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評點《史記·項羽本紀》: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項羽有三個錯誤:一個是鴻門宴不聽范增的話,放跑了劉邦;一個是楚漢訂立了鴻溝協(xié)定,項羽當真,而劉邦卻不以為然,不久就違反協(xié)定東進攻楚;再一個就是建都徐州,位置沒選好。*重要的教訓是"不愛聽別的不同意見。"項王非政治家。漢王則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毛澤東評點《漢書·司馬遷傳》●毛澤東說:中國有兩部大書--《史記》和《資治通鑒》,都是有才氣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困境中寫出來的。……人受點打擊,遇點困難未嘗不是好事,當然,這必須是有才氣和有志氣的人。-毛澤東評點《后漢書·黃瓊傳》、《后漢書·李固傳》●1974年,毛澤東跟江青再次說到李固給黃瓊的信,并在江青的信上批示說:"不要多露面,不要批文件;不要由你組閣(當后臺老板),你積怨甚多,要團結(jié)多數(shù)。至囑。(人貴有自知之明)。事物總是要走向反面的,吹得越高,跌得越重,我是準備跌得粉碎的。"意在批評江清沒有自知之明和當時狂熱的個人崇拜之風。赤壁之敗,將抵何人之罪?--毛澤東評點《舊唐書·李義府傳》●毛澤東讀史,愛憎分明,特別是對愛搞陰謀詭計的人,深惡痛絕,厭惡之情溢于言表。李義府是一個專愛耍陰謀的人,毛主席說他"笑里藏刀"。此后毛澤東又說:"要團結(jié),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朱溫處四戰(zhàn)之地與曹操略同,而狡猾過之。 本書簡介: 《毛澤東品讀二十四史》,分為兩大部分內(nèi)容,第一部分輯錄了毛澤東品讀的原文,真實地反映了毛澤東的品讀記錄;第二部分是對毛澤東品讀的精華分析,為更深地了解毛澤東的思想、觀點提供幫助。讀完此書,您不但能夠快速地了解《二十四史》,而且還能從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品讀中獲得非凡的啟迪,并因此受益終身,從而獲得一個高質(zhì)量的人生。 作者簡介: 王小寬,1982年北京大學歷史學學士,198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經(jīng)濟研究所經(jīng)濟學碩士,博士,F(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研究員,中國國際文化書院副院長。今年主要從事外國史學理論方法論研究,主要著述有:《蘇聯(lián)史學中的歷史認識問題》、《論歷史思維》、《歷史學的科學功能與理論思維》、《科學革命與歷史思維》、《史學思潮、社會思潮和社會變革》、《全球化和全球歷史觀》等。 目錄: 第一章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毛澤東品讀《史記》 禹王做官,但也耕田2 老子不是唯物論者3 孔子的思想也有弊端6 孟子有人民性的一面11 屈原一躍沖向萬里濤12 評價秦始皇,要一分為二15 陳勝、吳廣掀開了農(nóng)民戰(zhàn)爭的序幕17 李斯的《諫逐客書》說服力很強18 漢王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20 做人不可沽名學霸王24 登徒子不好色,且是個模范丈夫26第一章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毛澤東品讀《史記》禹王做官,但也耕田2老子不是唯物論者3孔子的思想也有弊端6孟子有人民性的一面11屈原一躍沖向萬里濤12評價秦始皇,要一分為二15陳勝、吳廣掀開了農(nóng)民戰(zhàn)爭的序幕17李斯的《諫逐客書》說服力很強18漢王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20做人不可沽名學霸王24登徒子不好色,且是個模范丈夫26蘇秦羞張儀說明人沒壓力難進步28第二章整齊劃一,文贍事詳——毛澤東品讀《漢書》文景之治是“蕭規(guī)曹隨”32衰國者漢元帝劉奭33王莽是個失敗的改革家35趙充國能堅持真理到底38不可存“五日京兆”之心39講“聞喜縣的由來”是激勵干部作為41董仲舒有形而上學的思想43第三章網(wǎng)羅一代,事義周悉——毛澤東品讀《后漢書》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值得借鑒46黃瓊耿直方正、李固以國家為重47陳寔使“梁上君子”改過自新49曾受“胯下之辱”的韓信當了大元帥50班超的抵抗不屬于侵略51賈誼英才早逝可惜52毛澤東自評“盛名之下,其實難副”54長社之戰(zhàn)體現(xiàn)了奇正原則57成皋之戰(zhàn)和昆陽之戰(zhàn)均是以少勝多57第四章詞多勸誡,有益風化——毛澤東品讀《三國志》曹操的案要翻60張魯開了人民公社的先河63郭嘉多謀善斷68司馬昭之心,固已路人皆知矣72劉