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多只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二、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否則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國史,不得云對本國史有知識。)三、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即視本國已往歷史為無一點有價值,亦無一處足以使彼滿意。)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之頂點,(此乃一種淺薄狂妄的進化觀。)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于古人。(此乃一種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譴。)四、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具備上列諸條件者比數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fā)展之希望。(否則其所改進,等于一個被征服國或次殖民地之改進,對其自身國家不發(fā)生關系。換言之,此種改進,無異是一種變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縮與消滅,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轉變與發(fā)皇。)《國史大綱》是錢穆先生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作品!秶反缶V》是一部中國通史,力求簡要,舉其大綱,刪其瑣節(jié)。在不到1000頁的篇幅里,其人物之詳、事業(yè)之備,又顯示了作者駕馭繁復歷史的偉力,整書綱舉目張,簡繁得當。《國史大綱》縱論中華傳統(tǒng)學術思想、政治制度、社會風氣之演變發(fā)展,兼及中外形勢,以求我國家歷史之通貫一體,明其治亂盛衰之所由,闡其一脈相承之統(tǒng)系,指陳吾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錢穆先生著述本書于抗戰(zhàn)期間,在國家危亡中,讀書人以筆為戎,以“歷史最完備之國家”為著述之深厚根基,洋洋灑灑近80萬言,蕩氣回腸,以激揚國人之民族精神,因應現實,更作為抗戰(zhàn)建國之鏡鑒。九州版《國史大綱》,以“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整理編輯而成的聯經一九九八年《錢賓四先生全集》中版本為底本,重排新校,全面訂正文中體例、格式、標號、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誤,至于本書內容以及“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的注解說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作者簡介: 錢穆(1895—1990),字賓四,江蘇省無錫人,現代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錢穆先生九歲入私塾,熟習中國傳統(tǒng)文獻典籍。十三歲入常州府中學堂學習,1912年因家貧輟學,后自學。1913-1919年任小學教員。1923年后,曾在廈門、無錫、蘇州等地任中學教員。1930年以后,歷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錫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創(chuàng)辦新亞書院,任院長,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為止,期間曾獲得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名譽博士稱號。