了長達二十九年的流亡生涯。近三十年的顛沛流離,無疑開闊了秦獻公的視野,使他更了解民間疾苦、百姓所需,更了解諸侯各國的局勢,而秦孝公生長于深宮之中,他的社會閱歷遠不及其父,他能比得上秦獻公嗎? 當我們這樣質(zhì)疑秦孝公時,秦孝公內(nèi)心深處也在反省。越是反省,他越覺得父親秦獻公高不可攀,心里的壓力也就越大。但壓力再大也要扛住,他是秦獻公最中意的兒子,父親臨終前的深厚囑托言猶在耳,為了不辜負父親的厚愛,為了心中熊熊燃燒的強國夢想,為了大秦子民的殷切期待,秦孝公沒有退路。 秦孝公決不是自卑之人,但他深刻懂得,憑一己之力斷不可能復興秦國,憑一國之才也難以讓秦國真正強大。父親秦獻公就是最好的例子,他難道不夠勵精圖治嗎?他難道不夠精明強干嗎?他難道不懂得任用國中賢才嗎?可事實很殘酷,秦國確實沒有因秦獻公的努力真正強大起來。 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頂著巨大壓力的秦孝公深刻反思,他想到了偉大的先祖秦穆公。當年秦穆公之所以能稱霸,在于唯才是舉,求賢不局限于秦國,而是放眼天下,他手下的能臣們很多來自異國他鄉(xiāng)。最有名的五羖大夫百里奚是虞國人,上大夫蹇叔是宋人,著名的謀臣由余從西戎投奔而來,秦孝公心想,自己何不效仿先祖從諸侯各國求賢呢? 現(xiàn)在的秦國雖然沒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相比起秦穆公之前的秦國,當前秦國的實力有過之而無不及。既然秦穆公能通過招攬?zhí)煜沦t才強國,秦孝公自信并非愚劣之才,為什么不效仿先祖,為什么不通過招攬賢才使秦國復興? 想清楚了這些,秦孝公豁然開朗,壓抑的內(nèi)心也逐漸舒朗起來。盡管他背負著沉重的使命,但他將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他的國君生涯中。他即將發(fā)布他國君生涯中的第一道詔令,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道詔令,它將徹底改變秦國的面貌。(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