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臺灣史


作者:戚嘉林     整理日期:2015-11-20 22:42:32

一部反映歷史真相的《臺灣史》,開啟兩岸人民共同的歷史記憶。
  《臺灣史》較為完整、系統(tǒng)地介紹了1945年以前臺灣地區(qū)歷史的演變過程,對英國、美國、日本、沙俄、德國的侵臺計劃和事件,尤其是對日本當局為占領臺灣所做的基礎性工作,法國進攻基隆和被迫撤離臺澎地區(qū),都有完整和周到的論述。另外,書中以大量篇幅介紹了臺灣在不同發(fā)展階段經濟發(fā)展的狀況,對原住民的經濟活動,明清時期開始的大批大陸移民到來后對當?shù)亟洕l(fā)展所起的作用,鄭成功和康熙先后統(tǒng)一臺灣后大陸農業(yè)、手工業(yè)技術和漢文化進入臺灣,對原住民與大陸移民之間、閩粵移民之間、閩南人移民之間的械斗,對臺灣地區(qū)曾經發(fā)生的歷次農民起義和“民變”,都做了系統(tǒng)的記載和介紹。
  作者簡介:
  戚嘉林,1951年出生于臺灣。曾就讀于輔仁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并獲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亞大學國際關系學博士。曾長期在臺灣外事部門任職,F(xiàn)在臺灣佛光大學、世新大學任教,同時為《祖國文摘》雜志社社長。2009年受邀在天安門觀禮臺觀看祖國50年閱兵大典。近年,多次受大陸有關方面邀請,參與有關臺灣問題的學術活動及向大陸民眾演講臺灣歷史。著有《臺灣歷史真貌》《臺灣史》《李登輝兩岸政策十二年》等書。
  目錄:
  序
  大陸版作者自序
  臺灣版自序
  第一章早期臺灣
  第二章荷蘭、西班牙占據(jù)臺灣
  第三章荷蘭人血腥征服臺灣少數(shù)民族
  第四章荷蘭人的殘酷殖民統(tǒng)治
  第五章明鄭臺灣
  第六章前清漢族移民臺灣
  第七章前清臺西“番情”
  第八章游民、械斗、民變與移民
  第九章清朝中期臺灣社會
  第十章戴潮春與臺灣民變綜論
  第十一章科舉與任官
  第十二章列強窺侵中國臺灣序
  大陸版作者自序
  臺灣版自序
  第一章早期臺灣
  第二章荷蘭、西班牙占據(jù)臺灣
  第三章荷蘭人血腥征服臺灣少數(shù)民族
  第四章荷蘭人的殘酷殖民統(tǒng)治
  第五章明鄭臺灣
  第六章前清漢族移民臺灣
  第七章前清臺西“番情”
  第八章游民、械斗、民變與移民
  第九章清朝中期臺灣社會
  第十章戴潮春與臺灣民變綜論
  第十一章科舉與任官
  第十二章列強窺侵中國臺灣
  第十三章劉銘傳抗法與新政
  第十四章日本侵略臺灣
  第十五章日軍屠殺腥風血雨
  第十六章農工發(fā)展、基礎建設與壓榨
  第十七章教育歧視
  第十八章非武裝抗日啟蒙運動
  第十九章皇民、軍夫與征兵
  第二十章抗日戰(zhàn)爭與臺胞抗日運動
  第二十一章二戰(zhàn)時期物價飛漲與糧荒
  第二十二章臺灣光復
  第二十三章二二八事件
  第二十四章蔣介石退往臺灣
  第二十五章國民黨在臺灣
  第二十六章國民黨當局臺灣化
  第二十七章兩岸關系
  附錄一臺灣地區(qū)各歷史時期最高長官
  附錄二圖片資料來源前言序
  2008年夏,來自臺灣的臺灣史學者戚嘉林博士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中心邀請,到北京訪問。他告訴我,海南出版社要出版他的著作《臺灣史》。
  戚嘉林博士是我近幾年才結識的臺灣學者。2007年夏在廈門大學出席有關“二二八事件”學術討論會時得以晤面,傾談之下,甚有相見恨晚之憾。戚博士是出生在臺灣的湖北沔陽人,我是出生在漢川的湖北人,他與我有同鄉(xiāng)之誼。他贈送給我五卷本《臺灣史》(1985年初版,1998年三版),又送我在五卷本基礎上改寫的單卷本《臺灣史》(2007年8月版,2008年4月增訂一版)。