備有了孔明是“如魚得水”74中央干部要選周瑜似的“青年團員”75關公姓關有曲折77劉表是虛有其表80袁紹多端寡要82劉備也有袁紹那樣致命的缺點84關羽敗走麥城是因驕傲自滿87呂蒙的事跡表明應該知識實踐并重88指導正確與否決定局勢變化89弱者后發(fā)制人的范例很多91最年輕的哲學家王弼92陸遜示弱與司馬懿之智如出一轍93孫權很能干,當今惜無孫仲謀96中國文學批評的歷史從魏文帝開始97蜀漢之誤始于兵力分散97曹丕代漢令人生疑99第五章覽古今之失,察安危之機——毛澤東品讀《晉書》遷與不遷,最終都會亂102桓溫帶兵北伐是作樣子104郭象品行不端104庾純罵賈充,實乃“公罵”105陸機的《文賦》好,可惜長了點105潘尼的《安身論》是“道家言”107圣人也免不了外患內(nèi)憂109謝安為國家立了兩次大功110第六章行文優(yōu)美流暢,語言簡練有法——毛澤東品讀《宋書》劉裕不在意王鎮(zhèn)惡貪財112檀道濟因功高位重遭殺身113謝靈運最終矛盾達到頂點造翻115核實《世說新語》的作者是誰118殷景仁與劉湛的恩怨糾葛121王僧達“造翻”是冤枉之詞123 第七章以古為鏡,可見興替——毛澤東品讀《隋書》隋文帝的做法蘊藏大亂126隋煬帝沒有出息126隋末的起義促進了社會發(fā)展127第八章舉起精要,周不畢記——毛澤東品讀《南史》孔琇之看問題有失偏頗134齊末蕭衍起兵奪權135“守大峴”并不能徹底扭轉(zhuǎn)局面137劉義隆與趙匡胤有同樣的弊法139袁顗未能一戰(zhàn)而敗141袁粲父子令人欽佩142評判臧質(zhì)應一分為二143僅次于韋睿裴邃的良將曹景宗144梁武帝運去難自由146直言無忌行不通147韋睿有劉秀、周瑜之風150陳慶之使不可能變成了事實153迷途知返,值得推崇155第九章敘事簡勁,近世佳作——毛澤東品讀《北史》王建是不知政治的庸人160宇文泰采取中間突破出奇效160第十章裁國史之繁略,記禮法之沿革——毛澤東品讀《舊唐書》唐高祖遇事無斷制164李世民是德才兼?zhèn)涞幕实?65笑面虎李義府167朱敬則是政治家、歷史家168劉幽求六十一歲因生氣而死169《回鄉(xiāng)偶書》中的“兒童”不是作者的兒女170林言拿黃巢的頭請賞結(jié)果把命搭上172盛彥師被冤枉而死174劉知幾認為“識”統(tǒng)領“才”、“學”175楊再思是厚顏無恥的馬屁精177唐大將蘇定方180魏玄同與裴炎同黨182魏征“懂得片面性不對”183慧能是中國佛教的始祖184李白不愧為詩仙,有脫俗之氣186寫文學史不可輕視韓愈191白居易的詩高在有平常心193杜甫的詩大多并不怎么樣195評價李商隱的詩不能一概而論198集文學與哲學于一身的柳宗元200第十一章必備一家之史,以為萬世之傳——毛澤東品讀《新唐書》唐太宗聰明一世,懵懂一時206對武則天的評價欠妥當208王勃高才博學210馬周才德,迥乎遠矣212“命系庖廚”是徐有功的牢騷話213姚崇是持唯物論的大政治家214“多藏厚亡”,遺害子孫216裴度親自調(diào)查研究,值得學習217龐勛起義因內(nèi)部分裂失敗218《奏疏》是《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220田弘正是個好將軍222青年將軍王承元224大政治家、大軍事家張說224英才李賀早逝,可惜226黃巢起義打擊了封建統(tǒng)治228第十二章見聞較近,是以征信——毛澤東品讀《舊五代史》朱溫不及曹操233彌牟鎮(zhèn)攻防戰(zhàn),攻者敗,守者勝234李克用堅守獲得勝利236“生子當如李亞子”238第十三章法嚴詞約,多取《春秋》遺旨——毛澤東品讀《新五代史》王彥章忠貞不降被殺242兵書少讀不是壞事243學會游泳十分重要246后唐滅亡是必然的結(jié)局249石敬瑭、桑維翰合謀賣國251書法不明,是為掩人耳目253后晉不敵遼投降254馮道是“風俗之壞極”的代表256后唐滅梁勝在審機獨斷257郭威稱帝過程記載不明260南唐不抓政治亡國262第十四章卷帙浩繁,貫通南北——毛澤東品讀《宋史》趙匡胤“黃袍加身”不實266宋太宗德才不備269宋高宗才是投降派的首腦272“無敵”楊業(yè)戰(zhàn)死在沙場276宋徽宗有才但沒有出息278岳飛赤誠報國,是個大英雄279朱熹是個大學者,學問淵博280范仲淹的詞既蒼涼又優(yōu)美281陸游是了不起的大詩人282王安石因考慮欠缺變法沒有成功284運用之妙,在于存乎一心284第十五章斷代體裁的完璧之作,跨越世紀的歷史巨著——毛澤東品讀《明史》朱元璋采用的策略值得借鑒288“今猶存此弊”,時刻要警惕290不要把朱元璋寫得太壞291李自成推動了社會進步293粗人朱元璋搞得很好296白蓮教起義的意義重大301陳新甲無意間“泄密”導致殺頭302高啟是明朝最偉大的詩人304繼承徐霞客注重實踐的精神306前言《二十四史》是一部卷帙浩繁的中國歷史典籍。它從西漢司馬遷的《史記》開始,經(jīng)由2000多年來歷朝著名的歷史學家精心編撰而成,是一部紀傳體史書合集,全套書共3259卷,約4000萬字,記敘了從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到明崇禎十七年長達4000多年里中華民族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內(nèi)容,是我國最詳細、最權威的一部歷史巨著。 