1966年,錢穆移居臺灣,在“中國文化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任職,為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1990年8月在臺北逝世。錢穆著述頗豐,專著多達80種以上。其代表作有《先秦諸子系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等,此外還有論文集多種,如《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等。 目錄: 引論 書成自記 第一編上古三代之部 第一章中原華夏文化之發(fā)祥中國史之開始夏時代 一近代對上古史之探索 二中原華夏文化之發(fā)祥 三夏代帝系及年歷 四虞夏大事 第二章黃河下游之新王朝殷商時代 一殷代帝系及年歷 二殷人居地之推測 三殷人文化之推測 四殷周關係 第三章封建帝國之創(chuàng)興西周興亡 一西周帝系及年歷引論 書成自記 第一編上古三代之部 第一章中原華夏文化之發(fā)祥中國史之開始夏時代 一近代對上古史之探索 二中原華夏文化之發(fā)祥 三夏代帝系及年歷 四虞夏大事 第二章黃河下游之新王朝殷商時代 一殷代帝系及年歷 二殷人居地之推測 三殷人文化之推測 四殷周關係 第三章封建帝國之創(chuàng)興西周興亡 一西周帝系及年歷 二周初之封建 三西周勢力之繼續(xù)東展 四幽王見殺與平王東遷第二編春秋戰(zhàn)國之部 第四章霸政時期春秋始末 一春秋年歷及分期 二霸前時期之形勢 三齊桓晉文之霸業(yè) 四霸政衰微後之大夫執(zhí)政 五春秋時期之一般文化狀態(tài) 第五章軍國鬪爭之新局面戰(zhàn)國始末 一戰(zhàn)國年歷及分期 二從宗法封建到新軍國之種種變遷 第六章民間自由學術之興起 先秦諸子 一春秋時代之貴族學 二儒墨兩家之興起 三學術路向之轉變 四士氣高張 五貴族養(yǎng)賢 六平民學者間之反動思想第三編秦漢之部 第七章大一統(tǒng)政府之創(chuàng)建秦代興亡及漢室初起 一秦漢帝系及年歷 二國家民族之搏成 三第一次統(tǒng)一政府之出現及其覆滅 四平民政府之產生 第八章統(tǒng)一政府文治之演進由漢武帝到王莽 一西漢初年之社會 二西漢初年的政府 三西漢初年的士人與學術 四中央政府文治思想之開始 五漢武一朝之復古更化 六士人政府之出現昭宣元成一段 七漢儒之政治思想 八王莽受禪與變法 第九章統(tǒng)一政府之墮落東漢興亡 一東漢諸帝及年歷 二東漢之王室 三東漢之外戚與宦官 四外戚參加王室之由來 五宦官參加王室之由來 第十章士族之新地位東漢門第之興起 一士族政治勢力之逐步膨脹 二東漢之察舉與徵辟制度 三太學淸議 四黨錮之獄 五門第之造成 六東漢士族之風尙 第十一章統(tǒng)一政府之對外秦漢國力與對外形勢 一兩漢國力之比較 二西漢與匈奴 三東漢與西羌第四編魏晉南北朝之部 第十二章長期分裂之開始三國時代 一魏晉南北朝之長期分裂 二舊政權之沒落 三離心勢力之成長 四新政權之黑暗 五思想界之無出路 六三國帝系 第十三章統(tǒng)一政府之迴光返照西晉興亡 一西晉帝系及年歷 二西晉王室之弱點 三胡人之內地雜居 四懷愍被虜與人心之反映 五文化中心之毀滅 六新宗教之侵入 第十四章長江流域之新園地東晉南渡 一東晉帝系及年歷 二東晉一代之北伐與內亂 第十五章北方之長期紛亂五胡十六國 一五胡十六國撮要 二十六國前後形勢之大概 三五胡十六國大事簡表 四胡人之漢化與胡漢合作 第十六章南方王朝之消沉南朝宋齊梁陳 一南朝帝系及年歷 二南朝王室之惡化 三南朝門第之衰落 第十七章北方政權之新生命北朝 一北朝帝系及年歷 二北方之漢化與北方儒統(tǒng) 三魏孝文遷都及北魏之覆滅 四北齊北周文治勢力之演進 第十八章變相的封建勢力魏晉南北朝之門第 一九品中正制與門閥 二學校與考試制度之頹廢 三南渡後之僑姓與吳姓 四當時之婚姻制度與身分觀念 五北方的門第 六郡姓與國姓 