  戚博士的所有著述,明確地、強烈地體現(xiàn)了中國情懷。他出生在臺灣,祖籍湖北,他愛臺灣和他愛中國,是完全統(tǒng)一的,沒有絲毫的含糊。他的《臺灣史》,是在這樣的歷序
  2008年夏,來自臺灣的臺灣史學者戚嘉林博士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中心邀請,到北京訪問。他告訴我,海南出版社要出版他的著作《臺灣史》。
  戚嘉林博士是我近幾年才結識的臺灣學者。2007年夏在廈門大學出席有關“二二八事件”學術討論會時得以晤面,傾談之下,甚有相見恨晚之憾。戚博士是出生在臺灣的湖北沔陽人,我是出生在漢川的湖北人,他與我有同鄉(xiāng)之誼。他贈送給我五卷本《臺灣史》(1985年初版,1998年三版),又送我在五卷本基礎上改寫的單卷本《臺灣史》(2007年8月版,2008年4月增訂一版)。
  戚博士的所有著述,明確地、強烈地體現(xiàn)了中國情懷。他出生在臺灣,祖籍湖北,他愛臺灣和他愛中國,是完全統(tǒng)一的,沒有絲毫的含糊。他的《臺灣史》,是在這樣的歷史認識下,依據(jù)歷史事實鋪陳敘述的。所以,他在《臺灣史》的撰述中,通篇灌注了對臺灣分離主義和“臺獨史觀”的批評,對臺灣歷史、臺灣人的祖國意識的贊揚,對臺灣人民抵抗外來侵略精神的宣揚,對祖國統(tǒng)一的期待。戚博士指出:“臺灣屬于中國,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是國際所公認的事。如果臺灣不屬于中國,那日本何須侵略中國,強迫中國割讓臺灣?如果臺灣不屬于中國,那臺灣人為何發(fā)動長達數(shù)十年的武裝抗日,接著又從事數(shù)十年的非武裝抗日。”擲地有聲,無可辯駁。
  盡管臺灣屬于中國的理由如此不可辯駁,戚博士還是下了數(shù)十年工夫,主要利用業(yè)余時間,搜集、整理、閱讀了與臺灣歷史相關的大量史料,爬梳耕耘,于1985年就出版了《臺灣史》。隨后累加修訂,終于成就2,394頁的五卷本巨著,并且辨證史料真?zhèn)、交代史料出處,不遺余力,F(xiàn)在要出版的單卷本,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提綱挈領,刪繁就簡,突出重點,明晰條目,補充了新的史料,刪去了注解,減少了書袋氣,更便于大眾閱讀。
  臺灣史研究中心主任張海鵬
  2009年3月6日于北**廠胡同一號
  臺灣版自序
  臺灣屬于中國,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是國際所公認的事。如果臺灣不屬中國,那日本何須侵略中國,強迫中國割讓臺灣?如果臺灣不屬中國,那臺灣人為何發(fā)動長達數(shù)十年的武裝抗日,接著又從事數(shù)十年的非武裝抗日。日本人占領時期,日本殖民政府列為內部參考資料的《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志》,警惕部分從事帶有顯著民族運動色彩的臺士,其思想言行之一“就是立足于對支那(中國)將來寄予莫大矚望,認為支那不久將恢復國情而雄飛世界,必定能收復臺灣;诖艘灰娊,于此刻到來前不可失去民族特點,涵養(yǎng)實力以待時機”(支那の將來に多大の望みを囑し、支那は近く國情恢復と共仁世界に雄飛し、必ず臺灣を回復し得るものとの見解に立腳し、夫れ迄は民族的特點を失はず。實力を涵養(yǎng)して時期を待っべしとなすなり)。日本警方的分析,白紙黑字,很清楚地顯示,日本人占領時期臺灣人的認同就是中國。
  關于臺灣屬于中國一事,時下有歐美學者,或以將時間回溯數(shù)百年的方式詭譎論述,或借洋人所創(chuàng)的國際法長篇論證,稱臺灣自古不屬中國。然而,我明鄭政府已于1662年驅逐荷蘭,清政府于1683年納臺灣入版圖,對臺灣進行了有效的合法統(tǒng)治。如果要將時光倒流至1683年或1662年,那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均尚不存在,難道美、澳兩國應該解散,還政于印第安人嗎?