1952年,毛澤東特意購置了一部清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開始系統(tǒng)地閱讀。從此時起,直到他逝世,在這漫長的24年間里,毛澤東不僅通讀了《二十四史》,而且還對其中十五史的重點篇章進行了反復閱讀,做了大量的批注。 其他九史,如《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遼史》、《金史》和《元史》,雖然正文沒有評點,但都已經(jīng)通讀,并且有些內(nèi)容在其他史書中相應的位置上也有評注。 毛澤東讀二十四史,始終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他曾對蘆荻講:“一部《二十四史》大半都是假的,所謂實錄之類也大半是假的!泵珴蓶|這樣說,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每一部史書,基本上都是由封建的新王朝臣子奉命修撰的,凡關系到本朝統(tǒng)治者不光彩的地方,一般不去寫,也不敢寫。 第二,封建社會有一條“為尊者諱”的倫理道德標準,皇帝或父親的罪行,或是隱而不書,或是把責任推給臣下或他人!抖氖贰肥且徊烤磬品钡闹袊鴼v史典籍。它從西漢司馬遷的《史記》開始,經(jīng)由2000多年來歷朝著名的歷史學家精心編撰而成,是一部紀傳體史書合集,全套書共3259卷,約4000萬字,記敘了從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到明崇禎十七年長達4000多年里中華民族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內(nèi)容,是我國最詳細、最權威的一部歷史巨著。1952年,毛澤東特意購置了一部清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開始系統(tǒng)地閱讀。從此時起,直到他逝世,在這漫長的24年間里,毛澤東不僅通讀了《二十四史》,而且還對其中十五史的重點篇章進行了反復閱讀,做了大量的批注。其他九史,如《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遼史》、《金史》和《元史》,雖然正文沒有評點,但都已經(jīng)通讀,并且有些內(nèi)容在其他史書中相應的位置上也有評注。毛澤東讀二十四史,始終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他曾對蘆荻講:“一部《二十四史》大半都是假的,所謂實錄之類也大半是假的。”毛澤東這樣說,有以下幾點原因:第一,每一部史書,基本上都是由封建的新王朝臣子奉命修撰的,凡關系到本朝統(tǒng)治者不光彩的地方,一般不去寫,也不敢寫。第二,封建社會有一條“為尊者諱”的倫理道德標準,皇帝或父親的罪行,或是隱而不書,或是把責任推給臣下或他人。第三,史書中的內(nèi)容,也多寫帝王將相,人民群眾的生產(chǎn)情形、生活情形,大多是只字不提,有的寫了些,也是籠統(tǒng)地一筆帶過,目的是談如何加強統(tǒng)治的問題,有的更被歪曲地寫了進去,如農(nóng)民反壓迫、剝削的斗爭,一律被罵成十惡不赦的“匪”、“賊”、“逆”……這是最不符合歷史的。第四,一部《二十四史》,寫符瑞、迷信的文字,占了很多,各朝各代的史書里都有。像《史記·高帝本紀》里,寫了劉邦斬白蛇的故事,又寫了劉邦藏身的地方上面常有云氣。這些不可否認,都是騙人的鬼話。毛澤東雖然認為《二十四史》大部分都是假的,但同時他也明確指出:“如果因為歷史大半是假的就不讀了,那就是形而上學。不讀,靠什么來了解歷史呢?反過來,一切信以為真,書上的每句話,都被當作證實的信條,那就是歷史唯心論了。正確的態(tài)度是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它、批判它,把顛倒的歷史顛倒過來。”在這種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指導下,毛澤東讀《二十四史》,往往便能透過現(xiàn)象看清本質(zhì)。如對陳橋兵變,毛澤東就明確指出:“宋太祖趙匡胤本是后周的臣子,奉命北征,走到陳橋驛,竟發(fā)動兵變,篡奪了周的政權!杜f五代史》卻說他黃袍加身,是受將士們‘擐甲將刃’、‘擁迫南行’被迫的結(jié)果,并把這次政變解釋成是‘知其數(shù)而順乎人’的正義行為。”讀到《宋史·秦檜傳》,毛澤東則點明:“宋高宗、秦檜主和投降,實際上主和的責任不全在秦檜,起決定作用的是幕后的宋高宗趙構!碑斎,歷史事件是紛繁復雜的,要完全用某一種固定的理論來解釋所有的歷史問題顯然也是不科學的。因而毛澤東在讀《二十四史》時所作的諸多批注,往往是從具體的問題出發(fā),在強調(diào)理論概括的前提下,既注重對歷史人物的個體研究,也注重對歷史經(jīng)驗和教訓的總結(jié)。與此同時,毛澤東讀史還注意聯(lián)系現(xiàn)實。他是作為一個大思想家、政治家、實踐家在讀書。