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豪杰縱橫天下的“帝王之書”、“權(quán)謀之書”、“生存之書”。 “有寫史,有考史,有論史,兼具這三方面的成就…….大者綱提領(lǐng)挈,細者縷析毫分……” ——錢穆 本書由臺灣學者黃錦鋐主持翻譯,臺灣二十七位教授譯。譯文以緊貼原著為**要務(wù),文字簡潔典雅,不以“現(xiàn)代眼光”做解人,不平添枝葉,不擅作發(fā)揮,以拙馭巧,讓讀者講到“干干凈凈的《資治通鑒》,干干凈凈的司馬君實”。 這是一部豪杰縱橫天下的“帝王之書”、名臣良將從政經(jīng)略的“權(quán)謀之書”、蕓蕓眾生安身立命的“生存之書”。 全書分冊基本以朝代及重大事件為分界,保持單冊內(nèi)容的相對完整。便于讀者搜尋。 《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為宋代名臣司馬光主持編寫,將上起戰(zhàn)國,下終五代,共1362年的大事,按年記載,一氣銜接,使自漢末以來學者所編纂的各朝斷代編年之書,一變而為聯(lián)結(jié)古今的大編年史。為學史者必讀之著作。 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鑒》之目的在于“資治”,凡有關(guān)國家興替、生民休戚的重要事件人物,都敘述詳明。而對無關(guān)國計民生的事及人物,如眾多的文人、高隱均不予提及。 司馬光所處時代,距今已900余年,其所言與當下白話已相去甚遠,故現(xiàn)代人讀之,多有因感到吃力而放棄的。有鑒于此,20世紀80年代初,由臺灣學者黃錦鋐先生領(lǐng)銜主持,集臺灣各大學27位著名教授之力,歷時3年,將這部大著譯成白話,深受中文世界讀者所喜愛。 司馬光是我國古代史學、文學、政治大家,其識見、才能早有公論;他與當時最優(yōu)秀的史家一起,枯坐19年,抉擿幽隱、薈萃熔鑄,用功極深,而成此煌煌大著。成就之高,后人難以企及。故此,譯者在翻譯時力圖貼近、還原《資治通鑒》,不以“現(xiàn)代眼光”作解人,不擅作發(fā)揮,旨在讓讀者讀到“干干凈凈的《資治通鑒》,干干凈凈的司馬君實”。 本書全文皆為白話譯文,總計500萬言。因字數(shù)眾多,將其分10冊出版。分冊仍依原書次序,大體以朝代為別。第一冊為戰(zhàn)國、秦、西漢(上);第二冊為西漢(下)、東漢(上)第三冊為東漢(下)、魏、西晉;第四冊為東晉;第五冊為南朝宋、南朝齊;第六冊為南朝梁、南朝陳;第七冊為隋、唐(上);第八冊為唐(中);第九冊為唐(下);第十冊為五代十國。此分冊純粹是為排版閱讀方便計,不含任何對原作的理解之義。 作者簡介: 司馬光:北宋名臣,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 目錄: (1)總 目錄: 。3)總 目錄: (5)總 目錄: 。7)總 目錄: (9)總 目錄: 。10)《資治通鑒》譯序(1)《資治通鑒》譯序(2)《資治通鑒》譯序(3)宋神宗《資治通鑒》序(1)宋神宗《資治通鑒》序(2)司馬光進《資治通鑒》表(1)司馬光進《資治通鑒》表(2)宋神宗獎諭詔書宋史司馬光傳(1)宋史司馬光傳(2)宋史司馬光傳(3)宋史司馬光傳(4)宋史司馬光傳(5)宋史司馬光傳(6)宋史司馬光傳(7)宋史司馬光傳(8)宋史司馬光傳(9)執(zhí)行編譯教授簡介(1)執(zhí)行編譯教授簡介(2)執(zhí)行編譯教授簡介(3)2《白話資治通鑒》第一部分本書全文皆為白話譯文,總計500萬言。