  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我國屢遭列強侵略,積弱不振。近半個世紀的內外因素交加,尤其是美國、日本等外國勢力的實質支持,臺灣出現(xiàn)分離主義。近一二十年來,臺灣分離主義者啟動行政機器的強大資源,炮制了人為虛構的“臺獨史觀”,歐美日本學者幫腔加持,增加其論述的正當性。“臺獨史觀”也從早期的粗糙,發(fā)展到近年“臺灣主體論”的精致化,對人們的影響日增,潛移默化地誤導或迷惑臺灣居民的認同,并以實行民主為由,動輒發(fā)起事關臺灣主權的公投,以便為未來臺獨提供其合法說辭,其嚴重性迫在眉睫。不少學者或政治人物,也受影響。究其緣由,可能是隔行如隔山之故,例如政治學學者、國際關系學學者,雖各有所長,對臺灣歷史卻未能深入了解。要知道,1945年日本投降時,臺灣人是狂歡慶祝臺灣回歸祖國,故僅僅半個多世紀前,“臺獨史觀”根本不存在!芭_獨史觀”可說是無中生有。因此,吾人絕不可被“臺獨史觀”所迷惑。
  “臺獨史觀”的論述核心,主要有以下五點:一、將臺灣與南島語族聯(lián)結,以多元文化為名,稀釋臺灣的漢民族主體性,進而稱臺灣自古不屬中國。二、美化荷蘭在臺殖民,為臺灣開啟了先進的海洋文明,相對于所謂落伍閉鎖的大陸文明,稱澎(湖)荷(蘭)初會是臺灣全球化的歷史開端。三、淡化并大幅縮減明鄭與清朝統(tǒng)治臺灣的比例,并將明鄭、清朝與國民黨政府都打成“外來政權”,以建立其“臺獨建國”的正當性。四、將“二二八事件”轉化為分離運動的催化事件(catalyst),挑撥族群歷史仇恨,借聯(lián)結陳儀政府的失政,與國民黨政府的白色恐怖,從而坐實排斥中國的正當性。五、美化日本人的殖民統(tǒng)治,丑化蔣介石與蔣經國兩代對臺灣的統(tǒng)治,淡化或抹殺其對臺灣的正面重大貢獻。
  早在1980年前后國民黨政府戒嚴時期,黨外雜志提及臺灣歷史時,多將明清與日本人占領臺灣史作顛倒黑白的詮釋,顯然企圖以臺灣史為工具,制造族群之間的怨懟。當時,臺灣當局文宣主管單位,似無心也無能力在臺灣史論述上深入研究,只是以查禁黨外雜志為能事;而臺灣四百年的信史中,曾歷經明末、荷蘭西班牙、鄭氏、清朝、日本與國民黨政府的統(tǒng)治,時空跨越極大,且各有其時代氛圍,故除非腳踏實地刻苦地鉆研,否則不可能在臺灣歷史論述上,反映客觀歷史的真貌。因此,我毅然投入臺灣史的研究,希望能寫一本敘述客觀歷史真相的臺灣史,盼建構兩岸同胞對臺灣共同的真實歷史記憶。
  1985年拙著《臺灣史》終于在臺出版,時至今日,二十多年倏忽過去。世事滄桑,臺灣政權更替,經濟失落十年,“臺獨史觀”成了臺灣學校高中的歷史教科書。中國大陸則迅速發(fā)展,中華民族百年復興幾代人的夢想成真。然而,回首當時毅然投入臺灣歷史研究之際,盡管當時是處于臺灣戒嚴末期,于兩岸關系茫然若失,但我深信,神州必有振興之日,不論經由何種方式,兩岸必將統(tǒng)一。當時的心境,與前述《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志》日本人所警惕帶有顯著民族色彩的臺士一樣,基于此一信念,于國族騰飛世界時刻到來前,不可失去民族特性,孤燈黃卷,默默鉆研臺灣史,涵養(yǎng)臺史實力,以待時機。如今,能有機會第三次增修并出版這本《臺灣史》,心中也百感交集,特借此再版序銘志。
  戚嘉林博士
  2007年7月于臺北
  





上一本:上下五千年經典珍藏 下一本:20世紀的歐洲附:“歐洲觀念”的歷史哲學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臺灣史的作者是戚嘉林,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