不但想了解歷史,還把它與現(xiàn)實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想從對歷史的了解上來變革現(xiàn)實。毛澤東評《二十四史》中,對于許多事件的分析,對各種人物行為、言論的評價,都是懷著讓人們從中汲取經(jīng)驗教訓的目的,是密切聯(lián)系社會實際而進行品讀的。目的不僅自己受益,也使其他干部從中獲得教益。比如說,毛澤東讀《二十四史》的時候,中國最根本的現(xiàn)實,是社會主義道路和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抖氖贰飞蠜]有社會主義的內(nèi)容。但是毛澤東在讀《張魯傳》時寫的長達1300余字的評語中,卻聯(lián)系到社會主義道路這個中國最大的現(xiàn)實問題。另外,毛澤東對歷史人物的個體研究,還敢于突破傳統(tǒng)的偏見。例如,歐陽修在《新唐書》卷98《馬周傳》卷末的“贊”中寫道:“(馬)周之遇太宗,顧不異哉!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若素宦于朝、明習憲章者,非王佐才,疇以及茲?其自視與筑巖、釣渭亦何以異!跡乎帝銳于立事,而周所建皆切一時,以明佐圣,故君宰間不膠漆而固,恨相得晚,宜矣。然周才不逮傅說、呂望,使后世未有述焉,惜乎!”毛澤東不同意歐陽修的看法,認為馬周在唐太宗貞觀六年(632年)的上奏,是繼西漢賈誼的《治安策》以后的第一奇文。于是批注道:“傅說、呂望,何足道哉!馬周才德,迥乎遠矣!睆囊陨辖榻B可知,毛澤東讀《二十四史》,是帶著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注重聯(lián)系現(xiàn)實去品讀的,這樣不僅客觀,而且能夠從中獲得經(jīng)驗教訓。所做批注總體來說比較妥帖,具有優(yōu)秀史學家的遠見卓識。此本《毛澤東品讀二十四史》,分兩大部分內(nèi)容,第一部分輯錄了毛澤東品讀的原文,真實地反映了毛澤東的品讀記錄;第二部分是對毛澤東品讀的精華分析,為更深地理解毛澤東的思想、觀點提供幫助。讀此書,您不但能夠快速地了解《二十四史》,而且還能從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品讀中獲得非凡的啟迪,并因此受益終身,從而獲得一個高質(zhì)量的人生。跟偉大領袖毛主席一起熟讀二十四史,學習如何運用古人的智慧去打天下、坐江山。不論你是領導干部,還是企業(yè)管理者,這本書在讓你深刻了解二十四史的時候,也學會用毛主席的眼光去做管理、看世界!第一章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毛澤東品讀《史記》《史記》是毛澤東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閱讀并終生喜愛的史書,稱贊它“嚴格、準確”,并且讀時做了許多批注。同時,毛澤東對《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也十分崇敬,對他“求實”的高尚史德給予很高的評價。在日后的工作中,毛澤東注重調(diào)查研究,堅持實事求是,并且得出“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這一著名論斷。從這里可以反映出,毛澤東十分善于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古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傳統(tǒng)。禹王做官,但也耕田【品讀原文】(禹)八年于外,三過其門而不入,耐久而已。——摘自毛澤東早年文稿《體育之研究》。 【品讀原文】歷史上的禹王,他是做官的,但也耕田。 ——摘自毛澤東1939年4月24日在抗大生產(chǎn)運動初步總結(jié)大會上的講話(見陳晉:《毛澤東的文化性格》,第157頁)!酒纷x精華解析】1915年,當時在長沙第一師范讀書的毛澤東,曾經(jīng)和羅章龍一起到過長沙許多地方。長沙附近有個拖船埠,那里有座禹王碑,傳說禹王曾在此拖過船。面對歷史遺跡、先人功勛,青年毛澤東內(nèi)心中勢必產(chǎn)生為民造福的雄心壯志。古史說:“大禹治水,櫛風沐雨,八年于外,三過家門而不入”。毛澤東對大禹治水的歷史記載頗有興趣,他不僅在早期文章中贊揚大禹治水的忘我精神,而且在延安時期,面對國民黨的封鎖,更號召邊區(qū)軍民學習大禹的吃苦精神,而且毛澤東認為禹王是身體力行的勞動者。在對大禹的評說時,毛澤東稱大禹為“王”,說他是做“官”的;另一方面又指出禹也耕田,從個側(cè)面道明了原始共產(chǎn)主義向奴隸制王朝轉(zhuǎn)化時期的歷史特征。大禹治水,摩頂放踵,身經(jīng)百難,歷盡艱險,終于百川歸海,水患消失。禹得到人民擁護,遂稱天下之王。對于大禹治水故事,可以說炎黃子孫代代相傳,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中國土地廣袤,江河眾多,水患頻繁?梢哉f水患的治理情況直接影響到歷代王朝的興衰。大禹治水成功得天下。西漢時文帝、景帝到漢帝,都使黃河得到了很好的治理。