第十九章變相的封建勢力下之社會形態(tài)(上)在西晉及南朝 一漢末之荒殘 二農民身分之轉變 三西晉之戶調制與官品占田制 四南渡之士族 五兵士的身分及待遇 第二十章變相的封建勢力下之社會形態(tài)(下)在五胡及北朝 一五胡時代的情況 二北魏均田制 三西魏的府兵制 第二十一章宗教思想之瀰漫上古至南北朝之宗敎思想 一古代宗教之演變 二東漢以下之道教與方術 三魏晉南北朝時代之佛教 四北方之道佛衝突 五隋唐時期佛學之中國化 第五編隋唐五代之部 第二十二章統(tǒng)一盛運之再臨隋室興亡及唐初 一隋代帝系及年歷 二隋代國計之富足 三煬帝之誇大狂 四唐代帝系及年歷 五貞觀之治 第二十三章新的統(tǒng)一盛運下之政治機構盛唐之政府組織 一宰相職權之再建 二地方政治之整頓 第二十四章新的統(tǒng)一盛運下之社會情態(tài)盛唐之進士府兵與農民 一唐代之貢舉制 二唐代之租庸調制 三唐代之府兵制 第二十五章盛運中之衰象(上)唐代租稅制度與兵役制度之廢弛 一由租庸調制到兩稅制 二自府兵到方鎮(zhèn)與禁兵 第二十六章盛運中之衰象(下)唐代政府官吏與士人之腐化 一政權之無限止的解放 二政府組織之無限止的擴大 第二十七章新的統(tǒng)一盛運下之對外姿態(tài)唐初武功及中葉以後之外患 一安史之亂以前 二安史之亂以後 第二十八章大時代之沒落唐中葉以後政治社會之各方面 一唐中葉以後之藩鎮(zhèn) 第二十九章大時代之沒落(續(xù)) 二唐中葉以後之宦官 三唐中葉以後之朝士與朋黨 第三十章黑暗時代之大動搖黃巢之亂以及五代十國 一流寇與唐室之傾覆 二五代十國 三契丹之興起 四中原民眾之疾苦 五中國之南北分裂 第六編兩宋之部 第三十一章貧弱的新中央北宋初期 一北宋帝系及年歷 二宋初中央新政權之再建 三宋代對外之積弱不振 四宋室內部之積貧難療 五宋代政制上的另外兩個弱點 第三十二章士大夫的自覺與政治革新運動慶曆熙寧之變法 一學術思想之新曙光 二慶曆變政 三熙寧新法 第三十三章新舊黨爭與南北人才元祐以下 一熙寧新黨與南人 二洛蜀朔三派政治意見之異同 三道德觀念與邪正之分 第三十四章南北再分裂宋遼金之和戰(zhàn) 一金起滅遼 二遼帝系及年歷 三金滅北宋 四南宋與金之和戰(zhàn) 五南宋之財政 六南宋金帝系及年歷〖JY!健糧K)〗〖ZK)〗 第七編元明之部 第三十五章暴風雨之來臨蒙古入主 一蒙古之入主 二元代帝系及年歷 三元代之政治情態(tài) 四元代之稅收制度與經濟政策 五元之軍隊與禁令 六元代之僧侶 七元代之士人與科舉制度 第三十六章傳統(tǒng)政治復興下之君主獨裁(上)明代興亡 一明代帝系及年歷 二傳統(tǒng)政治之惡化 三廢相後之閣臣與宦官 第三十七章傳統(tǒng)政治復興下之君主獨裁(下) 一明初的幾項好制度 二明代政制之相次腐化 第三十八章南北經濟文化之轉移(上)自唐至明之社會 一經濟方面 二文化方面 三南北政治區(qū)域之劃分及戶口升降 第三十九章南北經濟文化之轉移(中) 一黃河與北方之水患 二北方社會所受外族及惡政治之摧殘 第四十章南北經濟文化之轉移(下) 三南方江浙一帶之水利興修 第四十一章社會自由講學之再興起宋元明三代之學術 一貴族門第漸次消滅後之社會情形 二宋明學術之主要精神 三宋明學者之講學事業(yè) 四宋明學者主持之社會事業(yè) 第八編清代之部 第四十二章狹義的部族政權之再建(上)淸代入主 一滿洲興起至入關 二明末流寇 三南明之抗戰(zhàn) 第四十三章狹義的部族政權之再建(下) 一淸代帝系及年歷 二淸代對待漢人之態(tài)度 三淸代政制 四淸代之武功 第四十四章狹義的部族政權下之士氣淸代乾嘉以前之學術 一明末遺民之志節(jié) 二乾嘉盛時之學風 三政治學術脫節(jié)後之世變 第四十五章狹義的部族政治下之民變淸中葉以下之變亂 一乾嘉之盛極轉衰 二洪楊之亂 三湘淮軍與咸同中興 第四十六章除舊與開新淸代覆亡與民國創(chuàng)建 一晚淸之政象 二晚淸之變法自強 二晚淸之廢科舉興學校 四戊戌政變與辛亥革命 五辛亥革命以後之政局 六文化革命與社會革命 七三民主義與抗戰(zhàn)建國 八抗戰(zhàn)勝利建國完成中華民族固有文化對世界新使命之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