因字數(shù)眾多,將其分10冊出版。分冊仍依原書次序,大體以朝代為別。第一冊為戰(zhàn)國、秦、西漢(上);第二冊為西漢(下)、東漢(上)第三冊為東漢(下)、魏、西晉;第四冊為東晉;第五冊為南朝宋、南朝齊;第六冊為南朝梁、南朝陳……資治通鑒卷第一(周紀一)(1)資治通鑒卷第一(周紀一)(2)資治通鑒卷第一(周紀一)(3)資治通鑒卷第一(周紀一)(4)資治通鑒卷第一(周紀一)(5)資治通鑒卷第一(周紀一)(6)資治通鑒卷第一(周紀一)(7)資治通鑒卷第一(周紀一)(8)資治通鑒卷第一(周紀一)(9)資治通鑒卷第一(周紀一)(10)資治通鑒卷第一(周紀一)(11)資治通鑒卷第一(周紀一)(12)資治通鑒卷第一(周紀一)(13)資治通鑒卷第一(周紀一)(14)資治通鑒卷第二(周紀二)(1)資治通鑒卷第二(周紀二)(2)資治通鑒卷第二(周紀二)(3)資治通鑒卷第二(周紀二)(4)資治通鑒卷第二(周紀二)(5)資治通鑒卷第二(周紀二)(6)資治通鑒卷第二(周紀二)(7)資治通鑒卷第二(周紀二)(8)資治通鑒卷第二(周紀二)(9)資治通鑒卷第二(周紀二)(10)資治通鑒卷第二(周紀二)(11)資治通鑒卷第二(周紀二)(12)資治通鑒卷第二(周紀二)(13)資治通鑒卷第二(周紀二)(14)資治通鑒卷第二(周紀二)(15)資治通鑒卷第二(周紀二)(16)3《白話資治通鑒》第二部分以廣極四海的土地,億兆眾多的人民,大家情愿接受一個人的統(tǒng)制,其中雖有才負絕倫的力量,與超邁當世智慧的人,但沒有不供他奔走而服役聽命的原因,難道不是靠著禮,作維系的綱紀嗎!因此,天子統(tǒng)轄三公,三公督率諸侯,諸侯控制卿大夫,卿大夫治理士庶人。資治通鑒卷第三(周紀三)(1)資治通鑒卷第三(周紀三)(2)資治通鑒卷第三(周紀三)(3)資治通鑒卷第三(周紀三)(4)資治通鑒卷第三(周紀三)(5)資治通鑒卷第三(周紀三)(6)資治通鑒卷第三(周紀三)(7)資治通鑒卷第三(周紀三)(8)資治通鑒卷第三(周紀三)(9)資治通鑒卷第三(周紀三)(10)資治通鑒卷第三(周紀三)(11)資治通鑒卷第三(周紀三)(12)資治通鑒卷第三(周紀三)(13)資治通鑒卷第四(周紀四)(1)資治通鑒卷第四(周紀四)(2)資治通鑒卷第四(周紀四)(3)資治通鑒卷第四(周紀四)(4)資治通鑒卷第四(周紀四)(5)資治通鑒卷第四(周紀四)(6)資治通鑒卷第四(周紀四)(7)資治通鑒卷第四(周紀四)(8)資治通鑒卷第四(周紀四)(9)資治通鑒卷第四(周紀四)(10)資治通鑒卷第四(周紀四)(11)資治通鑒卷第四(周紀四)(12)資治通鑒卷第四(周紀四)(13)資治通鑒卷第四(周紀四)(14)資治通鑒卷第四(周紀四)(15)資治通鑒卷第四(周紀四)(16)4《白話資治通鑒》第三部分家才可以長治久安。所以說天子的職掌沒有比尊崇禮制更重要的了。文王序次《周易》時,把《乾》、《坤》二卦列在書首?鬃印断缔o傳》,說“易含萬象,天地最大,天以陽剛,尊于上,地以陰柔,卑于下,于是乾坤二體得以設(shè)定。