東漢時光武帝、漢明帝也曾注意治理黃河,遂有文景之治和漢武帝的文治武功以及光武的中興局面,兩漢綿延四百余年。而在隋末、元末河患嚴重,得不到好的治理,致使民怨沸騰,加劇了兩朝統(tǒng)治的滅亡。因此,有人說,中國的文化是治水文化,中國的歷史,是一部治水的歷史?梢赃@樣說:在中國抓住水患的治理,就抓住了穩(wěn)定天下形勢的一個關鍵。老子不是唯物論者【品讀原文】我們必須學會全面地看問題,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條件下,壞的東西可以引出好的結(jié)果,好的東西也可以引出壞的結(jié)果。老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說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比毡敬虻街袊毡救私袆倮。中國大片土地被侵占,中國人叫失敗。但是在中國的失敗里面包含著勝利,在日本的勝利里面包含著失敗。歷史難道不是這樣證明了嗎?——摘自毛澤東1957年2月27日《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問題》!酒纷x原文】任繼愈講老子是唯物論者,我是不那么贊成的。得到了天津有個叫楊柳橋的教授的書《老子今譯》,他說老子是唯心主義者,客觀唯心論者!躁悤x:《毛澤東之魂》,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5頁。 【品讀精華解析】1917年暑假,毛澤東和他的同學蕭子升“游學”途中,曾在寧鄉(xiāng)境內(nèi)拜訪了一位劉翰林。劉翰林問他倆讀過什么書,毛澤東告訴他讀過《十三經(jīng)》、《老子》和《莊子》,并說:“最好的《老子》注是王弼作的,最好的《莊子》注是郭象作的!焙髞硭麄冞拜訪了溈山寺,方丈和他們侃侃而談。蕭子升在《我和毛澤東的一段曲折經(jīng)歷》中回憶說:“最后談及孔子和老子,我們覺得這是自己熟悉的問題,于是便表白了自己的意見。”可見毛澤東對老子是很熟悉的。在讀書筆記中毛澤東也提到過老子。如在《講堂錄》中便記有:“《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在讀泡爾生的《倫理學原理》時,毛澤東批注道:“老莊絕學棄智、老死不相往來之社會,徒為理想之社會而已!崩献拥睦硐肷鐣撾x社會發(fā)展進步的實際,摒棄人類文明的創(chuàng)造,以一種近于世外桃源的空洞想象,表現(xiàn)出對現(xiàn)實生活的隔絕、對人類歷史的隔絕。這樣一種主張,和青年毛澤東立志要改造社會,學習西方的文明,強調(diào)人的主觀意志的積極力量的主張顯然相差較遠,所以毛澤東認為其“徒為理想之社會”,這種空洞的幻想,既是無法實現(xiàn)的,也是不切實際的。新中國成立以后,毛澤東還常讀《老子》一書,他在外出時,曾指名帶上《老子》。毛澤東對老子的社會主張不感興趣,他最欣賞的是其中的辯證法。春秋末年到戰(zhàn)國初年,社會處于巨大的變革之中,個人的富貴貧賤,國家的安危興亡,都像自然界的“高峰為谷,深谷為陵”一樣變動不居。作為史官的老子,從“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的自然、歷史與現(xiàn)實中,認識到運動變化是世界的永恒主題。這種變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宇宙間萬事萬物都存在著相互矛盾的兩個對立面。因此,《老子》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對立范疇。如:陰陽、有無、剛?cè)、強弱、大小、高下、前后、美丑、禍福、難易、榮辱、貴賤、損益、生死、智愚、巧拙、勝敗、攻守、進退、曲直、輕重等等。這些對立面,既有矛盾對立的一面,也有互相依存和轉(zhuǎn)化的一面,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等。前面引的毛澤東談老子的福禍相互倚伏的觀點,是1957年2月27日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作題為《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中評述的。在這里,毛澤東教導人們要全面地看問題。所謂全面地看問題,就是對一件事情不只看它有利的一面,還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以增強危機感,保持頭腦清醒。同理,既要看其不利的一面,還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以增強信心,鼓舞斗志。毛澤東在這里舉老子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話,來證明這一點。毛澤東發(fā)表這個講話時,國內(nèi)曾發(fā)生過一部分群眾鬧事;在國際上發(fā)生了匈牙利事件。這兩件事都不是好事,但毛澤東卻認為壞事可變成好事。群眾鬧事“可以促使我們接受教訓,克服官僚主義”;匈牙利事件由于匈牙利的同志們在事件的發(fā)展過程中間處理得正確,“匈牙利現(xiàn)在比過去更鞏固了”。明白了矛盾著的事物的兩端相互轉(zhuǎn)化的道理后,接著就是如何促進這種轉(zhuǎn)化了。據(jù)李澤厚在《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孫老韓合說》一文中說,據(jù)傳毛澤東曾認為《老子》是一部兵書,這種說法是否屬實姑且不論,但《老子》中充滿著以退為進、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韜略智謀卻是不爭的事實。這些矛盾轉(zhuǎn)化的原則,這些韜略智,謀毛澤東高度重視,并將之應用于革命之中。毛澤東1936年12月寫的《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一文中,在談到戰(zhàn)略退卻時寫道:“關于喪失土地的問題,常有這樣的情形,就是只有喪失才能不喪失,這是‘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原則。如果我們喪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戰(zhàn)勝敵人,加恢復土地,再擴大土地,還是賺錢生意的!边@里,毛澤東就是運用了老子“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不計較一城一池的暫時得失,著眼于最終的獲取、最終的勝利。喪失是為了取得,退卻是為了前進。毛澤東對老子辯證法的運用臻于化境。當然,智謀在某種意義上講也是陰謀,毛澤東對這一點看得比較透。1964年8月3日,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明確地指明這一點。他說:“我看老子比較老實,他說‘將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打倒你,先把你抬起來,搞陰謀,寫在了書上!边@一坦白和徑直的分析,值得人們思考與回味。五六十年代,我國哲學界對老子到底是屬于唯物主義還是屬于唯心主義(唯心主義又分主觀唯心和客觀唯心)的問題開展了廣泛的討論,毛澤東對這場討論也很感興趣。他在提交給他的一份學術界討論老子思想的綜述材料上批示道:“印十份交我為盼。毛澤東廿七日上午六時”。毛澤東對這場討論中所涉及的問題有自己的看法。前面引的第二段話,是毛澤東1968年10月31日在中共中央八屆十二中全會閉幕會上的一段講話。毛澤東說:“任繼愈講老子是唯物論者,我是不那么贊成的。得到了天津有個叫楊柳橋的教授的書《老子今譯》,他說老子是唯心主義者,客觀唯心論者。我就很注意這個人。后頭一調(diào)查,糟糕,這個人是個什么右派嘛!睋(jù)分析,毛澤東比較贊同的觀點是老子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者,這種觀點現(xiàn)在已成哲學界關于這個問題的主流觀點?鬃拥乃枷胍灿斜锥恕酒纷x原文】我們共產(chǎn)黨人看孔夫子,他當然是有地位的,因為我們是歷史主義者。——摘自毛澤東1958年11月在武昌會議上的講話(見石玉山著:《毛澤東怎樣讀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76頁)!酒纷x原文】剝削階級當還能代表群眾的時候,能夠說出若干真理,如孔子,蘇格拉底,資產(chǎn)階級,這樣看法才是歷史的看法。孔孟有一部分真理!悦珴蓶|1943年6月在一篇關于“人性”問題的通信上的批示(見陳晉:《毛澤東的文化性格》,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第195~196頁)!酒纷x原文】孔夫子是封建社會的圣人,魯迅則是現(xiàn)代中國的圣人。 ——摘自毛澤東1937年10月19日在延安陜北公學魯迅逝世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見黃麗鏞編著:《毛澤東讀古書實錄》,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版,第106頁)!酒纷x原文】青年要犯錯誤,老年就不犯錯誤呀?孔夫子說,他七十歲干什么都合乎客觀規(guī)律了,我就不相信,那是吹牛皮!悦珴蓶|1956年11月15日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的講話(見黃麗鏞編著:《毛澤東讀古書實錄》,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版,第228頁)!酒纷x原文】曲阜縣是孔夫子的故鄉(xiāng),他老人家在這里辦過多少年的學校,教出了許多有才干的學生,這種事是很出名的?墒撬淮笞⒁馊嗣竦慕(jīng)濟生活。他的學生樊遲問起他如何從事農(nóng)業(yè)的話,他不但推開不理,還在背后罵樊遲做“小人”。現(xiàn)在他的故鄉(xiāng)的人民辦起社會主義的合作社來了。