資治通鑒卷第五(周紀五)(1)資治通鑒卷第五(周紀五)(2)資治通鑒卷第五(周紀五)(3)資治通鑒卷第五(周紀五)(4)資治通鑒卷第五(周紀五)(5)資治通鑒卷第五(周紀五)(6)資治通鑒卷第五(周紀五)(7)資治通鑒卷第五(周紀五)(8)資治通鑒卷第五(周紀五)(9)資治通鑒卷第五(周紀五)(10)資治通鑒卷第五(周紀五)(11)資治通鑒卷第五(周紀五)(12)資治通鑒卷第五(周紀五)(13)資治通鑒卷第五(周紀五)(14)資治通鑒卷第五(周紀五)(15)資治通鑒卷第五(周紀五)(16)資治通鑒卷第六(秦紀一)(1)資治通鑒卷第六(秦紀一)(2)資治通鑒卷第六(秦紀一)(3)資治通鑒卷第六(秦紀一)(4)資治通鑒卷第六(秦紀一)(5)資治通鑒卷第六(秦紀一)(6)資治通鑒卷第六(秦紀一)(7)資治通鑒卷第六(秦紀一)(8)資治通鑒卷第六(秦紀一)(9)資治通鑒卷第六(秦紀一)(10)資治通鑒卷第六(秦紀一)(11)資治通鑒卷第六(秦紀一)(12)資治通鑒卷第六(秦紀一)(13)資治通鑒卷第六(秦紀一)(14)資治通鑒卷第六(秦紀一)(15)資治通鑒卷第六(秦紀一)(16)資治通鑒卷第六(秦紀一)(17)5《白話資治通鑒》第四部分《春秋》一書的主旨是貶抑諸侯,尊崇王室,王室雖然微弱,夫子還把他列序在各國諸侯之上,可見圣人對君臣的分際,向來都是殷殷致意,極為重視。∪绮皇怯龅较裣蔫睢⒁蠹q般的暴虐,商湯、周武般的仁圣,四海歸心,奉天承運;君臣的分際,自當堅守名節(jié),效忠至死。資治通鑒卷第七(秦紀二)(1)資治通鑒卷第七(秦紀二)(2)資治通鑒卷第七(秦紀二)(3)資治通鑒卷第七(秦紀二)(4)資治通鑒卷第七(秦紀二)(5)資治通鑒卷第七(秦紀二)(6)資治通鑒卷第七(秦紀二)(7)資治通鑒卷第七(秦紀二)(8)資治通鑒卷第七(秦紀二)(9)資治通鑒卷第七(秦紀二)(10)資治通鑒卷第七(秦紀二)(11)資治通鑒卷第七(秦紀二)(12)資治通鑒卷第七(秦紀二)(13)資治通鑒卷第七(秦紀二)(14)資治通鑒卷第七(秦紀二)(15)資治通鑒卷第七(秦紀二)(16)資治通鑒卷第七(秦紀二)(17)資治通鑒卷第七(秦紀二)(18)資治通鑒卷第八(秦紀三)(1)資治通鑒卷第八(秦紀三)(2)資治通鑒卷第八(秦紀三)(3)資治通鑒卷第八(秦紀三)(4)資治通鑒卷第八(秦紀三)(5)資治通鑒卷第八(秦紀三)(6)資治通鑒卷第八(秦紀三)(7)資治通鑒卷第八(秦紀三)(8)資治通鑒卷第八(秦紀三)(9)資治通鑒卷第八(秦紀三)(10)資治通鑒卷第八(秦紀三)(11)資治通鑒卷第八(秦紀三)(12)資治通鑒卷第八(秦紀三)(13)資治通鑒卷第八(秦紀三)(14)6《白話資治通鑒》第五部分有人以為那個時候,周王室已經(jīng)微弱不堪,三晉勢力極其強盛,縱然不允許,恐怕也不可能吧!此說更是大謬不然。因為三晉固然強大,假使不顧天下人的辱罵,而違犯道義,妨害禮制的話,那么可以不必請命天子,而竟自立為諸侯就是了。資治通鑒卷第九(漢紀一)(1)資治通鑒卷第九(漢紀一)(2)資治通鑒卷第九(漢紀一)(3)資治通鑒卷第九(漢紀一)(4)資治通鑒卷第九(漢紀一)(5)資治通鑒卷第九(漢紀一)(6)資治通鑒卷第九(漢紀一)(7)資治通鑒卷第九(漢紀一)(8)資治通鑒卷第九(漢紀一)(9)資治通鑒卷第九(漢紀一)(10)資治通鑒卷第九(漢紀一)(11)資治通鑒卷第九(漢紀一)(12)資治通鑒卷第九(漢紀一)(13)資治通鑒卷第九(漢紀一)(14)資治通鑒卷第九(漢紀一)(15)資治通鑒卷第九(漢紀一)(16)資治通鑒卷第九(漢紀一)(17)資治通鑒卷第十(漢紀二)(1)資治通鑒卷第十(漢紀二)(2)資治通鑒卷第十(漢紀二)(3)資治通鑒卷第十(漢紀二)(4)資治通鑒卷第十(漢紀二)(5)資治通鑒卷第十(漢紀二)(6)資治通鑒卷第十(漢紀二)(7)資治通鑒卷第十(漢紀二)(8)資治通鑒卷第十(漢紀二)(9)資治通鑒卷第十(漢紀二)(10)資治通鑒卷第十(漢紀二)(11)資治通鑒卷第十(漢紀二)(12)資治通鑒卷第十(漢紀二)(13)資治通鑒卷第十(漢紀二)(14)
|