經(jīng)過了兩千多年仍然是那樣貧困的人民,辦了三年合作社,經(jīng)濟生活和文化生活都開始改變了面貌。這就證明,現(xiàn)在的社會主義確實是前無古人的。社會主義比起孔夫子的“經(jīng)書”來,不知道要好出多少倍。有興趣去看孔廟孔林的人們,我勸他們不妨順道去看看這個合作社!悦珴蓶|1955年12月為《一個在三年內(nèi)增產(chǎn)百分之六十七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一文寫的按語(見《中國農(nóng)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按語)。【品讀精華解析】1936年,毛澤東在延安的窯洞里向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敘述自己的一生經(jīng)歷時曾這樣說過:“我八歲那年開始在本地一個小學堂讀書,一直讀到十三歲。早晚我到地里干活。白天我讀孔夫子的《論語》和四書五經(jīng)!笔赂20多年后,1964年毛澤東在北戴河與哲學工作者座談時,還追憶道:“我過去讀過孔夫子的四書、五經(jīng),讀了六年,背得,可是不懂!1913年毛澤東在長沙讀書時,作有題名《講堂錄》的課堂筆記和讀書筆記,在這之中,有不少記有《論語》的?梢灾v,學生時代的毛澤東對孔子基本是采取一種學習、接受的態(tài)度。只是在有名的新文化運動的雜志《新青年》的影響下,他才走上了一條激烈的反孔道路。他在《新青年》上發(fā)表文章,批駁尊孔宗孔的言論,批判孔學思想專制的弊害,當然,這已經(jīng)超過了對孔子的評判,而轉(zhuǎn)到社會文化政治的層面上了。1920年4月,毛澤東從北京往上海的途中,曾中途下車,到曲阜游覽了孔子的陵廟和故居。雖然這時他已經(jīng)進一步接觸了馬克思主義,很想走俄國的道路。他后來同斯諾談到這次孔子故鄉(xiāng)行:“在前往南京的途中,我在曲阜停了一下,去看孔子的墓,我看到了孔子的弟子濯足的那條小溪和孔子幼年所住的小鎮(zhèn)。在有歷史意義的孔廟附近的一棵有名的樹,相信是孔子栽種的,我也看到了。我還在孔子的一個著名弟子顏回住過的河邊停留了一下,并且看到了孟子的出生地!边@表明,他不是一般的參觀旅游,而是帶著傾慕之心的。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后,雖然馬列主義成為毛澤東觀察形勢決定政策的指導理論,但他并沒有忘記孔夫子。1930年在《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毛澤東指出,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邁開你的雙腳,到你的工作范圍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學習孔夫子的‘每事問’,任憑什么才力小也能解決問題,因為你未出門時腦子是空的,歸來時腦子已經(jīng)不是空的了,已經(jīng)載來了解決問題的各種必要材料,問題就是這樣子解決了!薄懊渴聠枴保ㄒ姟墩撜Z·八佾》)表現(xiàn)孔子對周公、周禮的尊敬和謹慎的態(tài)度,同時也體現(xiàn)孔子重視多見多聞、虛心請教。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中主要是取后一個意思,把“每事問”當作一種值得提倡的工作方法、工作態(tài)度與精神,以此來說明解決問題必須重視調(diào)查研究。1942年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談道“孔夫子提倡‘再思…’”?鬃诱f的學習態(tài)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要“不恥下問”;“要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等。孔子的話,毛澤東在文章和講話中是常常引用的?傆^毛澤東的著作中,對《論語》等孔盂儒家學說有許多肯定的引證,也有必要的批判,采取的是一種馬克思主義歷史主義的態(tài)度。為了響應毛澤東研究歷史的號召,1939年間,陳伯達就孔子、老子和墨子的哲學思想,寫出長篇論文,先后在延安出版的《解放》上發(fā)表,這三篇文章都送毛澤東審閱過。毛澤東在給張聞天的兩封信中,就陳伯達的《孔子的哲學思想》談了對孔子的哲學思想的看法。《論語》中有一句名言:“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泵珴蓶|認為:“如果孔子在‘名不正’上面加了一句‘實不明則名不正’,而孔子又是真正承認實為根本的話,那孔子就不是觀念論了,然而事實上不是如此,所以孔子的體系是觀念論;但作為片面真理則是對的,一切觀念論都有其片面真理,孔子也是一樣!薄爸杏埂笔强鬃诱軐W的重要范疇,毛澤東認為陳伯達文章中對此的解釋基本上是對的,但是有不足,“文中最好引《中庸》上面‘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及‘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更加明確地解釋了中庸的意義”。毛澤東認為朱熹在《四書集注·中庸》中的相關的一段注文基本上是對的,他在信中引了這段注文:“兩端謂眾論不同之極致,蓋凡物皆有兩端,如大小厚薄之類。于善之中又執(zhí)其兩端而度量以取中,然后用之,則其擇之審而行之至矣。然非在我之權度精切不差,何以與此?此知之所以無過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彼M而又結(jié)合現(xiàn)實分析道:“說這個事物已經(jīng)不是這種狀態(tài)而進到另一種狀態(tài)了,這就是別一種質(zhì),就是‘過’或‘左’傾了。說這個事物還停止在原來狀態(tài)并無發(fā)展,這是老的事物,是概念停滯,是守舊頑固,是右傾,是‘不及’?鬃拥闹杏褂^念沒有這種發(fā)展的思想,乃是排斥異端樹立己說的意思為多,然而是從量上去找出與確定質(zhì)而反對‘左’右傾則是無疑的。”他稱這“是孔子的一大發(fā)現(xiàn),一大功績,是哲學的重要范疇,值得很好地解釋一番”。在致張聞天的信中,毛澤東另外還談到了關于孔子的道德論的問題。他說:關于孔子的道德論,應給以唯物論的觀察,加以更多的批判,以便與國民黨的道德觀(國民黨在這方面最喜引孔子)有原則的區(qū)別。孔子的知(理論)即是不根于客觀事實的,是獨斷的,觀念論的,則其見之仁勇(實踐),也必是仁于統(tǒng)治者一階級而不仁于大眾的;勇于壓迫人民,勇于守衛(wèi)封建制度,而不勇于為人民服務的。毛澤東完全是以無產(chǎn)階級政治家的觀點來批判兩千年的孔子,自是一家之言。他主要分析了孔子學說中的“知仁勇”的說法,認為“知是理論,是思想,是計劃,方案,政策,仁勇是拿理論、政策等見之實踐時候應取的一二種態(tài)度。仁象現(xiàn)在說的‘親愛團結(jié)’,勇象現(xiàn)在說的‘克服困難’(現(xiàn)在我們說親愛團結(jié),克服困難,都是唯物論的,而孔子的知仁勇則一概是主觀的),但還有別的更重要的態(tài)度如象‘忠實’,如果做事不忠實,那‘知’只是言而不信,仁只是假仁,勇只是白勇!彼深刻地指出:“‘仁’這個東西在孔子以后幾千年來,為觀念論的昏亂思想家所利用,鬧得一塌糊涂,真是害人不淺。我覺孔子的這類道德范疇,應給以歷史的唯物論的批判,將其放在恰當?shù)奈恢!彼J為陳伯達在這個問題上的批判“不大嚴肅”。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毛澤東對孔子是采取一分為二的態(tài)度,指出其中非真理性的同時,也肯定其中真理性的內(nèi)容。這一點,從前面引的毛澤東在一篇關于“人性”問題的通信上的批語中也可以看出。1943年6月,一位黨內(nèi)負責人在給一位民主人士的關于“人性”問題的長篇通信中說:“一切剝削階級的學者關于人性、是非、善惡、好惡聯(lián)系起來所構成的學說,沒有一個不是說得錯誤百出的。”毛澤東批道:“剝削階級當著還能代表群眾的時候,能夠說出若干真理,如孔子,蘇格拉底,資產(chǎn)階級,這樣看法才是歷史的看法!庇终f:“王陽明也有一些真理!边@位領導同志提出:“我們決不能把這種哲學,把孔孟之道,看作中國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相反,這恰是中國文化的不良傳統(tǒng)!泵珴蓶|批道:“孔孟有一部分真理,全部否定是非歷史的看法!毙轮袊闪⒁院螅珴蓶|對孔子的批評明顯多了。如1957年1月27日在省市自治區(qū)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中,把孔子的學說看作“反面的東西”了。他說:“我勸在座的同志,你如果懂得唯物主義和辯證法,那就需要補學一點它的對立面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档潞秃诟駹,孔子和蔣介石的書,這些反面的東西,需要讀一讀。”毛澤東對孔子及傳統(tǒng)儒學的激烈的批判態(tài)度,可能與毛澤東試圖獨立地探索出一條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努力有關。像有的學者講的:“在蘇共二十大揭露批判斯大林的問題以后,他滋長了對蘇聯(lián)模式與文化規(guī)范的厭棄情緒。與這種反規(guī)范心態(tài)相聯(lián)系,他對中國以孔子為代表的規(guī)范性文化在公開場合也轉(zhuǎn)而采取了以批判為主的導向。”毛澤東在推動歷史的道路上獨樹一幟的決心,使他與一切具有保守傾向的觀念形態(tài)絕不相容。林彪出逃事件發(fā)生后,江青等人在林彪住處查到一些林彪肯定孔孟的文字,報送毛澤東后,林彪的政治路線于是與孔學的文化傳統(tǒng)相聯(lián)系,由此引發(fā)了“批林批孔”的政治運動,這里就不詳述了。雖然,毛澤東晚年基于各種原因反孔批孔的調(diào)門很高,但整個來看,他對孔子還是一分為二的,還是肯定其中的真理性的,我們對毛澤東對孔子的評價,也應當完整準確地去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